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茶即道
老子认为:道法自然。庄子认为道普遍地内化于一切物,无所不在,无逃乎物。 马祖道一禅师主张平常心是道,其弟子庞蕴居士则说:神通并妙用,运水与搬柴,其另一弟子大珠慧海禅师则认为修道在于饥来吃饭,困来即眠。道一的三传弟子、临济宗开山祖义玄禅...
2024-01-10饮茶五益
一、饮茶可以减肥 茶叶所含的儿茶素、胆甾烯酮、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等多种成分,在综合作用下,有预防和抑制肥胖的功效。 在日本,特别喜欢中国的乌龙茶。因为乌龙茶对分解脂肪的作用较强,可以帮助解除油腻,帮助消化,有减肥作用。法国巴黎圣东安尼医学系临床主任卡罗比医生研究...
2024-01-10饮茶之道
中国饮茶历史最早,陆羽《茶经》云:“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早在神农时期,茶及其药用价值已被发现,并由药用逐渐演变成日常生活饮料。我国历来对选茗、取水、备具、佐料、烹茶、奉茶以及品尝方法都颇为讲究,因而逐渐形成丰富多采、雅...
2024-01-10饮茶说禅
茶道修持是茶人顿悟茶道的入门基础,也是茶人修习茶道的日常功课,更是实践中国茶道精神的唯一途径。茶道修持和一般的饮茶不同,一般的饮茶仅仅是啜茶味、吸茶香而已,目的是为了解渴疗疾(身体和心理疾病);而茶道修持则是以茶事实践过程为方便,籍茶悟道,达到明心见性的目的。茶道...
2024-01-10每天饮茶别超30克
日前美国一医学杂志报道,一位老年妇女30年如一日每天饮用30包速溶茶,导致骨和关节痛、牙周疾病等氟中毒现象。那么,怎样喝茶不会氟中毒呢?中国食品科技学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孙熲教授解释说,氟在适宜摄入量范围内对人体是有益的微量元素,有利于钙和磷的利用及在骨骼中沉积,可加速骨...
2024-01-10饮茶的三忌
据科学测定,茶叶含有蛋白质、脂肪、10多种维生素,含有茶多酚、咖啡碱、和脂多糖等近300种成分,具有调节生理功能,发挥多方面的保健和药理作用。饮茶对身体有如此多的好处,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时刻饮茶呢?当然不是。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饮茶三大忌:(一)服药前后不宜饮茶,因为茶...
2024-01-10宋人饮茶观
唐代在千头万绪的茶文化中,除旧布新,形成饮茶的精致期,宋代则在唐代的精致基础下,迅速发展了合于时代且极雅致的点茶法,点茶法是在碗中调茶的游戏,从赵匡胤下南唐至明洪武二十三年废茶团为止,这种茶文化在中国流行四百二十六年。 在釜中煮的茶...
2024-01-10饮茶与防癌
癌症是一种严重的细胞内基因混乱现象。癌症的发展包括一系列复杂的细胞和分子变化的过程。 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各种癌症的发病率日益增高,且各个年龄组均有发生。人类大多数恶性肿瘤都直接或间接与环境因素有关。人类从自然界摄取致癌物与抑癌物,两者的相互作用及...
2024-01-10醉酒慎饮茶
1、发烧忌喝茶茶叶中咖啡碱不但能使人体体温升高,而且还会降低药效。2、肝脏病人忌饮茶茶叶中的咖啡碱等物质绝大部分经肝脏代谢,若肝脏有病,饮茶过多超过肝脏代谢能力,就会有损于肝脏组织。3、神经衰弱慎饮茶茶叶中的咖啡碱有兴奋神经中枢的作用,神经衰弱饮浓茶,尤其是下午和晚...
2024-01-10避免饮茶不当
任何药物都有宜、忌两个方面,茶也不例外。中医有关服药和饮食中对茶禁忌的经验,就是为了避免不合理饮茶而导致健康损害。现代社会由于科技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经济环境、人文环境及自然环境的巨大变化,从而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例如因化学农药污染茶叶所引起的危害、因汽车尾气等原因造...
2024-01-10饮茶“四忌”
饮茶固然有许多好处,但也有一些禁忌。 一是不宜喝浓茶,茶中的微量元素铜和氟进入体内太多,对人体有害。 二是不宜喝隔夜茶,隔夜茶里丹宁浸出多,喝到胃里于消化不利。 三是患有消化溃疡的人不宜多喝茶。茶碱喝咖啡碱刺激胃液分泌,使胃酸增加,溃疡加重。 四是贫血患者在服用铁剂期间...
2024-01-10日常饮茶十忌
茶为药用,在我国已有2700年的历史。东汉的《神农本草》,就开始详细记载了茶叶的药用功效。陆羽《茶经》中记载茶叶的药理功效有24例。现代科学大量研究证实,茶叶确实含有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生化成份,茶叶不仅具有提神清心、清热解暑、消食化痰、去腻减肥、美容护肤、生津止渴、降火明...
2024-01-10常饮茶可护牙
关于饮茶能固齿防龋,古书中早有记载。在古代文学名着《红楼梦》中,就常提到贾府的人在饭后用茶漱口的习惯。例如在第五十四回里有这样的记载:元宵佳节,贾府众人一直热闹到四更,于是大家随意吃了一些,用过漱口茶,方散。可见,我国人民自古以来就注意口腔卫生,有饮茶和以茶漱口来防...
