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不过肉桂,醇不过水仙,这句话的意义何在?

一杯好茶

香不过肉桂,醇不过水仙,这句话的意义何在?

肉桂茶(武夷肉桂),又名”玉桂”,是武夷岩茶中著名品种之一。

肉桂原选育于福建崇安武夷菜茶的有性群体,清朝就被列为千百种武夷名丛之一。

清代蒋衡的《茶歌》中,对肉桂茶的独特品质特征有很高的评价,指出其香极辛锐,具有强烈的刺激感:“奇种天然真味存,木瓜微酽桂微辛,何当更续歌新谱,雨甲冰芽次第论”。

说明肉桂品质“辛”,有强烈的刺激味,与今肉桂品质特征相符合。

这里我们需要知道,肉桂既是茶树品种名,也是茶叶的一种名称。

说完了肉桂,我们再来看看水仙。

闽北水仙树种,源于福建建阳小湖乡大湖村的严义山祝仙洞。

水仙是无性系品种,半乔木型,自然生长树高幅5米左右。

据1939年张天福《水仙母树志》载:“清道光间,有泉州人苏姓者,业农寄居大湖……一日往对岸义山……经桃子岗祝仙洞下,见树一,花白,类茶而弥大……试以制乌龙茶法制之,竟香洌甘美……命名曰‘祝仙’”。

成茶香气浓郁,具兰花清香,滋味醇厚回甘,汤色清澈橙黄,叶底厚软黄亮。

当然,水仙与肉桂同样,是茶名与茶树品种名的结合体。

(肉桂)

肉桂和水仙主要滋味特点

肉桂、水仙,作为武夷岩茶的两大当家花旦,两者各具风采,不分伯仲。

肉桂,香气高锐,以香气占优,独具微微辛辣的桂皮香味;水仙,滋味醇厚,以味扬名。

肉桂=辛锐、刺激、霸道;

(肉桂茶汤)

水仙=醇和、柔顺、内敛。

肉桂,以香气见长,茶香馥郁,层次丰富。

(肉桂)

除了鲜明的桂皮香之外,还有着花香、果香、花果香、焦糖香等多变香型。霸道,辛锐,汤感爽朗,有醇厚度。

而水仙,则更注重汤感,汤水要醇,要厚,要饱满,醇、稠、厚便成了水仙的独门秘籍。

肉桂和水仙生化特征比较

肉桂香气丰富并且高锐,茶滋味刺激性强;水仙的香气柔和、滋味醇和。

姚月明、陈永霖的《武夷肉桂名丛的生化特征》(原载《茶叶科学》杂志1989年第9期)一文做出了相关内含物的数据分析。

从此表可见,在影响武夷岩茶滋味的主要成分上,无论鲜叶或毛茶,除可溶性糖外,肉桂的其它主要成分含量均高于水仙。

从最能反映滋味的酚氨比(茶多酚与氨基酸比值)来看,肉桂的酚氨比,明显高于水仙。

而且从主要呈味的儿茶素、咖啡碱、醚浸出物的总量来看,肉桂也大于水仙,突出反映了肉桂滋味具有强烈刺激性,而且水仙则相对醇和。

从此二者香气组成比较提供的数据来看,除了苯甲醛、吲哚之外,其它的含量都是肉桂大于水仙,再次验证着“香不过肉桂”的说法。

特别是正辛酸的含量,肉桂是水仙的近3倍,这应该是肉桂的特征性内含物,让肉桂与其他茶相比具有香气高扬、持久且多变的特点。

(水仙)

总结

水仙、肉桂,是特点完全不相同的两种茶树。

生化特征比较上,肉桂香气丰富、高锐、滋味刺激性强。

水仙香气柔和,滋味醇和、饱满。

从茶叶内部的芳香物质对比上,氧化芳樟醇、芳樟醇、正丁酸、香叶醇、雪松醇等物质较量上,肉桂的整体积累远要优异于水仙。

(水仙)

芳香物质含量丰富,是肉桂茶树品种的特征性之一。

在丰富的茶香物质加持下,肉桂以香气见长。

水仙,物质更为平稳,茶味醇和,爽朗,绵柔顺滑。

因此,自然成就了香不过肉桂,醇不过水仙。

当然,这也并非朝夕产生的差异,而是多种因素导致的结果。

以上是 香不过肉桂,醇不过水仙,这句话的意义何在? 的全部内容, 来源链接: utcz.com/cha/373100.html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