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中所记述的茶叶生产技术
有关唐代茶叶
2.茶园管理技术:关于茶树的栽培管理,在中唐以前的文献中 ,只有陆羽《茶经》所说的“法如种瓜”一句。后来《四时纂要》虽 开始有具体记载,但内容也极其简略。由于这一原因,所·9 13·茶史初探以过去有些文章称唐朝茶园管理比较粗放,甚 至对《四时纂要》“二年后方能耘治”的记载也表怀疑。其实,对于 茶园的中耕除草,唐诗中是极其肯定的。如孟郊《越中山水》载:“ 菱湖有余翠,茗圃无荒畴”;白居易《为香炉峰下卜山居草堂初成偶 题东壁》:“药圃茶园为产业,野麋林鹤是交游”;僧贯休《别杜将 军》:“伊余本是胡为者,采蕈锄茶在穷野”等等,都说明当时茶园 不只进行中耕除草,而且从其称之为园为圃这点,也反映其管理已相 当精细。
3.茶叶采摘:《四时纂要》中未提到采摘,在《茶经》中,也 只有“凡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间”,“凌露采焉”,“其日 有雨不采”等几句。《全唐诗》除章孝标《送张使君赴饶州》“日暖 提筐依茗树,天阴把酒入银坑”;皎然“家园不远乘露摘,归时露衫 犹滴沥”等一类诗句,所说和陆羽凌露、晴日采摘的原则一样之外, 对于当时采摘的实际情况,还作了许多重要补充:如齐己《谢中上人 寄茶》:“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茶烟”;李敬方《题黄山汤院》:“ 善烹寒食茗,能变早春园”;白居易《谢李大郎寄新蜀茶》“红 一 封书后信,绿芽十片火前春”;齐己《咏茶》又诗“百草让为灵,功 先百草成;甘传天下口,贵占火前名”;以及贾岛的《送朱休归剑南 》:“朝阳十月中,芽新抽雪茗”;元稹的“萸房暗绽红珠朵,茗碗 寒供白露芽”等等。这里所说的寒食,也即清明。不少诗句说明,早在唐朝,我国就 已形成崇尚“雨前茶”和“明前茶”的风气。而且这里还说明,唐朝 采摘的茶叶,除陆羽所说的春茶外,也采摘夏茶和秋茶。另外,如姚 全《乞新茶》所记:“嫩绿微黄碧涧春,采时闻道断荤辛”,还说明 当时有些采摘的要求,还相当严格。
4.制茶和茶类的情况:唐朝的茶叶种类,《茶经》记载“有粗 茶、散茶、末茶、饼茶”等种。但《茶经》中介绍的制茶方法,只提 饼茶一项,这说明陆羽所讲的粗茶、散茶,或许也即蒸而不捣、捣而 未拍的蒸青
另如陆龟蒙《茶焙》咏及的:“山谣纵高下,火候还文武;且说 焙前人,时时灸花脯(原注:灸花,焙人以花为脯)。”过去据钱椿 年《茶谱》,一般称窨花茶肇创于明,笔者据宋朝有关记载,曾将此 提前为北宋,现从上述诗句,说明其历史更可上推到唐朝后期。由此 可以看出,唐和唐以前的茶叶,除紧压的团饼以外,还存在蒸青、晒 青、炒青以至花茶等各色茶类。
以上说的,都是不发酵茶类。从《全唐诗》来看,当时可能还存 在一种用曲种发酵的茶叶。如《全唐诗》元稹一字至七字诗《茶》中 所说:“铫煎黄芯色,碗转曲尘花”;白居易《睡后茶兴忆杨同州》 吟:“沫下曲尘香,花浮鱼眼沸”;以及李群玉《答友人寄新茗》: “满火芳香碾曲尘,吴瓯湘水绿花新”等所说的“曲尘”,或许就是 指用曲种发酵的茶叶粉末。如果这一猜测不错,那么,今天我国西南 某些兄弟民族还保存的用曲发酵的后发酵茶,就不是他们的首创,而 是我国古代原始制法的一种孑·123·茶史初探遗。
以上是 唐诗中所记述的茶叶生产技术 的全部内容, 来源链接: utcz.com/cha/490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