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菇保鲜
茶树菇不仅菌盖可食,且菌柄也十分脆嫩,应连盖带柄一起采收。当子实体长出后,菌盖尚内卷、孢子还未大量发生时采收。采用一次性采收,也可采用采大留小、采老留幼的方法分批采收,分批收获时要注意保护好幼菇。一般可采收3—4批,每100公斤干料可产鲜菇60—70公斤。采收后的子实体剪去根部...
2024-01-10茶树菇栽培技术
茶树菇不仅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且具有特殊的药用价值。所以他是一种很有前景的茶叶,他属于菌类,主要的栽培技术主要要注意接下来讲述的六个方面。 茶树菇俗称杨树菇、茶新菇,20世纪80年代初人工驯化栽培成功,它不仅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且具有特殊的药用价值。茶树菇属中温出菇菌类...
2024-01-10茶树菇制种方法
茶树菇可分春秋两季栽培。栽培季节安排要根据当地的气温变化规律,选择适当时间栽培。实践证明,在高温季节温度降至24℃,低温季节温度上升至18℃时,将形成大量子实体,因此,春栽宜当地气温稳定在18℃时往前推2个月接栽培袋,秋栽气温稳定在24℃往前推2个...
2024-01-10茶树栽培
茶树的栽培历史悠久。中国是最早栽培茶树的国家,其它国家都曾直接或间接从我国学习茶树栽培技术。 自原始社会开始采集、利用茶叶,尝试栽培茶树,至农业、手工业和商品经济发展后,茶叶需要量增加,茶叶栽培才得以迅速发展。据记载,东汉时,四川已是当时的生产中心。之后茶树在长...
2024-01-10茶树土壤
茶树土壤是茶树籍以吸收养分、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之一,是地面上能够生长茶树的疏松的表层。茶树适宜在土质疏松、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呈酸性或微酸性反应的砾质、砂质土壤中生长。土壤的理化性质影响着茶树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活动。 土壤物理性质:凡砂岩、页岩、花岗岩、片麻岩和千枚岩...
2024-01-10茶树台刈
茶树修剪方法之一,是将地上部树冠全部剪截,剪后只保留树桩70cm以下,对衰老茶树彻底改造树冠,促使茶树复壮的修剪方法。俗称“砍棵”,“斫蓬”。台刈是在茶树树势已十分衰老,丛内枯枝多,枝干呈灰褐色,地衣苔藓多,芽叶稀少,对夹叶多,产量与品质均处于最低水平,采用重修剪已不能...
2024-01-10茶树保护
茶树保护即是指对旱害、草害、病虫害及灾害性天气的预防以及出现这些危害后的补救性措施。对草害、旱害的防治已如前述。 我市茶区对病虫害进行防治始于民国时。1938年,嵊县农业推广区附设茶树病虫研究室,从事茶树病虫的分布、种类、生活习性及防治...
2024-01-10茶树遗传
茶树遗传在茶树繁殖过程中,产生与亲本相似的个体,上代的性状又在下代表现,即遗传物质上从上代传给后代的现象。主要内容有:茶树遗传特点、茶树细胞染色体、茶树数量性状的遗传等方面。 茶树的遗传性相当复杂。即使表现型表现一致,基因型也不会一致,用作杂交亲本,其杂交后代因未经...
2024-01-10茶树根系
茶树根系是茶树的营养器官之一,由胚根发育而来的体轴的地下部分,是构成茶树整体的重要部分。根系分布于地下,主要功能是把茶树固定于土壤和支持地上部,并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溶于水中的无机养料,贮藏生命活动所形成的营养物质。 根系生长特性:茶树根系由主根、侧根、细根和根毛组成...
2024-01-10茶树施肥
茶树是叶用植物,氮素消耗量大,应保证氮肥的施用量。一般试验结果认为,每施0.5千克纯氮能换取1.5~2千克干茶,再配合适量的磷肥和钾肥,就职可实现合理施肥。 茶园土壤质地对茶叶品质的影响很大,一般表现为凡有机质丰富,砾石较多的茶园,采制的茶叶质量好,凡属土层比较深厚的酸性土,...
2024-01-10茶树冻害
一、症状 晚霜袭击时,受害重的幼芽四周结冰,气温上升后,冻害处呈水渍状,受害轻的叶色变浅或皱缩,生长缓慢。受冻严重的叶缘及芽变成黑褐色,叶片失水卷缩或脱落。早霜袭击后,枝条梢端或叶片枯萎,受冻枝条从上向下逐渐失水或皱缩,树皮干皱或枯梢...
2024-01-10茶树红圆蚧
学名 Aonidiella aurantii (Maskell)同翅目,盾炒科。别名红圆蹄盾阶、红圆肾盾蚧、红奥盾蚧。分布广东、广西、浙江、福建、台湾、四川、云南。新疆、内蒙古、辽宁在温室中发现。国外遍布热带和亚热带。 寄主 茶、油茶、柑桔、柠檬、椰子、橄榄、菠萝、香蕉、无花果、芒果、苹果、梨、桃、李、梅、...
2024-01-10茶树芽枯病
1、症状 江西、浙江、江苏、安徽、湖南等省茶区均有发生。主要为害春茶的幼芽、嫩叶和新梢。叶尖、叶缘染病病部初为黄褐色,后扩展成不规则形无明显边缘的病斑,病叶扭曲或向上下卷曲枯焦,易破裂,后期病斑上产生黑褐色小粒点。幼芽、鳞片、鱼叶染病多先变褐,造成病芽萎缩不再伸展,后...
