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武夷岩茶是看重“水”还是“香”?

一杯好茶

品味武夷岩茶是看重“水”还是“香”?

大家对于岩茶的味道都是在它的香气喝岩韵的理解上下功夫,但影响其口感的是水分以及茶叶中含有的香气物质,也就是“水”和“香”。那这两大因子在影响岩茶品质口感上,谁更重要呢?

茶叶成分组成上,“水”重于“香”

对于茶叶的生化研究资料中显示:茶叶的化学成分是由3.5%-7.0%的无机化合物和93.0%-96.5%的有机物组成。而在有机物组成成分中,香气物质仅仅只占了0.005%-0.03%,滋味物质显然占了上风。

“岩韵”上,“水”重于“香”

武夷岩茶“岩韵”的四字真诀是“香、清、甘、活”。

“香”是岩茶品质的基础,无茶不香,而对滋味优劣的评判确是有着严格的要求和具体论述的。梁章钜《归田琐记·品茶》一文中的原话是:“至茶品之四等,一曰香,花香小种之类皆有之,今之品茶者,以此为无上妙谛矣。不知等而上之,则曰清,香而不清,尤凡品也。再等而上,则曰甘。香而不甘,则苦茗也。再等而上之,则曰活,甘而不活,亦不过好茶而已。活之一字,需从舌本辨之,微乎微矣。……”可见,前人对于岩茶的见解是:“水”比“香”更难求,更能体现岩茶的品质层次。

传统武夷岩茶焙法,“重水求香”

“香”与“水”,孰重孰轻?

武夷正岩茶首重“岩韵”;即“ 岩骨花香”,是正岩好茶的最高体现。“岩骨”乃天赐,得天独厚的山场环境是拥有“岩骨”之气的基本条件,这也是正岩好茶的先决因素。“花香”是制作过程中产生的香气,也是成就正岩好茶的后天因素。

对于爱喝武夷岩茶的茶友来说,一泡茶的香气是吸引力第一法则,香味可以一下子抓住茶客的注意力。

香气,往往比滋味体现出风骨不一;香气,往往也是我们习茶路上的必要线索!

而当我们端起茶杯,茶汤茶水的滋味又将左右着我们的心意和品饮后的体感及愉悦感。

“香”与“水”,在茶叶的品饮中,是至关重要的两大部分。而在不同的情况下,二者又占有不同的比重,孰轻孰重,恐难论断。

武夷岩茶的传统焙法火功较高,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现在岩茶的火功略有降低,但遵循的一般准则依旧是“重水求香”。

根据茶叶物质转化的原理:焙火次数越多、焙火温度越高,茶叶芳香物质特别是低沸点的芳香物质会逐渐降低,转为更加稳定的熟香(果香、乳香、桂花香等)及炭焙所赋予的特殊风味—火功香。但是,在焙火的过程中,滋味更加醇厚、顺滑、岩韵表现更加明显,口感的体验性更强。“岩韵”的魅力,必须靠火来激发。这个言论是有道理的。

①从“茶鲜叶成分”解读

科学分析表明,茶叶的化学成分是由3.5%-7.0%的无机化合物和93.0%-96.5%的有机物组成。

而在成分中,茶鲜叶中芳香物质(包括醇类、醛类、酸类、酮类、酯类、内酯)仅占0.005%-0.03%,而其中水分高达75%-78%,含量遥遥领先于芳香物质,“水”占了上风,滋味物质显然更明显。

②从“岩韵”解读

说武夷岩茶的品质特征,不能不提“岩韵”二字,就像一个人的内在精神,折射在外体现出与众不同的气质风度,是区别他人的一个特征符号。“岩韵”就是武夷岩茶的符号,“岩韵”使武夷岩茶从众多茶类中脱颖而出,为世人追捧。

解读岩韵,须从“香、清、甘、活”四个方面着手。

③从“制茶工序”解读

武夷岩茶是乌龙茶的故乡,在茶历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以其独特的“炭焙工艺”在制茶界独树一帜。在焙火的过程中,焙火次数越多、焙火温度越高,茶叶芳香物质特别是低沸点的芳香物质会逐渐降低,转为更加稳定的熟香(果香、乳香、桂花香等)及炭焙所赋予的特殊风味—火功香。但滋味会更加醇厚、顺滑、岩骨表现更加明显,口感的体验性更强。

武夷岩茶的传统精茶焙法——“三道火”炭焙流程,火功高,耗时长,工序繁多。北岩坚守传统技艺,“重水求香”,不惧繁琐,只为做好每一杯茶。

另外,焙火的高低能从旁推敲茶叶山场的好坏。正岩山场,茶叶底质好,吃火能力更高。在口感上香气更加醇厚,茶汤更顺滑;普通山场,底子薄,压不住火,易焙空。稍微重焙,茶质就被破坏,茶香被烟火气盖过,水乏柔滑,甚至有点苦,可谓“稍逊一筹”。

④从“武夷山斗茶赛”上解读

武夷山每年不同规模的公众或是自发的斗茶赛很多,作为专业评审,在茶叶的评分权重中,香气和滋味分别占总分的35%和45%,滋味的权重远远比香气高出10%!

武夷山岩茶界,标杆性斗茶赛评分权重,“水”重于“香”

武夷山每年不同规模的公众或是自发的斗茶赛很多,而以每年的天心岩茶村斗茶赛最具代表性和权威性。据了解,岩茶类的五项因子:外形、香气、滋味、汤色、叶底评分权重中,香气和滋味分别占总分的35%和45%,滋味的权重远远比香气高出10%!很明显,在武夷山当地人民眼中,“水”比“香”更为重要!

以上几点,从很大程度上反应:“水”(滋味)更能体现岩茶的品质优劣和魅力所在。但是,“香”对于茶叶爱好者的杀伤力可是不容小觑的!

以上是 品味武夷岩茶是看重“水”还是“香”? 的全部内容, 来源链接: utcz.com/cha/373101.html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