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黟县属于哪个市(黟县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
黟县是安徽省黄山市。
黟县,隶属于安徽省黄山市,地处皖南,位于东经117°38′30″-118°6′,北纬29°47′-30°11′30″之间,总面积857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末,黟县辖5个镇、3个乡,常住人口为76211人。
黟县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徽商”和“徽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被称为“中国明清古民居博物馆”“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获评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是徽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核心区域。黟县又被称为“中国画里乡村”、“桃花源里人家”。
黄山古称黟山,黄山之南,全景黟县[yīxiàn]。黟县是古徽商聚集地和徽文化发祥地之一,也是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的核心区之一,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地、国家生态示范区、中国旅游强县”等名片和“世外桃源、画里乡村””千年古县”的美誉。黟县位于黄山市西北、黄山西南麓。东自兴岭、罗岭、三县尖到阜岭,与黄山区、休宁县毗连;南以排岭、霸王尖、楠玛岭、南屏山、顶云尖至陶岭,与休宁县、祁门县相接;西起西武岭,沿钓鱼岭、黄金尖、笔架尖、苦竹岭到琅山,与祁门县毗邻;北自石门坑、莲花尖、犁壁拱、佘岭、雾霾尖、三府尖、扁担铺、殷溪岭至棠棣岭,与黄山区、池州市石台县接壤。县境南北最长直线距离47.8公里,东西最宽直线距离44公里,全县总面积857.42平方公里。县城位于碧阳镇,距黄山市区54公里,距省会合肥400公里。
建置
一、建置沿革
夏,禹定天下九州。商周黟地属扬州,春秋属吴;吴亡属越,战国属楚;秦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定荆江南地,亡楚灭越,置会稽郡,黟地属之。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并天下,废分封,行郡县,始置黟县,原称黝县,属鄣郡。《越绝书·卷第二》载:“乌程、余杭、黝、歙、无湖、石城县以南,皆故大越徙民也,秦始皇刻石徙之。”黝之名始见于此。宋淳熙《新安志》载:“秦并天下置黝、歙二县,属鄣郡。”
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黝县属荆国,后相继改属吴国、江都国、广陵国。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一说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改鄣郡为丹阳郡,黝县属之。汉成帝鸿嘉二年(公元前19年)六月,以黝县为广德王国,立中山宪王刘福弟孙云客为广德王,鸿嘉三年云客去世,无子继承,国遂废。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四月,复以广德故国(黝县)立广川惠王刘越曾孙伦为王,传子赤。王莽篡位,贬赤为公,始建国二年(公元10年)废,改黝为愬卤。
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恢复黝县,仍属丹阳郡。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年),孙权遣中郎将贺齐平黝陈仆、祖山,设置新都郡,改“黝”县为“黟”县。将歙县划分成歙、休阳、新定、黎阳四县,加上黟县、始新共六县,隶新都郡。
晋灭吴,太康元年(280年)新都郡更名新安郡,黟县属新安郡。此后,宋、齐、梁诸朝,黟县均属新安郡。
隋朝平陈,改郡为州。隋开皇九年(589年),黟与歙均并入海宁,属婺州;十一年复置黟、歙,属宣州;十二年置歙州,州治设于黟,领黟、歙、海宁三县。大业三年(607年)改州为郡,更歙州为新安郡,徙郡治于休宁,黟属新安郡。大业十二年,歙人汪华据县,称吴王,增设黟州于黟县。
唐武德四年(621年)改新安郡为歙州,属江南西道,黟县隶歙州。天宝元年(742年)改歙州为新安郡,属江南东道;乾元元年(758年),复改新安郡为歙州,属宣歙饶道,黟县仍隶歙州。
