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前蒙顶甘露

  绿茶的加工,简易分为杀青、揉捻和干燥三个步骤,其中关键在于初制的第一道工序,即杀青。鲜叶通过杀青,酶的活性钝化,内含的各种化学成分,大部分是在没有酶影响的条件下,由热力作用进行物理化学变化,因而形成了绿茶的品质特征。 杀青对绿茶品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通过高温,破坏鲜叶中酶的特性,制止多酚类物质氧化,以预防叶子红变;另外蒸发叶内的一些水份,使叶子变软,为揉捻造形创造条件。揉捻是绿茶塑造外形的一道工序。通过利用外力作用,使叶片揉破变轻,卷转成条,体积缩小,且便于冲泡。另外一些茶汁挤溢附着在叶表面,对提高茶滋味浓度也有重要作用。干燥的目的,蒸发水分,并整理外形,充分发挥茶香。干燥方式,有烘干、炒干和晒干三种形态。绿茶的干燥工序,通常先历经烘干,随后再进行炒干。

明前蒙顶甘露插图

  “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蒙顶茶产自四川省名山、雅安两地的蒙山,山上清峰有汉代甘露祖师吴理真手植七株仙茶的遗址。蒙顶甘露是中国最古老的名茶,被尊为茶中故旧,名茶先驱。

  蒙山位于四川省邛崃山脉之中,东有峨眉山,南有大相岭,西靠夹金山,北临成都盆地,青衣江从山脚下绕过。自古有“蒙山之颠多秀岭,恶草不生生淑茗”的说法。“蒙顶甘露”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卷曲(揉捻)型绿茶,由宋代蒙山名茶“玉叶长春”(公元1112年)和“万春银叶”(公元1120年)演变而来。

  “蒙顶甘露”的制法工艺沿用明朝的“三炒三揉”,在加工过程中加入了揉捻工艺,和普通的绿茶相比,滋味愈发鲜嫩醇爽。

  甘露在梵语是“念祖”之意,又表茶汤似甘露。

  此款2019年早春“蒙顶甘露”为春分季节采摘,单芽或一芽一叶初展。芽外形卷曲,紧凑多毫,纤细匀整。色泽嫩绿鲜润,银白相间。闻干茶,春气馥郁鲜嫩,淡奶栗香甘润,蕊蜜毫韵由鼻腔飘入腹中,滋味鲜爽回甜。

  摇香,鲜嫩甘甜的蕊味栗蜜四溢。

  开泡,茶汤颜色淡绿清透,一层卷曲的细毫悬于汤面,密密实实。

  第一泡,闻之浓郁的炒栗香豆香交融,鲜毫爽韵淡雅;入口舌面似春风拂过的蔷微花蕊心丝丝清甜,喉底甘醇。

  第二泡,汤面毫密,入口茶水鲜爽含香,栗甘奶润,微兰气足,鼻醒目清。稍事,舌尖甘凉,后齿辛寒,喉底似干,过后生津。

  第三泡,胃动气涌,汤柔绵细润,齿颊留芳,喉下回甘。

  第四泡,腔喉兰醇甘鲜,舌柔津满。

  第五泡,茶汤颜色淡青透白明润;入口柔软细密,清甜辛凉喉爽,暖气沉腹。

  第六泡,仍是舌甘齿寒,鲜甜在喉,津水流淌。

  第七泡,闻之淡奶的气息仍在,入口汤虽淡,气仍足,频频上奔,数分钟后,只觉齿间辛气上行,头汗背热。

  第八泡,只有甘甜清凉依旧。

  第九泡,明透的茶汤,无色之色,淡淡的冰糖般的甘露茶水,无味之味,只有气仍在,落脚生暖。

  茶底色泽绿黄,叶嫩芽壮纯整。

  所谓甘露,不以味胜,而以水胜,水中极品,称为甘露;此茶可化水为甘露,茶汤无色而明透,无香而鲜润,无味而甘凉,无韵而柔绵,无形而气行,久置再饮,愈发甘甜润凉,回甘无限。尤如甘露,令人回味。

  蒙顶甘露茶为一一奶韵栗甜蔷薇鲜,芝兰冰糖甘露显。(作者:乙昕山人李老师,来源:莲花山房茶馆,图来源:南茗佳人)

  以上是关于“明前蒙顶甘露”的相关内容,更多绿茶的茶叶知识大全,欢迎访问。

以上是 明前蒙顶甘露 的全部内容, 来源链接: utcz.com/cha/374279.html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