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桐庐县属于哪个市的(桐庐县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
桐庐县,是浙江省杭州市辖县,位于浙江省西北部、杭州市中部低山丘陵区,分水江,富春江交汇之处,四面环山,中部为狭小河谷平原,其间丘陵错落。
桐庐县位于浙江省西北部,地处钱塘江中游,介于北纬29°35ˊ~30°05ˊ和东经119°10ˊ~119°58ˊ之间;东接诸暨,南连浦江、建德,西邻淳安,东北界富阳,西北依临安。全境东西长约77公里,南北宽约55公里。总面积1825平方公里。
以县城桐庐镇为中心,东20公里(径距,下同)至牛峰岭界富阳,南19公里至羊峤顶界建德,西39公里至太阳山界淳安,北13公里至陈家山界富阳;东南27公里至火烧湾顶界浦江,西南12公里至大岩山界建德,东北16公里至横山埠界富阳,西北41公里至高塘界临安。
初步核定,财政总收入67.58亿元,同比增长15.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8.4亿元,同比增长12.2%,税收收入35.45亿元,同比增长1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1.25亿元,同比增长8.6%。全体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970元,比上年增长10.9%,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1982元,比上年增长9.8%。
历史沿革
桐庐之地,最初“属扬州之域”;春秋时属吴,吴灭属越;战国中楚灭越,改属楚;秦设郡县,为富春县地,属会稽郡;东汉永建四年(129),改属吴郡。
三国吴黄武四年(225),析富春县桐溪乡置桐庐县,仍属吴郡,为桐庐建县之始。
南朝陈祯明元年(587),改属钱唐郡。
隋开皇九年(589)平陈,钱唐废郡为县,省桐庐入钱唐县(据万历《钱唐县志》,仅省新城、海盐县入钱唐,未及桐庐,志以存疑),属杭州。仁寿二年(602),复置桐庐县,次年改属睦州。大业三年(607),改睦州为遂安郡。
唐武德四年(621),析桐庐县西北7乡置分水县。同时,于桐庐置严州,州与县治同城,辖桐庐、分水、建德3县。七年,废严州,省分水复入桐庐,属东睦州(次年复改睦州)。武周如意元年(692),复置分水县,以颂武后故,更县名为武盛。自此县境一分为二达1266年。神龙元年(705),中宗李显复位,复改武盛为分水,同属睦州。天宝元年(742),改睦州为新定郡;乾元元年(758),复改称睦州,桐庐、分水随属之。宝应元年(762),析分水西部地置昭德县,设治于今合村,至大历六年(771),复省入分水。光化三年(900),吴越王钱镠划桐庐改属杭州,分水属睦州未变。
宋太平兴国三年(978),桐庐还属睦州。宣和三年(1121),改睦州为严州。南宋咸淳元年(1265),升严州为建德府,桐庐、分水随属之。
元代改府为路。至元十四年(1277),桐庐、分水属建德路。至正十八年(1358),朱元璋取建德路,改称建安府,寻改建德府。
明洪武八年(1375),改建德府为严州府(旧志武元年改,兹据《方舆纪要》及万历《严州府志》订正),桐庐、分水属之。清承明制,隶属仍旧。
民国元年(1912),废严州府。3年,浙江省分置4道,桐庐、分水属金华道。16年道废,直属浙江省。24年9月,浙江省划分行政督察区,并各设专员公署,桐庐、分水属兰溪行政督察区(署址驻兰溪);次年5月,督察区改以序数命名,兰溪区改称第四行政督察区(以下简称第×区)。27年10月,重划行政督察区,分水属第一区(署址驻於潜),桐庐属第四区(署址驻金华)。28年12月,划桐庐入第一区。29年12月,浙江省浙西行署成立(后于34年10月撤销),第一、三、十区22县暂归浙西行署管辖,中含桐庐、分水两县。32年4月,新设第十一区(署址初驻淳安,后移建德),桐庐由浙西行署辖区划入十一区。35年1月,又划分出十一区。36年5月,第十一区裁撤,桐庐、分水直属浙江省。是年10月,划分水入第二区(署址驻吴兴)。37年4月,桐庐、分水划入第四区(署址驻淳安)。
1949年5月,桐庐、分水属建德专区(初名第四专区)。
1950年3月,撤建德专区,桐庐、分水改属临安专区。
1953年2月,撤临安专区,桐庐、分水改属金华专区。
