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茶的简史、概况、分类和产区

一杯好茶

  茶的简史和概况

  1,茶叶又叫茗,是以茶树新梢上的芽叶嫩梢为原料加工制成的,为多年生木本常绿植物,属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山茶目山茶科。

  2,饮茶始于巴蜀地区,秦朝传向中原。秦汉时期,人们将茶叶制成茶团,注入开水,并喜欢加上葱、姜、桔子等调味,这可以看作是最早的加味茶。

  3,隋唐时期,人们喜欢在茶里加薄荷、盐、红枣等调味。唐时出现了世界最早的一部关于茶叶学的专著——“茶圣”陆羽的《茶经》。

  4,到了宋朝,饮茶习俗开始大转变。人们由以前的煎煮方式改为了用开水冲泡,这样更能领略天然茶香味。茶叶的分类也达到了六种,同时政府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茶叶专卖、茶马交易等法规制度。茶艺也在那个时候形成,人们开始讲究茶具、泡茶用水、泡茶方法等。

  5,中国茶叶8世纪传到了日本,16世纪传到了欧洲,18世纪传到了南亚和美洲,至此,世界兴起一股“茶叶热”。

  6,由于茶类及世界各地习俗不同,逐渐形成了不同的茶文化。在中国,两广喜欢红茶,江浙一带喜欢绿茶,北方人喜欢喝花茶和绿茶,边疆少数民族多喝黑茶,福建台湾多喝乌龙茶等。在世界,亚洲地区擅长自然类茶叶,讲究原始原味;欧美地区则擅长配制茶和再加工茶。

  茶的分类和产区

  茶的分类

  一,按照制作工艺和茶汤颜色分类(由浅到深)1,白茶。轻度发酵茶叶。它在加工过程中不揉捻,仅经过萎凋便将茶叶直接干燥。白茶的特点是茸毛多,色白如银,汤色素雅。按照采用的原料,白茶分为银针和白牡丹两类。银针是采用单芽为原料,白牡丹采用的是一芽二叶为原料。

  2,黄茶。轻度发酵茶叶,介于绿茶和青茶之间,特点是黄叶黄汤,这是制茶工序中闷堆渥黄的结果。他的制作和绿茶基本相似,只是多了一道闷堆工序。按鲜叶嫩度和芽叶大小分为黄芽茶、黄小茶和黄大茶三类。

  3,绿茶。不发酵茶叶,它通过高温杀青以保持原叶原有的鲜绿色,其多酚类物质不氧化或少氧化,叶绿素未受到破坏,从而使茶泡好后茶汤呈翠绿色或青绿色、碧绿色,香气清鲜芬芳。绿茶按照干燥方式的不同,又可分为炒青、烘青、蒸青、晒青绿茶四大类。

  4,乌龙茶。又叫青茶,半发酵茶叶。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制茶时,轻度萎凋和局部发酵后,再采用绿茶制作方法,进行杀青,使茶叶形成“七分绿,三分红”,既有绿茶的清香,又有红茶的醇厚,素有“绿叶红镶边”的美称。按照萎凋和发酵程度不同分为闽北乌龙茶、闽南乌龙茶和台湾乌龙茶三类。

  5,红茶。全发酵茶叶。采用鲜叶发酵工艺,使茶叶中的茶鞣质经氧化形成鞣质红,从而使茶汤色泽红亮有光,并带有浓郁的果香和麦芽糖香味。按其加工工艺分为工夫红茶、小种红茶、红碎茶(切细红茶)三类。

  

  6,黑茶。又名紧压茶。全发酵茶叶。以红茶、绿茶等为原料,经蒸软后压制成各种不同形状,有砖形、方形、圆形、饼形等。因大部分销往少数民族边疆地区,又叫边销茶。黑茶有松烟香味,汤色橙红、黄褐或红褐。

  茶的产区

  中国茶叶产地以长江为中心的华中地区为主,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其余三分之二分布在下面四个产区:

  1,西南产区。四川、云南、贵州和重庆。主产绿茶、红茶、黑茶。

  2,华南产区。广西、广东、福建和台湾。主产红茶、乌龙茶、黑茶、白茶。

  3,江南产区。湖北、湖南、江西、浙江、安徽南部、江苏南部。主产绿茶、红茶、黄茶。

  4,江北产区。陕西、甘肃、宁夏、河南、安徽北部、江苏北部。主产绿茶。

以上是 茶文化—茶的简史、概况、分类和产区 的全部内容, 来源链接: utcz.com/cha/385080.html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