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宿豫县属于哪个市(宿豫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

宿豫区,江苏省宿迁市市辖区,位于宿迁市中北部、主城区东部,是宿迁市“一体两翼”的东翼。截至2021年10月,宿豫区辖6个街道、7个镇、1个乡和2个乡镇级园区,总面积1212平方千米,

宿豫区位于江苏省北部,东接沭阳县,南靠泗阳县、宿城区,西邻徐州睢宁,北隔沂河与徐州市的新沂、邳州两市接壤。地跨北纬33°48′34″~34°09′40″,东经117°56′15″~118°35′40″。宿豫地处鲁南丘陵与苏北平原过渡带,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最高点位于晓店镇东南的嶂山林场附近,高程为71.2米,最低处位于关庙镇东南袁王荡,高程为8.8米。全区除北部一带为低山丘陵岗外,其余皆为平原,总面积1252.6平方公里。

气候

2021年气候特点:全年平均气温偏高,总降水量、总日照时数正常。

气温

2021年平均气温15.9℃,较常年偏高1.4℃。春季、夏季、秋季气温较常年偏高,冬季气温较常年正常略偏高。年平均气温空间分布南高北低。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7.0℃,出现在7月29日;年极端最低气温为-6.6℃,出现在1月2日。

降水

2021年总降水量为832.5毫米,较常年略偏少66.2毫米,空间分布北多南少。冬季降水量较常年偏多,春季和秋季降水量较常年偏少,夏季降水量较常年正常略偏少。全年大于等于0.1毫米的降水日数84天,大于等于50毫米的暴雨日数6天,分别是3月20日、6月6日、7月6日、8月1日、8月10日、8月11日,其中8月10日为大暴雨,日降雨量大于等于100毫米。降雪日数13天,积雪日数10天。

日照

 2021年总日照时数1928.4小时,较常年略偏少196.4小时,空间分布北多南少。冬季日照时数偏少,春季、夏季和秋季日照时数正常略偏少。

湿度

2021年平均相对湿度73﹪,年最小相对湿度13﹪,出现在3月15日和11月19日。

2021年,宿豫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3.13亿元,同比增长9.3%。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8.56亿元,同比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170.13亿元,同比增长8.6%;第三产业增加值184.44亿元,同比增长11.0%。三次产业结构为7.45:44.41:48.14。全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快于GDP增速1.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35.49亿元,同比增长23.1%。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41.53亿元,同比增长20.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9.87亿元,同比增长16.4%。其中,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20.57亿元,增长26.0%,对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贡献达60%以上;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0.0%,占比较2020年提升1.5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1%,其中工业投资增长21.5%;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2.2%。

宿豫区是宿迁中心城市“一体两翼”的东翼,主城区位于京杭大运河东岸,与宿城区隔河相望。宿豫区位置优势明显,处于沿海经济带、沿江经济带和陇海经济带的交叉辐射区,位于苏鲁豫皖淮海经济区的中心。辖区内贯穿全境的道路为“六横五纵”,东西横向道路6条,分别是老宿沭路、S324、宿穿线、顺兴线、S325、京杭大道;南北纵向道路5条,分别是张家港大道、新扬(新沂-扬州)高速、新大线、S268、晓仰线。省道S324域内线长26.07千米,沿线有曹集、新庄、关庙、保安4个乡镇;省道S325长26.4千米,沿线有顺河、陆集、大兴、仰化4个乡镇(街道);省道S268长35千米,沿线有来龙、曹集、关庙、仰化4个乡镇。新扬高速长29.8千米,在高新区、曹集乡、侍岭镇各有一个出口。辖区有新沂河、中运河等流域性河道2条,中运河域内起点宿迁闸,终点至仰化镇复隆村,长41.13千米;新沂河域内起点为晓店侍岭界,终点至宿沭界,河道全长17.5千米。(以上是宿豫区位交通现状)

江苏宿豫县属于哪个市(宿豫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

宿豫县历史悠久,据考古发掘,早在1万年至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即有先民聚居,为传说中的远古东夷族首领少昊的活动地域之一。

春秋时曾为钟吾国的一部分。自公元前512年(周敬王八年)至公元前223年(秦始皇二十四年)间,相继为吴、楚国的属地。

秦置下相县,城址在今宿迁市宿城区西南古城村。东晋末期,置宿预县,城址在今泗阳县郑楼乡,宿预县与下相县并置。至北齐,废下相县,其境由宿豫县统辖。宿预县至唐代中叶,改名为宿迁县。

