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环是属于哪个省哪个市(玉环市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

玉环市是属于浙江省台州市。


玉环(Yuhuan),浙江省辖县级市,由台州市代管。位于浙江东南沿海、中国黄金海岸线中部,长三角经济圈南翼,东濒东海,南濒洞头洋与温州市洞头区相连,西、西北隔乐清湾与乐清市相望,北、东北与温岭市接壤。玉环市名源于海岛奇观,古志记载“晨雾绕岛,形状如环;上有流水,洁白如玉”,由此得名。市域由楚门半岛、玉环本岛和135个外围岛屿组成,地势北高南低,丘陵平原相间,辖区东西最大距离33.6千米,南北最大距离33.9千米,总面积405.5平方千米。其中陆地378.5平方千米,水域27平方千米,另有海域面积1930平方千米。

玉环市是浙江省的一个县级市。地处浙江省东南沿海,长三角经济圈南翼,东临东海,南濒洞头洋与温州市相望,西隔乐清湾与乐清市相望,北与温岭市接壤。

玉环是属于哪个省哪个市(玉环市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

地理位置

历史沿革

玉环县设治历史较短,根据玉环岛上三合潭地方出土的磨制石型等文物证实,最晚在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类活动。

夏、商、周时,根据《禹贡》九州之说,今玉环县境当为“扬州之域”。

春秋,为越地。

战国,属楚国。

秦,属闽中郡。

西汉,初属东瓯,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于东瓯地置回浦县(大致包括今温州市和台州、丽水两地区),隶会稽郡,今玉环县境为回浦县地。

东汉,建武年间(公元25~27年),改回浦县为章安县。永和三年(公元138年),析章安县东瓯乡为永宁县(包括今温州市辖地),遂为永宁县地,仍隶会稽郡。

三国,属吴国,仍为永宁县地。太平二年(公元257年),分会稽郡东部置临海郡,永宁县遂隶临海郡。

东晋,太宁元年(公元323年),分临海郡置永嘉郡,以永宁县为郡治。永康二年(公元374年),分永宁县置乐成县(今乐清),属永嘉郡,今玉环县境遂为乐成县地。历南朝宋、齐、梁、陈不变。

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改永宁县为永嘉县,隶属处州。开皇十二年(公元592年),撤乐成县并入永嘉县,今玉环县境遂为永嘉县地,隶括州(开皇十二年改处州为括州)。

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分括州置东嘉州,分永嘉县复置乐成县,今玉环县境又为乐成县地,隶东嘉州。武德七年(公元624年),又撤乐成县并入永嘉县,今玉环县境复为永嘉县地。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废东嘉州,永嘉县隶括州。上元二年(公元675年),于永嘉置温州。载初元年(公元689年),复置乐成县,隶温州,今玉环县境复为乐成县地。

五代十国时,乐成县属吴越国。后梁开平二年(公元908年),吴越王钱谬避梁太祖父亲朱诚名讳奏改乐成为乐清,今玉环县境为乐清县地。

宋、元两朝不变。

明,初仍为乐清县地,隶温州府。洪武二十年(1387年),倭寇扰边,徙玉环岛居民于内地,并在楚门建城设所,初属盘石卫,后属松门卫。成化十二年(1476年),析乐清县山门、玉环两乡六部地属太平县(今温岭),隶台州府。从此,今县境的楚门半岛为太平县地,玉环岛上分水山以东桃花岭以北属太平县,余属乐清,但仍迁弃。万历元年(1573年)及万历二十年(1592年),先后两度计议垦复玉环岛,旋行禁止。

清,初为太平县、乐清县地,分隶台州、温州两府。顺治十八年(1661年),清政府因郑成功占据台湾抗清,下令撤边海三十里而空其地,今县境又遭迁弃。康熙八年(1669年),在境内设防,次年设寨。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台湾归入清朝版图,界开始渐复。雍正六年(1728年),置玉环厅,隶温州府,在玉环岛中青山麓建厅设治,并筑城墙,此为玉环设治之始。辖地周围七百余里,包括今玉环、洞头两县辖地和温岭县的石塘等地,还有乐清县的大荆、芙蓉、蒲岐、盘石及瓯海县的灵昆等地(石塘等地在乾隆六十年划归太平县,其余地方陆续划归乐清县和永嘉县)。

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存县,并推行道制,改玉环厅为玉环县,隶瓯海道。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道制,地方行政实行省、县二级制,玉环县直属于省。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建立行政督察区制,玉环县属浙江省第十行政督察区。此后,本县所属行政督察区的名称屡有变更,至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本县属浙江省第五行政督察区。

