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茶
江西素为中国佛教禅宗五宗七家祖庭所在。 临济宗黄蘖茶,曹洞宗云居茶是禅茶之上品。 习禅饮茶,旨在明心见性。 煮茶蕴情,递茶道禅。 虽在不言,禅味俱尽。 “茶禅一味”之说由来已久,“吃茶去”早已成为禅林法语。 佛教坐禅饮茶可上溯至晋代。 至...
2024-01-10喝杯禅茶放空自己
杭州实在游客很多,西湖边都是拍照留影的人,梅家坞茅家埠都是吃饭喝茶的人。不如寻一处听得到暮鼓晨钟的清幽所在,喝一杯清茶,便有了放空心灵的禅意。 夕阳古刹修身更是修心 即便是土生土长的杭州人,知道永福寺的也不多。灵隐西面的石笋峰下,与灵隐寺比邻而居的便是千...
2024-01-10禅茶的依存与自立
改编自山本兼一《利休之死》一书,由市川海老藏、中谷美纪主演的日本影片《一代茶圣千利休》,再次掀起人们对日本千家茶道的兴趣。除表千家、里千家、武者小路千家之三千家,宗偏流、江户千家、松尾流等都是由利休和其子少庵,孙宗旦这一系所出。包括大名茶如:远州流、石州流、三斋...
2024-01-10吃茶,领悟禅茶禅意!
解禅,是和尚的事儿 解馋,是吃货的事儿 我想 吃茶也算是个吃货 也许是半个 无论如何 柴米油盐酱醋茶,喝茶就是件平常事儿, 不关禅意什么卵事儿。 就像, 读书不一定会让你有钱,但可以让你富裕。 精神富裕,香囊饱满 两者并没有...
2024-01-10若得个中妙,禅茶都是道
对于以“苦、集、灭、道”四谛为真理的佛教思想,在生活中,用茶来比拟,的确是最用心的。禅和茶同为集中清醇,爽心宜人。集者,缘分也。所以以茶为道是要看缘分,古人说:道不同,不相为谋。 集者,缘分也。所以以茶为道是要看缘分,古人说:道不同,不相为谋。 禅和茶同...
2024-01-10禅茶:禅者饮茶有“三得”
禅者饮茶有“三得”。 一曰得趣。 饮茶可清心,能给人以满足和享受,增添生活的情趣。饮茶讲究“活火活水”,水以泉水为佳,因为泉水经过沙石岩土的过滤,吸收二氧化碳,溶解了钠、钾、钙等60多种元素,使水质洁净甘洌,营养丰富;火以木炭为上,火候以状如“蟹眼已过鱼眼生,飕...
2024-01-10禅茶讲究“苦、静、凡、放”
茶多出自深山幽谷,得益于山野宁静的自然环境,秉性高洁,不入俗流。 是以,古代文人墨客皆认为,茶能清心、陶情、去杂、生精,寄托着人类高洁清雅的情怀。 这与佛教之中追求内心澄净、超脱世俗、度己度人有着不谋共通之处。 一、苦也 “苦”是佛教“四谛”之首,而...
2024-01-10听雪,等你共一场禅茶之约
几日来的寒凉一直困扰着我的身心,今夜,就在推开大门的一瞬,苍凉的夜空,我看见一轮明月挂在树梢上,我望着月儿,月儿也似乎在望着我,蓦然,感觉我干瘪的心里落满了水珠,那水珠顺着我的脉络润泽着我的全身。我捧着温润的月色,清寂而又惆怅。有人说,想念是首歌。我站在一个人的...
2024-01-10“禅茶不二”,茶境,亦心境!
有人认为禅茶的重心不在禅而在茶,就是去分别它的茶性、茶色、茶气、茶味、茶的知识等一系列的东西。这个茶好,那个茶不好;这个茶能量好;那个茶能量不好;这个茶气足,那个茶气不足。 有知识有经验的人,茶一入嘴就知道产自哪里,是二月份采的还是三月份采的;它是如何揉的,揉...
2024-01-10一味清心法喜禅悦
一味清心法喜禅悦,茶与茶禅都是博大精深啊!茶禅文化是一个容量很大、范围很广、内容非常丰富的大文化圈。它并不局限于佛教文化,但它的主流确实是中国佛教的茶道。它由禅而兴起,继由禅而成熟,终因禅而成就。它虽然也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但它的脉络却由佛教茶道而一以贯之。 ...
2024-01-10禅茶茶道一种
一﹑用具 1.碳炉一个 2.陶制烧水壶一把 3.茶桌一张 4.兔毫盏若干个 5.茶洗一个6.有把手的泡壶一把 7.香炉一个 8.香一支 9.木鱼一个 10.磬一个 11.铁观音茶十克至十五克 12.茶则等一套 13.佛乐磁带或碟片 二﹑基本礼序 1.礼佛──焚香合掌 2.调息──达摩面壁 3....
2024-01-10禅茶茶道一种(图)
一﹑用具 1.碳炉一个 2.陶制烧水壶一把 3.茶桌一张 4.兔毫盏若干个 5.茶洗一个 6.有把手的泡壶一把 7.香炉一个 8.香一支 9.木鱼一个 10.磬一个 11.铁观音茶十克至十五克 12.茶则等一套 13.佛乐磁带或碟片 二﹑基...
2024-01-10“茶禅一味”青龙寺
陕西寺庙多,青龙寺位于古城西安城南八里许的铁炉庙村北,是一座驰名中外的佛教寺院。这里又是盛唐茶道的发源地之一,文明、高雅、积极向上的茶道,就从这里传播到一衣带水的日本…… 翻开我国茶文化史可以看出,从茶的孕育期就与佛教有着重大关系。日本人大谈“茶禅一味”,我国的...
