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王
具有茶树王美称的是一棵野生型老茶树,位于我国云南省景洪西边勐海县城西南60公里大黑山上。树高32米,树围3.2米,冠幅直径8米,经考证树龄已有1700多年,已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单位。从勐海县城到大茶树已有公路,可供人们参观考察。 还有一株南糯山茶王树,位于勐海县城东南...
2024-01-10茶树形态
茶树在其生活史的各个阶段的形态和结构,包括茶树的根、茎、叶、花、果实等五个主要器官。 茶树的根为轴状根系,由主根、侧根、细根、根毛组成。主根由种子胚根发育而成。分出侧根,细根。侧根组成输导根网,主要担负养分和水分的输送,称为输导根。细根上有根毛,担负对土壤养分和水分...
2024-01-10茶树修剪
茶树修剪是培养树冠,更新复壮树势的有效技术措施。因此,在茶树不同的生育阶段,就要求采取不同的修剪方法。茶树常用的修剪方法,有以下五种。 (1)定型修剪 一般适用于幼年茶树。对台刈改造养蓬的茶树,也应进行定型修剪,以塑造树冠。 幼年茶树...
2024-01-10茶树变异
茶树变异是茶树子代与亲代之间或子代不同个体之间性状的差异。有遗传的,也有不遗传的。一部分是遗传的变异,其余部分是环境变异。遗传的变异通常以遗传作用为主的性状为质量性状,是不连续变异的性状,遗传力较高。以环境为主的性状称为数量性状,是具有连续变异的性状,遗传力较低。...
2024-01-10茶树病害
我国记载的茶树病害共138种,其中发生普遍、较常见助有30多种,而且叶部病害居多,其次是枝干病害,根部病害较少。这些病害中主要是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较少,尚未发现病毒病,此外尚有根结线虫病、寄生性藻类、菟丝子、桑寄生及附生的苔藓和地衣。生...
2024-01-10茶树气候
在茶树生长发育中所需要的各种适宜的气候条件,包括温度、光照和水分。一、温度: 包括气温和土温两方面。一般日平均气温连续天数达10℃以上时,茶芽开始萌发。随温度上升,生长加快,最适宜生长的日平均温度为18-30℃。茶树生长的有效积温(>10℃)在3500-4000℃。中国茶区大于10℃的有效积温一...
2024-01-10茶树育苗
茶树育苗,目前采用的有茶子育苗、压条育苗、扦插育苗等多种方法。其中,尤以短穗扦插育苗,最有利于保持良种种性,茶树生长整齐划一,能适应茶园机械化管理。因而,在当代茶叶生产中,短穗扦插已成为茶树育苗的主要技术。现介绍如下。 扦插时期 大凡在茶树生长季节,通常均可进行...
2024-01-10茶树冻害
一、症状 晚霜袭击时,受害重的幼芽四周结冰,气温上升后,冻害处呈水渍状,受害轻的叶色变浅或皱缩,生长缓慢。受冻严重的叶缘及芽变成黑褐色,叶片失水卷缩或脱落。早霜袭击后,枝条梢端或叶片枯萎,受冻枝条从上向下逐渐失水或皱缩,树皮干皱或枯梢...
2024-01-10茶树多倍体
茶树多倍体是茶树体细胞内含有多于两个染色体组的整倍体。一般生产上的茶树多为二倍体茶树,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2n=2x=30,性细胞中(配子)染色体数为n=x=15(n代表配子中染色体数,x代表染色体基数或组数)。中国福建省的水仙、政和大白茶等茶树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2n=3x=45,日本的山下早生品种为2n=4...
2024-01-10茶树茶尺蠖
学名 Ectropis obliqua hypulina Wehrli 鳞翅目,尺蛾科。异名E.obliqua Warren、Boarmia obliqua hypulina。俗名拱拱虫、拱背虫、吊丝虫。分布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广东、福建等省。 寄主 茶、大豆、豇豆、芝麻、向日葵、辣蓼等。 为害特点 幼虫咬食叶片成弧形缺刻,严重发生的叶片全部被吃...
2024-01-10茶树黄刺蛾
茶树黄刺蛾学名 Cindocampa flavescens (Walker) 鳞翅目,刺蛾科。别名刺蛾、八角虫、八角罐、洋辣子、羊蜡罐、白刺毛。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山东、陕西、四川、云南、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广东、广西、台湾。寄主 麻类、桑树、茶树、苹果、梨、桃、李、杏...
2024-01-10茶树黑粉虱
学名 Aleuro10bus marlatti Quaintance同翅目,粉虱科。别名桔黑粉虱、柑桔圆粉虱、柑桔无刺粉虱、马氏粉虱。分布基本同黑刺粉虱。 寄主 茶、油茶、柑桔、无花果、山楂、梨、桃、葡萄、柿、栗等。 为害特点 成若虫刺吸叶、果实和嫩枝的汁液,被害叶出现失绿黄白斑点...
2024-01-10茶树炭疽病
一、症状 我国各产茶区均有发生,西地茶区受害重。主要危害当年生成叶,老叶和嫩叶发病较少。先在叶尖或叶片边缘产生水渍状浅绿色至暗绿色病斑,后沿叶脉扩展为半透明黄褐色不规则病斑,边缘浸润性逐渐扩大,后期由褐色变为灰青色,病健组织分界明显,...
