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菇保鲜
茶树菇不仅菌盖可食,且菌柄也十分脆嫩,应连盖带柄一起采收。当子实体长出后,菌盖尚内卷、孢子还未大量发生时采收。采用一次性采收,也可采用采大留小、采老留幼的方法分批采收,分批收获时要注意保护好幼菇。一般可采收3—4批,每100公斤干料可产鲜菇60—70公斤。采收后的子实体剪去根部...
2024-01-10茶树菇栽培技术
茶树菇不仅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且具有特殊的药用价值。所以他是一种很有前景的茶叶,他属于菌类,主要的栽培技术主要要注意接下来讲述的六个方面。 茶树菇俗称杨树菇、茶新菇,20世纪80年代初人工驯化栽培成功,它不仅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且具有特殊的药用价值。茶树菇属中温出菇菌类...
2024-01-10茶树菇制种方法
茶树菇可分春秋两季栽培。栽培季节安排要根据当地的气温变化规律,选择适当时间栽培。实践证明,在高温季节温度降至24℃,低温季节温度上升至18℃时,将形成大量子实体,因此,春栽宜当地气温稳定在18℃时往前推2个月接栽培袋,秋栽气温稳定在24℃往前推2个...
2024-01-10茶树变异
茶树变异是茶树子代与亲代之间或子代不同个体之间性状的差异。有遗传的,也有不遗传的。一部分是遗传的变异,其余部分是环境变异。遗传的变异通常以遗传作用为主的性状为质量性状,是不连续变异的性状,遗传力较高。以环境为主的性状称为数量性状,是具有连续变异的性状,遗传力较低。...
2024-01-10茶树特性
茶树特性是茶树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特有性质。茶树原产于亚热带森林,属于亚乔木型树种,树高10-15m。初为野生,后经长期人工栽培,进化为灌木型。 茶树适宜生长在温暖、潮湿、蔽荫和不积水的环境中,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和光照等;土壤宜酸性,土层宜深,排水宜良。在低温条件下...
2024-01-10茶树土壤
茶树土壤是茶树籍以吸收养分、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之一,是地面上能够生长茶树的疏松的表层。茶树适宜在土质疏松、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呈酸性或微酸性反应的砾质、砂质土壤中生长。土壤的理化性质影响着茶树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活动。 土壤物理性质:凡砂岩、页岩、花岗岩、片麻岩和千枚岩...
2024-01-10茶树栽培
茶树的栽培历史悠久。中国是最早栽培茶树的国家,其它国家都曾直接或间接从我国学习茶树栽培技术。 自原始社会开始采集、利用茶叶,尝试栽培茶树,至农业、手工业和商品经济发展后,茶叶需要量增加,茶叶栽培才得以迅速发展。据记载,东汉时,四川已是当时的生产中心。之后茶树在长...
2024-01-10茶树台刈
茶树修剪方法之一,是将地上部树冠全部剪截,剪后只保留树桩70cm以下,对衰老茶树彻底改造树冠,促使茶树复壮的修剪方法。俗称“砍棵”,“斫蓬”。台刈是在茶树树势已十分衰老,丛内枯枝多,枝干呈灰褐色,地衣苔藓多,芽叶稀少,对夹叶多,产量与品质均处于最低水平,采用重修剪已不能...
2024-01-10茶树保护
茶树保护即是指对旱害、草害、病虫害及灾害性天气的预防以及出现这些危害后的补救性措施。对草害、旱害的防治已如前述。 我市茶区对病虫害进行防治始于民国时。1938年,嵊县农业推广区附设茶树病虫研究室,从事茶树病虫的分布、种类、生活习性及防治...
2024-01-10茶树角蜡蚧
学名 Ceroplastes ceriferus (Anderson)同翅目,蜡蚧科。别名角蜡虫。分布河北、山东、四川、云南、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江苏、湖北、湖南、贵州。 寄主 茶、桑、柑桔、枇杷、无花果、荔枝、杨梅、芒果、石榴、苹果、梨、桃、李、杏、樱桃等。 为害特点 若虫和雌成虫刺吸枝、叶汁液,排泄...
2024-01-10茶树星天牛
学名 Anop10phora chinensis(Forster) 鞘翅目,天牛科。别名白星天牛、银星天牛、桔根天牛、花牯牛、盘根虫等。 寄主 茶、大豆、柑桔、无花果、枇杷、苹果、梨、樱桃、杏、桃、李、核桃等。 为害特点 成虫啃食枝条嫩皮,食叶成缺刻;幼虫蛀食树干和主根,于皮下蛀食数月后蛀入木质部,并向外蛀1通气...
2024-01-10茶树茶细蛾
学名 Ca10ptilia theivora (Walsingham) 鳞翅目,细蛾科。别名三角苞卷叶蛾、幕孔蛾。分布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贵州、云南、山东。 寄主 茶树、山茶。 为害特点 幼虫在茶树嫩叶里潜食或卷成三角苞匿居取食,影响茶叶产量。三角苞混入率高于3%,开始影响茶叶质量。 形态特...
2024-01-10茶树肾毒蛾
学名Cifuna 1ocuples Walker 鳞翅目,毒蛾科。别名肾纹毒蛾、大豆毒蛾。分布在全国各产茶区。 寄主 茶树、大豆、绿豆、苜蓿、蚕豆、柿、柳等多种农作物。 为害特点 幼虫咬食茶树叶片,发生严重时把茶叶取食一光。 形态特征 见豆科害虫——大豆毒蛾。 生活习性 长...
