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抬头的来历及民间习俗

农历二月初二,之所以叫龙抬头节,其实和古代天象有关。在过去,人们把黄道附近的星星分成28组,表示太阳、月亮和星星在天空中的位置,俗称28宿,作为天象观测的参考。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龙抬头的起源和民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龙抬头的起源

龙抬头(农历二月二),又称春耕节、农事节、青龙节、春龙节等。,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节日。龙是指二十八宿中东方苍龙七宿星象,每年仲春毛月初,龙角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故称龙抬头。龙抬头日在二月末,二月的月建为毛;毛是十二地支之一,五行属木,占卜为震;九二在占卜互震中,震为龙,说明龙已经离开了潜伏状态,出现在地表上,崭露头角。龙抬头标志着阳气从地底出来,阳气生长,万物生机盎然,春耕开始。自古以来,人们也把龙抬头日作为祈福纳祥转运的日子。

龙抬头起源于对自然天象的崇拜,这与古代人们对星星运行和农业文化的理解有关。虽然龙抬头有着悠久的历史来源,但它已经成为一个全国性的节日,并出现在元朝以后的文献中。有许多与龙抬头相关的活动,但无论如何,它都围绕着美丽的龙神信仰展开,这是一种人们寄托生存希望的活动。就全国而言,由于地区不同,当地的习俗也不同。

自古以来,人们就在仲春龙抬头这一天敬龙庆祝,祈龙消灾赐福,风调雨顺,五谷丰收。农历二月二不仅是龙抬头节,也是土地神诞辰的社日节。由于节日重叠,南方部分地区的2月2日(古代是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既有龙抬头节的习俗,也有祭社的习俗。比如在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区,2月2日以祭社(土地神)为主,祭龙多在龙飞天的端阳。

龙抬头的民俗

一、剃龙头

演变成民俗,认为2月2日剃头会像龙一样从冬眠中醒来,开始活动。因此,人们非常重视二月二,剃龙头,每个人都想要一个好兆头。在古代,月不剃头的习俗。到现在,不管头发有多长,都要等到二月二才理发。所以整个第一个月,理发店都很拥挤,生意也很少。一到二月二,来理发的人络绎不绝。对于那些今天来理发的人来说,重要的不是理发本身,而是要求好运:每个人都会剃掉水龙头。

在过去,民间也有有钱无钱,剃头过年的说法。在其他地方,女孩也在这一天穿耳洞。

2月2日,剃龙头的习俗只是众多民俗之一。各地还有许多其他与龙有关的习俗。

二、 引龙回和熏百虫

据古籍记载,2月2日,人们开始在门外撒草木灰,将草木灰线撒在院子、房子、厨房和水箱周围,称为龙回。

龙是要引回自己家的,百虫是要驱除的,所以摊煎饼,熏床,炕,让百虫不生。

三、食物加龙头衔

虽然不同地方的人有不同的饮食,但它们都与龙有关。吃面条的人叫吃龙须面;吃蛋糕的人,龙鳞;吃饺子的人叫吃龙牙 、龙耳;吃米饭叫龙子;吃馄饨叫龙眼。简而言之,它应该以龙体命名。

四、敲龙头唤醒龙

2月2日上午,东北部分地区以长竿击打房梁,称之为敲龙头,唤醒龙,祝一方平安。

大人小孩还念着:2月2日,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有些地方在院子里用炉灰撒成大圆圈,把全谷物放在中间,叫囤或填仓。祝当年全谷丰收,仓库满。

五、带女儿回娘家

二月二日,家家户户接女儿。过去,正月新娘不回门,媳妇不离开母亲家,正月不空房。因此,在正月,已婚女儿不能回到母亲家。二月二,正月是吉祥的日子,所以每个家庭都把女儿带回母亲家。

