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抬头的由来及传统食物

农历二月初二,之所以叫龙抬头节,其实和古代天象有关。在过去,人们把黄道附近的星星分成28组,这意味着太阳、月亮和星星在天空中的位置,俗称28宿,作为天象观测的参考。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龙抬头的起源和传统食物。我希望它能帮助你。

龙头节的由来

又称春龙节、春花节,是郑州民间传统节日之一。唐代武则天当政时,民间传说因得罪玉皇大帝而被罚三年无雨,人间河干沟枯,树枯苗死,人难以生存。负责天河的龙王心里不忍,阴历二月初二私自给人降雨,因此受到处罚。人们用炒玉米花和豆子献给龙王,报答他们的救命之恩,从而感动了玉皇大帝,允许龙王继续为世界降雨。二月二月二祭龙王,成为节日。

每年二月春风过后,黄昏时分,龙角星(即角宿一星和角宿二星)就出现在东方地平线上。这时,整个苍龙的身体还隐藏在地平线以下,只是角宿开始露出来,所以被称为龙抬头。

事实上,龙抬头意味着地球冬眠后,昆虫醒来,春天、雨、蛰等太阳术语后,许多地方开始进入雨季,这也是自然规律,但在古代,龙在人们心中占有很高的地位,是吉祥的化身,也是风雨的主人,所以人们普遍认为这是龙的功劳。

传统食物龙抬头

1、葱饼

在一些地方,2月2日吃的蛋糕被称为龙鳞蛋糕,而在吕梁地区吃煎饼或葱油煎饼被称为揭龙皮。除了吃煎饼,太原地区还吃饺子,被称为吃龙耳,有些人用蛋糕卷和蔬菜吃,这意味着水龙头。晋南必须吃麻花、三子,被称为吃龙骨。

2、饺子

有些饺子看起来像元宝,有些看起来像耳朵。当龙抬头时,吃饺子被称为食龙耳。不如倒着舒服,不如饺子好吃。在龙抬头这一天,我们要注意吃肉菜饺子,也就是就是说,馅料里有肉和蔬菜。我们应该用肉菜的谐音有钱,并给新年的财源发信息。

3、驴打滚

老北京的的习俗中,人们总是喜欢在农历二月二买驴打滚来品尝。用豆沙馅包裹黄豆粉面的驴打滚形状圆润,具有财源滚滚的吉祥意义。

4、炸油糕

在北京、天津等地区,人们有春龙节吃油炸蛋糕的习俗,被称为吃龙胆。油炸蛋糕的颜色是金色的,被称为龙胆是非常生动的。方法是把小米磨成黄米,然后把黄米磨成面条,即黄米粉。由黄米粉制成的黄米糕具有黄、软、肌腱、香四个特点。有两种吃的方法,一种是普通蛋糕,另一种是油炸蛋糕。

5、春饼

春初讲究吃春饼,二月二也讲究吃春饼。春初吃春饼叫咬春,二月二吃春饼叫咬龙鳞,因为春饼又圆又薄,形状像鳞片而得名。2月2日吃春饼的习俗起源于清代,包括酱肘、猪头肉、樟茶鸭、韭菜、萝卜、豆芽等蔬菜。

6、炒豆子

2月2日在西北,甘肃省岷县等地有吃炒豆的习惯,称每年春天开始,岷县2月2日会议,人们买大黄梨回家孝敬老人,所以2月2日寺庙会议也被称为黄梨会议。

7、撑腰糕

2月2日,江浙沪地区保留了吃撑腰蛋糕的习俗,这意味着吃了蛋糕后不会背痛。

8、芥菜饭

2月2日有吃芥末饭的习俗。当地方言中有一句押韵的谚语,意思是今天吃芥末饭,一年不会得皮肤病,这有一定的科学原因,因为芥末富含维生素和叶绿素对皮肤有益。

9、面条

二月二日,北方人喜欢吃碗龙须面来讨好色头。龙须面由山东拉面演变而来,因拉出的面细如发丝,下滚水如银龙入海,故得名。据说明代御膳室有个厨师,在立春那天,做了一种像头发一样细的面条,像龙须,皇帝胃口大开,龙颜大悦,赞不绝口。从那时起,这种油炸细点就成了一种非常时尚的小吃。二月二食龙须面有顺顺滑滑,顺心如意的美好寓意。

