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泡=好茶?不耐泡=坏茶?
其实茶耐不耐泡,真的不能说明这款茶的好坏,而是与茶叶本身以及冲泡过程有关。 从茶叶本身看耐泡否: 采摘时间的早晚 采摘时间早,茶叶耐泡程度低。明前茶是清明前采摘的茶叶,以芽叶的细嫩度而著名,越嫩越鲜,却越经不起冲泡。 采摘时间较晚的茶叶,耐泡程度相...
2024-01-10好茶一定耐泡,但耐泡不一定是好茶
喝茶,不可避免的会谈到耐泡度这个问题,但大部分人都会武断的说:这茶耐泡!言下之意,是暗指这是一泡好茶。但转念一想,粗枝大叶的苦丁茶一定比精工细制的西湖龙井耐泡吧,可是能说苦丁茶是好茶,西湖龙井就不是好茶吗?肯定是不能的。那么,好茶与耐泡,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理清这两者的关...
2024-01-10中国古人茶叶利用最早可能始于西南巴蜀
茶树的起源西南地区,在东南地区考古出现之前,大家一般认为四川巴蜀地区是中华茶文化的起源地,当然四川人民也给了我们一个惊喜。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巴蜀地区一直跟传统的中原权力中心,从地域上来说是最接近的区域,而且它也是处在茶树原产地的中心。《诗经》就不讲了,从秦汉开...
2024-01-10细数中国茶叶的十大世界之最
中国茶叶的历史悠久,早在远古时期,我们的神农氏就已经发现了茶叶,数千年来,经过祖祖辈辈的不断栽培,更新,繁衍,从最早的嚼青叶到发明为采叶焙制,再改良为煎煮饮啜,到现在茶叶已经和中国人的生活紧紧地连接在一起了,成为了刻划中国的重要形象,因此有人说:茶是造物者特别替...
2024-01-10在中国哪些茶叶最出名?
中国是茶的故乡,在国内最出名的茶叶,和享誉世界的茶叶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主要原因在于:国内出名的茶叶以绿茶为主,而国际上全面流行的则是以红茶为主,所以,直到今天,占了中国出口绝大部分份额的是中国的红茶。 1.从丝绸之路开始,中国茶就已享誉世界,追溯历史逾千年...
2024-01-10中国十大茶叶之最
茶文化自起源至今,已有几千年历史,今天帮大家整理了十大茶叶之最,也希望大家能够更加了解我们的茶文化。 1、世界上最古老的茶树 世界上最老的茶树“锦绣茶祖”位于云南凤庆县,海拔2245米,树高10.6米,腰围5.82米,树龄高达3200年以上。当地为了保护这棵古树,还规定茶树方圆...
2024-01-10不同茶叶的冲泡方法大全
黑茶浓郁厚实; 白茶清淡爽滑; 黄茶清香甘甜; 绿茶清新宜人; 青茶变化多端; 红茶醇厚甘美。 不同的茶叶有不同的习性,故泡茶有方,顺应其茶性泡出来的茶,才能最大发挥这一片片自然之叶,通窍、养肤、清心等神奇效用,下面与茶友分享各种茶叶最佳冲泡...
2024-01-10冲泡茶叶选择用纯净水
三成以上的茶叶存在铅含量超标,专家表示 这并不是大问题,正确选择冲泡用水即可防止危害。茶叶中含有丰富的对人体有益的微生物、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它们有很强的解毒和抗氧化功能。有的茶叶之所 以铅含量超标,罪魁祸首是环境污染。但茶叶是通过冲泡成茶水而进入人体的,铅是重金属,...
2024-01-10茶叶干泡法,极简主义新茶道
喜欢干泡茶的,在把茶喝到一定地步后,每次泡茶都是生活中一个享受的过程,也更喜欢在安静、简约中进行。忙碌时,哪怕只有一小方空间,也可以冲泡出想要的那一口茶香,空闲时允许自己慵懒一下,静静喝茶。 干泡·简约 干泡与湿泡,一个是清心雅致,一个则是场隆重的大阵仗。...