2024-01-10茶树病害防治
浙江温州神农架林区木鱼镇茶叶基地茶树茎部茶粗皮病严重发生,发病面积2704亩,完全死亡的154亩。发病田块100%,严重田块病株死亡率50%,一般田块病株率50-60%,株病叶率30-50%以上,导致春茶严重减产,品质降低。经初步估算,木鱼镇茶叶基地因灾直接经济损失高...
2024-01-10茶树根系吸水
茶树根系吸水指茶树根系从土壤中吸水的过程。根系吸水受外界条件的影响,土壤因子直接影响根系吸水。 茶树根系吸水以根毛区和未木质化白根吸水能力为最强。有主动吸水和被动吸水。主动吸水是由根压引起的,根系吸水的快慢决定于根导管汁液与土壤溶液之间的水势差异大小。被动吸水是由于...
2024-01-10茶树修剪要点
茶叶修剪是茶园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修剪的目的是使茶树有良好的树势和宽阔的采摘面,培养具有矮、壮、宽、匀的茶蓬,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适于机械采茶和提高采茶的工作效率。 一、幼龄茶树定型修剪。一般采用“以采代剪”方法,年终进行用平剪的方法培养树冠。具体做法是持续反复地打...
2024-01-10茶树有性杂交
茶树有性杂交是两株遗传特性不同的茶树进行有性交配的一种茶树育种方法。可分为简单杂交(简称“单交”)、回交、复合杂交、多次杂交、聚合杂交和自然杂交等。技术要点是: ①根据育种目标,选配好杂交亲本,选作母本的,要求结实力强;选作父本的,要求花粉发芽率高。相同亲本正交与反交...
2024-01-10茶树杂交育种
茶树杂交育种是将具有不同遗传特性的茶树亲本,通过有性杂交途径,产生杂种群体的变异,再经选择,培育出茶树新品种的一种育种方法。 杂交亲本的选配关系到杂交育种的成败和育种水平。一般原则是: ①亲本性状能相互取长补短,而且优良性状要突出; ②亲本对当地环境条件的适应性,尤其...
2024-01-10茶树种子繁殖
茶树种子繁殖是利用茶籽培育方法产生新个体的技术措施。种子繁殖内容包括催芽和播种。 茶籽催芽:催芽能促使茶籽提早发芽。方法如下: 清水浸种 将茶籽在盛清水的缸内浸5-7天,每天要换水一次,下沉的茶籽可捞出先播。亦可将茶籽用草包或薄包装好,浸于溪河中。对少量种子可用35℃左右的温...
2024-01-10茶树桑褐刺蛾
学名 Setora postornata (Hampson) 鳞翅目,刺蛾科。别名褐刺蛾。分布山东、河北、陕西、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四川、云南。寄主 茶、桑、柑桔、桃、梨、柿、栗、白杨等。为害特点 幼虫取食叶肉,仅残留表皮和叶脉。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5—18mm,翅展3l一39mm,全体土...
2024-01-10茶树形态特征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茶树形态特征的认识,都用了比拟的方法,缺乏当代植物学性状的描述。东晋·郭璞《尔雅注》载:“树小似栀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仅说明了茶树是一种常绿灌木,而且是一种叶用植物。但对茶树形态特征,未作具体的说明。唐·陆羽的《茶经》,对茶树形态特征的...
2024-01-10茶树地衣和苔藓
症状 地衣、苔藓分布在全国各茶区。主要发生在阴湿衰老的茶园。地衣 是一种叶状体,青灰色,据外观形状可分为叶状地衣、壳状地衣、枝状地衣3种。叶状地衣扁平,形状似叶片,平铺在枝干的表面,有的边缘反卷。壳状地衣为一种形状不同的深褐色假根状体,紧紧贴在茶树枝干皮上,难于剥离,...
2024-01-10茶树璊害与防治
一、神泽叶璊 1.学名︰Tetranychus kanzawai Kishida2.俗名:红蜘蛛。3.加害部位︰嫩叶、芽及成叶。4.危害状︰ 危害成叶及幼叶的叶背﹐受害部位呈红褐色﹐严重时落叶﹐茶芽不能生长。5.生活习性︰ 一年发生21世代。卵期平均4.8日﹐幼璊期 2.8±1.4日,前若璊期平均6.1±2.2...
2024-01-10防御茶树旱热害
茶树喜温暖湿润的环境。一般说来,在日平均气温20~25℃,空气相对湿度80%左右,土壤相对湿度65~90%的条件下,茶树生长最好,芽叶持嫩性强,生长量大,有利于茶叶的高产优质。据研究,在自然条件下,当日平均气温达30℃以上,最高气温高于35℃,空气相对湿...
2024-01-10茶树病害虫防治
茶树病害虫包括茶园栽培技术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物理机械防治和茶树种苗植物检疫五类。 1、茶园栽培技术防治:又称农业防治,措施主要有: ①选育和推广抗病虫良种:茶树品种间抗病、抗虫性差别很大,例如,单宁含量较高、叶片厚且硬的品种,对茶炭疽病有较强抗性:大叶种,叶片...
2024-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