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毛尖茶
紫阳毛尖产于陕西汉江上游、大巴山炉的紫阳县近山峡谷地区,系历史名茶。特征条索圆紧,肥壮匀整,色泽翠绿,白毫显露,茶香嫩香持久,汤色嫩绿清亮,滋味鲜醇回甘,叶底肥嫩完整,嫩绿明亮。
紫阳毛尖简介
陕西省紫阳县汉江两岸的近山峡谷地区,层峦叠峰,云雾缭绕,冬暖夏凉,气候宜茶。茶园土壤多为花岗岩和片麻岩发育而成的黄沙土和薄层黄沙土,呈酸性和微酸性,矿物质丰富,有机质含量高,土质疏松,通透性良好,是茶树生长的适宜地区。
紫阳毛尖所用的鲜叶,采自绿茶良种紫阳种和紫阳大叶泡,茶芽肥壮,茸毛特多。加工工艺分为杀青、初揉、炒坯、复揉、初烘、理条、复烘、提毫、足干,焙香十道工序。
该茶的特点是,外形条索圆紧细、肥壮、匀整,色泽翠绿,白毫显露,内质香气嫩香持久,汤色嫩绿、清亮,滋味鲜爽回甘,叶底肥嫩完整,嫩绿明亮。
紫阳毛尖不仅品质优异,而又发现此茶富含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一硒,具有较高的保健和药用价值。为中外茶叶界人士所注目。
紫阳毛尖发展历史
陕西紫阳多山多水,物产丰富,紫阳茶便是其中最知名的一种。紫阳在上古巴国时期产茶,西汉时期出现茶叶贸易,唐朝时山南茶列为贡品,宋、明时期以茶易马,逼得茶农“昼夜制茶不休,男废耕,女废织”;清朝时在一大批地方文人的鼓噪下,紫阳茶成为稀罕灵奇之物。“自昔岭南春独早,清明已煮紫阳茶”,仅此一句,紫阳茶就该列为神品了。在人类历史上,恐怕只有紫阳以茶作为形象大使而名缰利锁。
史料记载:在东汉末年,佛教传入紫阳时,紫阳茶和紫阳茶文化便开始萌芽并逐渐兴盛。僧侣坐禅讲经由于佛规而不能饮酒,饮茶提神醒脑是最好的办法。寺院来客不敬酒只敬茶,这种待客方式先被民间接受,进而传入官府。此后,为进贡而兴植的茶园就陆续产生,其规模不断增大。
唐代,陕南茶叶作为金州(今安康)“土贡”,成为进献给朝廷的山
珍。紫阳是陕南茶的主要产区,采摘、制作、饮用的水平不断提高,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陕南茶文化。陕南茶不仅作为宫廷官吏享用的天然饮料,也成为一种生活必需品陆续进入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日常饮食之中。紫阳茶风味独特,是西北人民的嗜好品和生活必需品,也是茶区人民换取食盐等生活用品的山货特产。大量的茶叶销售到西北地区,不断增强和加深了汉族人民与少数民族同胞的联系和交往,成为汉族和少数民族团结共济的纽带。
明代《茶法》的制定与实施,朝廷实行以茶易马,巩固边防,刺激和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出现了“其民昼夜沼茶不休,男废耕,女废织”的繁忙景象。后因茶税苛重,民不聊生,在古金牛茶区(今宁强)出现了拔茶植桑的现象,外地茶客越过集散地——汉中、西乡,直达紫阳“买茶装蓖”。故至清代,兴安知府叶世卓为紫阳茶写下了“自昔岭南春独早,清明已煮紫阳茶”,再次印证了紫阳茶的辉煌。
紫阳毛尖的产地环境
紫阳毛尖产于陕西汉江上游、大巴山炉的紫阳县近山峡谷地区。
陕西省紫阳县汉江两岸的近山峡谷地区,层峦叠峰,云雾缭绕,冬暖夏凉,气候宜茶。茶园土壤多为花岗岩和片麻岩发育而成的黄沙土和薄层黄沙土,呈酸性和微酸性,矿物质丰富,有机质含量高,土质疏松,通透性良好,是茶树生长的适宜地区。