2024-01-10茶树红圆蚧
学名 Aonidiella aurantii (Maskell)同翅目,盾炒科。别名红圆蹄盾阶、红圆肾盾蚧、红奥盾蚧。分布广东、广西、浙江、福建、台湾、四川、云南。新疆、内蒙古、辽宁在温室中发现。国外遍布热带和亚热带。 寄主 茶、油茶、柑桔、柠檬、椰子、橄榄、菠萝、香蕉、无花果、芒果、苹果、梨、桃、李、梅、...
2024-01-10茶树芽枯病
1、症状 江西、浙江、江苏、安徽、湖南等省茶区均有发生。主要为害春茶的幼芽、嫩叶和新梢。叶尖、叶缘染病病部初为黄褐色,后扩展成不规则形无明显边缘的病斑,病叶扭曲或向上下卷曲枯焦,易破裂,后期病斑上产生黑褐色小粒点。幼芽、鳞片、鱼叶染病多先变褐,造成病芽萎缩不再伸展,后...
2024-01-10茶树茶蓑蛾
学名 Clania minuscula Butler 属鳞翅目,蓑蛾科。别名茶袋蛾、茶背袋虫、茶避债虫等。布山东、山西、陕西、江苏、浙江、安徽、江西、贵州、云南、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等省。局布密度较大,常造成较大损失。 寄主 茶、油茶、柑桔、苹果、樱桃、李、杏、桃、梅、葡萄、桑等百...
2024-01-10茶树菇的高产栽培技术
茶树菇营养丰富,其中蛋白质含量高达19.55%,含有18种氨基酸,该菇性甘温、无毒,有健脾止泻之功效,并且有抗衰老、降低胆固醇、防癌和抗癌的特殊作用。所以茶树菇的经济前景是不可估量的,茶农想要追求高产是必然的。 茶树菇属伞菌目,粪伞科,田蘑属,又名茶菇、油茶菇、神菇;菌盖初生...
2024-01-10茶树菇的袋料栽培技术
栽培技术 (一)、栽培方法: 栽培方式目前多采用熟料袋栽培法和瓶栽法,水培法也试验成功。 (二)、栽培材料: 凡富含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农副产品下脚料,茶饼粉、杂木屑、玉米芯、棉籽壳等都可以栽培茶树菇,但以茶籽壳、茶籽饼加入培养料生产出的产品香味、色泽、药用价值都不失天然特...
2024-01-10茶树有性杂交
茶树有性杂交是两株遗传特性不同的茶树进行有性交配的一种茶树育种方法。可分为简单杂交(简称“单交”)、回交、复合杂交、多次杂交、聚合杂交和自然杂交等。技术要点是: ①根据育种目标,选配好杂交亲本,选作母本的,要求结实力强;选作父本的,要求花粉发芽率高。相同亲本正交与反交...
2024-01-10茶树肥水管理
对于受旱灾和冻害茶园的补救措施,本人在“当前农事”栏中作过专门讲述,请查阅。现就肥水管理方面谈点意见,供参考:茶园受干旱之后又遭冻害,确实对茶树损伤很大,目前的补救措施可以从两方面考虑:一是修剪,要根据受冻程度进行修剪,对受害部分枝叶...
2024-01-10茶树栽培技术
利用茶树生长发育的特点和要求,选择优良品种和适宜土地,进行科学种植和管理,以获得高产优质的饮料商品茶的技术措施。 在适宜气候和土壤条件下,栽培的技术范围主要是种植、种植后的管理和采收。选种以选用适于当地气候的茶类,且单产高、品质优、抗性强的良种为宜。繁殖可用种子在苗...
2024-01-10茶树紫纹羽病
一、症状 全国各茶区均有发生,主要危害根部及根颈部。发病初期病部生有纤细的紫红色菌丝,后根部变为黄褐色至黑褐色,根表面产生紫褐色根状菌索,其上有时可见紫红色半球状菌核或在根部或茎基部产生一层紫红色绒状物,表皮变黑或腐烂。发病轻的枝叶略...
2024-01-10茶树扦插繁殖
茶树扦插繁殖是茶树无性繁殖方法之一。利用茶树植株营养器官的一部分,插入湿润疏松的红黄壤的苗圃里,形成新的完整的植株。扦插繁殖培育出的茶苗表现与母株相似的遗传性,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能保持母株的性状和特性。 扦插种类:可归结为:枝插、叶插和根插。 ①枝插法包括长穗、中穗...
2024-01-10茶树豆盗毒蛾
学名 Porthesia piperita (Oberthur) 鳞翅目,毒蛾科。分布北起黑龙江,南至台湾、海 南、广东、广西,东邻国境线,西向至河北、陕西,西斜折入四川,止于东经l0l度附近。 寄主 茶、柑桔、豆类、楸等。为害特点 幼虫食叶成缺刻或孔洞。 形态特征 成虫雄蛾翅展25—30mm,雌蛾30一35mm,体、前翅柠檬黄色,从...
2024-01-10茶树修剪要点
茶叶修剪是茶园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修剪的目的是使茶树有良好的树势和宽阔的采摘面,培养具有矮、壮、宽、匀的茶蓬,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适于机械采茶和提高采茶的工作效率。 一、幼龄茶树定型修剪。一般采用“以采代剪”方法,年终进行用平剪的方法培养树冠。具体做法是持续反复地打...
2024-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