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引种|茶树引种技术简介
茶树的种类多种多样,茶树引种对茶树的种植和得出优良的品种有很大的帮助,对茶树引种技术简介会帮助大家对茶园的种植有更多的了解。
茶树引种是使栽培品种多样化、良种化最简便有效的手段,它包括国内省与省、国外国与国之间茶树优良品种的引人。一般引种地区之间应该是地理上间隔,生态条件有差异的。
茶树引种,方法简便,容易见效,50年代以来,扩大了良种种植面积,例如云南大叶种引至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省区,面积已达100余万亩,福建、浙江等省利用引种驯化的云南大叶种作原始材料,育成一批优良高产的新品种。南茶北引取得新的进展,中国茶树分布的最北界线,由原来的34°40′N左右推移到37°49′N附近,向北推进了350余km。还先后从前苏联、日本、印度、越南等国引进一些茶树品种,如格鲁吉亚1号、4号、6号、8号、薮北种、阿萨姆种和越南大叶种等。
引种驯化主要有两点:
第一,从生态条件相近地区引种容易获得成功。引种时先要了解引种地区与原产地区之间在纬度、海拔高度、气候、土壤等生态条件的差异程度,其中又以冬季绝对最低气温与土壤pH值为主要因子。差异程度小,可直接引种;差异程度大,则采取“逐步迁移种法”。
第二,引种驯化的成败与难易,不仅决定于植物个体发育的年龄,也决定于系统发育的年龄。采用种子实生苗作引种材料,其个体发育年龄小,适应性强,成功的可能性大;杂种的系统发育年龄比纯种小得多,故有较强的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南茶北引后,茶树由高变矮,叶片由大变小,由薄增厚,栅状组织层次由一层增加到二、三层,茶多酚含量减少,水浸出物增加,开花结实减少,春季发芽期推迟,而抗寒能力逐渐增强。北茶南移后,一般表现发芽提早,开花结实增多,茶多酚含量提高。引种时,根据自然条件与生产茶类,明确引种目标;在大量引种之前,必须先进行少量试种,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还要做好种苗检疫工作,防止病虫与杂草的传播。
新建茶园或老茶园改植换种时,若从外地引进茶树品种,以下注意事项供大家参考:
一、自然条件的差异性。在选用、引进新品种时都必须先对茶区的自然生态条件如温度、降水量、无霜期、土壤PH值等了解清楚,然后对引进品种的原产地或原分布区的自然生态条件作一比较,差异过大,则引进品种无法适应或生长不良。低温是引种的限制因子,而茶树又表现有最低临界温度(即茶树忍受最低温度的极限)。超过最低临界温度,就会使茶树严重冻伤或冻死。包括恩施在内的长江中下游茶区,从浙江、福建、江西、湖南等省引种较易成功。
二、茶树品种的适制性。有的茶树品种适制绿茶(如龙井43、鄂茶1号、乌牛早等);有的适制红茶(如云南大叶种、英红9号、云抗10号等);有的适宜红绿兼制(如福云6号、福鼎大白茶、迎霜等);有的适制蒸青绿茶(如薮北种、碧云、中茶102等);黄玫瑰、岭头单枞、八仙茶等则适制乌龙茶。恩施地区主产绿茶和工夫红茶,由于地方群体品种所制工夫红茶品质优良,生产上不宜引种红茶品种,而侧重适制绿茶或红、绿兼制品种的引进。
三、茶叶产品开发的需要。茶叶产品在要求品质优良的同时,应注意产品的多样性,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在适制绿茶的品种中,龙井43、龙井长叶、乌牛早、平阳特早茶、菊花春等适制扁形绿茶;福云6号、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等品种,适制以单芽为原料的芽茶和红条茶;而迎霜、翠峰、宜红早、槠叶齐、凫早2号等品种则适制多毫的条型绿茶。上述品种均适宜长江中下游茶区种植。
四、早、中、晚生品种搭配。在选择早生(特早生)品种的同时,要注重中、晚生品种的合理搭配,以便轮流管理、轮流采摘、及时加工,有利于人力、物力资源的充分利用和综合效益的提高。尤其在高山茶区,更加适宜种植中、晚生品种和抗寒、抗旱性强的品种。实际上,“早”也是相对的,如果大家都栽培早生种或大棚栽培“反季节茶”,“早”也就失去竞争力了。同时,早、中、晚生品种搭配,如早生种遭遇“倒春寒”危害,还有中、晚生品种顶替。近几年来,恩施茶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倒春寒”危害,造成不小损失。一般一个500亩的茶场,特早生和早生种各配置200亩,中、晚生品种各栽培50亩较为适宜。
五、栽培技术的特殊性。不同茶树品种的栽培技术不尽相同,只有了解引进品种的特殊性和当地的自然条件,才能做到“因树制宜”的培育管理。重点考虑的是引进品种的分枝习性、耐寒性、水肥要求及发生病虫害等情况。一般分枝较稀的直立型茶树品种宜用双行条栽,亩植5000—6000株;分枝较密的开张型茶树用单条栽,亩植4000株。芭蕉侗族乡已引种的龙井43,其产量对水肥反映很敏感,故在生产上要注意及时足量施肥。同时,该品种易发生云纹叶枯病,应及时防治。
六、茶树品种的优异性及种苗质量。发展无性系良种是各产茶国发展新世纪茶业的共识。一般应选用国家级或省级无性系良种(前文所述茶树品种均为省级以上无性系良种)。茶树种苗质量有国家强制性执行标准(《茶树种苗》)。标准规定:无性系大叶品种一年生苗高不得低于25cm,茎粗不小于2.5mm;无性系中小叶品种一足龄苗高不得低于20cm,茎粗不小于2.0mm,并注意植物检疫,所引进茶苗不得有茶根结线虫、茶饼病、茶根蚧、根癌病等危险性病虫害。
七、引种数量。一般一个县可选择3—5个左右的当家品种,且以中小叶型品种为主,大叶型品种为辅;以早生(特早生)品种为主,中晚生品种为辅。每一个品种的引进均应掌握“少量引进试验,就地繁殖推广”的原则,不宜一次性大面积引进一个或多个品种。如芭蕉侗族乡1992年从福建引进福云6号60万株,在灯笼坝村稻田种植,经过几年的观察,性状表现良好,后扦插繁殖推广,大面积种植。2001年该乡又从浙江杭州引种龙井43号50万株,表现优良,今秋可扦插50亩,以供扩大栽培之需。
八、引种时间。生产上引种移栽以春季(2月下旬至4月上旬)和秋季(10月中下旬至11月下旬)为主。在冬季无严寒低温或水利条件较好的地区,秋栽优于春栽,且栽后应及时搞好浇水、修剪、覆盖等工作。
以上是 茶树引种|茶树引种技术简介 的全部内容, 来源链接: utcz.com/cha/365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