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四大名茶
福建四大名茶主要是乌龙茶中的大红袍、铁观音,红茶中的正山小种,白茶中的福鼎白茶。福建是我国的产茶大省,产茶历史悠久,福建生态环境好,茶树生长条件好,生长的茶叶肥硕鲜嫩,福建制茶产业链完整,制茶技术完备,制成的茶叶品质好。 1、铁观音 铁观音属于乌龙茶中的极品,介于...
2024-01-10福建名茶
福建省的名茶有:罗源七境堂绿茶、米兰花茶、闽北水仙茶、闽北肉桂茶、崇安白鸡冠茶、崇安水金龟茶、崇安八角亭龙须茶、福安坦洋功夫茶、永春佛手茶、永春水仙茶、霞浦富锌茶、尖峰银毫茶、福州梅兰香茶、安溪色种茶、闽北正山小种茶、崇安大红袍茶、南安石亭绿茶、龙岩斜背茶、福鼎...
2024-01-10福建省名茶
乌龙茶有祟安武夷山的武夷岩茶,包括武夷水仙、大红袍、肉桂等,安溪的铁观音、黄金桂、色种等, 祟安、建瓯的龙须茶,永春的佛手,诏安的八仙茶等。绿茶有南安的石亭绿,罗源的七境堂绿茶,龙岩的斜背茶,宁德的天山绿茶,福鼎的莲心茶等。白茶有政和、福鼎的白毫银针、白牡丹,福...
2024-01-10福建安溪六大名茶
安溪自然环境得天独厚,茶树资源十分丰富,现已收集的茶树品种达50余种,被誉为“茶树良种宝库”。现将安溪最具代表性的六大名茶简介如下: 铁观音:原产于安溪西坪镇,系乌龙茶中之极品。其条索紧结沉重,茶汤金黄明亮,香气馥郁悠长,滋味醇厚甘鲜,被评为...
2024-01-10贵州五大名茶
贵州自古产好茶,种茶历史悠久,茶文化底蕴深厚。早在《茶经》中就记载有:“茶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贵州好茶多,那么你知道贵州五大名茶是哪些吗? 贵州五大名茶之都匀毛尖 都匀毛尖,中国十大名茶之一。1956年,由毛泽东亲笔命名,又名“白...
2024-01-10福建名茶——贡眉
属白茶,主要产于福建建阳县,建瓯、浦城等县也有生产。产量约占白茶总产量一半以上。以菜茶茶树芽叶制成,一般以贡眉为上品,由于寿眉,近年则一般只称贡眉。 制作贡眉原料采摘标准为一芽二叶至一芽二、三叶,要求芽嫩、芽壮。制作工艺与白牡丹基本相同。 优质贡眉毫心显而...
2024-01-10消失的福建著名绿茶
喜欢喝茶,不可一日无此君,否则眉心就隐隐作痛,老喝茶的有茶瘾,这话一点儿也不假。在闽南我还别具一格,喜欢喝绿茶,一出门就四下搜买各方的地产绿茶。我有一部陈宗懋教授主编的《中国茶经》,茶之百科应有尽有,按图索骥,上江浙,去两广,游两湖,还跑上云贵高原,总是索得好茶...
2024-01-10教你鉴别“五大名茶”
西湖龙井 产于浙江杭州西湖区,茶叶为扁形,叶细嫩,条形整齐,宽度一致,为绿黄色,手感光滑,一芽一叶或二叶;芽长于叶,一般长3厘米以下,芽叶均匀成朵,不带夹蒂、碎片,小巧玲珑。龙井茶味道清香,假冒龙井茶则多是青草味,夹蒂较多,手感不光滑。 碧螺春 产于江苏吴县太湖的洞...
