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思维的典型例子,深谈聚合思维

我的所有新媒体账号,都是媳妇在帮我管着,所以她经常会问我留言怎么回复。

昨天,媳妇问我,有人在后台留言,窗帘店怎么盈利?

我说,这个问题太笼统了,让她加微信,说一下具体情况。

过了两天,微信加上了,她发了一份很长的情况介绍。

介绍中说,她叫秀娟,因为喜欢做布艺类的东西,就和老公在小区旁边租了一个门店,开了一个窗帘店,一开就是6年。她负责窗帘的裁剪定制,她老公负责安装。

前几年因为房地产行业非常热,他们确实赚到了很多钱。但最近两三年因为政策的原因,房地产行业变冷,再加上电商的冲击,生意都不太好做。前两年还能勉强维持生计,去年一年生意非常差,再这样下去,连房租都交不起了。

我问她,你的赢利点只是给客户安装窗帘吗?

她说,对,我们也没有其他的技能啊。

我说,你们的变现方式太单一了,你们要发散地去思考,找一找有没有别的盈利点。

她问,怎么发散?你帮我分析分析。

我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先给你讲一下发散思维吧。

发散思维在百度百科中是这样解释的: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

举个例子,你想一下,一个碗能用来干什么?

她说,吃饭、喝汤、喝水、盛菜。

我说,能不能用它喝酒,能不能用它盛水果,用它盛面呢?用它变魔术呢?用它演奏音乐呢?用它画图呢?

用它能做的事情太多了,你得去发散地去想。

她说,对哦,我的想法太狭隘了,没想到那么多。

我说,你开窗帘店也是一样的,难道就只能靠卖窗帘赚钱?一定会有别的盈利方式,只是你没有用发散思维去想。

她问我,那是不是说发散思维就是漫天的去想,坐在那使劲想就可以啊?但我觉得让我这样去想我肯定想不出来。

我说,发散思维是基于你的知识和认知的,也就是说你在某一个领域内积累的知识越多,你想的点就会越丰富,思考深度也会越深。就比如你让一个生活在大山里的农民大哥去思考工厂里的产品该怎么设计,当然不会有好的想法出来了。

还有,发散思维是有方法的,并不是漫天的去想,每次思考的时候,你要抓住一个发散点,然后顺着这个发散点去想。

比如我们想一头牛可以用来干什么?

首先我们用功能作为发散点来思考,那么就有推磨、犁地、拉车等等这些用处。

如果我们把这个发散点换成材料,那么就有牛肉可以吃,牛奶可以喝,牛骨头可以炖汤、牛皮可以制作皮具等等这些用处。

所以,想要开始用发散思维去思考,先要根据这个问题的相关元素,列出发散点,然后顺着这些发散点去不断地思考。

她问,那我的窗帘店该怎么去发散思考呢,我还是不知道该用哪些发散点。

我说,按照技能这个发散点,你想想你和你老公会干什么?

她说,我会做一些家用的布艺装饰,比如沙发垫子、椅套、桌布、空调套这些。我老公会装窗帘,装个灯具,打个孔啥的也可以,他还有电工证的。

我说,新的盈利点不是已经出来了吗?

你看,你会做布艺装饰,那你是不是可以给客户提供家居布艺装饰品定制服务?也可以做一些常用的布艺卖给客户对不对,这就是一个盈利的方向啊。

还有你老公,他会安装灯具,还有电工证,在你们已经取得客户信任的情况下,给客户提供更换灯具、安装灯具、打孔、更换开关这些服务是不是没问题?

这也是一个盈利的方向啊!

她说,对哦,我们怎么就没想到呢?

我说,我们继续想,把安装窗帘作为一个发散点,除了安装常规的窗帘,还能安装什么窗帘?

智能窗帘能不能安装,能不能给客户推荐智能窗帘?既然智能窗帘可以推荐,其他的智能家用电器是不是也可以推荐和安装?

这又是一个盈利的方向。

继续用安装窗帘作为发散点,窗帘装好,时间长了是不是需要清洗?清洗窗帘是不是也可以当作一项业务?再发散一下,除了窗帘,其他软装产品能不能清洗呢?