2024-01-10白雪皑皑间品禅茶一味
捧一季雪,尘落我心;融一盏水,沏一壶茶。水是茶之母,淡淡的清香,只有用心才能品出是圣洁的雪融沏出的茶,品茶如品味人生,品茶折射出我们众生不同的人生态度,追名逐利,执着于我们心欲所得。不同的人生阶段,对茶义的诠释也不尽然,用心才能感受茶中的深味,淡泊明志,宁静致...
2024-01-10禅茶一味:爱饮茶者心有灵
喜欢茶的人,心是有灵的。茶,是苦修者的良伴,绿茶冲淡,红茶纤秾,黄茶白茶清奇高古。品茶亦如品诗,真正的妙处,是说不出的。一盏青茗、一首好诗,都会让人沉吟良久。 你品那铁观音,“美如观音,重似铁”,是说那香气和喉韵,舌根未得天真味,鼻观先闻圣妙香。而凤凰单丛,...
2024-01-10禅茶一味:戒忍大师说茶
普陀山的全山方丈戒忍大师,我们一直久闻其名,因为他不但精通佛学,对茶道也很有研究。前一阵子,乘大师来杭参加省“两会”的机会,我们《茶博览》编辑部专程去他下榻的酒店,对他进行了专访,倾听他对茶与禅的理解与感悟。 茶文化要好好弘扬 当我们说明来意后,戒忍大师...
2024-01-10禅茶一味 品读人生
茶——人在草木间。人生百味中,生老病死,爱恨别离,阴晴圆缺……;茶,“苦”、“涩”、“香”、“甜”,一苦二甜三回味……苦中带甘,苦后回甘。 茶味,亦为人生的滋味。禅,禅者心也。佛说,行亦禅,坐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倘...
2024-01-10茶文化与禅
佛教在东汉时期传入我国,饮茶之风逐渐与禅相结合,并通过社会的进步,茶文化与禅的关系也在不断的发展深化。藏族地区饮茶始于何时,学术界尚未形成一个权威的结论,但绝大多数的学者都认为:对茶的认识在吐蕃时期已经开始逐步传播。 佛教活动促进饮茶习俗在藏地传播 据《汉藏...
2024-01-10禅茶文化的精神和功能
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禅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精神在人生日用的落实与升华。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文化的精神集中体现在一个“正”字上,道家文化体现在一个“清”字上,佛家集中在一个“和”字上。也就是说,儒家主正气,道家主清气,佛家主和气。那么,作为中国茶文化...
2024-01-10禅茶文化里的八个境界
所谓茶文化,其实什么都不是,一个空名头,但是真正面对茶,你能有自己感悟,能知道其中的道理。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难,无非是这样而已。大多时候,人是容易被他人感染的,把别人的感悟也以为是自己的,最坏的情况就是人云亦云,相反的观点都能点头称是。 我自身的经历有点怪...
2024-01-10云南禅茶文化探秘
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睡,佛教有从中原、吐蕃(西藏)、缅印传入诸说,其教派有大众部的滇密、藏密、禅宗及上座部佛教(俗称"小乘"佛教)诸派别。(唐)南诏时,传入云南的佛教,有显,有密。初期,以密教(阿叱力)为主,显教次之。到(宋)大理国时,著名的禅宗寺院有安宁的法华寺、...
2024-01-10禅茶文化精神:正·清·和·雅
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禅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精神在人生日用的落实与升华。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文化的精神集中体现在一个“正”字上,道家文化体现在一个“清”字上,佛家集中在一个“和”字上。也就是说,儒家主正气,道家主清气,佛家主和气。那么,作为中国茶文...
2024-01-10“茶禅一体”的文化境界
“茶禅一味”、“茶禅一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独特的现象,也是茶文化和禅文化合二为一的集中体现。根据文献记载,中国人饮茶习俗的形成与佛教传入中国几乎是同步的,均始于东汉时期。 佛教僧人生活来源最早依靠乞讨和施主布施,一部分来自政府部门直接供养。魏晋南北朝时期...
2024-01-10茶禅文化之源:石门
石门终年云雾氤氲,气候独特,最适宜茶树生长,自古就产名茶。从武陵山到夹山、壶瓶山,几乎山山都有上好的茶。位于夹山西北麓的八坪,就是古代贡品牛牴茶原产地,其茶叶质地优异,跻身于唐宋八大贡茶之列。北宋蔡襄于皇祜年间著述的《茶录》一书中,便有“石门产牛牴茶,为贡品”的...
2024-01-10寺院种植的禅茶文化
禅茶是寺院种植,僧人参予制作的茶,僧人以茶接引众生,自古流传有“禅茶一味"之说。禅茶文化离不开人文关怀,离不开人生日用,离不开禅的关照与感悟,离不开茶的精清、淡洁、涤烦、致和修养功夫。 因此,品茗禅茶的同时,即是在培养一颗具有感恩、分享、包容、结缘的禅心。 ...
2024-01-10以茶说禅,感受普洱茶的禅文化
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讲得好:“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茶禅一味的中国传统释家禅茶茶道,与道家茶道,同样是中华茶文文化的经典。中国的茶已在世界上备受推崇的今天,国人更应该了解更多茶事,学习更多关于茶的经典。虽然普洱茶茶道是参化道家的...
2024-01-10解读茶禅文化与夹山禅茶
茶禅,属于一种文化,茶文化与禅宗文化的有机结合;禅茶,属于一种茶类,是寺院茶,和尚茶,居士茶。 茶修,是茶人以茶修心养性的生活方式;禅修,是佛教禅宗信徒的一种修行方式,或北宗之惭悟,或南宗之顿悟,皆以禅修心。 禅修早巳有之,源于达摩初祖当年在嵩山寺庙面...
2024-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