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永和县属于哪个市(带你了解永和县人口为何那么少)

永和县,隶属于山西省临汾市,地处吕梁山脉南端,黄河中游晋陕大峡谷东岸,临汾市西北边缘,东邻隰县,南连大宁县,北与石楼县接壤,西与陕西省延川县一河之隔。

永和县(141032)

,临汾市辖县。位于山西省西南部,吕梁山南端,西隔黄河与陕西省为邻。以县西北永和关为名。面积1212平方千米,人口5万(2020年)。

辖2个镇、4个乡:

芝河镇、桑壁镇、乾坤湾乡(原阁底乡)、望海寺乡、坡头乡、楼山乡(交口乡)。驻芝河镇正大路。

历史沿革:

狐讘县[治县西南阁底乡庄则坪村](前206)-撤销狐讘县(436)-临河县[治庄则坪村]、归化县[治县南交口乡棋盘山](579)-改临河县为永和县,改归化县为楼山县(598)-撤销楼山县(约617)-置东和州(619)-复置楼山县(623)-楼山县并入永和县(627)-废东和州(628)-撤销永和县,并入新建吕梁县(1958)-恢复永和县(1961)

永和县隶属于临汾市管理。截止2019年,永和县的总人口只有6万多人,还不如临泉县的零头。那么,永和县的人口数量为何这么少,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今天,我们就聊聊这个问题。

山西永和县属于哪个市(带你了解永和县人口为何那么少)

首先,我们聊聊一个问题,那就是人口生存的环境。无论什么时候,人类生活都需要耕地、水源和适合的气候。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主要是以农耕经济为主。因此,大部分人口都生活在平原地带。因为平原地带拥有足够的耕地,利于耕地灌溉,交通也比较方便一些。按照古代的人口比例,关中地区、中原地区、四川地区的人口占了很大的比例。至于各地区的山区,人口比例则相对比较少。

因为山区的耕地面积少,无法养活太多的人口,而且交通不便,农业灌溉也是一个大问题。山西省的情况就是这样,山西省位于我国华北地区,地质结构非常复杂。境内多山地、丘陵和坡地,平原地区却并不多。在古代历史上,由于山西省的地质结构复杂,便于军事防御,一直是中原王朝抵御北方游牧骑兵南下的屏障,被称为“中国的脊梁。”即使到了抗战时期,抗战军民仍然依托山西各处复杂的地质结构,与日本军队顽强鏖战。作者曾经去过山西,对于山西的地质结构非常深刻,确实是战略防御的要地。

山西永和县属于哪个市(带你了解永和县人口为何那么少)

但是,由于地质结构过于复杂,造成了人口数量偏少的问题。在建国之前,河南省、江苏省、山东省等省份的人口,都在3000万以上,甚至超过了4000万,因为这些省份拥有大量的耕地和平原地带。例如河南省,除了西部和南部的部分山区之外,几乎一马平川的平原,有的地级市境内,甚至没有一座山。在这样的地形下,人口数量自然是比较多的。

至于山西省,当时的总人口只有1000余万,明显不如几个人口大省。截止目前,山西省的总人口为3700多万,不到河南省、山东省的一半。在山西省境内,由于各地的地质结构不一样,人口差距很大。在山西省的洪洞县、平遥县、临县等地,每个县的人口都在50万以上。虽说不如中部几个人口大省,但也是人口密集地区。在永和县、大宁县、安泽县等地区,每个县的人口则只有10万以下。其中,永和县的人口只有6万多人,属于山西省人口最少的县之一。永和县隶属于临汾市,属于一个非常普通的县,为何人口只有6万多人呢?

山西永和县属于哪个市(带你了解永和县人口为何那么少)

我们看一下6万人属于什么概念,在河南省或者山东省这两个人口大省,一个乡或者镇的人口,基本上都能达到6万人以上。一些比较大的乡镇,总人口甚至能突破10万人。那么,永和县的人口为何这么少呢?永和县是一个历史非常悠久的县,早在隋朝统治时期,已经出现了永和县的名字。迄今已经1400多年了,堪称历史源远流长。但永和县的地质结构并不好,境内多为山地和丘陵地。全县的耕地面积有限,而且很多耕地不利于灌溉。永和县下辖了2个镇和5个乡,县城和各个乡镇,基本上都坐落于相对平坦的地带。由于全县只有6万多人,永和县的县城并不大,看上去像比较成规模的乡镇。

在我国中东部地区,一些发展比较好的县城,甚至已经能够看到小城市的轮廓。由于地质结构复杂、灌溉困难等问题,永和县曾经长期属于贫困县。直到2020年3月份,才退出了贫困县的名单。鉴于全县缺乏实体企业,永和县相当一部分青壮年,都选择在临汾市、太原市等地区工作。

