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区属于哪个省市(重庆市南川区下辖街道一览)

南川区隶属重庆市,位于重庆市南部,地处渝、黔两省(直辖市)交汇点,东接武隆区和贵州省道真县,南界贵州省正安县、桐梓县,西邻巴南区、綦江区,北靠涪陵区。

南川区位于重庆南部,属于重庆主城都市区,是全市四个同城化发展先行区之一,幅员2602平方公里,辖34个乡镇(街道),户籍人口68.47万,具有区位条件优越、生态环境优良、文旅资源优厚“三优禀赋”,是国际大都市中的一片世遗净土、康养胜地。

总流域面积2686.43平方千米[1]截至2021年,南川区管辖3个街道、29个镇、2个乡。[2]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南川区常住人口为572362人。[3]2022年2月,入选国家卫生城市(区)名单。

南川区位优越,是一座开明开放城。

处于重庆主城都市区与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黔北地区的连接带,是东向、南向出渝大通道的重要节点,距离重庆解放碑CBD(中央商务区)仅88公里,境内“五高两铁”内畅外联,渝湘高铁开通后半小时可通达中心城区,规划建设市域铁路、城市快线,构建“快进、畅行、慢游”综合交通体系,打造“一日生活圈”“1小时通勤圈”。依托良好的区位交通,积极融入“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与奥地利、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开展国际项目合作,与巴基斯坦海德拉巴市签订缔结友好,与西安、遵义、都江堰、广元等地开展合作交流,以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姿态面向世界。

南川区属于哪个省市(重庆市南川区下辖街道一览)

南川山川秀美,是一座旅游度假城。

全区3A级以上景区7个,拥有金佛山、山王坪、“十二金钗大观园”、神龙峡、黎香湖、龙岩城、东街等众多国家级、世界级文旅资源,是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创建区县,荣膺《魅力中国城》“十佳魅力城市”。金佛山是重庆主城都市区唯一的世界自然遗产地,幅员1300平方公里,享有“天下第一桌山”“地球生物基因库”“中华药库”“南国雪原”等诸多美誉,银杉、古银杏、杜鹃花、方竹笋、古树茶等“金佛山五绝”惊艳神奇,春赏花、夏避暑、秋观叶、冬玩雪,四季缤纷、美不胜收。

南川宜居宜养,是一座绿色生态城。

全域森林覆盖率54.8%,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42天、居重庆主城都市区第一,80%左右区域海拔在800米以上,空气负氧离子含量常年保持在每立方厘米2万个以上,年平均气温16.6℃,荣膺联合国“杰出绿色生态城市奖”,是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国家卫生城市,是全国少有的新冠肺炎疫情“零确诊”区县,是国家大都市中的“避暑天堂”“天然氧吧”“生态屏障”。

南川产业集聚,是一座创新创业城。

工业园区“一园四组团”竞相发展,建成区13平方公里,入园企业204家,全市唯一的中医药科技产业园落地南川,已形成3平方公里框架,引进落地药企43家;氧化铝年产能达到160万吨,大力发展铝精深加工;页岩气预测储量 5000 亿方以上、日产 510 万方,着力培育页岩气加工利用等关联产业;引进全国钢结构龙头鸿路钢构等装配式建筑及关联企业63家,加快培育装配式建筑设计、生产、施工及设备制造等全产业链。高标准建设重庆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综合试验示范区,中药材、古树茶、方竹笋和南川米“3+1”特色产业蓬勃发展,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激励县。

南川区(500119),因位南江之南而得名。唐太宗时置隆化县,睿宗时改宾化县,北宋时置南平军、隆化县,元朝改南川县,1994年设南川市,2006年改区。

辖3个街道、29个镇、2个乡:东城街道、南城街道、西城街道、三泉镇、南平镇、神童镇、鸣玉镇、大观镇、兴隆镇、石墙镇、金山镇、头渡镇、大有镇、合溪镇、水江镇、黎香湖镇、山王坪镇、楠竹山镇、石溪镇、民主镇、德隆镇、福寿镇、河图镇、庆元镇、白沙镇、太平场镇、木凉镇、古花镇、乾丰镇、石莲镇、冷水关镇、骑龙镇、中桥乡、峰岩乡。

(1)东城街道

在位于城东部得名

驻地:东环路花果小区

辖12个社区、2个村:鼓楼坝社区、长亭社区、皂桷井社区、渚堰塘社区、灌坝社区、花山社区、东金华社区、大铺子社区、三秀社区、龙岩河社区、北郊社区、永生桥社区、高桥村、黄淦村。

命名经历:隆化镇(1940)-城关镇(1956)-隆化镇(1981)-分设东城街道、南城街道、西城街道(2001)

(2)南城街道

在位于城南部得名

驻地:南大街132号

辖13个社区、5个村:三圣路社区、龚家塘社区、林堡社区、田家社区、文华社区、石林社区、南园路社区、清桥社区、金佛社区、松林社区、兴南社区、清泉社区、庆岩社区、官地村、万隆村、半溪河村、双河场、三汇村。