尤其是那些怀孕的小媳妇,回娘家更有把龙气带回娘家的说法,更受娘家人的欢迎。

六、妇女避免使用针线,恐伤龙眼

2月2日,古籍记载:闺房停止针线,恐怕会伤龙眼。据说龙抬头用针线会伤龙眼。女生媳妇不用做针线活就能玩。

七、引钱龙

在过去,在2月2日清晨,人们从井里挑水回家,倒进水箱,被称为钱龙。据说谁是第一个挑水回家的人,也就是第一个引进钱龙的人,今年的财富将会很大。所以经常出现在2月2日凌晨挑水的情况。今天,虽然没有必要去井里挑水,但人们仍然灵活地从水管里提前接水,这意味着保持不变。

八、送孩子入学

在过去,父母经常选择在这一天送孩子上学,这意味着好的彩头可以让孩子更容易脱颖而出。

龙抬头的传说

传说一

传说尧王的父亲帝(帝俊)有四个王妃:姜元、简狄、庆都、常仪。本来常仪的地位最低,但自从生了儿子,大家就另眼相看。 庆都一直担心没有儿子。有人告诉她,神母庙求子很有效,只要真诚,没有不可能。据女巫说,元宵节晚饭后,她去庙里摆供品,然后恭恭敬敬地敲了三个头,双手合十,祈求神赐子。两头说话。年旱,人民生活艰苦。天上有一条赤龙,看到了人间的悲惨局面,产生了怜悯之心,私下里下了一场雨。玉皇大帝知道了这件事,就把赤龙压在山下。玉皇大帝为赤龙求情,说:除非金豆开花。二月二那天,不知从哪里来的一位老母亲,一直喊道:卖金豆!人们很纳闷,买回家看看,有些大豆。这些大豆在锅里炒,噼啪作响。玉帝得知,不得不放出赤龙,贬下凡间。庆都从神母庙求子后,天天盼好消息。一天晚上,她梦见一条赤龙跟着,从此怀孕了。第二年二月二,先是电闪雷鸣,然后是阳光明媚。院子里有一道金光,孩子出生了,名叫放勋,后来是尧王。放勋聪明,从小就很受欢迎。他长大成为皇帝后,每年2月2日都会和人民一起耕田。皇帝耕田的习俗就这样传下来了。每逢过年,集上卖的木版年画,皇帝爷爷使金牛,就是这样。每个人对尧王的出生都有不同的看法。后人编了一段:金豆开花红龙,抬头 姚王喜出生于二月初二。

传说二

据说龙抬头节起源于伏羲时代,伏羲重农桑,务耕田。每年农历二月初二,皇后送饭,御驾亲耕,自理一亩三分地。后来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纷纷效法先王。周武王不仅遵循这一传统做法,而且作为一项重要的国策实施。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举行重大仪式,让文武百官亲耕一亩三分地。据说这就是龙抬头节的由来。

传说三

这样一个神话故事还在中国北方民间流传。说武则天成为皇帝,惹恼了玉皇大帝,三年内不得向世界降雨。不久,负责天河的龙王听到了民间人民的哭声,看到了饿死人的悲景象,担心人间生路断绝,违背了玉帝的旨意,为人间降了一场雨。玉帝得知龙王被打下凡间,压在一座大山下受苦,山上立碑:龙王降雨犯天规,受人间千秋罪;如果你想重新登上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为了拯救龙王,人们到处寻找开花的金豆。第二年农历二月初二,人们翻晒玉米种子时,以为这玉米就像金豆,炒一炒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于是家家户户爆玉米花,并在院子里设案烧香,供开花的金豆使用。(传说有误。武则天是唐朝的人物,玉米是明朝传入中国的。当时玉米种子从哪里来? 龙王抬头一看,知道百姓救了它,便大声对玉帝喊道:金豆开花了,快让我出去!玉帝看到金豆花在人间家家户户的院子里盛开,只好传诏龙王回到天庭,继续给人兴云布雨。从此,民间形成了每年二月初二吃玉米花的习惯。 这个天地融为一体的民间故事,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它也反映了古代农业受天气限制的现实,以及农民渴望顺利和丰收的美好愿望。

以上是 龙抬头的来历及民间习俗 的全部内容, 来源链接: utcz.com/wiki/713146.html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