2024-01-10不同茶叶最佳冲泡法
俗话说“柴米油盐酱醋茶”,虽说茶排在最后一位,却是很多人离不开的,怎样泡茶口味更好呢?对此,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叶加工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智告诉记者,根据茶叶的品种不同,冲泡时方法也略有不同。 绿茶:用80℃~85℃水冲泡,现泡现饮。绿茶属于不发酵茶,比较常见的有西...
2024-01-10茶叶放久了的处理及冲泡方法
茶叶放了一段时间,不论是否真空包装,多少都会产生变化,茶叶中的叶绿素及茶多酚物质的合生物会让茶叶陈化变黄、变红,如果当初茶叶消水不足或干燥不良,茶汤会变的苦涩,甚至保存不当时都有可能生霉,所以茶叶打开后一段时间没喝时,重新喝茶时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确认茶叶...
2024-01-10冲泡高桥银峰茶叶用量应因人而异
高桥银峰香韵独特宜人,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然而要泡出一杯香醇鲜爽的高桥银峰,还要掌握茶叶用量,关键是掌握茶与水的比列,茶多水少则味浓,茶少水多则味淡。用茶量的多少,因人而异,因地而异。饮茶者是茶人或劳动者,可适当加大茶量,泡上一杯浓香的茶汤;如是脑力劳动者或初学饮茶...
2024-01-10茶叶冲泡的最佳方法
泡茶是也是一门技巧,一种艺术。懂得泡,泡出的茶香味更浓,茶水味也更香醇。一般泡茶要用天然水,想味道好些就不要用自来水,自来水是净化后的天然水,含有某些气味,所以用自来水最好放置24小时后再用于泡茶。泡绿茶,特别是高档的名优绿茶,一般不要用沸水来冲泡,水温一般是80℃~85℃...
2024-01-10茶叶冲泡次数最好别超过三次
生活中有些人爱好将茶叶反复冲泡,直到喝不出味道为止;有些人则冲泡一两次就赶紧换茶叶。这两种做法哪种准确,一杯茶究竟冲泡几次比拟好?记者采访了中国农科院茶叶研讨所副研讨员尹君峰。尹君峰告诉记者,有些人爱好喝淡茶,有些人爱好喝浓茶,固然茶叶冲泡的次数和不同人的口味有很大...
2024-01-10不同茶叶的冲泡方法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从茶及其药用价值被发现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茶逐渐由药用演变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饮料,不同的茶有不同的功效,也有不同的冲泡方法。 绿茶: 用80℃-85℃水冲泡,现泡现饮。绿茶属于不发酵茶,比较常见的有西湖龙井、碧螺春等。这类茶比较细嫩,不适合用...
2024-01-10茶叶品种不同,泡茶方法不尽相同
茶叶的品种众多,因此泡茶方法也不尽相同。用量由于茶叶种类多,因此用量各有不同。如冲泡红、绿、花茶,每杯放3克干茶,加入沸水150毫升-200毫升。用茶量最多的是铁观音,每次投入量几乎为茶壶容积的1/2,或者更多,即每杯放7克干茶加入沸水150毫升。另外,用茶量多少与消费者的饮用习惯、...
2024-01-10茶叶抗氧化肌肤最爱
说起茶,实际上不是“喝”这么简单,它早已遁形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了,见其色、闻其香、取其意。一天时间,与茶为伍,虽然它早已变形到我们不认识,但茶的好处,却依然影响着我们的小日子。10:00 清新抹茶点心多年之前,我们是先看到了没有加过色素,依然绿油油的日本点心,才接触到了...
2024-01-10茶叶也能治羊病
茶叶也能治羊病茶叶具有生津止渴、清心明目、健脾开胃之功效,可用于治疗多种羊病。羊因剪毛皮肤损伤或其他锐性物品导致皮肤外伤发生感染,并致伤口发生溃疡时,用茶叶配以适量艾叶、薄荷、大蒜秸,混合后煎水取汁给羊调洗伤口,可起到消炎拔毒的作用,有利于促进羊体皮肤外伤溃疡面愈...
