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表演与茶艺歌舞

茶文化

  现在我们在各种场合看到的有关茶事的舞台表演大致可分成“茶道表演" title="茶道表演">茶道表演”与“茶艺歌舞”两大类,这些表演在茶学教育与茶文化推广上起到很大的效用。但我们必须将它们的特性与在茶文化上所扮演的角色弄清楚,才能有效地加以应用与吸收。

  “茶道表演”是为了述说茶文化内涵而从事的演出;“茶艺歌舞”是以茶文化为题材所从事的歌舞节目。

  有的茶道表演是为了告诉观众“泡茶”上的一些做法,如小壶泡法如何操作、大桶茶如何做等等;有的茶道表演是为了告诉观众一些茶道的形式,如将日本在榻榻米上进行的茶会扼要地搬上舞台,或将无我茶会的缩小版在舞台上呈现,亦或将某个境界的品茗方式在舞台上告诉大家。这些都有如上课时的演示,只是以比较表演性的方式将它展现出来而已。

  相对于茶道表演,“茶艺歌舞”的娱乐成分要高一些,寓教于乐的目的要强一些。它可以只是以“茶”作标题,尽情表现歌舞的效果,如采茶歌、采茶戏,也可以将泡茶的手法、茶道的精神、茶会的形式、茶文化的历史以歌舞夸张的手法展现出来。“茶道表演”的“茶汤浓度”要高一些,“茶艺歌舞”的“茶汤浓度”可以淡一些。当“茶艺歌舞”的“茶汤浓度”浓到一定程度,如到达70%以上,就可以归到“茶道表演”了。

  上述的分类只是就其性质而分,并没有价值上的分辨。有些场合需要“说教”性较重的表演,有些场合又需要“娱乐”性较高的演出。如果“茶艺歌舞”进入了“茶道表演”的功能领域,那两种场合又都可以派上用场了。“茶道表演”与“茶艺歌舞”的各自质量问题也不在上述的范围,有些表演内容的知识性与艺术性很高,有些则不然。知识性的错误在“茶道表演”的场合上会误导观众,艺术性不高或是低俗在“茶艺歌舞”的范畴内会污染社会环境。

  戏剧(含歌剧)具有较强的解说能力,所以是“茶道表演”与“茶艺歌舞”的双栖媒体,它本身就是舞台娱乐节目的能手,又可以用来传播茶道知识于无形。

  不论是“茶道表演”还是“茶艺歌舞”,我们是将之界定在舞台表演的节目性活动,如果将其搬到台下,应该就成了实际泡茶喝茶的场景,就成了实际的一场茶会,就是融入茶会不可分割的活动项目。台上台下原本就是不容易分割的,如果“茶道表演”搬到台下后无法与实际茶道生活衔接、如果“茶艺歌舞”搬到台下后无法在茶会中起到增加茶味的功效,那么我们要说,那只是一般的“舞台表演”,不是“茶道表演”也不是“茶艺歌舞”。

  我们现在极需要属于“茶道表演”、“茶艺歌舞”,或是属于两项结合为一的歌舞作品(含戏剧)。这些作品的艺术性高、茶味足。如果是通俗性的作品,能够广泛在民间流行;如果是艺术纯度高的作品,能够经常进入到音乐厅、戏剧院的歌唱、演奏、表演节目单中,那么这些作品不只是喝茶的人爱看爱听,社会大众也喜欢,艺术界的人也承认它的艺术价值,这样的作品对茶文化的提升与推广很有帮助。然而,期待这样的表演、歌舞作品,必须让这些搞创作的艺术家看到、体会到能感动他们的茶文化,社会上也应有足够的这种茶文化氛围。

  茶道要提升到“艺术”的领域,它的“表现技法”与“艺术性”、“思想境界”必须并驾齐驱,而且融合为一。表现技法必须准确、精到;艺术性必须要有足够的美学基础;思想境界必须完备且具体表现茶性。这三项在目前都还有许多尚待学术整理、推广应用、补足创新的空间。文/蔡荣章

以上是 茶道表演与茶艺歌舞 的全部内容, 来源链接: utcz.com/cha/369430.html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