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陆羽对茶的伟大贡献,就是将茶从普通的生活饮品升格为一种艺术体验,并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他创设出一整套煎茶的流程、器具与礼仪,使得饮茶不再仅仅是生活之需,而是一种文化活动,有着丰富的精神内涵,蕴藏了哲学、艺术、宗教、道德、审美等元素。以...
2024-01-10深圳民族文化村门票
深圳民族文化村是深圳市民族文化重要的代表之一,不仅展现了中国各地不同的民族文化,还是一个融合多种元素的文化艺术宝库。门票作为进入民族文化村的必备物品,在售价和购买方式等方面都需关注。下面将从多个角度为您详细介绍深圳民族文化村门票相关的内容。1、门票价格深圳民族文化村...
2024-01-10缅族在中国叫什么民族
缅族在中国不属于民族,是外国人,而且缅族是缅甸的主体民族,在缅甸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各个领域都起着主导作用,并且缅族人属蒙古人种东南亚分支。缅族起源于古代氐羌集团,是中国古代羌人部落的南下分支。缅甸以前是中国的领土,但现在不是了,而且也没有缅甸人留在中国,所以缅...
2024-01-10新民文化博览园门票
想要了解更多关于新民文化的历史和文化底蕴,那么你一定不能错过新民文化博览园。购买门票,进入博览园,你会发现这里有着许多值得一看的景点和风景。这篇文章将会带领你深入探索新民文化博览园门票内所提供的文化之旅。门票价格新民文化博览园门票价格吸引力很强!现在购买成人票售价仅...
2024-01-10中华世纪坛三国文化主题庙会好玩吗
年春节期间中华世纪坛将会开展一系列的文艺庙会活动,这对于北京市民来说并不新鲜,因为很多老北京人都在春节经历过各地秒回的盛况,期待可以在庙会中领略浓郁的年味。活动时间:年1月25日至年1月30日活动地点:北京中华世纪坛活动门票:40元活动简介中华世纪坛是为了迎接新千年而建的标志...
2024-01-10中国羌族的历史与文化(阐述羌族在历史中的发展演变过程)
概述与匈奴一样,羌族并非一个单一民族的称谓,而是古代华夏先民对西部游牧民族的统称。其族群极为广大,分布范围也很广,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或主动或被动地与周边族群进行了融合,成为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古羌族距今已五六千年,自青铜时代便开始登上历...
2024-01-10茶水中融进了信仰文化
茶禅一味。禅文化具体体现在茶上。文章中禅语有:茶具有人生三味。日本某僧《煎茶训》:“ 一杯有清新甘味,二杯有人生苦味,三杯有老年涩味。”说得真是深刻,这不正是人生过程的写 照么? 在禅文化中最有影响力的经典故事,就是“赵州茶”,古时候的赵州禅师,对于苦心...
2024-01-10中国历史茶文化贯彻着和谐精神
在中国茶文化中,处处贯彻着和谐精神。宋人苏汉臣有《百子图》,一大群娃娃,一边调琴、赏花、欢笑嬉戏,一边拿了小茶壶、茶杯品茶,宛如中华民族大家庭,孩子虽多并不去打架,而能和谐共处。至于直接以《同胞一气》命名的俗饮图,或把茶壶、茶杯称为“茶娘”、“茶子”,更直...
2024-01-10中华茶文化:裕固族甩头茶
聚居于云南的裕固族同胞,凡家中来客时,即献上酥油茶为来客洗尘。且必先敬茶后敬酒,再吃饭。向客人敬茶时,先由男主人敬,再由女主人敬,并家中所有人按长幼次序轮流为客人敬茶。每次敬茶都必须为双杯,如客人不知当地习俗,只肯喝一杯,主人即会说:“好事成双,您是用双脚进来的...
2024-01-10茶文化:韩国辣椒茶和百年草茶
韩国的“传统茶”和中国茶不同,韩国“传统茶”里不放茶叶,但可以放几百种材料。 中国人一般不会在茶水里加糖,但是韩国的“传统茶”不是加糖就是加蜂蜜,没有不甜的茶。“传统茶”不用开水冲泡,而是将原料长时间浸泡、发酵或熬制而成。 在汉城著名的老街仁寺洞街,聚集着几...
2024-01-10中国茶德——继承和发扬茶文化
中国茶德,含义广泛而深刻,内容丰富,总结了我国几千年的饮茶历史,各民族的饮茶习俗和文化传统,包括各阶层人们对饮茶目的的理解。炎黄六道茶艺培训学校与您分享概括起来,中国茶德大致可以用理、敬、清、融四个字来表达。 理者,品茶理论,理智和气之意。两人对饮,以茶引言...
2024-01-10还中国禅茶文化之原貌
禅心似月迥无尘,诗兴如天清更新。半枕松风茶未熟,吟怀潇洒满腔春。 ——吴承恩 当下的人们,似乎对禅学和茶的关系,特别的兴趣盎然。尤其是在白领阶层,“茶禅一味”之说普遍流行,似有普及之势。当今时代,在纷繁复杂的世间中奔波的人们,在激烈竞争中拼搏的精英们,日...
