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政和工夫发展的状况

一杯好茶

  民国时期,政和县茶叶布局发生重大变化。政和工夫在20世纪初,产量及其出口量实现新的顶峰。


  红茶茶黄素对肿瘤扩散和转移阶段的有着抑制效果;对炎症和免疫调控过程也有着重要作用;可吸附和降解在吸烟过程中造成的有害化合物,降低吸烟对人的身体健康的伤害。

  民国时期的政和茶叶


  民国八年政和县志记载:“茶有种类名称凡七,曰银针(大白茶芽),曰红茶,曰绿茶,曰乌龙茶,曰白尾,曰小种,曰工夫……”经营茶叶的人在政和设立了厂、户、行。陈愧三《福建政和之茶》记载,当时政和的茶好多,著名的首推工夫和银针,前者远销俄美,后者远销德国;次为白毛猴及莲心,专销安南(今越南)及汕头一带;再次为白牡丹,销售到香港、广州,还有销售到美国的小种红茶,每年出产总值以百万元计,实为政和经济之命脉。


  历史上政和工夫高产量及其出口量


  20世纪30年代,工夫红茶" title="政和工夫红茶">政和工夫红茶最高年产量达一万担。政和茶业史料记载:1940年,产茶18185箱,折10940担。俄罗斯人来沈屯弯运茶叶,水运到建瓯转出。清末、民国时期政和茶人纷纷到福州、武夷等地经营茶叶,清末有铁山人周飞白,民国有著名茶人范列五。城关的茶行有数十家,产茶千担以上的有三家:陈协五的“义昌生”茶行、李翰飞的“李美珍”茶行、郑照的“怡和”茶行。

以上是 民国时期政和工夫发展的状况 的全部内容, 来源链接: utcz.com/cha/371328.html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