1955年3月,复置建德专区,桐庐、分水还属之。
1959年2月,又撤建德专区,桐庐(其时分水已并入桐庐)复改属金华专区。
1960年5月,改属杭州市。
1961年12月复置富阳县,并将原新登县辖地及原分水县贤德公社划归富阳。今桐庐县政区,基本上为原桐庐、分水两县辖地。
行政区划
1949年5月建立人民政权,废保甲。初,县以下设置区政府。是年冬,沿用旧乡区划建立乡政权,以“保”改置行政村。桐庐置5区、24乡。
1950年夏,调整乡级建置,区划缩小(时称划小乡)。桐庐置4区、52乡、1镇。
1952年10月,桐庐析严陵、窄溪区9乡增设凤川区,区公所驻凤岗,辖洋洲、凤龙、仁智、仁勇、凤川、三管、三联、新四、新民乡。
1956年夏、秋,撤区并乡:桐庐置1镇、26乡。
1958年9月开始撤销乡、镇建制,建立人民公社(以下简称公社)。当时,于桐庐建立上游公社,分水建立红旗公社。至10月,两县建11个公社,下设102个管理区(初称大队)。
是年底,改七里泷公社为富春江公社,并将所辖大园里、石珠里、阳明庙3管理区与桐君公社所辖俞赵、蒋家埠、芝厦3管理区对调。公社驻地移至祝家岭东侧。
1959年3月,废新合公社,改置为窄溪公社新合管理区;是年5月,划归浦江县。同年7月,废桐君公社,新置九岭、凤川公社。桐君公社辖地分别划归富春江、窄溪、九岭公社。九岭公社辖地除析自桐君外,大部分析自横村公社分水江以北全部地区。凤川公社辖地则析自窄溪。同时,重置城关镇、武盛镇,并新置富春江镇。
1960年1月,废凤川公社入窄溪,废九岭、钟山公社入横村,废合村公社入印渚,废百江公社入红旗(更名分水公社)。同时,重建桐君公社。其时,曾撤销管理区建制。至8月,部分公社又重置管理区。至此,全县共置3镇、7社、26个管理区。
1961年10月,调整公社规模,缩小区划,废止管理区,同时重建区一级建制,分辖各公社。其时共置5区、3镇(同前)、30社。
1962年7月,新合公社还属桐庐,隶属窄溪区。是年10月,城关镇更名桐庐镇。11月,析百江公社增置东辉、罗山公社,析合村公社增置岭源、怡合公社,析分水公社增置东溪公社。12月,撤销毕浦区建制并入分水区。
1963年8月,撤销桐君、窄溪、横村区建制,所属公社直辖于县。是年冬,撤销武盛、富春江镇建制。
1965年1月,骆峰公社并入钟山公社,合俞赵、芝厦公社为富春江公社。
1969年5月,复置武盛镇,更名分水镇。
1971年12月,撤销分水区建制。至此仍行县、社两级制。1979年12月,复置富春江镇。
1981年9月,富春江公社更名严陵公社。同年12月,析深澳公社9个大队增置风鸣公社。
1984年3月,完成“政社分设”,重建乡、村政权,以公社管理委员会改置乡人民政府,生产大队改置村民委员会,其地名、区划不变。同年11月,废分水乡并入分水镇。
1985年4月,窄溪、横村两乡改建制镇。是年止,全县置5镇、32乡、405(行政)村、18(居民)区。
1991年10月三合乡改设三合镇。1992年5月撤区扩镇并乡后辖12个镇,毕浦等14个乡。
1993年1月旧县乡改设旧县镇。
1994年9月深澳乡改设深澳镇。
1995年8月三合镇并入桐庐镇,年末辖13个镇、12个乡。
2001年8月方埠镇并入横村镇,洋洲乡并入桐庐镇,年末辖12个镇、11个乡。
2004年4月撤销桐庐镇改设桐君街道,旧县镇改设旧县街道,芦茨乡并入富春江镇,深澳、窄溪、石阜3个镇合并为江南镇,歌舞乡并入钟山乡,毕浦、高翔2个乡并入瑶琳镇,印渚镇、怡合乡并入分水镇,岭源乡并入合村乡,东辉乡并入百江镇,年末辖2个街道、7个镇、4个乡。
2010年12月从桐君街道析原三合镇、洋洲乡区域新置城南街道。
2011年4月29日撤凤川镇设立凤川街道。
到2011年末辖城南、桐君、旧县、凤川4个街道,富春江、横村、江南、瑶琳、分水、百江6个镇,合村、新合、钟山、莪山畲族4个乡,共14个乡级政区;辖有15个社区、4个居民委员会、183个村民委员会;下设390个居民小组、2570个村民小组。
截止2020年桐庐县下辖4个街道、6个镇、4个乡;181个行政村;4个经联社;22个社区。
2020桐庐县乡镇(街道)情况
以上是 浙江桐庐县属于哪个市的(桐庐县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 的全部内容, 来源链接: utcz.com/wiki/747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