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原平市属于哪个市(原平市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

原平市属于山西省忻州市。

原平是山西省辖县级市,由忻州市代管,地处山西省北中部,东临五台县,西靠宁武县,南与忻府区、定襄县毗邻,北和代县、朔州市朔城区接壤。

原平是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文化先进市、“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先行试点”和“扩权强县试点”的双试点城市。名片:铝电名城、酥梨基地、三班故里、慧远故里、晋贤故里、将军之乡、书画之乡、中国诗歌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原平市地处山西省北中部,东交太行,西连吕梁,南接忻口,北指雁门。是山西省首批转型综改和扩权强县“双试点”、省直管财政县,拥有“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文化先进市”“国家卫生城市”等国字号名片。原平因此有“ 三里九乡”(“ 慧远故里、三班故里、晋贤故里;净土宗文化之乡、将军之乡、书画之乡、中国炕围画之乡、中国诗歌之乡、中华散曲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乡、中国梨乡、中国湿地温泉之乡”)的美誉。

历史沿革

原平地域历史悠久,从卫村、南寨、呼家崖发掘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证明,

早在史前期已有人在这里生息、繁衍。

相传,尧为冀州领域,舜为并州领域。

夏、商为冀州领域。

周复属并州领域。

战国归赵。

秦属太原郡。

西汉元鼎三年(前114)始置原平县,属太原郡,县治在今原平镇。

东汉建安十五年(210),移置云中县于原平县境内,属新兴郡。县治在今楼板寨。建安十八年,原平县属雁门郡。

三国归魏,属雁门郡。

西晋,仍称原平县,属雁门郡。永嘉四年(310),怀帝封拓跋猗卢以勾注陉北五县(包括马邑、阴馆、楼烦、崞县、繁峙)地为代公。并州刺史刘琨徙陉北五县于陉南时,崞县居今崞阳镇,楼烦县居今大阳村,各立城邑,而未置县。

十六国时期,仍为原平县,属雁门郡。

北魏,天兴元年(398)原平县改属肆州秀容郡。永兴二年(410)原平县改称石城县,属秀容郡。县治在今崞阳镇。始光三年(426)在红池村置敷城郡,太平真君七年(446)改郡为县。石城、敷城两县隶属肆州秀容郡。其时,繁峙侨置石城(县治在今板市村),云中并入定襄,原平北徙广武,西界其旧。北境东西二平原又为广武县地,属雁门郡。而南境之原平古城则为秀容县地。永安二年(529)石城归属永安郡。

东魏,因之。天平二年(535)属恒州繁峙郡。其时县境南又置崞山县,亦属恒州。武定四年(546)置廓州于石城。领广安、永定、建安三郡,州治在今崞阳镇。

北齐,废三郡,改廓州为北显州,属并州省,州治在今崞阳镇。

北周,废州复石城县,属并州总管府。

隋开皇五年(585)仍称石城县,属代州。开皇十年自秀容移平寇县于石城,同时,另置铜川县,县治在今城头村。大业二年(606)并废,始改平寇为崞县,属雁门郡,县治在今崞阳镇。

唐贞观元年(627)崞县属河东道代州管辖。贞观五年(631)以思结部落驻于秀容境,置怀化县,属顺州,县治在怀化南街。贞观十二年(638)改属代州,后并入秀容。证圣元年(695)分五台、崞县之地置武延县,属代州,县治在今唐林岗村。神龙元年(705)改称唐林县,属代州。

五代,崞县仍属代州管辖。后梁开平二年(908)分唐林县地置白鹿县。后唐同光初(923)复为唐林,后晋改为广武。不久,又改唐林。

宋景德二年(1005)废唐林入崞县,属代州。

金仍属代州,后改崞县为崞山军。

元初,因之。后改崞州,属中书省河东山西宜慰司冀宁路管辖。州治在今崞阳镇。

明洪武二年(1369)改州为县,属太原府。洪武八年,属太原府代州。清,因之。雍正二年(1724)改属代州。

1912年(民国元年)废州,直属山西省。1914年置道,崞县属雁门道。1927年废道,直属山西省。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阎锡山的山西省政府将全省划为7个行政区,崞县属第一行政区管辖。同年,八路军深入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以太同公路为界,崞县东部地区划归晋察冀边区,隶属晋东北政治主任公署管辖;西部地区划归晋绥边区,隶属晋西北行政公署管辖。

