茶叶品鉴之葵花宝典
品鉴茗茶可分为四个步骤、系列: 品茗最关键的一环便是开汤品赏,也就是将茶叶先行冲泡,然后再进行品评,品赏的一般程序为:欣赏汤色——闻嗅香气——尝试味道——评看叶底。 欣赏汤色 由于茶汤中的茶多酚与空气接触会很快氧化,以致茶汤容易变色,因而要及时欣赏汤色,主要从色度、亮...
2024-01-10白鸡冠茶品鉴
白鸡冠茶外型条索紧细重实;色泽暗黄,红点明;香气高爽,稍贮存似橘皮香,滋味浓醇甘鲜,汤色橙黄清澈,叶底黄亮柔软,呈绿叶红镶边。 白鸡冠茶经冲泡后展开的白鸡冠茶叶,能看到半发酵后呈现出的“绿叶红镶边”,三七相间的状态非常明显。香味清爽微甘,汤色淡薄,汤水入口顺...
2024-01-10花茶这样品鉴
泡饮花茶,首先应观察花茶的外观形态,取泡一杯的茶量,放在洁净无味的白纸上,干嗅花茶香气,察看茶胚的质量,取得花茶质量的初步印象。茉莉花茶有一些显眼的花干,那是为了“锦上添花”,人为地加入的茉莉花干是没有香气的,因此不能看花干多少而论花茶香气、质量的高低。但花干色泽白...
2024-01-10茗茶品鉴宝典
品鉴茗茶可分为四个步骤、系列: 品茗最关键的一环便是开汤品赏,也就是将茶叶先行冲泡,然后再进行品评,品赏的一般程序为:欣赏汤色——闻嗅香气——尝试味道——评看叶底。 欣赏汤色 由于茶汤中的茶多酚与空气接触会很快氧化,以致茶汤容易变色,因而要及时欣赏汤色,主要从色...
2024-01-10茶叶品鉴及检验的发展
1: 宋朝太平兴国四年,已有〔伪茶一斤,杖一百,二十斤以上弃市〕的禁令。 2: 宋代盛行〔斗茶〕,而斗茶就是评茶比赛,评比茶叶色,香,味的高低,已具有茶叶评审的意义。 3: 明,清两代皆有茶法规,规范茶叶品质及交易之公平性。 4: 民国初年,在浙江成立地方性的永...
2024-01-10珠茶的品鉴技巧
三看 一看干茶的外观形状,即看是芽茶,还是叶茶;是珠茶,还是条索茶,以及看干茶的色泽、质地、匀齐度,紧结度,有无显毫等等。 二看茶汤的色泽,即看茶汤是否清澈鲜艳明亮并具有该品种应有的色彩。 三看叶底,即看冲泡后充分展开的叶片或叶芽是否细嫩、均齐、完整...
2024-01-10茶叶品鉴之葵花宝典之二
尝试味道 茶汤吮入口内,不咽下喉,用舌尖打转两三次,巡回吞吐,斟酌茶的味道,主要鉴赏浓淡、强弱、鲜爽、醇和、纯正等,常用术语有: 浓强:茶汤入口浓厚,有黏舌紧口感觉,刺激性强,具有鲜爽感和收敛性。 鲜浓:鲜快爽适,浓厚而富刺激性。 甜浓:新鲜、甜厚。...
2024-01-10名茶品鉴:屯绿
外形:条索纤细匀整色泽:绿润起霜汤色:碧绿明亮香气:清高馥郁滋味:鲜浓爽口叶底:嫩绿匀整屯绿,中国传统名系类名,又称”眉茶”,有“绿色黄金”之誉,创制于清朝嘉庆、道光年间,主要产区为黄山脚下休宁、歙县、祁门、黟县四县,以及祁门里的东乡等地。屯溪绿茶因这些茶乡所产的各...