2024-01-10中国茶文化必将走向世界
年人均1.3公斤的茶叶消费量位列亚洲第一,香港人之爱茶可见一斑。8月中旬,香港即将首办首届国际茶展。 “中国茶文化必将走向世界,我们正在为此努力。”走访此次茶展的主办机构之一、设址香港的中国茶文化国际交流协会,记者得到了这样的回答。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
2024-01-10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它发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在宋代,如今已成了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茶叶、咖啡和可可)之一,并将成为21世纪的饮料大王,饮茶嗜好遍及全球,全世界已有50余个国家种茶,寻根溯源,世界各国最初所饮的茶叶,引种的茶种,以及饮茶方法、栽...
2024-01-10彩农茶:中国茶文化——制茶历史
从煮到晒 茶之为用,最早从咀嚼茶树的鲜叶开始,发展到生煮羹饮。生煮者,类似现代的煮菜汤。如云南基诺族至今仍有吃“凉拌茶”习俗,鲜叶揉碎放碗中,加入少许黄果叶,大蒜,辣椒和盐等作配料,再加入泉水拌匀;茶作羹饮,有《晋书》记“吴人采茶煮之,曰茗粥”,甚至到了唐代...
2024-01-10三国两晋茶文化盛行
中国的茶文化确实是博大精深,但是它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发起的呢? 我国发现、利用和饮用茶叶的历史虽然非常悠远,但是从文献记载来说,汉以前乃至三国的茶史资料十分稀少,以至对这时的茶,只能称之为是一种只流传巴蜀的区域性的简单饮料文化。 如果说汉代茶的传播主要还只显于荆...
2024-01-10中国茶文化的复兴就是从弘扬茶艺开始
中国茶文化的复兴就是从弘扬茶艺开始的,经过近三十年的努力,各种门类的茶艺馆如雨后春笋般遍布祖国大地,在茶艺馆里每天都在向群众演示中国的茶艺,引起人们的饮茶兴趣,从而促进了茶叶的消费量。如上海市,在推广茶艺之前的1990年,平均每人年消费茶叶只有200克,在连续举办了12届国际茶...
2024-01-10看明朝人如何喝茶,了解明朝的茶文化
从明朝开始以芽茶冲泡而饮,冲泡方法简单明了,喝茶便融入到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明朝人认为,宋代点茶法中把茶烘烤磨末,此法背离了草本最原始的味道,而以沸水冲泡茶叶,更能体现茶之真味,此冲泡法称为“瀹(yuè)饮法”,瀹饮法在茶的饮用历史上有划时代的意义,开启了茶叶清...
2024-01-10茶文化,重铸古村的“魂”
坦洋村里的妈祖庙是当年为了祈求妈祖保佑“坦洋工夫”红茶从水路行销海外而建的。 “传统产业的回归,是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和发展的一种途径。”福建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楼建龙对坦洋村进行调研之后,认为其传统制茶产业的恢复对古村落保护具有良好的作用。 “传统产业曾...
2024-01-10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历程
追寻中国茶文化的源头,首先要廓清中国茶叶的源起。唐代陆羽《茶经》就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而断定神农氏的依据是《神农本草经》和《神农食经》。前者载:“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后者载:“茶茗久服,令人悦志。”这一传说一直流传到当...
2024-01-10明代时期存在两种不同的茶文化
撮泡法在明代的兴起,使茶味和茶具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的碾、磨、罗、筅等茶具废而不用,黑盏亦逐渐失势;相反,“莹白如玉”的茶具被认为“可试茶色,最为要用”(明?屠隆《考槃余事》)。紫砂茶具的异军突起,更引人注目。同时,社会上不同的阶层对待饮茶的观念也产生不同的趋向;...
2024-01-10中国茶文化对茶业经济的深刻影响
编者按: 文化媒介的作用对茶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各式各类茶艺活动的开展使茶叶经济在以势不可挡的速度发展着,也使更多的人了解到茶的独特作用。茶带来了生活质量的提高与精神世界的提升。 今天与您分享的是余悦教授所撰写的《茶路历程·中国茶文化流变简史》(光...
2024-01-10茶服:茶人的文化风情
古时候,战场上的较量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如今,泡好一壶茶,茶叶、茶器和水自然必不可少,同时也要将人的因素考虑进去。投茶的量、水温控制和出汤时间都由人在掌控,相同的茶在不同人的手中冲泡,能够喝出不一样的汤感,天人合一的奥妙通过泡茶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这几年来,饮...
2024-01-10宋徽宗,点起中国茶文化最华丽的一朵汤花
说了北宋的几位茶人,蔡襄、丁谓、沈括和苏东坡,该说说宋徽宗和他的《大观茶论》了。北宋大观年间(1107—1110年),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艺术家皇帝徽宗赵佶稳坐江山,那时,他是世界上最令人羡慕的人。在世界上最为富庶,最具文明气味的这个王朝里,他是君临天下的皇帝,并且是最青春...
2024-01-10茶文化中“中庸和谐”的哲学思想
茶是一种文化同时也是一种哲学。在中国,茶已经超越了自身固有的物质领域,迈入一个精神领域,成为一种修养,一种人格力量,一种境界。中国人通过品茶陶冶情操、修身养性,把思想升华到富有哲理的境界。品饮与思想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成为茶道的必要条件,构成茶文化的最高层次,...
2024-01-10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茶文化,是各国茶文化的摇篮
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人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现在,中国各族同胞还有民以茶代礼的风俗。 种茶、饮茶不等于有了茶文化,仅是茶文化形成的前提条件,还必须有文人的参与和文化的内涵。唐代陆羽所著《茶经》系统的总结了唐代以及唐以前茶叶生产,饮用的...
2024-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