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襄汾县属于哪个市(带你了解襄汾县的历史沿革)

襄汾县,隶属于山西省临汾市,位于临汾市南部中段,汾河中下游,总面积1034平方千米。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襄汾县常住人口为425553人。

襄汾县(141023)

,临汾市辖县。位于山西省境中南部。取襄陵、汾城2县首字得名。襄陵县以晋襄公陵而得名,汾城县以汾河岸边的城邑得名。面积1034平方千米,人口42.56万(2020年)。

山西省襄汾县属于哪个市(带你了解襄汾县的历史沿革)

辖7个镇、6个乡:

新城镇、赵康镇、汾城镇、南贾镇、古城镇、襄陵镇、邓庄镇、陶寺乡、永固乡、景毛乡、西贾乡、南辛店乡、大邓乡。驻新城镇府前街5号。

历史沿革:

襄陵县(前221)-析置临汾县[治县城西南晋城村](前206)-置禽昌县[治尧都区](428)-析置泰平县,临汾县废入泰平县(446)-复置临汾县(487)-襄陵县并入禽昌县(556)-改泰平县为太平县,禽昌县移至襄陵故城(577)-改禽昌县为襄陵县(606)-改太平县为汾城县(1914)-襄陵、汾城2县合并为襄汾县(1954)-撤销襄汾县,原襄陵县划入侯马市,原汾城县划入临汾县(1958)-复置襄汾县(1961)

隶属变化:

河东郡(前221)-平阳郡(247)-晋州(583)-临汾郡(607)-晋州[襄陵县]、绛州[太平县](618)-平阳府(1116)-平阳路(元初)-晋宁路(1305)-平阳府(1376)-河东道(1914)-山西省(1927)-临汾专区(1950)-临汾地区(1970)-临汾市(2000)

注:襄陵县、太平县原分属晋州和绛州,明初时才均属平阳府。

驻地变化:

襄汾县:城关-史村(1954)-城关镇-新城镇(2001,更名)

*襄陵县:县城北古城村(前221)-县城西北汾水西岸宿水店[今古襄陵村](819)-县城西北晋桥[今襄陵镇](1023)-赵曲(1950)-并入襄汾县,降为襄陵镇(1954)

*汾城县(太平县):县城西北古城村北(446)-县城西北古县村(606)-古城村(618)-敬德堡[今县城西南汾城镇](633)-撤销(1954)

地处吕梁山东南麓,汾河中下游。地势东北高,西南低。东依塔儿山(属太岳山脉),西有姑射山(属吕梁山脉)。平地占全县总面积70%以上,基本属于平川地区。汾河纵贯县境中部,流程52.2千米。河谷最低的永固乡西吉村海拔391米,山地最高的塔儿山海拔1495.4米。属暖温带半干旱气候。古迹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丁村民宅、丁村古文化遗址、陶寺古文化遗址,普净寺、赵康春秋古城遗址、春秋晋襄公墓、沙女沟旧石器遗址、寺头新石器遗址、南大柴新石器遗址等。

汾城古镇,位于襄汾县西南部,距离县城18公里,汾城顾名思义就是汾河边的城邑,春秋战国时期亦称为临汾城。临汾城是战国时期魏国的城邑,因繁荣盛世、国泰民安、昌盛太平亦取名太平城,乾隆年间设太平县沿用至民国年间。1914年,山西调整区划地名,发现全国有3个太平县,就启用古地名汾城县。1954年行政区域调整,襄陵县与汾城县相近而合并,取名襄汾县。

襄汾县成立后县府治地定在襄陵县故地,为何将县城定在襄陵县故地,为何不把县城定在汾城县故地,皆因晋襄公陵墓位于襄陵县,相比于汾城县更有历史意义。取名襄汾县,就是将两县的头个字提出来加在一起组成襄汾县。汾城从县降为镇,但其悠久的历史底蕴和遗留下的古建筑成为文旅爱好者的游玩胜地,现已列入国家历史文化名镇