2024-01-10名茶品鉴:滇绿
外形:条索粗壮肥硕,白毫显露色泽:深绿油润汤色:黄绿明亮香气:幽香持久滋味:浓醇回甘叶底:肥厚滇绿即云南绿茶,国外又称之为“云绿”。产于云南,主要茶区位于北纬25度以南的滇南、滇西南地区,即保山、临沧、思茅及西双版纳地区。滇绿选用大叶茶为原料,精选细嫩的一芽二叶,经过...
2024-01-10名茶品鉴 黑茶
黑茶属于后发酵茶,是我国特有的茶类,生产历史悠久,以制成紧压茶边销为主,主要产于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西等地。主要品种有安化黑茶、湖北老青茶、四川边茶、广西六堡散茶、云南普洱茶等。其中四川边茶历史最久。...
2024-01-10名茶品鉴 白茶
白茶是我国的特产,属轻微发酵茶类,是中国茶中珍品,基本工艺过程是晾晒、干燥。白茶的品质特点是千茶外表满披白色茸毛,色白隐绿,汤色浅淡,味甘醇。白茶产量较小,主要产于福建东部的福鼎、政和等地,产品主要<rl.kgi睿南哑她及,讶年来在国内也很流行。白茶性凉,有清热退火的功效。...
2024-01-10茶叶品鉴之葵花宝典之一
品鉴茗茶可分为四个步骤、系列: 品茗最关键的一环便是开汤品赏,也就是将茶叶先行冲泡,然后再进行品评,品赏的一般程序为:欣赏汤色——闻嗅香气——尝试味道——评看叶底。 欣赏汤色 由于茶汤中的茶多酚与空气接触会很快氧化,以致茶汤容易变色,因而要及时欣赏汤色,...
2024-01-10名茶品鉴:峨蕊
外形:粒粒如蕊,纤秀如眉色泽:嫩绿油润汤色:清澈香气:馥郁清香滋味:鲜爽叶底:匀嫩峨蕊创制于1959年,具有条索紧细,白毫显露,形似花蕊的特点,故名峨蕊。产于四川省峨眉山山腰间的清音阁、白龙洞、万年寺、黑水寺一带。这里群山环抱,终年云雾缭绕,气候适宜,土壤肥沃,茶树生长繁...
2024-01-10茶叶品鉴之葵花宝典(二)
评看叶底 将泡过的茶叶倒入叶底盘或杯盖中,并将叶底拌匀铺开,观察其嫩度、匀度、色泽等。也可将泡过的茶叶倒入漂盘中,将清水漂叶进行观察,常用的术语有: 细嫩;芽头多,叶子长而细小,叶质优嫩柔软。 鲜嫩:叶质细嫩,叶色鲜艳明亮。 匀嫩:叶质细嫩匀齐一致...
2024-01-10茶叶品鉴之葵花宝典(一)
一般品鉴茗茶可分为四个步骤,根据冲泡出来的茶,欣赏汤色、闻嗅香气、尝试味道、评看叶底来品鉴茶叶。 欣赏汤色 由于茶汤中的茶多酚与空气接触会很快氧化,以致茶汤容易变色,因而要及时欣赏汤色,主要从色度、亮度、清浊度等方面,辨别茶汤颜色深浅、正常与否、茶汤暗明...
2024-01-10茶人,应该学会的品鉴技术
品茗最关键的一环便是开汤品赏,也就是将茶叶先行冲泡,然后再进行品评,品赏的一般程序为:欣赏汤色——闻嗅香气——尝试味道——评看叶底。欣赏汤色由于茶汤中的茶多酚与空气接触会很快氧化,以致茶汤容易变色,因而要及时欣赏汤色,主要从色度、亮度、清浊度等方面,辨别茶汤颜色深...
2024-01-10名茶品鉴:宝洪茶
外形:扁直平滑,形似杉松叶色泽:翠绿汤色:黄绿清澈香气:高锐滋味:鲜爽叶底:肥嫩成朵宝洪茶又名十里香茶,唐朝期间由引进的小叶种茶种植而成,属高香型茶树品种,香气高锐持久,鲜叶采下一二小时即散发出花香,以其高香而著称。产于云南省宜良县城西北5公里外的宝洪寺附近。宝洪茶采...
