盱眙县属于江苏哪个市(盱眙县历史及行政区划沿革)

盱眙属于江苏省淮安市


盱眙县,是江苏省淮安市下辖县,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淮安西南部,淮河下游,洪泽湖南岸,江淮平原中东部;东与金湖县、滁州天长市相邻,南、西分别与南京市六合区、滁州市来安县和明光市交界,北至东北与分别泗洪县、洪泽区接壤。
盱眙县地处北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区域,属季风性湿润气候。地势西南高,多丘陵;东北低、多平原;呈阶梯状倾斜,高差悬殊220多米。淮河流经境内,东、北部濒临洪泽湖,有低山、丘岗、平原、河湖圩区等多种地貌。

秦置盱台[Yi]县,东汉改盱眙县。许慎《说文》曰:“张目为盱,举目为眙,城居山上,可以瞻远,故名。”

盱眙县,是江苏省淮安市下辖县,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淮安西南部,淮河下游,洪泽湖南岸,江淮平原中东部;东与金湖县、安徽省天长市相邻,南、西分别与安徽省来安县和明光市交界,北与洪泽区、泗洪县接壤。 

盱眙位于淮河下游、洪泽湖南岸,隶属淮安,县域面积2497平方公里,总人口80万人,人均国土面积位居全省县区之首。盱眙是江苏农业大县,境内河湖山林兼备,具有得天独厚的山水生态优势、农业资源优势和区位条件优势,拥有盱眙龙虾、盱眙龙虾香米、盱眙碧根果、盱眙西瓜等众多优质特色农产品,并有11个地标产品,70余个农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先后荣获全国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获批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目前,盱眙龙虾养殖面积达83.5万亩,年产龙虾12万吨,年交易量15万吨。盱眙全县拥有龙虾产品加工企业70余家,从事龙虾产业人员近20万人,全国龙虾餐饮加盟店超2000家,各类网店近2000家,形成了龙虾美食、龙虾饲料、龙虾调料、龙虾香米四大系列产品。盱眙龙虾品牌价值也达到了215.51亿元,先后获得“中国名菜”“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是“淮味千年”首批授权产品,连续六年位列全国水产类公用品牌第一名。

建置沿革

盱眙历史悠久,建县已有2230多年,早在夏、商、周朝即分别为扬、徐、青等州管辖,春秋末属吴国,名善道,曾是诸侯会盟的地方。战国时,越灭吴,盱眙属越国;后楚国东侵扩地至泗上,盱眙为楚邑。

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度时,盱眙建县,县名初为“盱台”(台,音怡),后为“盱眙”。境内有都梁山,山上盛产都梁香草(即泽兰)。古县治在圣人山一带,登山可以眺远,故名。境内都梁山盛产都梁香草(即泽兰),又称都梁。据《资治通鉴》、《太平寰宇记》、《大清一统志》载,县治是唐武德八年后从圣人山一带迁至今第一山的。

盱眙县秦时属泗水郡。

西汉时属徐州临淮郡,都尉驻盱眙。

东汉属徐州下邳国。

三国时属魏国徐州下邳郡。

西晋属徐州临淮国,治盱眙。

东晋末改称盱眙郡。

南北朝时先属南兖州,后期属北齐淮州。

隋时降为县,属江都郡。唐时先后属淮南道楚州、泗州。五代时先后属吴和南唐。

北宋时属淮南东路泗州。南宋时升为盱眙军,后来称招信军,隶属未变。

元、明、清均为县:元时属河南江北行省淮安路泗州,明时属南直隶(省)凤阳府泗州,清时属安徽省泗州直隶州。

民国初属安徽省淮泗道。

盱眙县属于江苏哪个市(盱眙县历史及行政区划沿革)