2024-01-10福建名茶——闽北水仙
闽北水仙,乌龙茶类之上品。该茶原产于百余年前闽北之建阳县水吉乡大湖村一带。现主要产区为建殴、建阳两县。光绪年间产量曾达500吨,畅销海外。现闽北水仙占闽北乌龙茶之百分之六、七十,地位举足轻重。 两产区地域毗邻,群山起伏,溪流纵横,云雾缭绕,竹木苍翠。所植水仙品种茶...
2024-01-10苦丁茶贮存五大方法
在海南购买海南特产苦丁茶,据说每日泡苦丁茶1根,连续2个月,您的血压和血脂浓度就会有明显的改善,而60根茶叶的重量为15克,价值约5元。这样看来,您绝对是买对了。但买回去,如何保存,下面100T.com为你介绍五大手段: 冰箱贮存法———将新茶装在真空包装袋内,然后再放入冰箱的冷藏柜中...
2024-01-10国人喝茶五大误区的排名,你喝对了吗?
作为中国传统饮品的茶,经过上百年传承与沉淀,深受国内外众多爱茶喜茶人士的青睐,尤其是普洱茶,能够消脂、减肥、清口气、定神等功效,然而凡事都需一个“度”字,喝茶也是一样。许许多多饮茶者往往会陷入喝茶、品茶的误区,有人觉得茶叶论价,越贵的茶叶自然越好;有人认为只要喝茶就...
2024-01-10福建安溪茶机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近几年,福建安溪县政府大力推行“茶业富农”政策,并取得了长足发展。有关数据显示,2010年,该县涉茶产业总产值突破80亿元,同比增长了11%。然而,与安溪茶叶几乎同时起步,也是当地茶产业中重要一环的茶机械行业,近几年却几乎停滞不前,甚至“波澜重重”,今年上半年的“压茶机”事件,...
2024-01-10福建安溪:标准的有机茶
其实有机茶没有特定的产品标准,它只是在各企业采用的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规定了要开展有机茶种植和加工所必须遵守的规定和产品指标。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于1999年制定了有机获颁证标准,通过专家审定后于1999年9月份正式发布,并据此...
2024-01-10福建安溪茶叶新技术保鲜
日前,一种以石蜡为保鲜材料的茶叶保鲜新技术在安溪县茶科所试验成功并通过专家的验收。据悉,该技术在国内外茶叶界中处于领先地位。 据安溪县茶科所技术人员介绍,目前国内外均是采用真空贮藏或充氮气贮藏、冷库贮藏等办法来保鲜茶叶,包装袋一旦打开或出了冷藏室就无法再保鲜了。而保...
2024-01-10福建安溪:加快茶叶贯标认证
今年来,福建省安溪县加快贯标认证步伐,积极引导企业提高对贯标认证的认识,把贯标认证作为夯实企业基础和实力,增强企业发展后劲,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手段,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目前该县已有20家茶叶企业获得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15家获得铁观音产品质量认证...
2024-01-10福建诏安八仙山上出奇茶
八仙茶是建国以来惟一新选育成功的国家级乌龙茶新品种。1965年,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茶叶科技工作者郑北饮在该县秀镇与广东毗邻的高山茶园中发现有性茶种繁殖的变异植株,将其移种到茶叶站茶树品种园内,采用单株选育而成。因该品种育于诏安白洋乡订洋村八仙山下茶场,故命名为“八仙...
2024-01-10名茶品鉴:涌溪火青
外形:颗粒腰圆,紧结重实色泽:墨绿油润,白毫隐伏汤色:嫩绿微黄,鲜艳明亮香气:清高,花香浓郁滋昧:醇厚,爽口甘甜叶底:嫩匀有光泽涌溪火青起源于明朝,久负盛名,产于安徽省泾县城东70公里涌溪山的丰坑、盘坑、石井坑湾头山一带。涌溪火青的产地青山环抱,云雾缭绕。此茶常年与山...
