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永康市属于哪个市(永康市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

浙江永康市是金华市


永康市,浙江省金华市代管县级市,总面积1049平方公里,位于浙江省中部的低山丘陵地区。辖10镇、4街道和1个经济开发区。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永康常住人口964203人。市人民政府驻东城街道金城路15号。永康市,古称丽州,相传,三国吴赤乌八年(公元245年)孙权之母因病到此进香,祈求“永保安康”,太夫人病愈,孙权大喜,遂赐名为“永康”,并单立为县。唐朝时曾擢升为州。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

永康古称丽州,地处浙江省中部和金华西南。永康位于浙江省中部,区位优势明显,辖区内有金丽温高速、东永高速、台金高速、330国道等大通道,金丽温高铁1小时到杭州、2小时到上海。永康以制造业为主导,经济实力较强,连续14年进入全国百强县市,工业经济位列全省19强。

浙江省永康市属于哪个市(永康市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

地理位置

历史沿革

永康古属扬州址域,夏少康之子无余受封于会稽,号于越,永康隶属越地。

商、周、春秋时期,永康均属超越。

战国时期,楚怀王打败越国后,永康又一度属楚。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原越国领地设置会稽郡,及至汉代和三国初期永康均属会稽郡管辖。

三国东吴赤乌八年(公元245年)分乌伤县之上浦乡置永康县。

西晋泰始二年(宝鼎元年,公元266年),析会稽之西部地,置东阳郡(今金华)后,永康才隶属东阳郡管辖。

隋朝仍延用永康县名。

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永康县擢升为丽州,属越州总管府,徙县治于县城之北。武德七年改越州总管府为都督府。武德八年废丽州,复称永康县,属婺州。唐天宝元年(742),改婺州为东阳郡。乾元元年(758),复改东阳郡为婺州。此后至南宋,永康均属婺州。

两宋时,永康为紧县。

元代,永康为上县,属婺州路。至正十八年(1358)十二月,朱元璋部攻取婺州,永康归附。婺州路改为宁越府。二十年正月,又改宁越府为金华府。永康属金华府。

自明至清,永康归属如旧,属金华府。

清代舆图

民国元年(1912),废府置道。金衢严三府地置金华道,永康属金华道。16年,废道制,永康直属浙江省。21年,在金华设第六行政督察区,24年8月,在兰溪设第四行政督察区,37年,改第四行政督察区为第八行政督察区(署治在义乌)。永康属之。

1949年5月8日,永康解放,辖区承旧,属第八行政督察区(寻改金华专区)。

1958年10月,裁撤武义县建制.将武义县行政区域全部划归永康。

1961年10月,又析出原武义县地,重建武义县。

1978年以后,专区改称地区,永康属金华地区。

1985年6月,地区改市,实行市管县体制。永康归金华市管辖。

1992年8月18日,国务院批准永康撤县建市,由浙江省直辖,行政委托金华市代管。自此,永康县跻身国家市级建制的行列,结束1747年县建制的历史。

行政区划

1949年5月,全县设城区、芝英、古山、石柱、清渭、倪宅6区;古丽、唐先、古山、芝英4镇;邑东、历山、崇道、桐安、合德、云靖、武中、历城、珠山、达德、太西、东岭、方岩、双麓、青山、龙川、华益、中和、仙义、石鹤、永安、外承、卉川23乡。

1950年10月,将原27个乡(镇)划分为8区、6镇、83乡。

1951年6月将龙山区石江乡合并于西溪乡和南宅乡。全县为6镇、82乡。

1955年12月,原城区的人民、民主、解放三镇合并称城关镇。城区所辖范围除原辖的长城乡、高镇乡、苏溪乡外,把石柱区的河南乡、象珠区的长恬乡、芝英区的堰头乡也划入本区。

1956年2月,桐琴(包括和平、桐三、桐联、上宅、孙宅、姚产6个村)划属武义县。1956年9月19日,全县划并为8区、3镇、35乡。

1958年9月,人民公社成立。全县改编成政、社合一的6个人民公社1958年9月13日,撤销武义县建制,10月将原武义县行政区域的东风(壶山)、卫星(白杨)、国庆(桐琴)、友谊(柳城)、胜利(桃溪)、上游(三港)、跃进(下杨)、飞跃(新宅)8个人民公社并入永康,全县共14个公社。