1940年9月,晋西北第二次行政会议对行政区划作了新的调整,将宁武一区划归崞县(西)管辖,崞县三区部分地区划归忻县(西)管辖,分静乐、宁武、崞县之部分地区置崞山县,不久,崞山县撤销,辖区归静宁县管辖。

1941年7月,晋西北行署政务会议决定,撤销朔东县佐公署,辖区归崞县(西)管辖。其时,崞县(西)管辖崞一区、崞二区、崞四区、宁一区、朔五区、朔六区。

1943年11月,崞县(东)五个区和代县两个区,五台县两个区合并成立崞代县,1946年2月撤销,除留五台县一个区(九区)仍归崞县(东)管辖外,各归原建置。

1946年7月,崞县全境解放,东西两地区合并,仍称崞县,属晋绥六专署管辖。

1949年全国解放后,崞县隶属山西省忻县专员公署管辖。1958年12月7日,经山西省人民委员会报请国务院批准改名为原平县。1958年12月忻县、雁北两专署合并,归晋北专员公署管辖。1961年撤销晋北专署,分设忻县、雁北专署后,归忻县专员公署管辖。1968年属忻县地区革命委员会管辖,1979年归忻县地区行政公署管辖。1983年7月隶属于忻州地区行政公署管辖。1993年,撤县改市(县级)。2000年12月,撤销忻州地区,设立地级忻州市,原平市由忻州市代管。

行政区划

1949年10月,全县重新调整行政区划,将城关区与二区合并,原平区与七区合并,九区与三区合并。原三区的平地泉、唐林岗、小河、北郭下等村划归七区;九区的上神山、下神山、西营、芦溪、南泉、梅家庄、小泉坪、沙晃、谭家窑、南上大牛、北上大牛等村划归一区管辖。

1950年3月,宏道等7村复归崞县后增设九区,一区驻大牛店,二区驻崞县城、三区驻曹三泉、四区驻官地、五区驻轩岗镇、六区驻南坡村、七区驻原平镇、八区驻东社、九区驻宏道镇。

1954年7月,九区宏道等7村又划归定襄县,遂将九区其余村庄合并入八区,撤销九区建制。同年10月,撤销区建制,除保留轩岗区、东社区、城关镇、原平镇外,全县划为104个乡。

1956年4月,合并为48个乡。同年8月,神山堡、龙宫、马圈3个乡并入轩岗镇,全县共划分为45个乡(镇),即:城关镇、原平镇、轩岗镇、大牛店镇、东社镇、阎庄乡、苏龙口乡、官地乡、屯瓦乡、楼板寨乡、兰村乡、平地泉乡、子干乡、三泉乡、上社乡、上庄乡、后堡乡、南河底乡、尚义乡、白村乡、牛食尧乡、道佐乡、红池乡、段家堡乡、长畛乡、大沟乡、高阜乡、黄松洞乡、长梁沟乡、北峪乡、咸阳乡、石寺乡、大芳乡、大营乡、辛章乡、黄牛乡、大林乡、薛孤乡、石封乡、神山乡、大阳乡、白石乡、西头乡、沙峪乡、陡沟乡。

1958年9月,撤销乡建制,成立14个人民公社,其中:红星公社驻城关,洪峰公社驻原平、电速公社驻轩岗、流金公社驻薛孤、和平公社驻阎庄、红光公社驻大营、金瓜公社驻东社、红旗公社驻长梁沟、高峰公社驻官地、金龙公社驻苏龙口、金花公社驻大阳、红池公社驻红池、金条公社驻子干、蕴丰公社驻牛食尧。同年10月,红池公社并入电速公社,金条公社和蕴丰公社并入洪峰、和平、流金3个公社。

1959年3月,将人民公社按驻地名称改为崞阳、原平、轩岗、薛孤、阎庄、大营、东社、长梁沟、官地、苏龙口、大阳、红池、大牛店、牛食尧、屯瓦15个公社。

1961年4月,又将全县人民公社重新调整为原平、崞阳、大林、大芳、大营、中阳、石寺、薛孤、大牛店、子干、解村、王家庄、阎庄、楼板寨、长梁沟、神山堡、段家堡、龙宫、牛食尧、官地、上阳武、后口、苏龙口、白石、上庄、东社、南白、轩岗、西镇29个公社。