2024-01-10饮茶十二大忌
1、新茶忌急饮 人们都有喜欢购买饮用新茶的习惯。新茶上市的时候是茶场和茶商们忙碌、进账的好时光。但是有人研究告诫人们,新茶不要饮用的过多过急。原因有二: 第一:新茶的茶香还没有到最好的时候。茶中的有一部分方向物质在经过一段时光的放置以后才品味得出来。 第二:是新茶有较...
2024-01-10雾霾天应多饮茶有助健康
近日,柴静的雾霾纪录片“穹顶之下”引发全国热议。为了抵抗这种天气,应减少雾霾天户外运动,多喝水、多饮茶、多吃梨等水果。真正有呼吸道感染的病人,常常有受凉病史,或者是已有感冒基础之上的咳嗽、咳痰加重,症状从咽部到气管到肺部都有症状。还有一些人有憋喘,慢性肺病的老人会...
2024-01-10饮茶:每天12克最适合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研究员江和源建议,对于普通人来说,一日饮茶12克左右,分3~ 4次冲泡是适宜的。吃油腻食物较多、烟酒量大的人可适当增加茶叶用量。孕妇和儿童、神经衰弱者、心动过速者,饮茶量应适当减少。韩驰则提醒,随着功夫茶的流行,人们喝茶“越来越烫了”,这是非常不...
2024-01-103、醉酒慎饮茶
茶叶有兴奋神经中枢的作用,醉酒后喝浓茶会加重心脏负担。饮茶还会加速利尿作用,使酒精中有毒的醛尚未分解就从肾脏排出,对肾脏有较大的刺激性而危害健康。因此,对心肾生病或功能较差的人来说,不要饮茶,尤其不能饮大量的浓茶;对身体健康的人来说,可以饮少量的浓茶,待清醒后,可采...
2024-01-10多饮茶可抗衰老
茶叶有益于人体健康,其抗衰延老作用,这一作用中国的古人通过观察和实践很早就有知晓,并早已有记述。《神农食经》曾记载“久服令人有力悦志”,《杂录》也曾记载“苦茶轻身换骨”。 现代研究证实茶叶中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化学成分,含有对某些疾病确具有疗效的物质。每天饮茶摄入量虽...
2024-01-10饮茶要辨明体质
茶的保健作用已深入人心,但如何正确饮茶,却未必人人清楚。中医认为,人的体质有燥热、虚寒之别,而茶叶也有凉性及温性之分,故燥热体质的人以饮绿茶、青茶等凉性茶为宜,虚寒体质者以饮红茶等温性茶为宜。但现代都市人有抽烟、喝酒、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从而导致体质多变,难以用燥热、虚寒简单...
2024-01-10饮茶可护[心]
冠心病人的治疗用药及日常护理应遵医嘱,并注意结合病情,有针对性地选用活血止痛、补心养心、安神镇静类的中药。自己配制药茶,经常服用,简便易行,可缓解症状,更无副作用,对心血管也能起到良好的保健作用。三七花参茶 取三七花、参三七各3克,沸水冲泡,温浸片刻,频饮代茶。经药理...
2024-01-10饮茶首先要识茶
茶饮到一定程度,便要讲究境界。第一是识茶。中国茶品类繁多,各有特色,茶的品质差别极大,也极细。同是绿茶,龙井与碧螺春有差别;同是龙井,特级与一级有差别;同是乌龙茶,岩茶与铁观音有差别;同是岩茶,本山与外山有差别。有了识茶的基础,才能进入更高境界:首先是识水。茶既是...
2024-01-10饮茶能名目清火
经常饮茶,可以清火明目。这在中国古代文献和神话传说中都记载,并为现代的医学临床试验所证实。明代的李时珍、钱春年和顾元庆等都在自己作品上对茶的功能作了较全面的论述。肯定茶能“明目益思”。饮茶为什么能清火明目呢?因为茶叶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特别是维生素A源即胡罗卜素、维生...
2024-01-10怎样饮茶茶更香
绿茶花茶宜用三头盖碗,(绿茶也可用玻璃杯)90℃左右的沸水,投茶3克左右,先冲入少许水作温润泡,后注适量水,三分钟左右即可饮用。乌龙茶宜用宜兴紫砂等小壶小杯,投茶量占壶内腔1/3体积,100℃沸水,先注水作温润泡,在10秒左右时将水倒掉,俗称洗茶,最好始终保持沸水温度,正式泡茶在1分...
2024-01-10常饮茶可防蛀牙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经常饮茶可以预防龋齿。我国有的医科大学曾对两千余名小学生进行“饮茶防龋试验”,结果显示:每天饮茶一杯,可使患龋齿率下降40%—51%。在1820余名长期饮茶者的调查中,患龋齿率65.l%;而1444名不饮茶人群中,患龋齿率高达80.96%。学龄儿童每天饮100毫升含1克茶叶的茶汤...
2024-01-10饮茶能抗倒春寒
春风送暖,万物复苏,使人有一种“暖风熏得游人醉”的感觉。然而早春时的天气最是冷暖不定的,今天也许还春风和煦,明天可能就寒气袭人。早春时节,这种气候特点表现得非常明显,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倒春寒。 倒春寒容易使人体产生不适,特别是有慢性疾病的人群以及老人对倒春寒应有足够...
2024-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