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话语权中的文化帝国主义
莫克塞姆在《茶:嗜好、开拓与帝国》一书中,死活都不承认印度茶产业是依靠中国茶树发家的。他坚称阿萨姆地区的茶种为土生,还污蔑中国茶树与印度茶树杂交后破坏了土生茶种而产生负面效果。他用了乌克斯《茶叶全书》里的许多史料,却对乌克斯的观点视而不见。其他几位英国作者要老实得多,《植物猎人》和《改变世界的植物》都承认了他们的茶叶掠夺行为,美国探索频道节目《罗伯特·福琼:茶叶盗贼》,一开始就说大吉岭茶园其实就是茶叶盗贼掠夺中国的成果。
莫克塞姆这种令人厌恶的帝国主义态度,也表现在他谈及鸦片贸易的部分。他坚持认为英国输入鸦片是基于中国需求,不反思鸦片贸易给中国带来的灾难,也无视20世纪初英国国内因为贩卖鸦片而引发的道德反思。这种逻辑很可怕。英国当初企图用轻纱来打开中国市场,但失败了。他们的意思就是,我们送好的东西你们不要,那么我就送来坏,结果你们要了,能怪我们吗?还有一点,莫克塞姆对曾经为英国带来辉煌的殖民地阿萨姆也没有什么好感——“这里只有令人厌恶的人种”,而完全忽视了几十万劳工所做出的贡献。
文化帝国主义在西方根深蒂固。
随着茶园面积的扩大,制茶机器也开始诞生。1872年,杰克逊第一次制成揉茶机,并在阿萨姆茶业公司的希利卡茶园中装置使用。很快,机器制茶代替手工作业。1877年,弥尔·戴维德逊发明了西洛钩式焙炒机,以热气焙炒取代炭炉炒茶,随后他的工厂也由7名工人一跃发展到拥有千人以上的大工厂。1887年,杰克逊将原来的压卷机进一步提高为快速压卷机,统治市场长达二十余年。戴维德逊的焙炒机,发展为上下通气式的西洛钩,其他制茶机也不断出现。19世纪末,印度已实现揉茶、切茶、焙茶、筛茶、装茶等各个环节的全面机械化。
机器的出现,又反过来推动了茶园的扩张。1880年,印度茶叶的种植面积达到了843平方公里,茶叶产量达4300万磅。因为中国茶需要缴纳35%的关税,而印度是零关税,所以印度茶速度占据了英国市场。到了1888年,印度茶产量高达8600万磅,英国从印度进口茶叶的数量全面超过中国。
莫克塞姆骄傲地写道:“大英帝国的一个梦想终于实现了。”
是的,英国人在阿萨姆,复制了一个中国故事。
茶叶带来的影响,远甚于千军万马,因为后者是为前者服务的。为了打倒中国茶,英国人甚至从娃娃抓起,在教材里教导孩子“中国茶是如何差”的知识。教材的力量大家都知道,不是吗?
1888年,为了向中国就近倾销茶叶,英军悍然发动第一次侵藏战争。这场战争的结果就是,清政府与英国先后签订了《藏印条约》与《藏印续约》,承认锡金(条约称为哲孟雄)归英国保护,开放亚东为商埠,英国在亚东享有领事裁判权以及进口货物5年不纳税等特权。从此,西藏门户洞开,印茶长驱直入。
以上是 茶叶话语权中的文化帝国主义 的全部内容, 来源链接: utcz.com/cha/384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