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宗“龙井”怎么啦?

美女品茶

  京城各地满大街炒作“龙井”,西湖那边却把正宗“龙井”往沟里倒,“龙井”,这个享誉中外的中国名茶怎么啦?
  正宗“龙井” 倒臭沟
“龙井”在京城的大小茶叶店就一直没“闲”着。“明前”、“雨前”的招牌,使“龙井”大出风头,其“身价”更是让北京人眼花缭乱。一位茶叶公司的经理对记者说:“往年每到‘清明’前后,京城的茶庄也闹‘龙井’,但今年却透着邪乎。一个只有十多平方米门脸的茶叶店居然对外称进了20多公斤一级‘龙井’。而离‘清明’还差20天,有的茶叶店已对外打出‘明前’的招牌。看来‘龙井’的身份越来越乱了。”记者从茶叶专家那儿了解到所谓“明前龙井”,通常是在清明节前几天才有可能上市。但是3月初京城就满大街的吆喝“明前龙井”了。
 记者的调查发现,浙江目前有60多个县市仿照西湖龙井的加工工艺生产龙井茶,统称“浙江龙井”,年产量据说上万吨。对于海内外不是很懂茶经的普通茶客来说,浙江龙井、西湖龙井都是龙井,很少有人注意到其中的区别。它们对于西湖龙井的打击,也许比老字号茶园的减少更加具有毁灭性。
一位老茶农痛心地说,梅家坞每年产茶7万多公斤,占整个“西湖龙井”产量的六成以上,这几年市场上便宜的假冒“龙井”越来越多,正宗的“龙井”却被挤出门外,以致年年都要积压几万公斤,卖不出去,实在没办法,只能狠心将这些存放3年以上的“龙井”倒在溪沟里了。您瞧,京城各地满大街炒作“龙井”,西湖那边却把正宗“龙井”往沟里倒,“龙井”,这个享誉中外的中国名茶怎么啦?
“龙井”真本色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理事、《中国茶文化今古大观》一书的作者舒玉杰先生对“龙井”曾做过深入的研究。他对记者说:西湖龙井茶是取自于西子湖和‘龙泓井’的圣水而得名。西湖西南有个龙井村,茶园分布于狮子峰、龙井、虎跑、梅家坞、五云山、灵隐一带。唐代陆羽著的《茶经》中已有‘杭州、钱塘天竺、灵隐二寺产茶’的记载。北宋的苏轼在杭州当知州时,考证过西湖种茶的历史。他认为南朝诗人谢灵运在西湖的下天竺一带翻译佛经时,从天台山带来的茶树种子,在此开始种植栽培。如果据此推算‘西湖龙井’始于南北朝,到现在大约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
 “西湖龙井”每年春季分4次采摘,清明前采的头茶称为‘明前茶’,其嫩芽像莲心,所以也称‘莲心’,按特级‘龙井’的标准,一斤炒制出来的‘莲心’至少有6万左右的嫩芽。谷雨前采摘的叫‘雨前茶’,又称‘二春茶’。立夏之际采的叫‘三春茶’,此时茶芽发育较大,附叶两瓣,形似雀舌,所以又叫‘雀舌’。‘三春茶’采过之后一个月再采叫‘回春茶’,这时茶的叶子已成片,并附带茶梗,所以也叫‘梗片’,其品质已不如前三种。由此看来,采摘的时间不同,茶质也就不同,当然在价位上也有很大区别。难怪很多茶商在“明前”“雨前”上大作文章。
  其实,真假‘龙井’懂眼的人是很好分辨的。因为‘龙井’有一种特殊的香气,用我们的行话说叫‘板栗香’,泡出来的茶味儿有点儿像栗子的香气。‘龙井’有四绝,即色翠、香郁、味醇、形美。过去‘龙井’分1到8个品级,特级‘龙井’至少有6万个芽,茶叶光滑扁平匀直,打上包儿,捅一个窟窿,茶叶会一根根掉下来。泡出来一芽一叶,汤非常清澈,不能带‘鱼叶’(附在茶柄的小叶)。这些特点是其他茶叶无法替代的。
“龙井”多多有