2024-01-10名茶品鉴:双井绿
外形:圆紧略曲,形如凤爪色泽:翠绿光润汤色:清澈明亮香气:高香持久滋味:鲜醇回甘叶底:嫩绿柔软双井绿产于江西省修水县杭口乡“十里秀水”的双井村。该村江边有座石崖形成的钓鱼台,台下有两井,在一块石崖上,镌刻着黄庭坚手书“双井”两字。古代“双井茶”属蒸青散茶类,用蒸气杀...
2024-01-10茶品鉴之葵花宝典
品鉴茗茶可分为四个步骤、系列:品茗最关键的一环便是开汤品赏,也就是将茶叶先行冲泡,然后再进行品评,品赏的一般程序为:欣赏汤色——闻嗅香气——尝试味道——评看叶底。欣赏汤色由于茶汤中的茶多酚与空气接触会很快氧化,以致茶汤容易变色,因而要及时欣赏汤色,主要从色度、亮度、...
2024-01-10名茶品鉴:瑞草魁
外形:挺直略扁,肥硕饱满,大小匀齐色泽:翠绿,白毫隐现汤色:淡黄绿,清澈明亮香气:高长持久滋味:鲜醇爽口叶底:嫩绿明亮,均匀成朵瑞草魁是具有千年以上悠久历史的古代名茶,恢复创制于1985~1986年间,产于安徽南部的鸦山阳坡,又名鸦山茶。 瑞草魁于清明至谷雨间开采,开始采一芽一...
2024-01-10名茶品鉴:惠明茶
外形:纤秀细紧直略扁色泽:翠绿光润汤色:清澈明亮香气:兰花香高而持久滋味:鲜爽甘醇叶底:单芽细嫩完整、嫩绿明亮惠明茶是浙江传统名茶,古称“白茶”,明成化十八年(1482)被列为贡品,1975年恢复试制。主要产于景宁畲族自治县红垦区赤木山的惠明村。惠明茶为炒青绿茶,鲜叶采摘标准以一...
2024-01-10名茶品鉴:雪青茶
外形:纤细,茸毫显露色泽:鲜绿汤色:黄绿明亮香气:栗香浓郁滋味:鲜醇叶底:柔软明亮雪青茶产于山东省日照市。日照茶树越冬期比南方长1~2个月,昼夜温差大,利于内含物的积累,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对人体有用的微量元素,儿茶素、氨基酸的含量分别高于南方茶同类产品13.7%、5.3%...
2024-01-10名茶品鉴黑茶:藏茶
外形:平整紧实色泽:深褐色汤色:红褐尚明香气:纯正滋味:醇浓回甘叶底:棕褐欠匀中国藏茶自唐朝有记录以来,已是千年古茶。藏茶是近三百万藏族同胞的主要生活饮品,为藏族同胞的民生之茶。按历史时期和各地风俗不同又称大茶、马茶、乌茶、黑茶、粗茶、南路边茶、砖茶、条茶、紧压茶、...
2024-01-10名茶品鉴:昭平银杉
外形:微扁,披毫色泽:翠绿油润汤色:嫩绿明亮香气:清香浓郁滋味:鲜爽回甘叶底:肥嫩露芽昭平银杉是新创名茶,产于广西昭平县,昭平地处广西东部,位于大漓江旅游区核心区,是全国茶叶生产最适宜区之一。银杉采摘细嫩,采用优质茶树的一芽一叶为原料。主要工艺是鲜叶摊青、高温杀青、...
2024-01-10名茶品鉴:紫阳翠峰
外形:紧秀显毫,肥嫩壮实色泽:翠绿汤色:嫩绿明亮香气:浓郁持久滋味:鲜爽,回味甘甜叶底:嫩匀,明亮成朵紫阳翠峰产于陕西省紫阳县,紫阳地处陕南的安康市,汉江中游,巴山北麓,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早在唐代,紫阳茶已经成为朝廷贡品。春分刚过,尤其是清明前后,紫阳的茶农就开始...
2024-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