命名经历:南城街道(2001)

(3)西城街道

在位于城西部得名

驻地:南园路12号

辖10个社区、2个村:西大街社区、东方红社区、新桥社区、长远社区、龙济桥社区、来游关社区、安平社区、永合社区、永隆社区、沿塘社区、金台村、会峰村。

命名经历:西城街道(2001)

(4)三泉镇

因境内龙岩河同一断面中拥有冷、温、烫三眼泉水而得名

驻地:三泉社区

辖2个社区、6个村:三泉社区、半河社区、窑湾村、风吹村、马嘴村、白庙村、观音村、莲花村。

命名经历:半河乡(1910)-与东胜乡3村合并为三泉镇(1992)-马嘴乡并入(2001)

(5)南平镇

南宋时因南平军治所驻此,故名南平

驻地:陈家场

辖1个社区、11个村:陈家场社区、红锋村、石庆村、花盆村、天马村、水丰村、景秀村、玉龙村、兴湖村、永安村、红山村、云雾村。

命名经历:南平镇(1910)-南平乡(1955)-南平镇(1984)

(6)神童镇

相传清初境内遭特大旱灾,村民在河边以孩童扮神祈雨,故名

驻地:神童坝

辖2个社区、3个村:金钟社区、车阳社区、桂花村、新桥村、富民村。

命名经历:神童乡(1940)-神童镇(1992)

(7)鸣玉镇

源自王勃的《滕王阁序》里的“佩玉鸣鸾罢歌舞”一句

驻地:石牛河场

辖2个社区、5个村:文化社区、中心社区、金光村、石龙村、四中村、明月村、鸣星村。

命名经历:鸣玉乡(1910)-鸣玉镇(1945)-鸣玉乡(1950)-与峰岩乡、民主乡合并为鸣玉镇(1992)

(8)大观镇

以大观音桥得名

驻地:观音桥

辖1个社区、7个村:观音桥社区、金龙村、观溪村、铁桥村、龙川村、中江村、石桥村、云雾村。

命名经历:观音桥乡(1910)-大观乡(1953)-大观镇(1986)-土溪乡、河图乡并入(1992)-析置河图乡、土溪乡(1998)

南川区属于哪个省市(重庆市南川区下辖街道一览)

(9)兴隆镇

因取“兴旺发达、生意昌隆”之意而得名

驻地:兴隆场

辖1个社区、5个村:金星社区、金湖村、永福村、三和村、金禾村、金花村。

命名经历:兴隆乡(1940)-兴隆镇(1992)

(10)太平场镇

因境内沿黎香溪两岸呈平川,含“太平”之意,故名

驻地:桥头社区

辖1个社区、4个村:桥头社区、三星村、高洞村、河沙村、中坝村。

命名经历:太平镇(1927)-太平乡(1940)-太平场乡(1956)-太平场镇(1992)

(11)白沙镇

因场侧有一夹带白沙的涌泉,称白沙井,故名

驻地:分水村一组

辖7个村:井泉村、分水村、红庙村、大竹村、千里村、黄阳村、顺竹村。

命名经历:白沙乡(1927)-白沙镇(1989)

(12)水江镇

原名隆贝场,清咸丰六年(1856年)水枯,河中显出“水江石”三字石刻,更名水江

驻地:水江石

辖8个社区、9个村:龙现社区、劳动社区、大龙社区、大燕社区、兴盛社区、古城社区、双河社区、长青社区、大顺村、宏图村、山水村、水河村、石茂村、梓潼村、辉煌村、黄泥村、青龙村。

命名经历:水江乡(1910)-水江镇(1983)-中桥乡、双溪乡并入(1992)-析置中桥乡(1998)-青龙乡并入(2001)

(13)石墙镇

因集镇东有名为“石墙咀”的四面石围墙的大院子而得名

驻地:新场

辖4个村:汇仓村、石蛾村、楼岭村、三合村。

命名经历:石墙镇(1933)-石墙乡(1940)-与铁村乡合并为石墙镇(1992)-析置铁村乡(1998)

(14)金山镇

因位于金佛山西南麓而得名

驻地:小河坝社区

辖1个社区、4个村:小河坝社区、院星村、玉泉村、龙山村、金狮村。

命名经历:小河乡(1913)-金山乡(1983)-金山镇(1992)

(15)头渡镇

地以桥名,意为“河源之桥”,名头渡桥,故名

驻地:头渡桥

辖4个村:前星村、玉台村、方竹村、柏枝村。

命名经历:头渡乡(1929)-头渡镇(1992)

(16)大有镇

因曾为铸锅之地得名大锅厂,后因系川黔边境贸易要地,商业繁荣,大有可为,改名

驻地:大锅厂

辖1个社区、4个村:大一社区、石良村、指拇村、大堡村、水源村。

命名经历:大有乡(1910)-大有镇(1992)

(17)合溪镇

因境内有九条小溪次第流入集镇,于下河口汇合,故此得名

驻地:九溪社区

辖2个社区、3个村:九溪社区、文安社区、草坝村、广福村、风门村。

命名经历:合溪乡(1929)-合溪镇(1992)