1983年6月,阎庄公社改称阎庄乡。同年9月,大营公社改称沿沟公社。

1984年10月崞阳、原平、苏龙口、轩岗、东社、长梁沟、阎庄、大牛店等8个公社改称为镇,其余21个公社改称为乡。

2020年7月31日原平市政府常务会六届79次研究同意撤销新华街、解放街、太平街、南滩、班村、柳巷6个行政村,改为社区。

2022年全域总面积2560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17.7平方公里)。下辖7镇(同川镇、轩岗镇、崞阳镇、大牛店镇、苏龙口镇、闫庄镇、云水镇)7乡(段家堡乡、沿沟乡、西镇乡、王家庄乡、子干乡、中阳乡、大林乡)346个行政村,4个街道(新原街道、北城街道、南城街道、吉祥街道)22个社区,1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市常住人口为413922人。

山西省原平市属于哪个市(原平市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

一、上半年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运行基本状况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完成75875万元,同比增长53.6%;第二产业投资完成232198万元,同比下降2.9%;第三产业投资完成149655万元,同比增长22.1%;各产业所占比重为16.6:50.7:32.7。 

  按建设性质分,新建项目投资完成379546万元,同比增长8.3%;改建项目投资完成33580万元,同比增长304.7%;技改项目投资完成29656万元,同比下降29.1%。 

  按构成分,建筑安装工程投资379546万元,同比增长8.3%;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53960万元,同比增长149.8%;其他费用27769万元,同比增长188%。 

  上半年全市新开工入库项目共计65个,计划总投资125.9亿元,其中亿元及以上项目13个,计划总投资106.6亿元,占全部新入库项目计划总投资的84.7%。 

  二、固定资产投资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1、大项目储备不足,在库项目支撑乏力。 

  近年来,受疫情影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依然严峻,企业投资意愿降低。截至6月底,全市新开工入库项目65个,计划总投资共计125.9亿元,其中3亿元以上大项目仅仅才有6个,计划总投资94.8亿元。在库项目中,由于剩余投资存量有限及工期等因素的原因,所以很难支撑全市后期固定资产投资的持续增长。 

  2、产业结构分布不均 

  从产业结构占比情况看,上半年一产投资占比仅16.6%,二产、三产分别占全市投资的50.7%和32.7%;一产占比较低,二、三产占比较高,三次产业结构亟待进一步优化。 

  3、工业投资持续下滑 

  1-5月份工业投资完成154077万元,同比下降1.3%, 1-6月份工业投资完成232198万元,同比下降2.9%。工业投资连续两个月同比持续下滑,并且有扩大的趋势,需引起高度重视。 

  4、技改投资下降明显 

  技改是现有企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1-6月份全市技改项目投资完成29656万元,同比下降29.1%,仅占全市投资比重的6.5%。 

  三、促进全市投资增长的建议 

  1、继续狠抓重点项目的推进;做好在建项目、新开工项目、拟开工项目推进工作。对在建项目,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稳中求快,确保项目早投产运行;对新开工项目,尽快完成项目审批、征地拆迁、环评等工作,加强协调服务,确保项目按时开工、及时入库;对拟开工项目,抓紧落实配套资金,落实各项建设条件,加快完成规划、用地、环评等审批手续,确保项目尽早开工,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2、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着眼于实现一产投资的快速增长。抢抓乡村振兴机遇,结合我市农业资源优势,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项目,实施精准招商,吸引上规模的项目落地和企业落户;深化农村农业改革,着力培养一批较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促进农业产业规模化发展,稳步扩大一产投资总量,促进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向好。 

  3、进一步突出工业主导地位,加大工业投资力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撑,“无工则不富”。一要鼓励工业企业自主创新,切实做好企业更新改造,提高企业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增强企业竞争力;二要加快工业投资优化,增加对创新和传统产业的技改投入,特别是在制造业技改方面,应加大支持和引导力度,推动新旧动能转化,促进工业高质量发展。三要积极引进与国家产业政策相符合的项目,要在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引进上加大力度,引进一批技术含量高、耗能低、环保优的高新技术产业。 

以上是 山西省原平市属于哪个市(原平市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 的全部内容, 来源链接: utcz.com/wiki/746734.html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