这又是一个盈利方向。

她说,哇,感觉开启了一个新世界,以前从来没想过这么多业务,你一说,我才发现我们能做的有很多啊。

我说,对啊,思路一打开,一定是财源滚滚!

她又问,方向是清楚了,现在我们也没什么客户,具体该怎么做啊?

我说,那我就继续帮你们发散!

你说你们没有客户,那现在用发散思维想一想,想要获取客户都有哪些方法?

她说,店里上门的客户算是一种了,还有就是去小区发名片和宣传单。

我说,用好发散思维的方法,先找发散点。

这个发散点可以是“客户在哪里”。

答案可以有很多了,比如在小区里,在路上,在自己家里,在其他商户那里,在菜市场……

有很多很多。

现在继续沿着这个方向想,怎么才能联系到他们,和他们认识?

比如在小区里,我们能不能和物业合作做一个软装清洗优惠活动来吸引他们;比如在路上,我们就可以通过地推的方式来加微信;再比如客户在自己家里,我们就可以写一封信放到客户家门口,告诉他们加微信领取优惠券等等,方式很多!

她问,那和其他商家合作应该怎么做?

我说,那你先要想清楚和你窗帘这个业态相关的商家有哪些?

比如房产中介,我们可以给租客提供软装清洗的服务;比如干洗店,我们可以合作软装清洗业务;再比如社区团购的团长,我们也可以合作去推我们的各种团购活动!

这是客户的获取,我们可以找更多的发散点去思考,一定会有更多的引流方式!

但是,只是做好引流还不够,还得能留住这些客户。

这时候就要做私域了,对你来说,私域的运营就要做好人设打造和社群运营,而这两个部分的运营,最主要的就是内容,具体做哪些内容我们就可以用发散思维的方法去思考。

我们一个一个来说。

首先是人设打造,人设打造的主阵地就是微信,也就是要做好微信的基本设置和朋友圈的打造。微信的基本设置就是昵称和简介,昵称按照昵称3好“好懂、好记、好传播”去起一个名字就好,朋友圈的打造按照朋友圈3有原则“有趣、有料、有共鸣”去打造。

比如有趣,我们可以以客户趣事为发散点,记录和客户的搞笑日常;也可以用趣味知识为发散点,分享不同布料的优缺点,让客户感受到我们的幽默。

比如有料,我们就可以以窗帘选购为发散点,分享窗帘选购避坑指南,还可以分享其他软装产品的选购技巧,让客户感受到我们的专业。

比如有共鸣,我们可以以有温度为发散点,分享家庭温暖故事,客户温暖故事,员工温暖故事;还可以以良好的品行为发散点,分享为客户着想的服务过程,分享产品用料的靠谱等等,让客户感受到我们是值得信任的。

其次就是社群运营了,社群运营的核心就是给客户提供高价值的内容,和客户建立深度的情感链接。

内容上也可以进行发散性的思考,比如以布料为发散点,我们可以想都有哪些布料的知识可以去分享?

比如床品的布料,就可以分享各种类型床品的布料知识;比如软装的布料,就可以分享沙发布料知识、地毯布料知识、墙布布料知识、桌布布料知识等等;比如衣服的布料,就可以分享各种大衣布料的知识,羽绒服布料的知识等等。

她说,经你这么一说,我感觉能做得太多了。原来我和老公两个人想都想不出什么来,你用发散思维的方法一分析,就分析出了这么多内容,简直太厉害了。

我说,发散思维只是帮你分析方向和方法,具体的执行不但要落地去做,还要做到位!

结束聊天后,我就在想,很多创业的小伙伴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总结起来其实就是方向和方法的问题。

如果大家都能用发散思维的方法去思考,给每个问题找到几十个发散点,然后通过这些发散点再找到几十种的解决办法,我相信,再难的问题也都不是问题了!

接到一位读者咨询,她名字里有个淼字,我叫她水姐。

水姐36岁,是一位全职妈妈。水姐老公的年收入有60多万,在水姐所在的四线城市,收入算是很高了。所以,这些年水姐就没有出去工作,成了一个全职妈妈。

但是这两年,因为疫情的影响,水姐老公所在的行业受到了巨大的影响,收入直线下降,去年收入只有十几万。这让水姐有了巨大的危机感,觉得自己应该出来分担一点压力。

水姐问我,我看了很多的互联网项目,比如抖音探店、快手小程序推广,还有直播带货、小红书带货等等,我觉得都挺好的,但是不知道该做哪个?