(18)黎香湖镇

因境内有黎香湖而得名

驻地:姜家场

辖1个社区、4个村:中湖社区、东湖村、南湖村、西湖村、北湖村。

命名经历:土溪乡(1910)-黎香湖镇(2009)

(19)山王坪镇

以山王坪喀斯特国家生态公园得名

驻地:石桥

辖4个村:庙坝村、山王坪村、河嘴村、龙泉村。

命名经历:鱼泉乡(1937)-山王坪镇(2012)

(20)木凉镇

因相传清初境内有棵二人合抱的柠檬古树,形如雨伞,树下常有人纳凉避雨,称木凉伞,镇因树名

驻地:大路岗

辖3个村:玉岩铺村、云都寺村、汉场坝村。

命名经历:木凉乡(1940)-木凉镇(2014)

(21)楠竹山镇

以楠竹山得名

驻地:铁村坝

辖7个村:农家村、显龙村、隆兴村、水鸭村、杨柳村、谢坝村、锅厂村。

命名经历:铁村乡(1983)-楠竹山镇(2015)

南川区属于哪个省市(重庆市南川区下辖街道一览)

(22)石溪镇

场镇外溪流中有石头形状像牛而名“石牛溪”,简称石溪

驻地:回龙场

辖1个社区、5个村:卫星社区、翠丰村、南茶村、盐井村、五星村、石庄村。

命名经历:石溪乡(1910)-石溪镇(2015)

(23)德隆镇

清初,童家人免费提供午餐,人们感恩戴德,且境内有一山像龙,由此得名

驻地:德隆场

辖6个村:洪湖村、陶坪村、马鞍村、隆兴村、银杏村、茶树村。

命名经历:德隆乡(1910)-德隆镇(2015)

(24)民主镇

取人民民主之意而得名

驻地:邹家巷子

辖5个村:狮子村、朝龙村、民主村、白羊村、文福村。

命名经历:民主乡(1983)-民主镇(2015)

(25)福寿镇

取福寿双至、长福长寿之意而得名

驻地:罗洞坪

辖5个村:大石坝村、打鼓村、白岩村、农胜村、马鬃村。

命名经历:福寿乡(1927)-福寿镇(2015)

(26)河图镇

因境内大小山峦星罗棋布,龙川江蜿蜒流行其间,如一幅水墨图画,人称“河图坝”,故此得名

驻地:涂家庙

辖1个社区、6个村:河园社区、冒水村、长坪村、上河村、虎头村、骑坪村、中图村。

命名经历:河图乡(1949)-河图镇(2016)

(27)庆元镇

龚家坝聚龙街101号

辖6个村:汇龙村、飞龙村、玉龙村、龙马村、龙园村、龙溪村。

命名经历:庆元乡(1940)-庆元镇(2016)

(28)古花镇

因境内有古花村而得名

驻地:文政街35号

辖11个村:古花村、太平村、红光村、穿洞村、万家村、天水村、天池村、木瓜村、时家村、大路村、大坡村。

命名经历:元村乡(1910)-古花乡(1992)-古花镇(2016)

(29)石莲镇

相传大石梁东有一堡,形如莲花,由此得名

驻地:夏家嘴

辖5个村:新民村、拱桥村、桐梓村、松峰村、洪塘村。

命名经历:石莲乡(1940)-石莲镇(2017)

(30)乾丰镇

因相传该地的乡士曾经以“八卦定为乾”,企盼该地群众生活丰足,由此得名

驻地:乾丰路50号

辖5个村:九台村、顺丰村、新华村、新元村、农化村。

命名经历:乾丰乡(1940)-乾丰镇(2017)

(31)骑龙镇

以七条龙形山脉为7个行政村,场镇居中,统率各方,意为“骑龙”

驻地:幸福路1号

辖7个村:清水村、道角村、石岗村、石河村、天堡村、齐心村、柏林村。

命名经历:骑龙乡(1940)-骑龙镇(2017)

(32)冷水关镇

因地处高峰,为南川、涪陵分水岭而得名

驻地:关岭街83号

辖9个村:红岩村、高峰村、冷水村、水碓村、大岩村、杉楠村、茶园村、幸福村、平安村。

命名经历:冷水乡(1927)-冷水关乡(1983)-冷水关镇(2017)

(33)中桥乡

农商路14号

辖4个村:大坪村、燕鸣村、中溪村、普陀村。

命名经历:松桥乡(1929)-中桥乡(1983)-并入水江镇(1992)-恢复中桥乡(1998)

(34)峰岩乡

以清朝湖广移民所建“风云寨”位于悬崖之上得名

驻地:三教寺北路27号

辖7个村:千丘村、峰中村、峰胜村、正阳村、金兴村、三教村、风云村。

命名经历:峰岩乡(1940)

以上是 南川区属于哪个省市(重庆市南川区下辖街道一览) 的全部内容, 来源链接: utcz.com/wiki/746876.html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