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龙茶加工工艺流程图
乌龙茶亦称青茶、半发酵茶,以本茶的创始人而得名。是我国几大茶类中,独具鲜明特色的茶叶品类。 乌龙是茶由宋代贡茶龙团、凤饼演变而来,创制于1725年(清雍正年间)前后。据福建《安溪县志》记载:“安溪人于清雍正三年首先发明乌龙茶做法,以后传入闽北和台湾。”另据史料考...
2024-01-10毛茶加工工艺程序
毛茶加工工艺程序,是从毛茶到精茶,经过各作业工用整个生产流水作业线的总称。习惯上叫做筛分路线或筛分程序,也叫生产程序。目前有的茶厂采用先圆后抖的做法,也有采取先抖后圆的做法,工艺流程要比前者要简化多了.毛茶加工过程,就是筛、切、选、拣、炒的反复操作的过程。各工序的先...
2024-01-10生态苦丁茶加工工艺流程
1、筛选 对从生态园采摘来的鲜叶进行初选,分等级。2、清洗 用清水清洗鲜叶,去除灰尘,杂质等。3、萎凋 在通风透气的室内,将茶叶均匀摊开,借助自然 风或电风扇,使茶叶失去30%至50%的水分。4、杀青 根据海南提供的先进技术(蒸汽机制)进行杀青。5、揉捻 根据客户要求,将杀青好的茶叶揉搓...
2024-01-10麻姑茶加工工艺
麻姑茶的采摘极为细嫩,标准为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加工工艺分为杀青、揉捻、初干和再干四道工序。其中初干工序,包括整形和提毫,是形成麻姑茶独特品质的关键工序。初干在锅中进行,锅温为80℃左右,炒茶时,掌心相向,用力均匀。做到边抖、边炒...
2024-01-10碣滩茶加工工艺
碣滩茶产于湖南省西部武陵山区沅水江畔的沅陵碣滩山区。这里山峰重叠,绿荫覆盖,四季云雾缥缈,茶树芽头肥壮,叶质嫩柔,茸毛甚多。 碣滩茶鲜叶标准要求十分严格,除具一般名茶的共同特点外,其采摘标准均为一芽一叶。加工工艺分为:杀青、清风、初揉、初干、复揉、复干、割脚摊凉、烘...
2024-01-10窝坑茶加工工艺
窝坑茶又名蕉溪茶,产于江西省南康县南岭山脉北端的浮石、蕉溪一带。主要产区为蕉溪上游海拔600余米、林木葱郁的窝坑。 窝坑茶制作精细。鲜叶采摘十分考究,在清明前后开始采摘新芽,标准为一芽一叶,鲜叶要求匀、整、洁、清,不采单片叶、鱼叶、病虫害叶、伤叶、紫鱼叶、瘦小芽叶和...
2024-01-10乌龙茶加工工艺
一、乌龙茶乌龙茶亦称青茶、半发酵茶,以本茶的创始人而得名。是我国几大茶类中,独具鲜明特色的茶叶品类。乌龙是茶由宋代贡茶龙团、凤饼演变而来,创制于1725年(清雍正年间)前后。据福建《安溪县志》记载:“安溪人于清雍正三年首先发明乌龙茶做法,以后传入闽北和台湾。”另据史料考证...
2024-01-10梅龙茶加工工艺
梅龙茶是江苏省江宁县创制的新名茶。1986年通过鉴定,现已投入生产,产品销往南京等大城市,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江宁县淳化茶场是梅龙茶的产地。淳化茶场地处青龙山和方山之间的丘陵山地,这里风调雨顺,气候温和,土壤肥沃,适宜茶树生长。梅龙茶采于春、秋二季。春茶采摘为谷雨至...
2024-01-10六大茶山加工流程
西双版纳境内古六大茶山的茶从茶树尖到成品,先后要经过采摘、加工和包装。其中,采摘过程又分为采摘和集放;加工过程分为初制和复制两段工序;初制工序一般包括萎晾、挑检、杀青、揉捻、散摊、干燥;复制包括筛选、配料、称量、气蒸、揉包、压制、解袋、再干燥;包装分为内包装和外...
2024-01-10河西园茶加工工艺
河西园茶产于湖南省长沙市郊。它的加工方法,茶叶品质以及饮用习俗,均有着独特风味。湖南人饮茶,常有把茶叶都吃进去的习惯,不惟饮其汁,并将茶叶咀嚼吃下,所用的茶叶就是河西园茶。 所用鲜叶原料较一般名茶粗老,大都以一芽二、三叶为主;整个加工工艺,分为杀青、初揉、初烘、渥坯...
2024-01-10用鲜叶原料加工速溶茶工艺
用成品茶作为速成溶茶加工原料,由于需要10倍以上沸水提抽,继后又要浓缩干燥,结果速溶茶生产成本较高、成品茶中原有的风味成分损失或破坏。为此,浙江农大茶学系张堂垣研制了以鲜叶为原料直接加工速溶茶的专利方法。现简要介绍如下: (一)工艺流程 ...
2024-01-10五峰毛尖茶叶加工工艺研究
从调查分析五峰县各茶叶生产厂家生产的直型毛尖加工工艺及其品质风格入手,取其所长,开展工艺研究,确定五峰毛尖品质风格为:色泽翠绿,条索紧细圆直显毫,栗香持久,滋味鲜醇有回甘,汤色嫩绿明亮,叶底嫩绿匀齐。并规范杀青→揉捻→二青→搓条→烘焙各道工序的操作工艺,为...
