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含山县属于哪个市(含山县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

作者:大坎历史

含山地处皖中东部,隶属于马鞍山市。

含山地处皖中东部,隶属于马鞍山市。全县面积1028平方公里。“一县望五市”,含山距离合肥、南京、芜湖、马鞍山、滁州五座城市均不足100公里,是南京、合肥两大都市圈核心城市,是安徽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桥头堡。京福高铁、商杭高铁以及合芜、合马、北沿江高速高速穿境而过,合肥新桥、南京禄口两大国际机场近在咫尺,裕溪河水运发达,郑蒲港通江达海。

安徽含山县属于哪个市(含山县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

含山县境域夏、商、周俱属扬州(古扬州北至淮东,南至于海)。春秋属吴,战国属楚。秦汉属九江郡(今寿州、滁州、和县、凤阳、庐江、无为等地)。三国属吴,西晋属淮南郡,东晋改置历阳郡,以历阳、乌江、龙亢(含山县南四十里有龙亢)三县隶属。隋至初唐先后属和州、历阳。含山县名始于唐武德六年(623年),至清朝,先后属历阳郡、淮南道、淮西道、和州路、庐州路、庐州、和州。

民国元年(1912年)直属安徽省。民国3年至民国17年(1914~1928年)属安庆道。民国18年至民国37年(1929~1948年),先后属安徽省第八、第五、第九行政专员督察区。

1949年1月21日含城解放,29日含山全境解放,含山县属江淮解放区第五专区。同年6月,改属皖北行署巢湖专区。1952年1月30日,改属安徽省芜湖专区。1958年11月1日,含山县改属马鞍山市。同年12月15日,含山县、和县合并为和含县,属马鞍山市,县治设历阳镇。1959年4月,和含县划归芜湖专员公署。1959年6月1日,含山、和县分开,各还原建制。1965年7月28日,恢复巢湖专员公署建制,含山县改属巢湖专区。1971年3月29日巢湖专区改称巢湖地区,含山县改属巢湖地区行署。1999年7月巢湖地区改设巢湖市,含山县隶属巢湖市。2011年8月,原地级巢湖市区域调整,含山县划归马鞍山市。

行政区划

1949年7月,全县设5区,45乡(镇),废除乡以下保甲制度,改为行政村、自然村。

1950年,全县设5区,63乡(镇)。

1951年,区设置同前,乡增加到68个。其中城区增祁门乡、流塘乡,撤巨兴乡;陶厂区增设关帝、刘武、西河三乡;运漕区增设运东、运西两乡。

1952年,增设清溪区,运漕区划为太湖、杨柳两区,运漕镇划为县直属镇。全县设7区83乡(镇)。

1956年并区并乡,全县划为4区32乡镇。

1957年,撤环峰区,所辖5乡归县直辖。时县直辖乡镇8个,其他区划不变。

1958年11月,改区乡镇建置为农村人民公社。全县成立7个农村人民公社:以张公、梅山、三官、七里、褒山、十字、环峰7个乡镇成立红旗人民公社,后改为环峰人民公社;以仙踪、昭关、再安、骆集、葛集、玉皇、谢集7乡镇成立昭关人民公社,后改为仙踪人民公社;以清溪、巨兴、半湖、白衣4乡镇成立跃进人民公社,后改为清溪人民公社;以隐龙、卧虎、福山、林头4乡镇成立上游人民公社,后改为林头人民公社;以东关、太湖、鸭西、铜闸4乡镇成立卫星人民公社,后改为长岗人民公社;以黄墩、海口、运漕3乡镇成立先锋人民公社,后改为运漕人民公社;以陶厂、铜庙、司徒3乡镇成立东风人民公社,后改为陶厂人民公社。

1961年9月,设清溪、林头、仙踪、环峰4个区,原7个人民公社划为清溪、巨兴、半湖、福山、张疃、林头、仙踪、姚庙、骆集、谢集、张公、三官、九连、褒山、长岗、运漕、关镇、含城、陶厂等19个人民公社。

1963年8月,增设铜闸区。

1964年,改运漕镇为直属镇,全县计20个社镇。

1969年增设铜闸公社,全县计21个社镇。

1971年3月,增设昭关、东关人民公社;12月将原运漕公社划为黄墩、海口两个公社,全县计24个社镇。

1979年3月,设仙踪、环峰、清溪、林头、铜闸5个区工作委员会,社镇不变。

1980年,含城人民公社改为环峰镇,直属县。

1982年,恢复区公所建制。

1983年4月,恢复乡镇政权,改人民公社为乡、镇人民政府。全县设5区、22乡(镇)、运漕、环峰两个直属镇。

1984年3月,东关镇上升为县直属镇,其余乡镇不变。

1985年,黄墩、海口两乡划归运漕镇管辖。

1988年,环峰镇成立3个相当于乡级管委会,即城郊、攀桂、鼓楼管委会。是年全县辖5个区,3个直属镇,21个乡(镇),16个居民管理委员会(其中有3个管委会相当乡级),221个行政村,2749个村民小组。

1992年机构改革,撤区并乡,全县设11个乡镇。

1994年11月至2004年4月,县政府向巢湖行署报告,将仙踪镇分设仙踪镇、姚庙乡,驻地分别为仙踪镇、西姚庙;清溪镇分设清溪镇、巨兴乡,驻地分别为清溪镇、巨兴集;张公乡分设张公乡、东山乡,驻地分别为下庄、唐上庄。乡镇由11个增加到14个。

1998年12月省民政厅批复,同意撤销骆集乡设立河刘镇,镇人民政府驻河刘村。全县总设9镇5乡。

2004年5月对全县14个乡镇进行调整,设9镇、1乡。将姚庙乡划归仙踪镇建制,东山乡、张公乡划归环峰镇建制,巨兴乡划归清溪镇建制,谢集乡更名为昭关乡,运漕、铜闸、东关、林头、陶厂、河刘6镇原建制不变。

2004年5月、6月,全县220个村民委员会(以下简称村委会)合并成151个村委会。19个社区居委会增至23个。

2005年4月、5月,全县再次进行村级规模调整。全县151个村委会、23个社区居委会合并成146个村委会、22个社区居委会。

2005年12月,巢湖市人民政府对含山县乡镇行政区划进行调整,保留环峰镇、运漕镇、清溪镇、陶厂镇、铜闸镇原建制,东关镇并入林头镇建制,河刘镇并入仙踪镇建制,昭关乡改称昭关镇。全县共设8个镇,林头镇、环峰镇、运漕镇为正科级建制镇,主要领导按副县级配备。

2006年4月至6月,对村级组织进行变更,全县146个村委会合并成96个,22个社区居委会调整合并成21个。

2021年,含山县下辖8个镇(环峰镇、林头镇、运漕镇、仙踪镇、昭关镇、清溪镇、陶厂镇、铜闸镇),另设有3个园区。

安徽含山县属于哪个市(含山县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

以上是 安徽含山县属于哪个市(含山县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 的全部内容, 来源链接: utcz.com/wiki/746910.html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