在山西省、甘肃省等地质结构非常复杂的省份,除了汽车和摩托车等交通工具以外,还有一种非常传统的交通工具,那就是毛驴。在地质结构复杂的地区,骑自行车非常费力。在农村地区,人们运输粮食或者其他货物,毛驴甚至比汽车还实用。毛驴吃的少,而且耐力强。在一些地质结构特别复杂的地区,利用毛驴托货物很经济。当然,这是部分地区的情况。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肉驴的养殖开始逐步增多。在永和县境内的一些农村,仍然能够看到毛驴的身影,虽然数量已经大量减少。

认真的说,在山西省境内,类似于永和县这样的县,还有好几个,都是人口数量偏少的情况,交通状况差,地质结构复杂。不过,近年来,随着精准扶贫等一系列政策的推动,这些县的经济也在逐步发展,摘掉了贫困的帽子。最后,我们聊聊山西省的整体地质结构。山西省总计有3700多万人口,省会太原市为山西省最大的城市。对于山西省各地的人们来说,除了在当地工作以外,还会选择北京、石家庄、西安、郑州等城市。

例如在山西省南部的几个市、县,基本上前往河南省的洛阳市、郑州市工作。有的则会进入陕西省,在陕西省会西安市工作。认真的说,最近几年,山西省的扶贫工作非常好,很多贫困人口已经成功脱贫。随着铁路、公路、航空网络的的建设,山西省的发展也在逐步加快。尤其是省会太原市,在经济增长速度方面,一直处于中部六省的前列。

隶属变化:

河东郡(西汉)-平阳郡(247,三国魏)-汾州(583)-西汾州(584)-隰州(585)-龙泉郡(607)-隰州(618)-东和州(623)-隰州(628)-大宁郡(742)-隰州(758)-河东道(1914)-山西省(1927)-临汾专区(1950)-临汾地区(1970)-临汾市(2000)

驻地变化:

庄则坪村(前206)-城关镇(619)-芝河镇(2001,更名)

地势东高西低,山塬梁峁与河川沟渠纵横交错,平均海拔在1400米左右。县东扯布山最高,海拔1524米;县西黄河岸畔最低,海拔511.9米。黄河自北而南流经县西,并有芝河、桑壁河等支流汇入。属暖温带半干旱气候。

(1)芝河镇(面积266.87平方千米,人口2.22万)

因境内有芝河故名

驻地:县城城西路4号

辖4个社区、12个村:康谐社区、莲花社区、朝阳社区、滨河社区、城关村、杜家庄村、下罢骨村、药家湾村、榆林则村、红花沟村、东峪沟村、刘家庄村、前甘路河村、官庄村、霍家沟村、长乐村。

历史沿革:城关乡(1953)-城关镇(1984)-与罢骨乡合并为芝河镇(2001)

(2)桑壁镇(面积183.39平方千米,人口0.6万)

古为壁堡,桑姓始居,故名

驻地:桑壁村

辖10个村:桑壁村、护国村、兴义村、堡则村、郑家垣村、东索基村、前龙石腰村、署益村、长索村、南寨村。

历史沿革:桑壁乡(1953)-桑壁镇(1984)-署益乡并入(2001)

境内双锁山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山上有刘金定庙、观音石窟、打子屋、财神庙、招亲树、点将台、天桥、放哨台、饮马槽等,特别是观音石窟是唐代所建,十六罗汉像栩栩如生,观音菩萨端庄秀美,有较高的文物价值,每年农历二月十九是双锁山庙会。

(3)乾坤湾乡(面积157.59平方千米,人口1.2万)

因乾坤湾得名

驻地:阁底村

辖12个村:阁底村、西后峪村、阴德河村、西庄村、下辛角村、罗岔村、东征村、奇奇里村、雨林村、乌华村、高家垣村、乾坤湾村。

历史沿革:阁底乡(1956)-西庄乡并入(2001)-乾坤湾乡(2021,更名)

景点仙人湾、古渡口、二郎庙、国家地质公园、红军东征永和纪念馆。

(4)望海寺乡(面积213.9平方千米,人口1.2万)

以望海寺得名

驻地:红崖渠村

辖14个村:红崖渠村、南庄村、北河路村、郭家村、社里村、刘家屹崂村、白家腰村、郑家垣村、李家垣村、于家凹村、冯家山村、辛舍果村、郭家山村、高山村。

历史沿革:南庄乡、打石腰乡合并为望海寺乡(2021)

(5)坡头乡(面积205.29平方千米,人口0.5万)

以坡头村得名

驻地:坡头村

辖6个村:坡头村、岔口村、索驼村、任家庄村、呼家庄村、白家崖村。

历史沿革:坡头乡(1953)

(6)楼山乡(面积187.33平方千米,人口0.8万)

以楼山村得名

驻地:交口村

辖11个村:冯苍村、可托村、索珠村、张家垣村、赵家岭村、南楼村、义合村、都

苏村、鹿角村、坡头村、峪里村。

历史沿革:交口乡(1956)-泊洋乡并入(2001)-楼山乡(2021,更名)

以上是 山西永和县属于哪个市(带你了解永和县人口为何那么少) 的全部内容, 来源链接: utcz.com/wiki/746345.html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