 张先生今年76岁,搞了大半辈子茶叶,对目前的“龙井”闹市有其独到的见解。他告诉记者,以前,只有西湖地区的狮峰、梅家坞、云溪、虎跑等地产的茶叫‘龙井’。杭州周边其他地区产的茶叫‘旗枪’。70年代,一斤狮峰特级‘龙井’23.5元,一斤一级‘旗枪’9元。您瞧差别有多大。80年代中期茶叶市场放开以后,新昌、温州、富阳等地产的茶也分别叫起了‘龙井’,浙江省茶叶公司把西湖以外地区产的‘龙井’,统称‘浙江龙井’。这样‘龙井’的产量一下就上去了。‘龙井’有早采和晚采之分,以前只有春芽才做‘龙井’采摘期从清明前一直到谷雨,只采一季,5月1日就结束了,夏秋茶是不做‘龙井’的。现在有的地方过了5月份还在采制,这必然会产生质量问题。
 今年4月清明前后,京城一些茶庄和商场在门前支锅搭灶,请来茶艺师现场炒制‘龙井’,引起京城百姓的浓厚兴趣。对此,张大为说:“高档‘龙井’的炒制在工艺上非常讲究,一般分为‘青锅’和‘辉锅’两道工序,传统制作工艺有:抖、带、挤、甩、挺、拓、扣、抓、压、磨十法。一般5斤鲜叶能炒制出一斤茶叶,‘青锅’有杀青的作用,但‘青锅’炒出来的茶还会有潮气,所以要再“辉锅’,把茶叶包起来,放上白灰来吸收里面的水分,在产地一般要放到缸里封存一个星期左右,收灰后的茶叶泡出来才好喝,而且能在恒温的情况下存放一年。现场炒制出来的就没这种效果,而且新茶马上沏水喝也不好。但是,现场炒作对推广绿茶,把‘龙井’是怎么制作的告诉人们,提高人们对茶文化的喜好是有好处的。但是商家必须实事求是,正确引导消费,不能误导消费者。
“龙井” 真与假
 正是由于喝绿茶的人多了,名茶“龙井”才倍受人们的青睐,也才有“龙井”闹市的行情。清明前后,茶叶产地的一大批茶商纷纷涌入京城,以便借势抢摊。日前,来京了解“龙井”行市的杭州市茶叶协会副会长祝百昌,他对记者说:“我没想到目前北京喝绿茶的人比三四年前多了一两倍。北京茶市的绿茶气势很旺,不光是‘龙井’,其他绿茶也好卖。这主要是因为现在北京的水比过去好喝了,好的绿茶能泡出好的味道来。”
 祝百昌说:“假‘龙井’在几年前就已招摇过市,对正宗的‘西湖龙井’冲击很大。这个问题已引起浙江省政府的关注。但是记者走了北京的几家老字号茶庄,发现他们卖的‘龙井’都是正宗的。假‘龙井’主要出现在一些小茶叶店和批发市场。现在西湖的茶农已经提出来要保护‘龙井’这个品牌,许多人也在抓紧研究,把‘龙井’各个品级的标准样搞出来。以便让广大消费者来识别。”
  说起京城的茶叶店,解放初期有132家,1956年公私合营时有82家,60年代以后茶叶统购统销时只有19家,现在已经增加到700多家,如果加上商场和超市的茶叶专柜约有7000多家。马连道原北京茶叶公司附近有一条茶叶街,门脸一家挨一家,仅这一条街就有100多家茶叶门市部和茶叶公司。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秘书长吴锡端说:“目前北京的茶叶市场确实有些混乱,但是消费者在选择茶叶时也变得理智多了,别看有些茶叶店打出正宗‘龙井’的招牌,消费者不一定买账。
 吴锡端表示,‘龙井’之争是历史遗留的问题。‘龙井’不是品牌,是一个茶叶品种,同样的问题在‘碧螺春’、‘黄山毛峰’等绿茶上也存在争议。有些地方也许比杭州西湖更适宜种‘龙井’,比如浙江的新昌。但‘龙井’必须保持它的特点。浙江省把西湖以外的叫‘浙江龙井’,也未尝不可,但茶叶拿到市场上必须标明产地,不是西湖地区产的就不能叫‘西湖龙井’。”
 同样,许多茶叶专家谈到这,也说对于‘西湖龙井’这样驰名中外的名茶,应该对产地进行保护。现在不仅北京闹‘龙井’,浙江茶叶产地也在闹‘龙井’,比如新昌有一块地种出来的茶,在某些方面超过了西湖,炒茶的师傅也是龙井村过去的。他们也可以叫‘龙井’。但不能叫‘西湖龙井’。江泽民同志到法国访问时,参观了波尔多的葡萄园,他对法国政府保护波尔多地区葡萄酒的做法非常赞赏。‘西湖龙井’也应像法国的波尔多葡萄酒那样受到国家的保护。

以上是 正宗“龙井”怎么啦? 的全部内容, 来源链接: utcz.com/cha/487506.html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