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岩茶之品质特征
武夷岩茶是乌龙茶的始祖,发源于明末清初,在特殊的小气候条件和适宜的品种前提下用一种特殊工艺形成的茶类。鲜叶要求新梢生长均臻完熟,俗称开面采,杀青经过酶性氧化杀青后以经非酶性氧化,而形成半发酵的茶类。武夷岩茶为乌龙茶之上品,外形紧结(不...
2024-01-10鉴评武夷岩茶
鉴评武夷岩茶主要是看香气和滋味两因子。 优良之成品岩茶,必须达到如下之标准: 1、形状:须质实量重,条索长短适中,紧致稍细,惟水仙香味种,因属大叶种,条索可略粗,但力求纯净,整齐美观。 2、色泽:色须呈鲜明之绿褐色,俗称之为宝色,条索之表...
2024-01-10武夷岩茶的闻香之道
在众多茶叶品类中,武夷岩茶是最富于变化的一种。其品种最多,香气与口感也千差万别,滋味香气还会随时间陈化而不断变化,水质及饮用时间、地点、环境等的改变,都会给岩茶的香气、口感带来变化。闻香,是认识武夷岩茶很重要的一步,继上期的名丛之说后,本期《老山茶说》中,公泰名茶...
2024-01-10武夷岩茶的营养
含有人类身体必需的多种维生素A、D、E、K、B1、B2、B3、B5、B6、H、C、P和肌醇等,除A、D、E、K较难溶于水外,其他均为水溶性维生素,泡茶时可充分利用;含有多种矿物质,如人体细胞不可缺少的钾,保护牙齿的氟及其他磷、钙、镁、铁、锌、钠、硼、硫等微量元素;还含有丰富的人类必需的多种氨基酸...
2024-01-10武夷岩茶的保藏
对于一个喜爱饮茶的人来说,不可不知道茶叶的保藏方法。因为品质很好的茶叶,如不善加以保藏,就会很快变质,颜色发暗,茶叶返潮,香气散失,味道不良,甚至发霉而不能饮用。茶叶变质的原因——茶叶品质劣变的主因在于受潮与感染异味。成品茶的吸湿性很强,很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根据...
2024-01-10武夷岩茶的再剖析
在武夷山方圆100公里甚至更多的地方,无污染是世界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的双料保护地。岩茶连续多次的茶王评比,竞争机制的引入,使武夷茶业的发展有质的飞跃。武夷山周围地区的建瓯、建阳、松溪、政和等县,自古就有生产茶叶的传统。有记载说,中国茶叶的始祖分两种:一种是巴蜀为代表的大...
2024-01-10武夷岩茶精制工艺
一、毛拣:人工拣去大梗大片。 二、分筛:分筛成筛号茶。筛子分号按筛孔边长划分,1号筛是1英寸长;2号筛为1/2英寸长;3号筛边长为1/3英寸长......8号筛为1/8英寸长。 三、复拣:按筛号茶人工分别拣剔,主要是拣里面小梗、小片、夹杂物等。 四、风选:按轻重分开,去掉某些非茶类、夹杂物、小片...
2024-01-10武夷岩茶焙制工艺
武夷岩茶制造方法独特,工艺精巧,兼有红、绿茶制造原理的精华。在制作过程中既精选适制的茶树品种,严格采摘标准,又运用精湛细致的焙制技术。 开来之日,俗称“开山”。传说开山时,茶农于天激明起床,包头即于杨太白神位(据传开发武夷山种茶之始祖)前烧香礼拜,以利本春采制,然...
2024-01-10武夷岩茶产地解说
许多人对武夷岩茶的产地范围有所迷惑,这里说明一下武夷岩茶原产地域范围①武夷岩茶原产地域范围限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根据《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规定》批准的范围——武夷山行政区域。根据原料产区的不同划分为两个产区:武夷岩茶名岩产区和武夷岩茶丹岩产区。②武夷岩茶名岩产区...
2024-01-10武夷岩茶初为药用
武夷岩茶品质独特,它未经窨花,茶汤却有浓郁的鲜花香,饮时甘馨可口,回味无穷。18世纪传入欧洲后,备受当地群众的喜爱,曾有“百病之药”的美誉。武夷岩茶属半发酵茶,制作方法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古书记载岩茶的功用,主要有生津止渴、清热解毒、安神益思、消食解腻、合胃止泻、处尿...
2024-01-10武夷岩茶贮藏八法
茶叶安全贮藏水分为6%-8%。由于空气湿度大,新加工的茶叶经包装、运输转手,尽管外面套了塑料袋,也难免袋破漏风有潮气。因此,新茶贮藏都要有一个“再干燥”的过程。因茶叶内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其中叶绿素是形成茶叶绿色的主要原因。由于叶绿素在光和热的作用下容易分解,致绿茶变持,因...
2024-01-10武夷岩茶四大名丛之白鸡冠
如果说铁罗汉是武夷岩茶中的真汉子,那么白鸡冠无疑就是武夷岩茶中的美娇娘。作为武夷山的道茶白鸡冠,它的产生必然与武夷山止止庵道观主持白玉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相传宋代著名道教大师白玉蟾在武夷山大王峰下的止止庵道观主持修道,无意中在白蛇洞内发现一株茶树,因其叶形似鸡冠且...
2024-01-10武夷岩茶的烘焙技术
目前,武夷岩茶的烘焙方式有数种,如用炭焙,焙茶机、电焙笼等。而武夷岩茶炭焙是令人瞩目的传统烘焙技术。炭焙茶是焙茶的最高技术,其操作过程包括起火、燃烧、覆灰、温度控制等。其技术耗时费力,且需专业性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是技术要求非常高,而且难控制的茶叶烘焙方式。但是炭...
