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岭市属于浙江哪个市(温岭市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

浙江温岭属于浙江省台州市。

温岭市是浙江省台州市所辖县级市,地处浙江东南沿海,长三角地区的南翼,三面临海 ,东濒东海,南连玉环,西邻乐清及乐清湾,北接台州市区,地理坐标东经121°09′50″~121°44′0″,北纬28°12′45″~28°32′02″,截至2022年2月, 下辖5个街道11个镇。

温岭是中国大陆新千年、新世纪第一缕曙光首照地,地处浙江东南沿海,长三角地区的南翼,三面临海,东濒东海,南连玉环,西邻乐清及乐清湾,北接台州市区。全市陆域面积926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079平方公里,大小岛屿170个,海岸线长317公里,滩涂面积155平方公里。 甬台温铁路客运专线、沿海高速公路、104国道穿境而过,市人民政府驻地太平街道距省会杭州300公里。全境“四山一水五分田”,是著名的温黄平原所在地,素称“鱼米之乡”,被誉为“虾仁王国”。

温岭市属于浙江哪个市(温岭市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

地理位置

历史沿革

温岭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在此生息繁衍。

夏、商、周为东瓯地,秦属闽中郡,汉属会稽郡,三国属临海郡,东晋分属临海郡、永嘉郡。

唐至明代为台州之黄岩、温州之乐清二县,明成化五年(1469年),置太平县(县以境内太平岩得名),属台州府,治所设太平乡泉溪。成化十二年,温州府乐清县之山门乡、玉环乡,划归太平县。

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划玉环 乡归玉环厅。

清光绪年间新定县境图

民国三年(1914年),因与山西、四川、安徽等省的太平县同名,改以县西温峤之别称“温岭”为名,称温岭县。

1949年5月28日温岭获得解放。同年6月29日成立温岭县人民政府,属第六地委(后称台州专区);1955年11月改称温岭县人民委员会;1954年6月,台州专区撤销,属温州专区;其间1955年划大陈岛(凤尾乡,今属椒江市)归黄岩县,1956年5月又划境内之湖雾乡归乐清县;1957年7月20日,台州专区恢复,重新属台州专区;1959年1月,玉环县并入,台州专区再次撤销,转属温州专区;1962年4月,分玉环,重置玉环县,同年台州专区恢复,温岭又属台州专区;1967年5月19日,成立“温岭县革命委员会”;1968年5月7日,重建“温岭县革命委员会”;1970年,台州专区改为台州地区,温岭县属台州;1978年9月,改“台州地区革命委员会”为台州地区行政公署;1980年6月,恢复温岭县人民政府。

1994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始称温岭市。

行政区划

1949年冬,废除保甲制,实行乡村制。划黄岩县院桥区岩前乡归温岭县泽国区管辖。全县共6区6镇40乡、其中松门镇尚未建立人民政府,凤尾、龙门二乡则尚未解放。

1950年,为9区,1县辖镇,118乡镇;其中土坦、花桥、江绾、梅溪、镇海、横径、三邵、松门镇、南塘、交陈、石苍、龙门12乡镇1951年建立人民政府,凤尾乡则尚未解放。

