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茶真的是越陈越好吗?

一杯好茶

  不知道具体从什么时候开始,以普洱茶为主的黑茶类大行其道,大有称霸茶界的态势,因此才有“茶叶越陈越香”这个荒谬说法的频繁出现,好多初学喝茶的茶友被误导,而忽略了这种说法是有前提的现实。这种说法在以黑茶类为代表的有后发酵价值的茶上才算适用。

  正山小种的形成,有一十分有趣的故事:明末清初时局不安,且桐木是地外入闽的咽喉要道,有一次一支军队从江西进入福建过桐木,占驻茶厂,时逢采茶时节,士兵们以满地茶青为床,就此睡了一夜,待制的茶青因受压与放置过久缘故,均发酵造成红变,茶农为挽回损失,采取易燃松木加温烘干,形成特有的一股浓醇的松香味,既桂圆干味。没想到口感极好,有特色,不料这种特殊香味竟然颇受好评,得到海内外消费者的喜爱,由此造成正山小种红茶又称桐木关小种。红茶中包含大量的茶黄素、茶红素等多酚类化合物,这类物质有着很强的抗脂质氧化作用,可抑制血管脂质过氧化和血小板的凝集,因而可防范冠心病或中风,还能有助降低心脏病的发作。


  红茶和绿茶在传统上都是归属于即时品饮的茶,特别绿茶提倡的就是鲜爽,当年茶当年喝最好,红茶无分新老,口感上都不会有太大明显的变化。


  再说,就算是黑茶类,都不是绝对的越陈越好,前提是必须要有好的优质原料,成熟的制作工艺,和完善的储存条件下,在相应的年限内才会越陈越好喝。因此,跟风不可盲目,收藏也更要谨慎,起码你得会分辨,只有好茶,在好的工艺、储存环境、一定年限内,才有越陈越香的也许。


  在制作过程和工艺上,茶叶的发酵过程实际上就是茶叶的氧化过程,茶叶的发酵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内源性酶促发酵”,另一种是“外来微生物发酵”,也就是大家说的后发酵茶。红茶是全发酵茶,归属于内源性酶促发酵茶,在加工过程中,已经完成了发酵即氧化过程,茶多酚类物质已经被氧化成茶红素,因此茶汤颜色才会红艳明亮,在后期的储存过程中不在需要外来微生物的参与。


  真不明白这么黑乎乎的放了多少年的陈茶,能比新鲜爽口的新茶好喝?看着都没有正能量了,这些做老茶的也真敢讲~


  黑茶类归属于外来微生物发酵类型,其陈化过程就是茶叶在储存期间受外来微生物的参与,不断进行后期发酵(氧化)的过程。茶多酚在储存的过程中,随着缓慢的氧化,变成茶黄素,因此茶汤颜色金黄,随着时长叠加,又继续氧化成茶红素,这时的茶汤变红亮,如果继续氧化,则会变成茶褐素,茶汤就会变得褐红暗沉。随着存放时长的增加,不但茶汤颜色发生着变化,口感滋味也会跟着发生一些变化,最明显的就是一股陈旧气,就和生活中那些文物的历史感同样,是一种概念,而不是真的会造成如仙丹通常的神奇功效。


  如此以来鲜爽明亮的茶,看着多赏心悦目~


  笔者是个茶龄逾20年的老茶客,按笔者这么多年喝茶的经验,红茶存放半年到一年左右的时长,是口感、香气实现最佳的时长段,存放超过三年以上,香气反而会降低了。因此说即使是再稀有的好红茶,存放时长太久了也就不那么好喝,更遑论有什么超群的保健养生作用了,如今,你还稀罕那些老陈茶吗?

以上是 红茶真的是越陈越好吗? 的全部内容, 来源链接: utcz.com/cha/371070.html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