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宗的铁观音是哪里的特产(铁观音的发源地福建安溪西坪镇)
喝了这么多年的铁观音,我居然不知道它来自哪里。
大概是从上个世纪末,铁观音从闽南的
安溪
走了出来,初入京华,便技惊四座。喝了多年铁观音,品了多年的滋味,各位茶友是否想过这味道的源头。泡杯茶,闻其气,品其味,一起走进这段历史,寻味铁观音。
铁观音源起何处?
福建安溪西坪镇
,这里是铁观音的发源地,现在也是主产地。“铁观音”的由来有个故事,据说是在清朝乾隆年间,安溪尧阳南岩山,也就是现在的西坪,有位读书人叫
王士让
,他在山上盖了一座书房名叫“南轩”。1736年,王士让到南岩山麓游览,突然发现了一颗散发出阵阵清香的茶树,于是便把这颗茶树移植“南轩”里,悉心照料栽培,并采制成茶。
制成茶后,王士让自己舍不得喝,便把茶叶精心收藏了起来。
乾隆六年,王士让奉召赴京,在拜见部侍郎方苞时,把制好的茶叶相赠。方苞品后认为此乃绝世好茶,便将茶转献圣上。
不出意料,乾隆品后大加赞赏,见此茶立起来的样子很像观音手,味香形美,沉实如铁,便赐名
“铁观音”
。此后,铁观音便成为皇室贡品
,名扬天下。铁观音出身
“御赐”
,其独特的“观音韵”与“兰花香”的优异品质深受广大茶人喜爱,驰名遐迩,誉满天下。而
赛珍珠
铁观音更是有“炒米香”“果味甜香”“兰花香”三种香味,味道独一无二,是铁观音中的珍品。为什么是安溪?
铁观音有很强的
地域性
,只有安溪种出来的茶树,才能制作出口味纯正的铁观音。安溪,居山临海,经纬独特,千米以上的山峰有2934座,开门见山、立地是山、处处山坡,泉清土沃。这里气温适宜,雨量平均,四季有花,严冬无雪。
另外,铁观音茶树喜酸,安溪有天然的酸性红黄壤(PH值在5左右),有机质丰富,可以说天时地利占尽。
虽然安溪常年气温适中,但铁观音却能耐极寒。据
安溪县志记
载,在王士让发现铁观音的前几年,气候极度反常,曾八年时间遭遇五场大雪,偶然与必然之间,诞生了铁观音的树种
。安溪的铁观音特征鲜明,鲜叶叶尖端稍凹,向左稍歪,略长下垂,嫩芽紫红色,因此有“红芽歪尾桃”之称。
干茶条卷曲,肥壮圆结,沉重匀整,光彩砂绿油润,枝心硬,枝头皮整洁,叶大部分向叶背卷。
铁观音有哪些类型?
铁观音的成品要经过:采青、晒青、晾青、摇青(做青)、炒青、揉捻、包揉、烘焙等工序。
根据发酵程度和制作工艺,铁观音又可大致可以分为:
清香型、浓香型、陈香型
等三大类型。这里我们简单陈述,之后的文章内容里再做详细解释甄别。清香型:
发酵程度较轻,口感较清淡、舌尖略带微甜,偏向现代工艺制法,在市场占有量最多。清香型铁观音
干茶绿,汤色绿,叶底绿
,香气馥郁,花香明显。浓香型:
发酵程度较深,口味醇厚、香气高长、比较重回甘,是传统工艺炒制的茶叶经
烘焙
再加工而成。浓香型铁观音具有“香、浓、醇、甘”等特点,
色泽乌亮,汤色金黄
,香气纯正、滋味厚重。陈香型:
由浓香型或清香型铁观音经长时间储存,并反复再加工(复焙)而成。陈香型铁观音具有“厚、醇、润、软”等特点,表现为
色泽乌黑,汤水浓郁
,绵甜甘醇,沉香凝韵。另外我们所说的
炭焙铁观音
,是浓香型
的一种,是经过木炭焙制而成,炭焙的时间、次数与火候不一,口感也不尽相同。经过炭焙的铁观音,茶性温和不伤胃。铁观音为何这么香?其实,铁观音自带芳香体质,
“未见观音面,十里闻茶香,踏进安溪县,神怡忘故乡”
,就是对铁观音的生动描述,每逢茶季,整个安溪到处弥漫着铁观音的茶香。素有:七泡有余香的美誉。正因如此,市场上逐渐冒出了关于铁观音的
“香精说”,
有人都认为铁观音这么香,该不是加了香精吧?其实不然,目前发现茶叶本身含香气物质有
700多种
,而铁观音的香气物质达650多种
之多。如此众多的芬芳物质,想不香都难!另外,在铁观音原产地安溪的茶山中,茶树周围都布满了各种花草。
茶叶在生长的过程中,除了自身的香气外,还会吸收周围花、草、苔藓的众多气味,多种原因叠加在一起,形成了铁观音独一无二的高香。
何谓观音韵?
观音韵
是很多人想知道,又表达不清楚的感觉。正印证了那句话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也因为这样,才更让人寻觅,让人回味,给人一个无限遐想的空间。所以,观音韵,有高有低、有强有弱、有酸有甜、有深藏不露、有霸气逼人、有温文尔雅、有婀娜多姿。千奇万种、无穷无尽,皆是观音韵。
就好像大海里的鱼类,都叫鱼,观音韵亦是如此,每一泡观音茶、每个茶农所做的铁观音皆有不同韵味。
笔者理解中的观音韵,就像是音乐,而韵在古代正是用来形容声音的,琴
韵
悠扬。松声竹韵。
好的音乐,听过之后旋律会一直在脑海里回荡,犹如好的茶,喝过以后,味道一直在口中回转,令人回味无穷。
好音乐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感,好的茶,喝过之后,余味久久不能散去,让人意犹未尽。
以上是 正宗的铁观音是哪里的特产(铁观音的发源地福建安溪西坪镇) 的全部内容, 来源链接: utcz.com/wiki/749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