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改歙州为徽州,属江东道,黟县隶徽州。
南宋景炎二年(1277年),改州为路,徽州路属建康道,黟县隶徽州路。
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明军陷徽州路,改徽州路为兴安府,属江南行台;二十四年,兴安府改为徽州府,属江浙行省;二十六年,徽州府属中书省。黟县隶徽州府。
明朝至清朝,徽州府曾先后属直隶京师、广德兵备道、徽饶兵备道、徽宁兵备道、徽安道、徽宁道、江南省、安徽省,黟县一直随徽州隶属之。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留县,黟县直属安徽省。民国3年6月,黟县划属芜湖道。民国17年8月,废道存县,黟县直属安徽省;民国21年,黟县划属安徽省第十行政督察区;民国27年4月,属皖南行署第十行政督察区;民国29年3月,直隶国民政府皖南行署,8月,划属安徽省第七行政督察区。
1949年4月29日,黟县解放。5月13日,黟县划属皖南区人民行政行署徽州专区。1952年4月12日,属安徽省徽州专区;1956年1月12日,撤销徽州专区,黟县属安徽省芜湖专区。1959年4月18日,国务院决定:黟县并入祁门县。1961年4月5日,经国务院批准,恢复黟县建制,属安徽省徽州专区。1971年9月29日,属安徽省徽州地区。1987年11月27日,徽州地区撤销,黄山市成立,黟县属黄山市至今。
二、县域变迁
唐以前黟县疆域较广。清嘉庆《黟县志》载:“《婺源县志》按:秦汉时,黟县之未析也。兼有休宁、婺源、祁门、石埭地。休之东得歙,而西南是黟地,后分西南地置婺源,即昔之黟地”。
唐永泰二年(766年),划黟县赤山镇及其六乡与饶州浮梁部分地置祁门县。大历九年(774年),再划黟县一部分和浮梁、秋浦一部分置石埭县。《唐书·地理志》有“黟,上县,永泰间析黟及饶州之浮梁置祁门县。”之记载;宋《新安志》有“大历九年,割黟为石埭县,隶池州”与“汉志:渐江水出黟县东南入海,今岭属婺源,而溪属休宁,古皆属黟。”之记载。明嘉靖《徽州府志》载“今祁门、广德、石埭皆黟析地”。自唐后,黟县疆域大为缩小。唐《元和郡县志》载:“黟县东至州一百五十二里”。清顺治《黟县志》载:“县境东西广长六十里,南北七十里,东至休宁县界藕坑口四十里,由藕坑口至休宁县四十里,共八十里;西至祁门县牛头石二十五里,由牛头石至祁门县三十里,共六十里;南至休宁界四十五里;北至宁国府太平县界三十五里……至府治一百四十里……”。清乾隆《黟县志》载:“县境东西六十五里,南北八十五里。东至休宁县界藕坑口四十里,由藕坑口至休宁县四十里,共八十里。西至祁门县牛头石二十五里,由牛头石至祁门县三十里,共六十里。南至榔木岭祁门县界四十五里,北至登塔桥交宁国府太平县界四十五里……东南至排木岭休宁县界四十里,东北至潘邨休宁县界四十里,西南至桃岭祁门县界二十五里,西北至湖口太平县界六十里。”“黟四境峻绝易守,东二十里有东文岭,西十五里有武亭岭,曰西武关,南三十五里有榔木岭,北四十里有羊栈岭,曰黟北关,东南二十里有栈阁岭颇称天险。”
宋元至中华民国,黟县疆域基本无大变化。民国22年(1933年),黟县行政区域总面积680平方公里。
建国后,1950年,原隶属石埭县的美溪乡,面积67.7平方公里;原隶属石埭县的柯村乡,面积87.7平方公里;原隶属石埭县的宏潭乡,面积127.5平方公里,同时划归黟县。1956年,原翠宝、三合、联合所辖的横山路、家新、塘田、新棚、庙坦、桐坑、赛坑7个选区和白山半个选区划属石埭县管辖。
1965年,国务院批准设立石台县。是年7月31日,安徽省人民委员会转发国务院(65)议字26号文件,规定以太平县陈村水库以西原石埭县的行政区域和祁门、黟县、贵池三个县的各一部分行政区为石台县的行政区域,文件中的黟县一部分行政区域,即指美溪、宏潭、柯村三个公社的全部区域。8月9日,安徽省人民委员会再次下发文件,重新作出“关于调整石台县和黟县、祁门两县行政区域的决定”,规定黟县的美溪、宏潭、柯村三个公社按原建制不动,划回黟县。
自此,黟县疆域稳定至今。
区划
一、宋元时期
宋以前,史料难辑。《太平寰宇记》载:“黟县在州西一百五十二里领四乡。”
宋代,黟县置四乡二十里。县城及西北设会昌乡,下辖连城、嘉祥、历阳、敦义、蜀里、延福等六里;县西南设怀远乡,下辖升平、靖节、安宁、新城、丰乐等五里;县东南设新政乡,下辖清德、明德、鱼亭、东亭、云岩等五里;县东北设顺仁乡,下辖古城、长宁、怀仁、顺化等四里。
元代无考。
二、明清时期
明继元代实行都图制,改里为都,全县设四乡十二都。乡辖都,都下有图(亦称里)。洪武二十四年(1391)编二十四里,后增为四十三里。
明洪武年间都、图
会昌乡,一都六图、二都三图、三都五图,计十四图(里);
怀远乡,四都四图、五都三图、十二都二图,计九图(里);新政乡,六都五图、七都三图、八都二图,计十图(里);