我说,你这上来问的就比较笼统,单说这些方向谁都能做,关键是适不适合你做这一点很重要。

她说,那你帮我分析一下。

我说,你现在肯定感觉很多项目都能做,也都想做,这是造成你现在纠结的原因。

她说,对,我感觉了解的项目越多,心就越不定。尤其是看到网上大家都靠这些项目赚了这么多,心里就更加躁动了。但我对这些项目都不是特别了解,所以就想问问你。

我说,你现在的大脑是一个混乱的状态,你得先聚焦。

她问,什么意思?怎么聚焦呢?

我说,简单来说就是用聚合思维给自己做好定位,再去持续努力。

聚合思维就是将各种信息汇聚起来分析、整合,最终从大量的可能性当中提炼出最优方案,然后深度思考,持续努力。

就比如我们给树剪枝,要依据剪枝的知识,从众多的枝条当中选出需要保留的枝条,把其他的枝条去除,让留下来的枝条继续生长。

这里剪枝的知识就是我们聚合思维要用到的聚合点。

她说,你这么一说,我就明白了,就是从众多的项目中挑一个出来去深耕对吧。

我说,对,但这个挑选的过程很难,它是一个从宽到窄,从多到少的漏斗式思考过程,要不断地去过滤,这也是给自己定位的一个过程。

这个定位的过程所要依据的聚合点就是四步定位法:定优势、定需求、定受众、定愿景。

我问她,你都学过哪些技能,或者说你觉得自己有哪些优势?

她说,这些年,我学了小儿推拿,学了瑜伽,还学了烘焙。小儿推拿是孩子很小的时候学的,现在都忘得差不多了,瑜伽每周都会去练,但我觉得自己不够专业。

倒是烘焙我做的时间最长,经常给一起练瑜伽的姐妹们做,家里的烘焙工具也很齐全。

我说,你自己都已经说出了自己的优势,就是烘焙,这就是你要发力的大方向。但光有大方向不行,我们还得定个小方向,你不能将烘焙的所有细分领域都做吧。

定小方向的原则是高频、刚需,就是大家复购的概率要大。比如做生日蛋糕的这种,大家很长时间才定一个,如果只做这一个领域,估计你就做不下去了。

她说,对,我最擅长的是小甜品和做面包。因为孩子每天早饭都要吃面包,这方面比较熟悉。做小甜品主要是带给练瑜伽的姐妹们,所以每周都会做。

我说,小甜品和面包正好符合刚需、高频,这样小方向也就出来了,就是主做面包和小甜品,但生日蛋糕、宴会蛋糕这种也要能做。

这样,我们用聚合思维就把你的发力方向确定了,就是做以小甜品和面包为主要方向的私房烘焙。

至于受众,这个你应该很清楚,就是宝妈和年轻的女性白领;至于定远景,很简单,就是给你的受众提供好吃的甜品!

她说,用聚合思维来定方向感觉好简单啊。

我说,这只是第一步,想要把这个领域做好,我们还要继续用聚合思维深度思考。

你想想,方向确定了,接下来你该做什么?

她说,找客户,然后把做好的甜品卖给他们。

我说,这些都要做,但不是第一步,第一步是你要深度思考如何把甜品做得好吃。因为只有你的甜品好吃才是最大的竞争力,它是大家帮你主动宣传的根本动力。

你想,假如你的一个朋友是做私房烘焙的,结果做得甜品一点也不好吃,你会继续买吗?你会帮他分享吗?大概率是不会的。所以,好吃才是你做这件事最本质的核心。

聚合思维的典型例子,深谈聚合思维

她问,那我如何才能判断自己做得好吃不好吃呢?

我说,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去你们当地开业时间最长的甜品店,把最畅销的几款甜品全部吃一遍,如果你能做的和他们一样好,甚至超越他们,能够自己不断创新,就基本达到了你们当地好吃的标准。

她说,明白了。那口味上达到了要求,客户从哪里来呢?

我说,那我们现在用聚合思维来聚焦引流这个点,然后深入去思考。

你先想想,你能服务的客户范围有多广?