10、面旗子

农历二月二,淄博人有吃炒面旗的传统习俗。所谓面旗,就是切成菱形面,长宽3-2厘米。用白抗土加热干面旗,炒成炒面旗。

11、爆米花

当武则天成为皇帝时,这件事惹恼了玉皇大帝,玉皇大帝传诏四海龙王,三年内不得向世界降雨,有条黄龙却违背了意愿。玉帝得知后,把它放在凡间,压在舍利塔下,玉帝说如果想回到天堂,除非金豆开花。人们到处寻找开花的金豆来拯救龙王。第二年二月初二,当人们翻晒玉米种子时,突然想到玉米就像金豆,炒开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家家户户都爆玉米花,并在院子里设案烧香,供开花的金豆使用。

12、炒面

在安徽省黄山市涉县北乡,每逢农历二月初二,到中午吃饭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吃炒面。炒面是把面条拉成一小段,然后和肉丝、油豆腐丝、竹笋丝、青菜一起炒。因为炒面看起来像虫子,意思是大家一起炒虫子,一起吃。

龙抬头的传说

传说一

传说尧王的父亲帝(帝俊)有四个王妃:姜元、简狄、庆都、常仪。本来常仪的地位最低,但自从生了儿子,大家就另眼相看。 庆都一直担心没有儿子。有人告诉她,神母庙求子很有效,只要真诚,没有不可能。据女巫说,元宵节晚饭后,她去庙里摆供品,然后恭恭敬敬地敲了三个头,双手合十,祈求神赐子。两头说话。年旱,人民生活艰苦。天上有一条赤龙,看到了人间的悲惨局面,产生了怜悯之心,私下里下了一场雨。玉皇大帝知道了这件事,就把赤龙压在山下。玉皇大帝为赤龙求情,说:除非金豆开花。二月二那天,不知从哪里来的一位老母亲,一直喊道:卖金豆!人们很纳闷,买回家看看,有些大豆。这些大豆在锅里炒,噼啪作响。玉帝得知,不得不放出赤龙,贬下凡间。庆都从神母庙求子后,天天盼好消息。一天晚上,她梦见一条赤龙跟着,从此怀孕了。第二年二月二,先是电闪雷鸣,然后是阳光明媚。院子里有一道金光,孩子出生了,名叫放勋,后来是尧王。放勋聪明,从小就很受欢迎。他长大成为皇帝后,每年2月2日都会和人民一起耕田。皇帝耕田的习俗就这样传下来了。每逢过年,集上卖的木版年画,皇帝爷爷使金牛,就是这样。每个人对尧王的出生都有不同的看法。后人编了一段:金豆开花红龙,抬头 姚王喜出生于二月初二。

传说二

据说龙抬头节起源于伏羲时代,伏羲重农桑,务耕田。每年农历二月初二,皇后送饭,御驾亲耕,自理一亩三分地。后来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纷纷效法先王。周武王不仅遵循这一传统做法,而且作为一项重要的国策实施。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举行重大仪式,让文武百官亲耕一亩三分地。据说这就是龙抬头节的由来。

传说三

这样一个神话故事还在中国北方民间流传。说武则天成为皇帝,惹恼了玉皇大帝,三年内不得向世界降雨。不久,负责天河的龙王听到了民间人民的哭声,看到了饿死人的悲景象,担心人间生路断绝,违背了玉帝的旨意,为人间降了一场雨。玉帝得知龙王被打下凡间,压在一座大山下受苦,山上立碑:龙王降雨犯天规,受人间千秋罪;如果你想重新登上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为了拯救龙王,人们到处寻找开花的金豆。第二年农历二月初二,人们翻晒玉米种子时,以为这玉米就像金豆,炒一炒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于是家家户户爆玉米花,并在院子里设案烧香,供开花的金豆使用。(传说有误。武则天是唐朝的人物,玉米是明朝传入中国的。玉米种子在哪里?) 龙王抬头一看,知道百姓救了它,便大声对玉帝喊道:金豆开花了,快让我出去!玉帝看到金豆花在人间家家户户的院子里盛开,只好传诏龙王回到天庭,继续给人兴云布雨。从此,民间形成了每年二月初二吃玉米花的习惯。 这个天地融为一体的民间故事,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它也反映了古代农业受天气限制的现实,以及农民渴望顺利和丰收的美好愿望。

以上是 龙抬头的由来及传统食物 的全部内容, 来源链接: utcz.com/wiki/713021.html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