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宁松萝茶,炒青绿茶的鼻祖
松萝茶归属于绿茶,适制品类松萝茶,它创制于明朝,最早出口到欧洲的绿茶就是松萝茶,因而,不论在我国还是在欧洲都深受消费者的钟爱。松萝茶产自安徽休宁。黄山余脉的松萝山,山势险峻,松萝交织,连绵交织,平均海拔500-700米,气候温和,无霜期长,极端天气出现概率低,雨量充沛,长期降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且降雨均匀,属酸性土壤,pH值在6左右,土层深厚疏松,总孔隙度及通气空隙度高,有机质平均占比在3%以上,以杂有风化成碎片的乌沙土为主,富含植物和人的身体所需要的中微量元素,非常适合茶树的生长和营养物质的积聚,形成了古今文明的历史名茶——松萝茶。
松萝茶是有着600年历史的名茶,是炒青制作工艺的鼻祖,更因为出产于松萝山独特的地理环境,有着丰富的微量元素被列入李时珍《中药辞典》中的中药房处方药。也是中国历史上文化底蕴最深厚、文人雅士赞颂诗文记载最多的茶类。
绿茶有利于防范和治疗辐射损伤:茶多酚及其氧化产物起着吸收放射性物质锶90和钴60毒害的能力。据有关医疗部门临床试验证实,对肿瘤患者在放射治疗过程中引发的轻度放射病,用茶叶提取物展开治疗,有效率可达90%以上;对血细胞降低症,茶叶提取物治疗的有效率达81.7%;对因放射辐射而引发的白血球降低症治疗作用更好。
据史书记载,明朝袁宏道书“近曰徽有送松萝茶者,味在龙井之上……”,明谢肇淛云“今茶之上者,松萝也、虎丘也、龙井也、阳羡也”,清代冒襄在《岕茶汇抄》中云“计可与罗岕敌者,唯松萝耳”,清代江澄云有《素壶便录》“茶以松萝为胜,亦缘松萝山秀异之故。山在休宁之北,高百六十仞,峰峦攒簇,山半石壁且百仞,茶柯皆生土石交错之间,故清而不瘠,清而气香,不瘠则味腴。而制法复精,故胜若地处产也”。上述史料证明,松萝茶在明开创做散茶(炒制)之际,已和龙井等名茶齐名。袁宏道更赞之,品质口感在龙井之上。而清代江澄云更是对松萝从产地到品质做了系统而全面的论述:一是说松萝茶品质之优,缘于产地秀异,即是大家所讲的茶树生长的生态环境,“山半石壁且百仞,茶柯皆生土石交错之间”向大家描述了群山攒簇的半山腰高达数万米,且茶树全部生长于土壤与未风化(或正在风化)之石隙间,自然生态,洁净环境,吸自然之精华而生长的茶树,又说“清而不瘠,清而气香”,可见自然生态养分丰富,空气清新,生物多样性而空气中弥漫着香气;二是“制法复精,故胜若地处产也”说明松萝茶的采制技术早在几百年前已实现精湛的程度。如明代茶人闻龙在《茶笺》一书中记载“茶初摘时,须拣去枝梗老叶,惟取嫩叶,又须去尖与柄,恐其易焦,此松萝法也。炒时须一人在旁扇之,以祛热气,否则色香味俱减。予所亲试,扇者色翠。令热气稍退,以手重揉之,再散入铛,文火炒干入焙。盖揉则其津上浮,点时香味易出。”足见古人从茶树芽采摘到精选拣剔去梗枝老叶,到炒制与烧火者的火温控制,相互配合,杀青、揉捻、干燥,每道工序恰到益处,已形成一套成熟的松萝茶采制加工技术。松萝茶条索紧卷匀壮,色泽绿润,香气高爽,滋味浓厚,带橄榄香味,茶汤颜色绿明,叶底嫩绿的品质特点饮誉海内外。早在1702年松萝茶就远涉重洋,出口英国(详见人民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中华茶叶五千年》)《我国名茶志》记载:“南宋后,安徽茶区名茶生产全面崛起,明清时代实现鼎盛……休宁松萝山松萝茶作为炒青型名茶的鼻祖,创制于明初,到明代中期已远近闻名;明末清初松萝制法已传到安徽南北,赣闽鄂等省,成一大宗茶品。松萝出口始于清康熙年间……”
以上是 休宁松萝茶,炒青绿茶的鼻祖 的全部内容, 来源链接: utcz.com/cha/374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