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渑池县属于哪个市(渑池县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

渑池县隶属于河南省三门峡市,

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1°33′~112°01′和北纬34°36′~35°05′之间。北滨黄河与山西省的垣曲、夏县、平陆等县隔河相望,南连熊耳与洛宁、宜阳等县接壤,东裹义马市与新安县为邻,西界崤函连接陕州区。

渑池县位于河南省西部丘陵山区。渑池,古名黾池,以池内注水生黾(水虫,即耿黾,或谓蛙类之一种)而得名。黾池的所在地,说法有二:一在今陕渑交界的熊耳山际,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洛水之北有熊耳山,山际有池,池水东南流,水侧有一池,世谓之黾池矣”;一在渑池县城西,南宋蔡沈《禹贡注》“渑当作黾,水虫也。城西有池,注水即生,因名黾池”。当以城西说为是。黾池之名,首见于史马迁《史记》,为雒都(今河南洛阳市)属邑。西汉时县名亦名彭池,新莽时一度更县名为陕亭,三国魏时,始将县名更为渑池,沿用至今。在明清两代,县名又称沔池。

2019年末,据公安统计数字,渑池县户籍常住人口总数为35.9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1.46万人,城镇化率31.88%。至2019年底,境内有维吾尔、蒙古、回、苗、彝、壮、布依、朝鲜、满、侗、瑶、白、土家、哈尼、傣、黎、傈僳、畲、水、纳西、撒拉、仡佬等22个少数民族,2213人,占全县总人口的0.62%。超过千人的少数民族有维吾尔族,主要聚居在陈村乡鱼村和城关镇一里河村。另外超过百人的少数民族有回族,主要居住在城关镇和英豪周家山村。其他民族分布在12个乡(镇)。

东西宽43.5公里,南北长52.8公里,国土总面积136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1667公顷。

渑池属秦岭余脉,为豫西之丘陵山区,南北地貌差异很大,全县以中部的涧河为界,向北渐高,由海拔500米升至1000米以上,至韶山主峰高达1463.2米。再往北,山脉连绵数十里后陡降为黄河中游谷地,海拔只有200米,涧河以南突兀成岭,呈东西向起伏,南北冲沟发育,由东而西,从海拔400米上升到700米左右。全境由南而北,依次呈梁前斜地→梁地→河谷附地→山前斜地→中低山地→黄河谷地,从而构成了东西向的两大分水岭三大流域。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海拔275米以下黄河谷地全部淹没。全县有名的大山87座,大小山峰2270个,特别是北部中低山地,断层交错、沟谷发育、切割深度达200——500米。

  2020年,渑池县土地总面积1358平方公里,占河南省总面积的0.82%,占三门峡总面积的12.98%。其中湿地115.59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0.08%;耕地面积40269.97公顷,占29.65%;园地面积4753.93公顷,占3.50%;林地56459.89公顷,占41.58%;草地10193.53公顷,占7.51%;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2611.28公顷,占9.28;交通运输用地2546.51公顷,占1.88;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3610.55公顷,占2.66%;其他土地5239.11公顷,占3.86%。

 渑池县地处中纬度内陆区,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多受蒙古冷高压控制,气候干冷,雨雪稀少;春季太阳高度角逐渐增大,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进,气温回升,雨水增多;夏季,由于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北、偏南不同,形成湿热干旱、炎热干旱和雨涝三种天气;秋季,太阳高度角逐渐减小,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南退,气候凉爽,雨水减少。进入二十一世纪全球工业快速发展,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进一步增加,造成大气温度持续升高,随之带来全球气候变化的问题。受此大气候的影响,2000年后,渑池县气候也有了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年平均气温偏高、年降水时段趋向集中、暴雨冰雹大风等灾害性天气发生几率增加、极端气候事件的出现次数增加。

渑池县位于河南省西部的崤山分水岭上,地处黄土高原的东部边缘,是秦、晋、豫三省之结合地带。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1°33′——112°01′和北纬34°36′——35°05′之间。北滨黄河与山西省的垣曲、夏县、平陆等县隔河相望,南连熊耳与洛宁、宜阳等县接壤,东裹义马市与新安县为邻,西界崤函连接陕县。(本文作者:古籍大家)转载请注明出处

河南省渑池县属于哪个市(渑池县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

渑池,古名黾池,以池内注水生黾(水虫,即耿黾,或谓蛙类之一种)而得名。黾池的所在地说法有二:一在今陕渑交界的熊耳山际,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洛水之北有熊耳山,山际有池,池水东南流,水侧有一池,世谓之黾池矣”;一在渑池县城西,南宋蔡沈《禹贡注》“渑当作黾,水虫也。城西有池,注水即生,因名黾池”。

黾池,西周时为雒都(今河南洛阳市)属邑。周宣王二十二年(公元前806年),郑国建国,黾池为郑城(因黾池境域与今不同,县西少部属虢国),公元前376年韩灭郑,黾池转属韩。