1959年3月,将石柱公社划分为新楼公社和石柱公社。全县有15个公社、126个管理区、715个生产队。10月,从石柱公社划开的新楼公社并入石柱公社。全县政区调整为14个公社、96个管理区、3个县属镇、4个社属镇、765个生产大队、5814个生产小队。

1961年10月,恢复武义县建制。永康设立环城、石柱、芝英、龙山、象珠、倪宅6个区。至11月,全县共建立41个人民公社、653个生产大队、4772个生产队。

1962年6月,撤销环城、石柱、芝英、龙山、象珠、倪宅6个区公所,但保留中共各区委员会。

1963年2月,撤销中共环城区委,崇道公社划分为崇道、云山2个公社。5月,烈桥公社划归倪宅区委领导;童宅公社划归象珠区委领导;岩后公社划归芝英区委领导。城关、长城、苏溪、李店、富山、崇道、云山7个公社由县委直接领导。

1965年4月,长恬公社更名为长田公社。6月,寮前公社与胡库公社合并,称寮胡公社。

1966年12月,更改下列区、社名称:倪宅区更名为红旗区、龙山区更名为红卫区、八字墙公社更名为红山公社、花街公社更名为红旗公社、大屋公社更名为红星公社、四路公社更名为四新公社、西溪公社更名为红卫公社、方岩公社更名为红岩公社、岩后公社更名为红峰公社、寮胡公社更名为红湖公社、长田公社更名为大园公社、崇道公社更名为东方红公社。至1973年6月,以上区、社恢复原名。全县为6区、41公社、655大队、2993生产队。

1975年6月6日,油川公社岘口大队划归芝英公社管辖。

1981年12月,城关人民公社改为镇建制。

1983年政社分设,仍行乡村制,行政区划不变。“以社建乡,以大队建村”。3月开始在象珠区珠山公社试点。9月全面展开,年底完成。

1984年4月,芝英、古山两乡分别恢复为镇。属芝英区管辖。6月,唐先乡恢复为镇,属象珠区管辖。10月,岩上、岩下、橙麓3个行政村从方岩乡划出,置方岩镇,为县直属镇。1985年8月,石柱乡改建为石柱镇。

1987年10月,四路乡改建为四路镇。至年底,全县总面积1044平方公里,47万多人口。辖6个区,7个建制镇,35个乡,716个行政村,17个居民区。县人民政府驻地城关镇胜利街19号。

1988年前仓乡置镇,划增5个行政村。至此,全县有城关、方岩、石柱、芝英、古山、四路、唐先、前仓8个镇,34个乡,720个行政村,1125个自然村。

1992年4月实施撤区扩镇并乡,撤销原6个区公所和城区农工委。全市各乡镇平均面积为43.70平方千米,平均人口为2.13万人,原41个镇乡中有26个镇乡的区域扩并为9个镇,其余15个镇乡不变,其中建制镇13个,乡11个。

1992年10月,永康撤县建市,跻身于国家县市级建置行列,结束1747年永康县建置的历史。建市后的行政区划仍保持是年4月份的设置。

1999年11月,设立五金科技工业园(2002年8月省政府批准设立为省级经济开发区)。

2000年2月,撤销童宅乡、烈桥乡,并入古丽镇。其间,全市设置15个镇,7个乡,716个行政村,61个居民委员会。

2001年7月,全市进行区划调整,设60个居委会。2003年5月,市人民政府下发《永康市城区居委会整合方案》,城区原27个居委会整合为15个社区居委会:

2013年永康市辖11镇、3街道和经济开发区、城西新区,713个行政村、17个社区、35个居民区。

2014年,永康市辖11镇、3个街道和经济开发区、城西新区,713个行政村、17个社区、35个居民区。全市户籍总户数22.8万户,户籍总人口58.5万人。

2015年永康市辖11个镇、3个街道和2个开发区,总面积1049平方千米。2015年末常住户籍总户数23.9万户,户籍总人口59.7万。

2021年全市辖11个镇、3个街道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省级现代农业装备高新区、1个江南山水新城,户籍人口61.5万人,登记外来流动人口54.4万人。

浙江省永康市属于哪个市(永康市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

以上是 浙江省永康市属于哪个市(永康市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 的全部内容, 来源链接: utcz.com/wiki/747039.html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