1951年设石陈区,辖石塘镇、南塘、钓浜、交陈、苍岙、箸山、杨柳、上马、风尾。

1955年初,大陈岛解放,凤尾乡划归海门直辖区。

1956年调整行政区划。3月,并乡。5月,湖雾乡划归乐清县。6月,裁撤城北、大溪、泽国、新河、箬横5区。全县分为3区、7镇49乡、其中4镇28乡归县直辖。

1957年4月、恢复大溪、新河、箬横3区;9月,恢复泽国、城北2区,新河、箬横、泽国3镇先后归属所在区。全县分为8区、1县辖镇、53个乡镇。

1958年10月,撤销区制,成立8个人民公社,下辖126生产大队(营)。

1959年春,大队改称管理区,调整为68个管理区。4月,玉环县楚门、玉城、陈屿、坎门4公社、34管理区并入温岭县。

1961年、恢复区建制,下辖社队。以管理区为单位建人民公社。撤销和平、彭岭、湖漫、城西、小河、车关管理区。此时,全县有11区,1县辖镇,87公社(含区辖镇)。

1962年,恢复玉环县建制,原辖区划归玉环县管辖。牧屿公社分为牧屿、江洋两公社。此时,全县有8区,1县辖镇,61公社(含区辖镇)。

1963年11月,淋川公社划归箬横区管辖,1964年划还松门区管辖。

1966年,潘郎公社改为红旗公社,寺前公社改为太湖公社,庙前公社改为东方公社,高龙公社改为前进公社,龙门公社改为卫东公社。

1977年3月,城关镇增设小河、城东、城西三个管理区。

1979年12月,恢复石陈区,管交陈、钓浜、箬山、卫东、车关等公社和石塘镇。此时全县有9区,1县辖镇,62公社(含区辖镇),3个管理区。

1980年4月,屯环公社分为吞环、江绾两个公社。红旗公社复名潘郎公社。

1981年7月,淋川公社分为淋川、川北两个公社。石桥公社分为石桥头、土坦两个公社。前进公社复名高龙公社,卫东公社复名龙门公社。

1982年1月,箬山公社分为箬山、苍吞两个公社。

1983年7月,建立肖家桥公社。10月,取消公社名称,恢复乡建制。

1985年,石桥头、石粘、大溪等乡改为建制镇。1986年,长屿、新街、吞环、淋川、横峰、箬山、潘郎、牧屿等乡改为建制镇。1987年全县总面积920平方公里。人口102万。全县辖9个区,18个建制镇,50个乡,52个居民区,878个行政村,是全省人口密度最高的一个县。县人民政府设在城关镇。

1987年温岭县政区图

2001年,经省政府批准,对全市的镇、乡行政区划作了全面调整,调整后全市设11个镇和5个街道,辖847个行政村、91个居。2003年,箬横镇将原浦一、浦二、浦三、浦四、浦五和张山等6个行政村合并成浦番村。市区太平街道撤销辖区内原有的20个居,重新划分设立14个社区。经上述局部调整后,全市设11个镇、5个街道,辖842个行政村、91个居(社区)。2005年,大溪镇原江上村更名为岗上村,原勤洋村更名为陈洋村。箬横镇增设东浦苑社区居委会。

2005年末全市辖11个镇、5个街道,92个居(社区)、837个行政村。

2006年,城东街道增设翠屏居,滨海镇增设东片居,箬横镇将石岩头、毛家洋、应宅3个行政村合并为龙岗村。年末全市辖11个镇、5个街道、835个行政村、94个居(社区)。

2007年,新河镇新堂、塘前、小屯三个村,合并为硼天南村。年末全市辖11个镇、5个街道,833个村、94个居(社区)。

2008年,城东街道增加1个九龙汇居,横峰街道增加1个宗文居,坞根镇增加1个花溪居;新河镇麦芒岙村和罗西村合并为金盛村。年末全市辖11个镇、5个街道、832个行政村、97个居(社区)。

2009年,各镇(街道)所辖的村居年内没有变动,延用2008年底的数据。

2010年,各镇(街道)及所辖村居年内没有变动,延用2009年底的数据。

2011年,新河镇增设1个新居,名为城中居。石塘镇的后山村、山头村和杨柳坑村3个村,合并成1个新村,名为杨柳新村。年末全市辖11个镇、5个街道、830个行政村、98个居(社区)。

2013年,全市辖5个街道、11个镇,830个行政村、97个居(社区)。

2014年,全市辖5个街道、11个镇,830个行政村、97个居(社区)委会。

2017年,泽国镇撤销上街、下街、丁字街、前街、幸福、虎山、东河、商城8个居,建立文昌、丹崖社区居委会。

2018年行政村调整,涉及401个村,其中376个村合并为150个新村,25个村调整为10个社区;2019年撤销2个社区(东南社区和潮韵社区),调整后全市共有行政村579个,居(社区委员会)88个。

2021年全市辖太平、城东、城西、城北、横峰5个街道,泽国、大溪、松门、箬横、新河、石塘、滨海、温峤、城南、石桥头、坞根11个镇,90个社区(居)委会,579个行政村。

2019年地图

以上是 温岭市属于浙江哪个市(温岭市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 的全部内容, 来源链接: utcz.com/wiki/747034.html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