汾城是战国七雄之一魏国的城邑,魏昭王曾在汾城选陵地,因与晋襄公陵墓相克而放弃,战魏昭王安葬在汾城,汾城又多一处历史景点。汾城古镇始建于战国时期的魏惠王(前369—319),后经过上千年的战乱,汾城毁了又建,建了又毁,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是明清时期的建筑。

汾城古镇在秦汉时期就是晋南有名的商业集散地,沃野连属、经济富庶、人民勤劳、安居乐业,盛唐时期就有“金襄陵、银太平”之说。汾城临水,古代称临汾城,肥沃的土地养育一方人,更是繁荣了这座古城邑。南来北往的客商,奔赴各地的官差,南闯北的侠客,来到汾城都感慨这里的独特之美。

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李牧曾来汾城小住几天,李牧是赵国悍将,历史上有“围魏救赵”的典故,两国恩怨极大,但战国末期为了共同抗秦,魏国和赵国放下过往恩怨组成抗秦联盟。无奈的是历史很残酷,实力面前,计谋和友谊并没能让魏国和赵国带来好运,最后都被秦所灭。魏国和赵国最后灭亡那是国家的事,不能阻止李牧前来汾城游山玩水的雅兴,为这座两千年古城留下历史足迹。

唐朝名将尉迟恭、南朝大臣王通、明朝万历年间进士杨天民等历史名人都曾来游玩过此地。唐朝盛世年间,如果诗仙李白、诗圣杜甫有幸来到汾城,必定能留下几首美好的诗篇。徐霞客若是知道有汾城这个地方,附近的某块巨石上必有“某某到此一游”几个大字。历史上的几大旅行家没来过汾城,或许是他们今生最大的遗憾。

鼓楼

如今的汾城古镇遗留下的大致是明清时期古建筑,名人故居、著名商号、小井民居等都保存完整,古声古色,难得的是大部分都是原生态,没有商业改造的痕迹。行走在古朴的街道上,真有穿越的感觉,念过几年书的人,来到汾城古镇,真想哼几句词,写一首没有水平但很贴切的诗。

白塔

字库塔,古人为了让自己或者子孙能在科举考试中拔得头筹,都喜欢用砂纸写上心愿,放到字库塔里面燃烧,意在佛祖保佑。有字库塔就有庙,汾城古镇有城隍庙,庙与塔同时存在,证明汾城古镇的原住民对信仰很关切。字库塔原先在宋朝只是不足10米的小塔,战争把字库塔给摧毁,现在看到的是清朝修建的古塔,即便是清朝也是襄汾县乃至临汾市不可多得的古文物。

古考场,自明朝起这个古考场就是晋南地区重要的乡试考场之一。古代科举考试分有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四个等级,乡试是会试和殿试的必要阶梯,凡是应试中举人的生员基本上可以端铁饭碗了。中举人后可参加会试,会试考中者称为贡士,贡士则由皇帝选优择取为进士,进士后参加殿试,殿试完后就会有状元、榜眼、探花等头衔。历史上第一位状元是隋朝官员出身,唐朝参加殿试的孙伏伽,最后一位状元是清朝刘春林。好巧不巧的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状元和最后一位状元都来自河北。

供销社

看到供销社忽然想起小时候一分钱一粒糖,一分钱一块饼干的日子。出生于80年代,刚改革开放,物资相对较缺乏,没有像现在商店立林,只有供销社的商店才有商品。商店所摆设的商品也仅有柴米油盐酱醋之类的生活用品,工业用品也仅有牙膏、肥皂,奢靡一点的就是白酒,布料但量不多,我们能够消费得起的也就这些。不过汾城这么富裕的地方,想必当年的商品应该会丰富些,可能自行车、缝纫机都有了。

山西是个历史悠久的地方,也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其境内历史古迹众多,古城古镇多得数不胜数,汾城古镇亦是山西众多古城古镇中的一个。但汾城古镇跟其它古城古镇不同的是免费游,没有被商业开发,喜欢游玩古镇的朋友有时间何不前去看看,预祝大家旅途愉快。