2024-01-10普洱茶的加工流程图
做了一个表,给大家普及下普洱茶的基本知识,以下是现代普洱茶的加工流程图.云南大叶种茶鲜叶(各种嫩度) ↓萎凋(静置) ↓杀青(锅炒或滚桶)↓楺捻(机或手)↓烘青绿茶(烘干) ← 干燥(晒干)→传统石模机器压模↓↓ 自然陈放↓自然陈放增湿渥堆压制干燥↓毛茶分级筛堆普洱...
2024-01-10西子丽人茶的加工流程
西子丽人茶产自西施故里诸暨市的东南东白山麓和西部山区的龙门山脉一带,境内东白山主峰太白尖及龙门山主峰三界尖的海拔均高于千米。这里群山环抱,峰峦叠嶂,起伏隐现,林木葱郁,终年云雾缭绕,碧水长流,整个气候环境形成了“晴时早晚遍地雾,阴雨成天满山云”的高山奇观。茶树长期...
2024-01-10卷曲形名优茶加工工艺
以碧螺春为例,介绍卷曲形名优茶的传统手工加工技术。 (1)杀青。采用直径60厘米的平锅,燃料为松枝、草柴,也可采用电炒锅,当锅温达到180~200℃时,向平锅中投500克鲜叶,用双手迅速翻炒,先抖后闷,少闷多抖,做到捞净、抖散、杀匀、杀透,无红梗、红叶,无焦边、爆点。杀青时间为3~4分...
2024-01-10英德苦丁茶的加工工艺
英德苦丁茶是一种天然的保健饮用茶,有奇妙的药用价值,长期饮用,可以防病驱病,减肥降血脂,延年益寿。自重新挖掘开发以来,产品一直畅销海内外,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英德苦丁茶目前主要有四种不同外形,即普通型(无规则形状)、针型、卷条型、珠型。其加工工艺技术与绿茶相似,但又揉...
2024-01-10黄茶的加工工艺和品类
黄茶的加工黄茶的制作工序与绿茶有相似之处,只是比绿茶多了一道闷黄的工序而形成了“黄汤黄叶”的品质特点。黄茶之所以有不同品质,除了鲜叶原料要求不同外,制法也各不相同。例如有的黄茶不需要揉捻,有的黄茶则需要揉捻,但不管是何种黄茶都要经过闷黄的过程。闷黄工序有的在杀青之...
2024-01-10扁形名优茶的加工工艺
以龙井茶为例,介绍扁形名优茶的传统手炒工艺技术。手工炒制龙井茶(中、高级)一般分青锅和煇锅两个步骤,由抖、搭、捺、拓(抹)、甩、扣、挺、抓、压、磨等十大手法组成,交替使用,灵活掌握,做到“手不离茶,茶不离锅”。 1、青锅 高级龙井青锅,每锅投...
2024-01-10黄山毛峰茶的加工工艺过程介绍
黄山毛峰,产自安徽省黄山市,生于高山云雾之间,茶叶选自清明谷雨时节出生的尖端嫩芽,再经由手工炒制而成,茶叶微卷,白毫显露,冲泡后,清碧微黄,闻之,香气悠长,入喉则醇厚、回甘,清透、雅正,在色香味上都谈得上是茶中极品。绿茶有利于降血脂助消化:唐代《本草拾遗》中对茶...
2024-01-10扁形名优茶手工加工工艺
以龙井茶为例,介绍扁形名优茶的传统手炒工艺技术。手工炒制龙井茶(中、高级)一般分青锅和煇锅两个步骤,由抖、搭、捺、拓(抹)、甩、扣、挺、抓、压、磨等十大手法组成,交替使用,灵活掌握,做到“手不离茶,茶不离锅”。 (1)青锅。 高级龙井青锅,...
2024-01-10针形名优茶手工加工工艺
以南京雨花茶为例,介绍针形名优茶的传统手工加工技术。 (1)杀青。 杀青在平锅中操作。锅温120~140℃,鲜叶含水量高,杀青温度相对高些;鲜叶含水量低,杀青温度相对低些。投叶量为400~500克。投叶前用制茶专用油润滑锅子,但不宜太多,否则会影响干...
2024-01-10闽东花茶加工的传统工艺
花茶属再加工茶,是国家主要特种茶之一。花茶在闽东的生产历史不上百年。花茶窨制是根据茶叶吸香、鲜花吐香的特点,将两者结合,相互拌和,在适宜的吸香、吐香环境技术条件下,使茶坯充分吸收花香而制成花茶。 清光绪年间(187~1908年),宁德茶商开始在金涵种植玉兰、茉莉试验窨制花茶。...
2024-01-10婺州举岩加工工艺
婺州举岩,又称金华举岩,历史上有“香浮碧乳”、“婺州碧乳”之称。因其茶之汤色如碧乳,故名;举岩之称,据传因产地峰石玲珑,巨岩重叠,犹似仙人在此举石而得名。婺州举岩产于浙江省金华著名的旅游胜地双龙洞附近的鹿田村一带。 举岩茶采于清明至谷...
2024-01-10黟山雀舌加工工艺
黟山雀舌是产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的1只新创名茶。其品质优异,具有形似雀舌、色泽黄绿、白毫显露、冲泡成朵、滋味鲜醇、回味甜爽、花香扑鼻、香气持久、耐冲泡的品质特点。茶名由安徽农业大学著名茶学教授陈椽命名。该茶1988年被评为省级名茶,1992年复评,...
2024-01-10加工工艺对茶叶品质形成的影响:干燥
茶叶干燥不仅仅是去除水分,而且还发生一系列热化学变化,形成茶叶特有的色、香、味、形。干燥技术不同,化学成分的变化也不同,其品质均有差异。干燥温度过高,叶表面水分蒸发快,叶内层水分来不及输送到叶表面,就会造成表皮硬化现象,阻碍叶内层水分继续蒸发,对品质产生不良影响。若...
2024-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