紫阳毛尖制茶工艺
1、鲜叶摊放:适度的鲜叶摊放有利于改善茶叶苦涩味和提高香气,鲜叶采收回厂后,应放入洁净的竹簸箕或竹席上适度薄摊,厚度控制在一寸左右,摊放时间为4-8小时。最长不过8小时。并保证鲜叶上面没有水,不然杀青时候粘锅,杀出来就是烧焦的叶片。
鲜叶分级:鲜叶匀净度较差的时候要使用鲜叶分级机将鲜叶分级,然后按照粗细级别不一分别加工。
2、杀青:采用微型滚筒杀青机(30型或40型),开机后开始加温,待筒体进口约20厘米处温度上升至220-230℃,手感有烧手的感觉,才开始投叶,此时放入的鲜叶会产生类似炒芝麻的响声,刚投入时,应先投入2-3大把,约300-400克,接着以小把(约50克)匀速投入,同时,打开筒体出口下的吹气风扇,使出筒体的叶子迅速冷却,出叶后观看杀青叶是否杀透杀匀,以调整进叶速度和投入鲜叶速度的快慢,以观察筒体出口处水蒸汽直冲上升为适宜,投少则易产生焦边、焦叶,微型滚筒杀青机的台时产量:30型早春茶控制在25-40斤,晚春茶和夏秋茶30-50斤;40型早春茶控制在40-60斤,晚春茶和夏秋茶控制在50-80斤;如鲜叶为全芽则杀青速度应减慢,台时产量控制在20-25斤左右;杀青时间约为1分30秒左右,杀青叶的失重率在30%-40%之间,杀青适度的杀青叶其色泽由青绿转变为翠绿,青草气大量挥发,良好的茶香明显,叶软如绵,梗子折之不断,手握成团,抛之即散。
冷却:加工紫阳毛尖茶,非常讲究色泽,杀青出来的鲜叶虽有风机吹风降温,但还应及时摊开,切忌堆积,否则易闷黄变味,降低了名优茶的价值。
3、初揉:紫阳毛尖特级采用30型揉捻机,不加压,时间一般在3-7分钟之间,一次完成,或者采用手工揉捻(采用推拉滚揉);揉至茶汁溢出,稍有沾手感觉为宜。紫阳毛尖一级至三级,揉捻采用30型或40型等小型揉捻机,投叶量以松装桶满为宜,轻揉不加压5分钟,轻压(压至揉桶1/3位置)10分钟,重压(压至揉桶1/2位置)8分钟左右,然后解压轻揉2分钟,时间在25分钟为宜,不能揉捻时间过长,防止茶汁大量溢出,影响色泽和显毫,确保成条率达90%以上。
4、初烘:用烘焙机或连续烘干机,采用薄摊快烘的方法,进风口温度掌握在130-140℃之间,烘干时间为3-5分钟,失重率掌握在30%-40%之间,约三成干,下烘时在制品的含水量约为30%左右,下烘后的在制品应立即摊晾散热、冷却回潮15-20分钟。
5、复揉:一、二、三级毛尖茶初烘后采用先分筛、后复揉,复揉坚持中压长揉,方法同初揉不重压,时间以30-40分钟左右为宜。
6、整形:采用往复式理条机,温度控制在100℃左右,每槽的投叶量60-80克,时间约8-10分钟,待芽头变直即可出锅,摊晾30分钟左右进行复烘提毫。
7、复烘提毫:白毫显露是紫阳毛尖的特征,复烘温度控制在70-80℃,在制品上烘至7-8成干时,用手工理条提毫。提毫在烘焙机上进行,方法是:先用手将茶条理顺,然后将理顺的茶条握于手掌顺一方向推揉,反复2-3次,使白毫显露后下烘摊晾2-3小时,再烘足干。
8、足干焙香:已成形的茶叶需进一步干燥,以利品质的保持与贮藏,足干在烘焙机或提香机上进行,进口温度控制在90-100℃之间,此时,温度不宜过高,否则会影响干茶翠绿鲜活色泽的形成。时间视上烘茶叶含水量的高低加以调整,中间翻拌3-4次,烘至含水量在6%以下(手捻成末)下机,冷却后包装储藏。至此基本上紫阳毛尖的加工流程就基本结束,接下来就是开汤品茶,做好的茶叶汤色翠绿,条形均匀美观,口味香醇余甜,可谓极品!