(1)新城镇(面积113.92平方千米,人口8.44万)

以新城村得名

驻地:新城村

辖6个社区、29个村:陈柴社区、卧龙社区、龙山社区、南庄社区、北寨社区、鸡鸣山社区、城东村、城西村、柴村、官滩村、柴庄村、蒙亨村、伯虞村、丁村、敬村、闫店村、沙女村、沙女沟村、上庄村、解村、宋村、南村、夏梁村、湖李村、刘村、陈郭村、柴寺村、赵曲村、粱坡村、张槐村、乔子沟村、城南村、赵店村、邓曲村、荆村。

(原辖6个社区、38个村:陈柴社区、卧龙社区、龙山社区、南庄社区、北寨社区、鸡鸣山社区、柴庄村、丁村、上庄村、吴家庄村、刘村、张槐村、邓曲村、城东村、蒙亨村、敬村、六家嘴村、宋村、陈郭村、乔子沟村、城尔里村、城西村、伯玉村、闫店村、解村、南村、柴寺村、古城庄村、沟尔里村、柴村、伯社村、沙女村、史家庄村、夏梁村、赵曲村、城南村、荆村、官滩村、曲里村、沙女沟村、狄家庄村、湖李村、粱坡村、赵店村。)

历史沿革:城关镇(1984)-与赵曲乡合并为新城镇(2001)

景点丁村民宅。

(2)赵康镇(面积80.56平方千米,人口3.8万)

因春秋时晋国赵盾的后代分居此地,故名

驻地:赵康村

辖21个村:阜平村、赵康村、赵雄村、牛席村、杨威村、史威村、晋城村、南柴村、北柴村、大赵村、南赵村、北赵村、东汾阳村、西汾阳村、丰盈村、赵豹村、焦村、南王村、义西毛村、东南毛村、北王村。

(原辖30个村:杨威村、阜平村、南柴村、北赵村、赵豹村、东南毛村、史威村、赵康村、北柴村、薛家庄村、焦村、北王村、南史威村、赵雄村、大赵村、东汾阳村、西南毛村、绍平村、晋城村、牛席村、小赵村、西汾阳村、南王村、广巨村、东柴村、习礼村、南赵村、丰盈村、义西毛村、李村。)

历史沿革:赵康乡(1953)-赵康镇(1984)-丰盈乡并入(2001)

景点普净寺、赵盾墓、汾阴洞。

(3)汾城镇(面积129.07平方千米,人口5.77万)

以襄汾县城得名

驻地:城内村

辖27个村:东关村、南关村、东坡村、北中黄村、西中黄村、程公村、李果村、南中黄村、尉村、三公村、太常村、北高一村、南膏腴村、孝村、良陌村、高家庄村、汾阳岭村、定兴村、单家庄村、西圪塔村、南贾岗村、北贾岗村、城北村、新西城村、高平村、贾坊村、薛张村。

(原辖38个村:北关村、吴兴庄村、张高村、太常村、良陌村、单家庄村、车口村、北贾岗村、北中黄村、城内村、薛庄村、北高一村、高家庄村、西圪塔村、峪口村、北贾坊村、西中黄村、东关村、南中黄村、南高一村、汾阳岭村、南贾岗村、辛丰村、南贾坊村、程公村、南关村、尉村、大有村、阜育庄村、北西城村、高庄村、李果村、东坡村、三公村、孝村、定兴村、南西城村、兴平村。)

历史沿革:汾城乡(1953)-汾城镇(1984)-贾岗乡并入(2001)

景点汾城古建筑群、西中黄春秋楼、尉村戏台。

(4)南贾镇(面积88.7平方千米,人口3.45万)

以贾姓聚居得名

驻地:南贾村

辖14个村:阜宁村、南贾村、张坦村、东牛村、裴村、上鲁村、东刘村、西尉村、大柴村、荀董村、东张村、连村、大张村、古县村。

(原辖21个村:西牛村、阜宁村、裴村、上鲁村、西尉村、东张村、北刘村、东牛村、南贾村、仓头村、东刘村、大柴村、连村、南刘村、万王村、张坦村、下鲁村、下尉村、荀董村、大张村、古县村。)