2024-01-10武夷岩茶贮存有讲究
武夷岩茶爱吸异味,更怕潮湿、高温和光照。烘烤加工的 武夷岩茶成品茶极为干燥,用手指轻轻一捻即碎,是茶叶的最佳保存湿度。茶叶贮存的最佳温度为0~10℃。气温在15℃左右保存期不能超过4个月,气温在25℃以上,保存期不宜超过2个月,否则会出现较明显的变色和变味。 光照可加速茶叶的...
2024-01-10武夷岩茶的制作技术
武夷岩茶的制作方法,兼取红、绿茶的制作原理之精华,加上特殊的技术措施,使之岩韵更加醇厚。 岩茶制作工序繁复,工艺细致,对不同原料鲜叶,根据不同情况灵活运用技术。其根据为:一是鲜叶含水量多少;二是品种特性;三是鲜叶老嫩程度;四是气候阴晴;五是前工序适度掌握之差异;六是...
2024-01-10八张图认识武夷岩茶
一、武夷岩茶的身世 武夷岩茶的正规定义是以景区中心为点的72公里以内范围。其品种主要包括肉桂、水仙、奇种(菜茶)以及四大名丛等。经过武夷岩茶加工工艺制作而成的茶叶。 二、武夷岩茶的产地范围 按国标来讲,岩茶产地范围包括东至崇阳溪,南至南星公路,西至高星公...
2024-01-10武夷岩茶的地理环境
武夷岩茶武夷岩茶产于福建省北部的武夷山地区,是中国乌龙茶中之极品。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武夷山多悬崖绝壁,茶农利用岩凹、石隙、石缝,沿边砌筑石岸种茶,有“盆栽式”茶园之称。因为有“岩岩有茶,非岩不茶”之说,岩茶因而得名。武夷岩茶主要分为两个产区:名岩产区和丹岩产区。武...
2024-01-10武夷岩茶等级的区别
武夷岩茶存在多个品类,有水仙、奇种、肉桂、名枞、大红袍等,这些品类中扥为不同的等级,等级的不同存在一些区别。武夷岩茶品种的等级划分:大红袍的等级划分:特级、一级、二级。肉桂分的等级划分:原味、特级、一级、二级。水仙分的等级划分:原味、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奇种分的...
2024-01-10武夷岩茶的外形特征
武夷岩茶的外形形状弯曲,色泽乌润或带青褐、宝色,条索紧结壮实,均匀美观。冲泡的汤色橙黄至金黄、清澈明亮,叶底软亮。滋味醇厚甘爽,带独特的岩韵。武夷岩茶顾名思义就是武夷山产的乌龙茶。因产茶地点不同,可分为正岩茶、半岩茶和洲茶。正岩茶是指武夷岩中心地区产生的茶,品质优良...
2024-01-10武夷岩茶的培火程度
茶叶培火程度对茶叶口感的影响,仅对单号茶叶纵向对比。一种茶叶在轻,中。足火对比。武夷岩茶的培火程度的高低对茶叶香气及茶水醇度及岩韵表现具体如下:轻火岩茶:香气高以花香为上,以茶水中类盖香为上,岩韵表现较弱,初品岩茶者宜选。中火岩茶:香气幽以花香为显,茶水较醇久厚,...
2024-01-10武夷岩茶的采摘和制作
武夷岩茶为历史名茶,属乌龙茶类。创制于明末清初,产于武夷山市。着名主产区位于慧苑坑、牛栏坑、大坑、流香涧、悟源涧一带。(一)武夷岩茶初制工艺特点武夷岩茶指在独特的武夷山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下选用适宜的茶树品种进行繁育和栽培、用独特的传统加工工艺制作而成、具有岩韵(岩骨花香...
2024-01-10武夷岩茶白鸡冠的传说
白鸡冠为武夷传统五大珍贵名枞之一,原产福建省武夷山市隐屏峰蝙蝠洞。为无性系,小乔木型,中叶类,中生种。适制乌龙茶。制乌龙茶其外形条索紧实,色泽墨绿带黄;汤色橙黄明亮,香气细且幽长,滋味醇爽,回甘持久,叶底软亮。另外,关于武夷岩茶白鸡冠的的由来也有不同的传说,下面...
2024-01-10武夷岩茶“岩韵”的形成
武夷岩茶味甘泽而气馥郁,不同武夷岩茶品种有不同的喉韵特征。武夷岩茶独具的“岩韵”,是衡量武夷岩茶品质高低的专用术语。2002年6月国家批准确认的《武夷岩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感官标准中,“岩韵”是否明显,成了武夷岩茶品质优次的重要标准之一。1、“岩韵”与气候、土质有关武...
2024-01-10武夷岩茶的发酵与焙火!
一杯茶,拿起或放下一缕茶香,铭记或遗忘一段茶路,结伴同行做青(发酵程度)对茶叶品质的影响做青是初制工艺中决定茶叶品质的最主要因素,且可变的影响因素较多,处理方式多样,俗称“看青做青”。做青过程由摇青和静置发酵交替进行组成。茶青在做青过程中气味变化主要表现为:青香→...
2024-01-10武夷岩茶合格率100%
记者昨日从有关部门了解到,武夷山市共有89家企业521个批次26万千克武夷岩茶通过检验并具防伪标识后上市,共使用防伪标识412万枚。“对于消费者来说,一看标识及外包装就知道茶叶的好坏了。”武夷星茶业有限公司的销售部经理王吉吉说,“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让我们的产品在市场上推广非常便...
2024-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