约在公元前279——前249年,属韩国的黾池被秦国蚕食,秦置县。秦朝时,黾池属三川郡。西汉时县名亦名彭池,属弘农郡。东汉时,县归属恒农郡。

西晋,渑池仍属弘农郡。十六国时期,渑池先后属前赵、后赵(期间东晋祖逖北伐,一度攻占渑池)、冉魏、前燕(期间东晋桓温北伐,一度攻占渑池)、前秦、后秦(期间东晋刘裕北伐,一度攻占渑池)。

南北朝时期,渑池境域内及其附近建县较多:有北渑池、南渑池、西新安、俱利、崤等,各领今渑池县之一部,先后分属南朝宋、北魏、东魏、西魏、北周。另,北魏及东魏在渑池境内一度设有渑池郡。

隋代复渑池县,基本形成现在的渑池境域。但唐初在渑池县兼置谷州,与县同理。从唐代开始,渑池地位重要,成为畿县。据旧志载,唐初渑池县名曾一度改为天池。金代中叶及元初,在渑池兼置韶州,并在今南村建城池并设置利津县。

宋、明间,县名也称沔池。元代后,县域历属陕州、河南府、河洛道等。宋代后渑池的地位下降,到中华民国时期,渑池已降为三等小县。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渑池县先后归属豫西七专区、豫西三专区、洛阳地区行政公署。1986年之后,改属三门峡市。

行政区划

1949年3月,改县人民民主政府为县人民政府。

1949年8月,全县下辖5区1镇,行政村合并为77个,全县共819个自然村。

1950年,行政村合并为58个乡(镇)。1951年10月,增设坡头为六区。将原58个乡(镇)又划为91个乡镇,共辖192个自然村。1952年,增设千秋为第七区。全县7个区,辖94个乡。

1954年7月,改渑池县人民政府为渑池县人民委员会。

1955年12月,撤区并乡,将原来的7个区改为13个中心乡,辖51个小乡。

1956年10月,撤销中心乡。51个小乡又合并为33个乡。

1957年3月,又将全县95个乡合并为13个乡和上润区。

1958年7月,县人民委员会将13个乡和上涧区合并为8个乡(镇)。8月全县实现了人民公社化,共建立13个人民公社,其中农村人民公社8个(即原8乡镇),学校人民公社1个,机关人民公社1个,厂矿人民公社3个。

1960年8月,以观音堂矿务局张村矿区为中心,吸收英豪公社6个生产大队,坡头公社3个生产大队,三门峡市观音堂公社3个生产大队,以及县营7个厂矿,成立了张村矿区人民公社。1961年调整为8个区,辖2个镇,27个农村人民公社。

1962年6月撤销8个区和30个人民公社,全县合并为15个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

1963年7月,全县15个人民公社,又调整为12个人民公社1个镇。原石佛与千秋合并为千秋人民公社,辖24个大队,235个小队。

1965年全县共有13个人民公社、镇。即:城关、笃忠、西村、千秋、英豪、坡头、段村、南村、张村、仁村、洪阳、城关镇、义马镇。

1968年9月,义马镇与千秋公社合并为义马人民公社。

1970年2月,撤销义马人民公社,成立义马矿区政府,将原管辖的25个大队,划归义马矿区政府20个。其余吴庄、崤店、胡坑、堡后、义昌5个大队,划归洪阳公社管辖。

1975年12月,增设天池、果园、庄子、池底、西阳、陈村等6个人民公社,撤销城关人民公社建制。此时全县共有16个人民公社(镇)、191个生产大队。

1982年2月,经省府批准,改城关镇人民公社为城关镇人民政府。8月经省府批准,改庄子人民公社为仰韶人民公社。

1984年1月,除城关镇人民政府外,按照上级指示改全县15个人民公社为15个乡人民政府。

1986年,全县共有16个乡镇,225个村民委员会,1736个村民小组。

1990年4月英豪乡撤乡建镇。1995年8月张村乡撤乡建镇。1999年9月洪阳乡、天池乡撤乡建镇。

2000年,全县共5个镇、11个乡、227个村民委员会、1907个村民小组。

2005年11月,笃忠乡并入天池镇,天池镇政府驻地设于笃忠村。仰韶乡并入仰韶乡,仰韶乡政府驻地设于仰韶村。池底乡并入陈村乡,陈村乡政府驻地设于后河村。西村乡并入果园乡,果园乡政府驻地设于果园村。至2006年底,全县辖5镇7乡235个村。

2020年渑池县辖6个镇、6个乡:城关镇、仰韶镇、英豪镇、张村镇、洪阳镇、天池镇、仁村乡、果园乡、陈村乡、坡头乡、段村乡、南村乡。共有行政村236个,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河南省渑池县属于哪个市(渑池县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

以上是 河南省渑池县属于哪个市(渑池县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 的全部内容, 来源链接: utcz.com/wiki/746983.html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