历史沿革:南贾乡(1953)-南贾镇(1984)

双龙湖为山西省级湿地公园,位于县城西南南贾镇和西贾乡交界处,总面积10.8平方千米,其中湿地总面积为6.2平方千米,湖区水域面积400万平方米。空中俯瞰,形如两条巨龙,呈“双龙戏珠”状,故名双龙湖。融丰富的动植物资源、野趣十足的湿地景观、和丰厚的人文景观于一体。以湖泊湿地、沼泽湿地、人工湿地等7类湿地为主体,有鱼、鳖、虾等水产数种和鸭、鹅、黑鹳和褐马鸡等野生禽类10余种。主要景点有温泉度假山庄、晋南农耕文化园、北方植物园、芦苇园、荷花园、水上乐园、望龙阁游览区等。

(5)古城镇(面积87.28平方千米,人口5万)

以北魏泰平县、北周太平县为县治得名

驻地:东街村

辖27个村:东街村、西街村、南街村、北街村、杜村、京安村、东关村、西王村、北沟村、上北戌村、贾朱村、北姚村、常村、邓村、关村、吴村、姚村、五里墩村、孟家庄村、曹家庄村、盘道村、站李村、侯村、安平村、曹路村、焦彭村、相李村。

(原辖36个村:东关村、东街村、贾朱村、邓村、曹家庄村、南焦彭村、西王村、西街村、东侯村、关村、盘道村、北相李村、北沟村、南街村、南侯村、吴村、南安平村、南相李村、南梁村、北街村、北侯村、姚村、中安平村、站李村、北梁村、杜村、北姚村、五里墩村、西安平村、东曹路村、上北戌村、京安村、常村、孟家庄村、北焦彭村、西曹路村。)

历史沿革:古城乡(1953)-古城镇(1984)-曹家庄并入(2001)

(6)襄陵镇(面积69.35平方千米,人口4.31万)

因晋襄公陵墓在此,故名

驻地:南街村

辖20个村:井头村、中兴村、东街村、北街村、南街村、西街村、浪泉村、薛村、景村、西阳村、黄崖村、许留村、南柴村、胡村、齐村、东柴村、屯李村、中庄村、双柱村、太柴村。

(原辖29个村:西街村、井头村、西院村、李村、黄崖村、胡村、庄头村、中兴村、东院村、浪泉村、许留村、双凫村、中和庄村、东街村、巩固村、薛村、南太柴村、四柱村、向阳村、北街村、屯南村、景村、北太柴村、齐村、河北村、南街村、屯大村、西阳村、南柴村。)

历史沿革:襄陵乡(1953)-襄陵镇(1984)-浪泉乡并入(2001)

景点襄陵文笔塔。

(7)邓庄镇(面积78.3平方千米,人口4.56万)

为晋代名臣邓伯道故里,故名

驻地:席村

辖20个村:燕村、席村、邓庄村、南梁村、河坡村、下西梁村、北梁村、小王村、寺头村、段村、西侯村、张礼村、上靳村、小韩村、令伯村、鄢里村、贾庄村、涧沟村、辛建村、温泉村。

(原辖28个村:河坡村、燕村、寺头村、张礼村、斛新村、涧沟村、下西梁村、席村、户村、鱼池村、令伯村、辛建村、孙家院村、邓庄村、段村、东邓村、鄢里村、温泉村、北梁村、小郭村、东侯村、上靳村、下院村、小王村、南梁村、西侯村、小韩村、贾庄村。)

历史沿革:邓庄乡(1953)-邓庄镇(1984)-张礼乡并入(2001)

(8)陶寺乡(面积78.06平方千米,人口2.28万)