2024-01-10茶树茶蓑蛾
学名 Clania minuscula Butler 属鳞翅目,蓑蛾科。别名茶袋蛾、茶背袋虫、茶避债虫等。布山东、山西、陕西、江苏、浙江、安徽、江西、贵州、云南、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等省。局布密度较大,常造成较大损失。 寄主 茶、油茶、柑桔、苹果、樱桃、李、杏、桃、梅、葡萄、桑等百...
2024-01-10茶树黄刺蛾
茶树黄刺蛾学名 Cindocampa flavescens (Walker) 鳞翅目,刺蛾科。别名刺蛾、八角虫、八角罐、洋辣子、羊蜡罐、白刺毛。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山东、陕西、四川、云南、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广东、广西、台湾。寄主 麻类、桑树、茶树、苹果、梨、桃、李、杏...
2024-01-10茶树炭疽病
一、症状 我国各产茶区均有发生,西地茶区受害重。主要危害当年生成叶,老叶和嫩叶发病较少。先在叶尖或叶片边缘产生水渍状浅绿色至暗绿色病斑,后沿叶脉扩展为半透明黄褐色不规则病斑,边缘浸润性逐渐扩大,后期由褐色变为灰青色,病健组织分界明显,...
2024-01-10茶树茶梨蚧
学名 Pinnaspis theae (Maskell)异名P.theae Green 属同翅目,盾蚧科。别名茶细蚧、茶褐点盾炒、茶细介壳虫。分布安徽、江苏、浙江、广西、广东、福建、贵州、台湾。寄主 茶树、桑枝、柑桔等。为害特点 以若虫和雌成虫吸食枝叶上的汁液,受害茶树树势衰弱,发芽减少,对夹叶增多,产量下降或导致茶树死...
2024-01-10茶树黑粉虱
学名 Aleuro10bus marlatti Quaintance同翅目,粉虱科。别名桔黑粉虱、柑桔圆粉虱、柑桔无刺粉虱、马氏粉虱。分布基本同黑刺粉虱。 寄主 茶、油茶、柑桔、无花果、山楂、梨、桃、葡萄、柿、栗等。 为害特点 成若虫刺吸叶、果实和嫩枝的汁液,被害叶出现失绿黄白斑点...
2024-01-10茶树菇的高产栽培技术
茶树菇营养丰富,其中蛋白质含量高达19.55%,含有18种氨基酸,该菇性甘温、无毒,有健脾止泻之功效,并且有抗衰老、降低胆固醇、防癌和抗癌的特殊作用。所以茶树菇的经济前景是不可估量的,茶农想要追求高产是必然的。 茶树菇属伞菌目,粪伞科,田蘑属,又名茶菇、油茶菇、神菇;菌盖初生...
2024-01-10茶树菇的袋料栽培技术
栽培技术 (一)、栽培方法: 栽培方式目前多采用熟料袋栽培法和瓶栽法,水培法也试验成功。 (二)、栽培材料: 凡富含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农副产品下脚料,茶饼粉、杂木屑、玉米芯、棉籽壳等都可以栽培茶树菇,但以茶籽壳、茶籽饼加入培养料生产出的产品香味、色泽、药用价值都不失天然特...
2024-01-10茶树修剪要点
茶叶修剪是茶园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修剪的目的是使茶树有良好的树势和宽阔的采摘面,培养具有矮、壮、宽、匀的茶蓬,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适于机械采茶和提高采茶的工作效率。 一、幼龄茶树定型修剪。一般采用“以采代剪”方法,年终进行用平剪的方法培养树冠。具体做法是持续反复地打...
2024-01-10茶树冻害预防
绍兴茶区茶树冻害有冰冻、干冻、雪冻、霜冻等几种。冰冻、干冻、雪冻,一般发生在冬季;霜冻在冬、春两季均有发生,多发生在春季的3月份至4月初。晚秋霜冻属早霜冻,春季霜冻称晚霜冻,雪冻、冰冻有时也发生在春季,如1998年3 月20日,绍兴市下了6小时多的...
2024-01-10茶树白囊蓑蛾
学名 Chalioides kondonis Matsμmura 鳞翅目,蓑蛾科。别名白囊袋蛾、白蓑蛾、白袋蛾、白避债蛾、棉条蓑蛾、桔白蓑蛾。分布浙江、江苏、安徽、江西、福建、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广东、广西、台湾。 寄主 茶、油茶、桃、苹果、梨、李、杏、梅、枇杷、柿、枣、石榴、柑桔、栗、核桃等果树...
2024-01-10茶树保护技术
茶树保护即是指对旱害、草害、病虫害及灾害性天气的预防以及出现这些危害后的补救性措施。对草害、旱害的防治已如前述。 我市茶区对病虫害进行防治始于民国时。1938年,嵊县农业推广区附设茶树病虫研究室,从事茶树病虫的分布、种类、生活习性及防治方法的研究工作。1940年,何其名在...
2024-01-10茶树高产对策
茶园高产量是每个茶园种植者种植茶园所追求的目标之一,但是如果茶园的管理不合理的话是无法取得好的收成的,所以我们一定要了解取得高产量的栽培技术。 选择优良品种 根据农业气候相似原理,应选择适宜金溪县气候,且产量高、品质好、抗逆性强的福鼎大毫、福安大白、龙井43...
2024-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