她说,也就周边几公里吧,能让我骑着电动车送货就可以,再远的我也送不到。

我说,对,我们继续深入思考,这样范围的客户,应该用什么方式和他们建立联接?

她说,找物业合作?到各个小区做活动?

我说,这些方法都不够直接,最直接的就是地推。

我们继续深入思考,地推是直接面对陌生人客户,那我们怎么让这些陌生人能加我们的微信,主动了解我们的产品呢?

是给客户提供足够的价值,能够在现场就打动他们的价值。

我们继续深入思考,这个价值该如何提供呢?是靠话术。所以,你看,地推的重点最终落在话术的打造上。

比如我们可以用优惠券的价值去打动客户,还可以做一批独立包装的小甜品作为小礼品去吸引客户等等,让大家觉得加你微信是一件自然、开心的事!

除了地推,我们继续聚焦客户,想想你的客户画像,他们最常出现的地方是哪里?

她说,买甜品的大部分是一些宝妈,还有年轻的女性白领,那就是游乐场和写字楼了。

我说,继续聚焦,如何在这些地方和他们建立关系?

她说,游乐场还是地推,写字楼的话,难道是直接去公司推?

我说,对,但要有方法。

比如你想让写字楼的白领们都知道附近有一家私房烘焙做的甜品特别好吃,怎么办呢?你得先搞定他们的领导,他们的老板。

继续深挖,怎么去搞定老板?

可以这样,你先准备一批小甜品作为给公司的礼物,然后和老板说,我可以给您公司的员工提供一份市场价为15元的下午茶甜品,作为员工的福利,但给您的价格是7元。您可以这样跟员工说:

公司看到大家每天上班比较忙碌、辛苦,就给大家准备了一个福利,就是每天提供一份下午茶甜品,一份是15元,公司补贴8元,大家下午要是感觉饿了,可以自己去定。

这样老板既给员工搞了福利,还省了一大笔钱,一定会有老板愿意的。

而且只要你甜品的味道好,不愁没有员工私下定甜品、订蛋糕。县城就那么大,只要你想办法把它做透了,何愁赚不到钱呢?

这是聚焦引流这个点。

除了获取客户,你还得聚焦人设打造,让大家能每天都能在朋友圈看到你,让大家越来越信任你。

人设打造主要就是微信的打造,分两个部分,一是微信基础资料的设置,二是微信朋友圈的打造。

我们继续聚焦思考,微信基础资料怎么设置?

既然是餐饮行业,就得突出你的干净卫生,还有你的专业。

那么昵称就应该让大家看一眼就明白你是做什么的,还要让大家能记住你,也就是昵称3好“好懂,好记,好传播”。

除了昵称,还有背景图,这个地方就应该展示你干净整洁的厨房,厨房里是正在认真工作的你。

微信朋友圈的打造,就要聚焦“你的甜品是真的好吃”这个点去打造,可以根据朋友圈3有原则“有趣、有料、有共鸣”来突出这个点。

比如有趣,可以分享客户对你的甜品的花式夸赞;比如有料,可以用舌尖上的中国这种文体来表现,既突出了选材的苛刻,又突出了对味道的精益求精;比如有共鸣,可以分享客户为了能吃到自己的甜品,做出的各种牺牲的系列小故事等等。

另外可以加上干净、卫生、安全这些点作为辅助,让大家更放心,更信任。

就是说,我们所做的每一个动作,都要把它做到位,用聚合思维去深入挖掘,把它做得更好。这样,客户才会对我们有期待,才会为我们的产品买单!

她说,就是从找方向开始,就要用聚合思维去思考,聚焦自己最擅长的领域,聚焦产品本身,聚焦获客,聚焦人设打造,把每一个动作都深入的去挖掘,争取做到最好,让客户离不开我们。

我说,对,这样分析完,你应该有方向也有方法了,接下来就是认真执行。

和水姐沟通完我就在想,创业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从脑洞大开到深度聚焦的过程,脑洞大开保证了我们能有更多选择的方向,深度聚焦则保证了我们能够给客户提供更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

以上是 聚合思维的典型例子,深谈聚合思维 的全部内容, 来源链接: utcz.com/wiki/747297.html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