据传帝尧建都于此,并组织陶器生产而得名

驻地:陶寺村

辖15个村:常垣村、陶寺村、李庄村、中梁村、东坡沟村、刘贾村、兴光村、安李村、陈庄村、张相村、张再村、崇实村、云合村、盘道村、新宇村。

(原辖19个村:东坡沟村、常垣村、兴光村、张相村、崔家庄村、刘贾村、陶寺村、北张村、张再村、盘道村、小梁村、李庄村、安李村、崇实村、青杨村、王云村、中梁村、陈庄村、云合村。)

历史沿革:陶寺乡(1953)-陶寺公社(1961)-陶寺乡(1984)

景点陶寺遗址、陶寺北墓地。

(9)永固乡(面积51.95平方千米,人口2.47万)

以永固村得名

驻地:南董村

辖11个村:南五村、南董村、永固村、车回东村、万宁村、马村、北众村、乔村、家村、官庄村、西吉村。

(原辖16个村:车回东村、南五村、北众村、官庄村、续村、南董村、丰亨村、仁佑村、万宁村、永固村、乔村、西吉村、马村、南姚村、家村、东吉村。)

历史沿革:永固乡(1953)-永固公社(1961)-永固乡(1984)

(10)景毛乡(面积34.81平方千米,人口1.72万)

以景毛村得名

驻地:景毛村

辖10个村:景毛村、南高村、西郭村、北古县村、董村、申村、柴王村、北李村、堡吉村、小张村。

(原辖14个村:北高村、南小张村、堡头村、申村、东李村、西郭村、景毛村、北古县村、柴王村、北李村、吉村、南高村、董村、北小张村。)

历史沿革:景毛乡(1953)-景毛公社(1961)-景毛乡(1984)

景点善慧寺、南高刘家、《昼锦堂记》碑。

(11)西贾乡(面积55.14平方千米,人口2.46万)

以贾姓聚居得名

驻地:西贾村

辖13个村:西贾村、西李村、郭店村、西村村、义顺村、安咸平村、西毛村、上毛村、东毛村、西张村、三盛村、彭村、南李村。

(原辖17个村:西李村、西贾村、西村、西彭村、西毛村、西张村、郭店村、东南李村、义顺村、安咸平村、上毛村、三盛村、东庄村、西南李村、东彭村、兴隆庄村、东毛村。)

历史沿革:西贾乡(1953)-西贾公社(1961)-西贾乡(1984)

(12)南辛店乡(面积85.18平方千米,人口4.3万)

以南辛店村得名

驻地:福寿村北

辖21个村:崔村、南辛店村、新民村、南许村、北许村、北关村村、西邓村、西徐村、中陈村、东徐村、北陈村、刘庄村、贾罕村、大陈村、北靳村、文臣村、无一村、福寿村、东王村、三贾村、四联村。

(原辖29个村:北吝村、崔村、西贾村、中陈村、大陈村、司马村、南吝村、南辛店村、南贾村、东徐村、北靳村、无一村、西梁村、新民村、北贾村、北陈村、南靳村、福寿村、梁段村、南许村、西邓村、刘庄村、文臣村、东王村、北关村、北许村、西徐村、贾罕村、小陈村。)

历史沿革:南辛店乡(1953)-南辛店公社(1961)-南辛店乡(1984)-贾罕乡并入(2001)

(13)大邓乡(面积78.94平方千米,人口1.89万)

以邓姓聚居得名

驻地:大邓村

辖14个村:大邓村、赤邓村、西郭村、东郭村、上西梁村、吉柴村、西张村、土地殿村、周家庄村、下庄村、东峰新村、神龙洞村、东张村、集贤村。

(原辖18个村:西郭村、大邓村、西社村、周家庄村、东峰新村、东郭村、赤邓村、吉柴村、前河村、神龙洞村、上西梁村、范村、西张村、下庄村、东社村、小邓村、土地殿村、神坡村。)

历史沿革:大邓乡(1953)-大邓公社(1961)-大邓乡(1984)-土地殿乡并入(2001)

以上是 山西省襄汾县属于哪个市(带你了解襄汾县的历史沿革) 的全部内容, 来源链接: utcz.com/wiki/746346.html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