紫阳毛尖的特点
一、有益成分丰富
该茶经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测定,含氨基酸3.08%,最高达5.69%;茶多酚30.35%;每克蒸青叶含儿茶素207.3毫克;每克一级烘青茶含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122.86毫克。茶叶自然品质好,是适合制名绿茶的优质原料。
二、无农药污染
紫阳县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紫阳茶园不用农药,经商业部茶叶加工研究所检测,完全符合国家标准总局、卫生部颁发的关于绿茶、红茶卫生标准。
三、富含硒元素
是国内外少有的特种富硒茶。平均含硒0.6530ppM,最高值为3.8536ppM,比我国非富硒地区茶叶平均含硒量(0.1158ppM)高5.5倍,具有很强的营养保健作用。
四、保健性能卓越
特别对人体补硒有益,并有一定的增强机体活力、抗衰老、防癌、抗癌、抗辐射作用。为国内首次通过审定的富硒茶,其研究成果在国内领先。
蒿稀绿紫阳毛尖传统制法是以日光晒干或阴干;现改为炒烘结合,炒烘型亦称为紫阳毛峰,其品质特征是:芽叶嫩壮匀整,白毫显露,色泽嫩绿;香高持久;汤色浅绿、清澈;滋味鲜爽,醇和回甜;叶底嫩绿明亮。
紫阳毛尖冲泡方法
1、赏茶:外形条索紧细、圆、光、直,白毫显露,有峰苗,色泽隐绿,油润光滑。
2、烫杯:用壶里的热水采用回旋斟水法浸润茶杯,提高茶杯的温度。
3、注水:水注到杯身的十分之七满,注水时注意水的温度要达到90摄氏度左右。水用山泉水为最佳,其次为江河水或溪水,再者是纯净水,最忌自来水。
4、投茶:特级蒿稀绿紫阳毛尖茶采用上投法。用茶匙把茶荷中的毛尖均匀拨到玻璃杯中去。
5、冲泡:
第一道茶:25秒,可欣赏茶叶于水中飘舞沉浮的浸泡之美。
第二道茶:20秒,茶汤颜色翠绿明亮,滋味甘醇。
第三道茶:30秒,冲泡前可适当将水温调至85℃。盖碗冲泡,可反复冲泡7次,绿茶之品质是清汤绿水,主要是因为不发酵而保留了鲜叶的天然物质,所以绿茶让人感觉清新自然。这时候倒一杯白开水,可充分感受绿茶回甘。此后每泡增加5-10秒,浓度可根据个人口味增减冲泡时间。
6、品茶:紫阳毛尖内质香气高鲜,有熟板栗香,汤色鲜绿,滋味鲜醇,叶底嫩绿匀整。
紫阳毛尖保存方法
1、紫阳毛尖富硒茶属于绿茶,新茶最好放在冰箱冷藏,保持绿茶特有的翠绿和新鲜,最好茶叶能单独放在一个冷藏室,防止和冰箱其它东西串味,如果有条件,可购置专门放茶叶的小冰箱最好。
2、如果茶叶是大包装的话,最好放在冰箱前分成几个小包装冷藏,每次取茶时,只需要拿出一小包就可以,其它茶叶就不用动,尤其是夏天室外温度高,茶叶取出时很容易在包装袋外面形成小水珠,茶叶很容易受潮霉变。
总之,紫阳富硒茶的保存只要注意控制温度和不让茶叶受潮、串味,保存一年的茶叶拿出来喝的时候还是像新茶一样,味道会很好,颜色也会很不错的。
以上是 紫阳毛尖茶 的全部内容, 来源链接: utcz.com/cha/367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