2024-01-10茶叶香气介绍
干嗅茶香:干嗅是两手捧茶叶,将鼻子靠近茶叶吸入茶叶发出的香气。高香茶、新茶、足火茶,干嗅香气必高,而劣质茶、陈茶或水分含量多的茶,干嗅香气必低健康茶。 湿嗅茶香:湿嗅是茶叶经沸水冲泡三五分钟后,用漏瓢捞取泡开的茶叶,迅速反复用鼻嗅。也可将茶叶先冲泡在有盖茶杯内,经...
2024-01-10买茶叶请看清下列内容
●应标注内容包括产品名称、净含量、经销者的名称和地址、原料产地、包装日期、质量等级、标准号。 ●应标注包装日期。 ●产品标准中已明确规定质量等级的茶叶,应标明其质量等级;已有茶号的,应标明茶号(茶号是指在茶的生产过程中,生产厂家根据自己产品的粒度、质量等特性对...
2024-01-10茶叶能抗幅射损伤
茶叶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是一种美味而经济的健康饮料.茶对人体具有抗幅射损伤功效。 人体的辐射损伤,主要是由于质子束.x射线或y射线树等所引起的.茶叶中含有多种抗辐射有效成份.茶多酚是茶叶具有抗辐射作用的主体物质,它主要生理功效相当于维生素p的作用.实验表明.类维生素p物质的表儿茶素,...
2024-01-10山茶叶黄斑病毒病
症状:感病植株叶片出现黄色斑驳或彩斑,一般黄色。斑驳具有不同的形式,有时褪绿很轻,有时有不规则污斑或斑点。花有时也出现斑驳或大理石花纹。 病原:为山茶叶黄斑病毒(Camellia Yellowspot Virus)。有关此病毒的特征和性状沿不清楚。 传染途径:据试验,嫁接可以传染山茶叶黄斑病毒病。病...
2024-01-10怎么炒茶叶
小火加热干净的铁锅,等到温度合适的时候放入茶叶,炒制的时候尽量不戴手套,这样能更好的感受茶叶的温度和湿度,当茶叶的颜色变成黑色茶香溢出的时候就可以停止炒制了,之后把炒制好的茶叶摊凉密封装好。 炒茶叶方法 先加热洗干净的铁锅,让铁锅彻底干燥。但是要注意温度,不能太...
2024-01-10买茶叶时要做到:摸、比、闻、看
摸:摸叶片是否干燥,因为受潮的茶叶会回软,也不宜久藏。 比:比茶叶色泽,好的发酵茶会呈现青蛙皮似的光泽。 闻:闻茶叶气味,好的茶叶必定清香扑鼻,绝无霉、焦等异味。 看:看叶片是否整齐,是否混有茶梗、黄片、茶角或其他杂物,最好取点样品冲泡,正常现象是叶片舒展顺畅,慢慢...
2024-01-10剩茶叶不浪费
可别小瞧剩茶叶,他的作用还不小呢。很多场合都可以派上用场,煮牛肉时能让牛肉熟得更快,吃了辣椒能帮助解辣,总之剩茶叶用处多多,来看看吧~(1)煮牛肉时除了放入各种调味品,还可以再加一小布袋普通叶,同牛肉一起烧,牛肉熟得快,味道清香。(2)吃特别辣的辣椒后,若口辣难忍,可...
2024-01-10防“倒牙”可咀嚼生茶叶
倒牙,在医学上被称为牙齿感觉过敏,又称牙本质敏感症。如何预防牙本质过敏呢?首先,一定要查明原因,对症治疗,如及时治疗牙周病、糖尿病等,从根本上解决牙釉质受损、牙龈萎缩等问题。其次,要纠正不正确的刷牙方法,摒弃用牙齿开瓶盖和只用一侧牙齿咀嚼食物等不良习惯。医生表示,牙...
2024-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