顺仁乡,九都五图、十都三图、十一都二图,计十图(里)。
清代基本按照明代建制,即乡、都、图、村。清代近300年间,乡、都未有变化,唯图、村有所增减或变更。
清乾隆年间乡、都、图、村
会昌乡,一都六图,其村二十七;二都三图,其村二十四;三都五图,其村十四。
怀远乡,四都四图,其村二十;五都三图,其村二十三;十二都二图,其村二十七。
新政乡,六都五图,其村三十一;七都三图,其村三十;八都二图,其村十五。
顺仁乡,九都五图,其村十八;十都三图,其村十五;十一都二图,其村十二。
清同治年间乡、都、图、村
会昌乡一都六图,其村四十五:二都六图,其村五十二:三都五图,其村三十四:怀远乡四都五图,其村六十二:五都四图,其村六十八:十二都二图,其村三十四:新政乡六都五图,其村五十六:七都四图,其村六十二:八都四图,其村六十三:顺仁乡九都五图,其村三十三:十都三图,其村三十八:十一都三图,其村二十:
三、中华民国时期
民国时期,实行区、乡建制。民国11年(1922年),全县设九区。原一都为第一区,六、八都为第二区,七都为第三区,九都为第四区,四、五都为第五区,三都为第六区,十二都为第七区,二都为第八区,十、十一都为第九区。同时,一都补溪南(桑豀)、鸡头山(鹤山),三都补环山塘,五都补江村塍,七都补石壁岭,九都西坑改西坑、桐坑改桐统、下湾坑改下湾统、深坑改深坑,十都补花园(翰苑),十二都补案头山、鼎石台(打石台)。
民国28年,全县改设3区1镇8乡。一区辖碧阳镇(翌年改临漳镇)、武林乡、林历乡,二区辖渔亭乡、西虹乡、东文乡,三区辖顺仁乡、北庄乡、漳霁乡。乡以下设保,保下设甲,全县设101保、1062甲。民国36年,撤区设1镇5乡,即碧阳镇、碧芙乡、武林乡、际村乡、东文乡、渔亭乡。乡镇下设42保、431甲。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4月,黟县解放,随即建立人民政权,废除保甲制,实行乡村制。全县设碧阳、渔亭、际村、东文、碧芙、武林6个乡,下辖63个行政村。是年6月,撤乡设区,全县设碧阳、渔亭、古筑、际村4个区;7月,撤区重设原6乡。
1950年,撤乡实行区管村,全县设5个区。第一区碧阳,第二区渔亭,第三区际村,第四区古筑,第五区美溪,区下辖79个行政村。1952年,划乡建政,全县79个行政村划为1镇41乡。碧阳区辖龙江、汤蜀、紫溪、屏山、三集、横冈、柏山7个乡和四联镇,渔亭区辖渔联、西递、霭峰、桃源、楠玛、潭虞、叶源、李联8个乡,际村区辖宏际、稚山、横川、瀚山、泗溪、梓坑、牛泉、岩溪8个乡,古筑区辖古黄、西陶、翼屏、碧山、石视、丰梧、洪星、主丈、同川、漳源10个乡,美溪区辖三合、江柯、联合、美兰、竹余、宏潭、黄姑、翠宝8个乡。1956年2月,撤区并乡,全县原42个乡镇合并为西武、和平、际联、渔亭、民主、东源、美黄、洪星、团结、高潮、泗溪11个乡和四联镇。1957年,泗溪乡并入际联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实行政社合一,成立黟城、东风、美溪3个人民公社。1959年4月,撤销黟县建制,辖地并入祁门县,黟城、东风、美溪公社建置不变,渔亭并入祁门县金字牌公社。1961年4月,黟县恢复建制,全县设城关、阳光、碧山、西武、渔亭、东源、际联、红星、美溪、柯村、宏潭11个公社。1964年3月,城区设碧阳镇(后改向阳镇),城关公社改称高歧公社(后改红旗公社)。1972年3月,甲溪、一心、双联三个大队从际联公社划出,设立泗溪公社,全县辖12个公社、1个镇。
1983年9月,农村体制改革,撤销人民公社,恢复乡(镇)人民政府。向阳镇复称碧阳镇,红星乡复称洪星乡,阳光乡复称龙江乡。原生产大队改称行政村,建立村民委员会,生产队改称村民小组。1984年11月,渔亭乡改为渔亭镇,全县行政区划为11个乡、2个镇。1992年1月,红旗乡并入碧阳镇,际联乡与泗溪乡合并建立际联镇,全县共辖8个乡、3个镇,84个村民委员会、3个居委会、594个村民小组。1994年,县政府成立泗溪办事处。1995年,恢复泗溪乡建制。1998年,经省政府批准,撤销东源乡,设立西递镇。2002年,际联镇易名为宏村镇。2005年,全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西武乡、碧山乡并入碧阳镇,泗溪乡、龙江乡并入宏村镇。至此,全县共辖4镇4乡,即碧阳、宏村、西递、渔亭镇,柯村、美溪、宏潭、洪星乡。
2014年,撤销柯村乡,设立柯村镇。截至2020年,黟县下辖5个镇、3个乡:宏村镇、西递镇、渔亭镇、碧阳镇、美溪乡、宏潭乡、柯村镇、洪星乡。县政府驻碧阳镇。
南屏景区
以上是 安徽黟县属于哪个市(黟县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 的全部内容, 来源链接: utcz.com/wiki/749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