1949年4月7日,本县解放后,仍称玉环县,属温州专区,县境包括今玉环、洞头两县地。

1953年8月,原辖地洞头、三盘、大门诸岛划出,另立洞头县。1958年7月,洞头县撤销,其辖地重新并入玉环县。

1959年3月,玉环县撤销,原洞头县辖地划归温州市,玉环县辖地并入温岭县,属温州专区。

1962年4月(国务院批准日期),恢复玉环县建制,属台州专区(后称台州地区),辖地即今之县境。

2017年4月撤销玉环县,设立县级玉环市。玉环市由浙江省直辖,台州市代管。

行政区划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楚门、坎门、城区、三盘4个区。1950年6月,从楚门区划出部分1区域建北监盐区,遂成5个区,并设区公所。7月,调整原有乡镇建制,设49个乡镇。

土地改革完成后,对区、乡、镇再次作调整。1952年1月15日,原三盘区重获解放。原乡镇建制已恢复。8月建陈屿区,10月份三盘区分洞头、大门两个区。至年底。共设7区79乡镇356个村。

1953年5月,洞头、大门两区19个乡镇地析出,建洞头县。

1956年2月,因农业合作化发展需要,区、乡、镇又作调整,建3个直属镇、6个直属乡、2个区辖13个乡镇。同年12月恢复坎门区建制。

1957年重新调整个别规模较大的乡镇。4月,恢复西台、双龙两乡;10月恢复古顺乡;12月建和平、田马两乡,同时,恢复城区。全年计4个区、27个乡镇。

1958年7月,洞头县建制撤销,下辖11个乡镇地重新归入玉环县、全县为6个区、38个乡镇。同年11月,实行人民公社化,下辖生产大队(后又称“管理区”)。至年底为6个人民公社、46个生产大队(管理区)。

1959年4月,玉环县建制撤销,原洞头县地划归温州市,余皆并入温岭县;同月撤销双岭、长屿两个生产大队。7月,撤销民主、工交两个生产大队,建坎门管理区:同时将玉城公社8个生产大队合并为环山、城南、青马、沙鳝4个管理区。9月,环山、楚门、坎门、清港4个管理区恢复镇建制,设人民委员会。

1960年9月,陈屿公社撤销、其地并入玉城公社。

1961年9月,撤销楚门、玉城、坎门3个人民公社,恢复区公所建制:10月将管理区(生产大队)改制升格为人民公社,同时将和平管理区并入坎门镇。

1962年4月,玉环县建制恢复。同年11月,玉城区撤销、原陈屿区恢复,环山、城南、青马、沙鳝4个公社改为直属公社。

1965年9月,干江公社分干江、栈台两个公社。

1967年1月,披山从鸡山公社析出,建披山人民公社。时全县共为3个区、3个镇(其中1个为直属镇)、26个人民公社(其中3个为直属公社)。

1977年,恢复玉城区建制,原4个直属镇社改隶之,全县遂为4个区29个人民公社和镇。

1980年1月,环山镇改称为“城关镇”。1982年8月,城南公社改名为“环城公社”。

1983年10月至1984年4月,实行政社分设,恢复乡人民政府建制。1984年6月,清港恢复镇建制。同年10月和1985年8月,陈屿、鲜叠两乡分别改镇建制。

1986年12月,桐丽乡改为沙门镇。至此,共设4个区、22个乡、7个镇。

1987年3月17日,从鸡山乡析出洋屿岛建新洋乡。全县总面积474.2平方公里,人口35万余。辖4个区,7个建制镇,23个乡,308个行政村,其中渔业村35个,盐业村31个和39个居民区。县人民政府设在环山镇。

1991年3月11日,从楚门区析出外塘乡、凡塘乡、芳杜乡、清港镇,建置清港区。

1992年4月至5月,撤掉5个区、30个乡镇,并为8镇4乡。它们是:城关镇、楚门镇、清港镇、干江镇、坎门镇、陈屿镇、鲜叠镇、沙门镇、龙溪乡、鸡山乡、芦浦乡、海山乡。

1993年11月,设立浙江省玉环大麦屿经济开发区。

1994年7月13日,大麦屿经济开发区与陈屿镇合署办公,9月撤芦浦乡建芦浦镇。

2000年6月,撤销城关镇、坎门镇、陈屿镇建制,建立玉环县珠港镇。

2001年11月,撤销鲜叠镇,辖区划入珠港镇陈屿办事处,县境内共设置6个镇、3个乡。

2009年8月,撤销珠港镇及其下设办事处,建立大麦屿、玉城、坎门3个街道。

2013年9月,龙溪乡实现撤乡设镇。全县设玉城街道、坎门街道、大麦屿街道、楚门镇、清港镇、芦浦镇、干江镇、沙门镇、龙溪镇、鸡山乡、海山乡3街道6镇2乡。

2020年全市辖3街道、6镇、2乡。玉城街道、坎门街道、大麦屿街道、清港镇、楚门镇、干江镇、沙门镇、芦浦镇、龙溪镇、鸡山乡、海山乡和玉环经济开发区。

游在玉环

玉环是属于哪个省哪个市(玉环市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

以上是 玉环是属于哪个省哪个市(玉环市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 的全部内容, 来源链接: utcz.com/wiki/747029.html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