宿迁县境域,历代均有变动,北宋时,宿迁县境域包括今新沂市大部分、睢宁县、泗阳县及淮阴县渔沟镇。

元代划出睢宁县、桃园(今泗阳)县,至建国前,析出县北境(今新沂市)部分地区,宿迁辖境缩小近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析出县北境(今新沂市)部分地区,宿迁县辖境缩小近半。至设立宿豫区,辖境仅为县级宿迁市的2/3。至2013,宿豫仅辖运河以东乡镇,乡镇数仅为县级宿迁市的三分之一。

行政区划

1987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县级),宿迁县改为宿迁市,辖24个乡,6个镇,6个场圃,15个居委会,166个居民小组,471个村民委员会,3868个村民小组。

1996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宿迁市,从原县级宿迁市划出“一镇四乡一场”(宿城镇、井头乡、支口乡、双庄乡、果园乡和原种场)归宿城区。宿豫县辖18个镇,5个乡,1个场圃,38个居民委员会,238个村民委员会,3个村居(村民、居民)委员会。县政府驻在京杭大运河东侧顺河镇境内,新建县城。

1996年7月,宿城区伴随着地级宿迁市的成立而诞生,辖原县级宿迁市的宿城镇、双庄乡、井头乡、支口乡、果园乡、原种场。宿城区成立以后,经历几次区划调整,分别是:

2000年5月,撤销宿城镇、果园乡、原种场,成立幸福街道办事处、项里街道办事处、河滨街道办事处、古城街道办事处;撤销双庄乡,成立双庄镇;将支口乡撤销,原区域范围并入双庄镇,保留井头乡行政区域不变。

2001年6月,全区进行村(居)区域调整,由34个居委会、26个村委会(增挂居委会牌子),调整为40个居委会。10月将20个居委会更名为社区居民委员会。

2004年3月,将宿豫区的耿车镇、三棵树乡、埠子镇、龙河镇、洋北镇、南蔡乡、罗圩乡,泗阳县的洋河镇、仓集镇、郑楼镇、中扬镇、屠园乡,泗洪县的陈集镇划入宿城区,同时将宿城区的井头乡划入宿豫区2005年,将耿车镇赵庄、徐圩、梨园3个村;双庄镇朱圩、前庵2个村划入市经济开发区托管。

2006年,按照市政府要求,将原宿城区三棵树乡整建制划出,由市经济开发区托管。

2011年,将洋河镇整建制从宿城区划出,成立洋河新城。将南蔡乡的兴跃、果元、黄桥,洋北镇的卓码、赵圩、桥北,仓集镇的王园、李官庄,罗圩乡的葛罗、黄庄、马元等13个村委会划归洋河新城(2013年更名为洋河新区)托管。

2013年6月,将宿城区郑楼镇、仓集镇整建制划出,由洋河新区托管;将宿城区南蔡乡整建制划出来,由市经济开发区托管。将宿豫区的王官集镇、蔡集镇整建制划入宿城区。

2014年7月,将原市经济开发区管辖的西楚庄园小区交由宿城区双庄镇魏井居委会管理。

2017年12月,撤销宿城区双庄镇,设立宿城区双庄街道、支口街道。以原双庄镇的靳塘、白堡、双庄、牌坊、魏井5个居委会区域为双庄街道行政区域,双庄街道办事处驻靳塘居委会境内,办公地址为北海路9号,双庄街道行政区域面积22.025平方公里,管理5个居委会;以原双庄镇的探楚、支口、董坝、陆刘、康堡5个居委会区域为支口街道行政区域,支口街道办事处驻董坝居委会境内,办公地址为宿支路100号,支口街道行政区域面积22.5平方公里,管理5个居委会。

2021年3月,根据市政府《关于变更宿城区宿豫区和沭阳县部分行政区划的通知》精神,陆集镇更名为陆集街道,行政区域、办公地址不变;来龙镇、侍岭镇、保安乡合并为新的来龙镇,镇域在原三个乡镇行政区域基础上并入晓店镇的光前、刘圩2个居;大兴镇、丁嘴镇合并为新的大兴镇,镇政府驻大兴居。

江苏宿豫县属于哪个市(宿豫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

以上是 江苏宿豫县属于哪个市(宿豫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 的全部内容, 来源链接: utcz.com/wiki/747051.html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