1932年10月,盱眙县属第六行政区,治所在泗县。

1938年10月,盱眙县改属第五行政区,治所在全椒。

1940年4月,盱眙县又改属第六行政区,治所在盱眙县蒋坝。是年七月,改第六行政区为第四行政区,盱眙仍隶之,治所也在盱眙县蒋坝。

1941年初,盱眙县划归新设立的第九行政区,治所在盱眙,侨治全椒县古河。

1940年春,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在皖东创建抗日根据地,盱眙县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1943年春至1945年8月,盱眙、嘉山两县合并,成立盱嘉办事处。在此期间,盱眙属淮南津浦路东八县联防办事处(后改名为淮南路东行政公署)治所先后在天长县葛家巷,盱眙县时家集等地。

1944年,撤销第九行政区,所辖各县划归第五行政区,治所在嘉山县明光,盱眙县属之。

1945年9月,抗日战争胜利,盱嘉两县分设,成立盱眙县人民政府,盱眙属淮南苏皖边区政府第三行政公署,治所在淮阴,今江苏省淮阴市。

解放战争开始以后,盱眙成为游击区。在共产党领导下,先后设置过盱(眙)凤(阳)嘉(山)办事处、盱(眙)嘉(山)办事处、盱(眙)凤(阳)嘉(山)县政府、泗(县)盱(眙)边防办事处、盱(眙)嘉(山)来(安)六(合)办事处等地方政权。

1948年12月盱眙全境解放,成立盱眙县人民政府。在此期间,盱眙属江淮地区,治所在江苏省盐阜附近。

1949年6月江淮地区撤销,成立皖北行政公署,治合肥。7月,皖北行政公署决定建立滁县专区,盱眙属之,治所在滁县,今安徽省滁州市。

1949年建国后,属安徽省滁县专区,1955年划归江苏省,属淮阴专区,1965年属六合专区,1971年六合专区撤销,仍归淮阴地区。

1983年,江苏省实行市管县体制,盱眙县隶属淮阴市。2001年1月,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后,盱眙县隶属淮安市。

行政区划

1996年,盱眙县辖6个镇、24个乡:盱城镇、旧铺镇、马坝镇、官滩镇、桂五镇、管镇镇、淮河乡、仁集乡、龙山乡、洪山乡、古桑乡、黄花塘乡、河桥乡、穆店乡、马庄乡、东阳乡、仇集乡、高桥乡、鲍集乡、兴隆乡、铁佛乡、肖嘴乡、维桥乡、新街乡、十里营乡、张洪乡、水冲港乡、古城乡、观音寺乡、王店乡。县政府驻盱城镇。

2000年,将盱眙县东阳乡的永丰村、瓦地村及马坝镇的楼庄村划归金湖县戴楼乡管辖;撤销张洪乡,并入旧铺镇。调整后,盱眙县辖9个镇、10个乡。

2004年末,辖14个镇、5个乡。

2015年5月18日,盱眙县撤销盱城镇、古桑乡、王店乡,以原盱城镇的新湾、赵岗、雨露、新华、严岗、城北、城中、城南、五墩、沙岗、宣化、石牛、果园、林柴场14个居委会区域设立盱城街道,;将原盱城镇的太和、友法、毛营3个居委会区域,与维桥乡漫岗村委会以及桃园村委会的6个村民小组、穆店乡团结村委会的6个村民小组、原古桑乡三塘村委会区域合并,设立太和街道;以原古桑乡古桑居委会和季安、白虎、磨涧、石龙、龙潭、关帝、佛窝7个村委会区域,设立古桑街道;以原王店乡行政区域设立天泉湖镇,并将桂五镇宝塔村划归天泉湖镇管辖。

截止2020年盱眙县设有3个街道(盱城街道、太和街道、古桑街道),10个镇(马坝镇、官滩镇、桂五镇、管仲镇、河桥镇、鲍集镇、黄花塘镇、淮河镇、天泉湖镇、穆店镇),1个省属农场(三河农场)。辖村(居)154个。面积2497平方公里。

盱眙县属于江苏哪个市(盱眙县历史及行政区划沿革)

以上是 盱眙县属于江苏哪个市(盱眙县历史及行政区划沿革) 的全部内容, 来源链接: utcz.com/wiki/749805.html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