2024-01-10福建适合看日出
福建是一个美丽的海滨省份,拥有着许多适合看日出的绝佳场所。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壮观的日出美景,体验大自然的魅力,并且让身心在海岸线上得到放松。本文将为您介绍福建适合看日出的地方,让你感受到这里的独特魅力。1. 厦门鼓浪屿游途网厦门鼓浪屿是一个集历史、人文、自然景观于一身...
2024-01-10福建太姥山的天湖绿雪茶
绿雪芽的来历,是由于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在杭州当通判的时候,因病告假,孤山寺惠勤禅师让他一日之中饮浓茶数碗,他遵从。不觉间身轻气爽,病很快痊愈。便在禅寺影壁上题上一首诗:“示病维摩元不病,在家灵运已忘家。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从此,苏东坡爱上喝茶,后来痴茶...
2024-01-10福建乌龙茶
乌龙茶名字的来源乌龙茶,亦称青茶、半发酵茶,以本茶的创始人而得名。是我国几大茶类中,独具鲜明特色的茶叶品类。 乌龙茶的产生,还有些传奇的色彩,据《福建之茶》、《福建茶叶民间传说》载清朝雍正年间,在福建省安溪县西坪乡南岩村里有一个茶农,也是打猎能手,姓苏名龙,...
2024-01-10阔谈福建红茶前世今生
福建是著名的产茶之乡,从古至今茶叶种类繁多,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适合茶叶的生长。当今时尚红茶,其著名者,闽北有正山小种、政和工夫,闽东有坦洋工夫、白琳工夫。武夷正山小种最早名世,它创制于18世纪后期,产于崇安星村一带,隐于深山幽谷之中。因有松香及龙眼果香味,宜于添加白兰...
2024-01-10如何种养福建茶
福建是我国种植茶叶的主要地方之一,福建茶在我国很多省份都有种植,首先了解福建茶的一些相关特性,再根据他的特点来得到栽培技术。 福建茶属紫草科、基及树属常绿小灌木,产我国的广东、福 建、台湾等省。比较耐阴,性喜温暖湿润气候,不甚耐寒,适生于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壤土...
2024-01-10福建[龙岩]“中暑宝”——鸡脚草茶
夏日“三伏天”,人们在野外烈日下从事劳动,极易中暑。连城姑田一带的农家,喜用鸡脚草熬成茶汤,带到劳动场地当茶喝,能起到预防中暑的功效,故被誉为“中暑宝”。 鸡脚草,是一种耐旱地野生草本植物,它生长在墙角石缝和石路嵌缝,生命力强,味甘带微苦,不涩口,茶汤呈青绿色,对于...
2024-01-10福建茶盆景养护管理与观赏
(一)养护管理 放置场所:福建茶系南方树种,怕寒冷,长江流域及其以北地区盆养,须放置于通风透光,空气湿润之处。冬季务须放进温室,温度最好不低于10℃,并保持一定湿度。夏季放于荫凉处 浇水:福建茶盆栽,特别是浅盆丛林式或提根式的大树型,宜保持充足水分,不使盆土干燥,并须...
2024-01-10福建哪里适合冲浪
福建的海滩号称是中国最适合冲浪的地方之一,那么在这片广袤的海域中,哪些地方更适合冲浪呢?本文将从多个方面进行介绍和推荐。1.东山岛:不可错过的冲浪胜地东山岛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冲浪胜地,以其丰富的浪型和连绵的海滩吸引着各类冲浪爱好者。此外,没有石头和珊瑚礁,这也保证了该地...
2024-01-10福建绿茶
石亭绿[Shitinglu] 亦称“石亭茶”。产于福建南安丰州九日山与莲花峰一带的炒青绿茶。最初为僧人所栽制。莲花峰有晋代太元丙子年(376年)的“莲花茶襟”石刻,为福建最早有关茶的石刻,产茶有1600余年的历史,因莲花峰的石亭(亦名石老亭)而得名。鲜叶原料为一芽二叶。经杀青、揉捻、炒干...
2024-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