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东区是哪个市(阳东区行政区划及历史详解)

作者:大坎历史

阳东位于广东省西南沿海之滨,珠江三角洲西缘,东连台山、恩平市,西与阳江市江城区接壤,北接阳春市,南临南海。1988年1月7日,阳江撤县设市(地级),设立阳江市阳东区,因其地域处于阳江东部,故称阳东。1991年6月22日,经省人民政府同意,国务院批准,撤销阳江市阳东区,设立阳东县,县府所在地为新建的东城镇。2014年10月20日,经省人民政府同意,国务院批准,撤销阳东县,设立阳江市阳东区,管辖原阳东县行政区域。2015年1月21日举行成立阳江市阳东区挂牌仪式。

  阳东区地处东经111°45′45″—112°21′16″,北纬21°42′10″—22°15′33″,东西长61.4公里,南北长62.5公里,行政区域面积1703.03平方公里。境内东部、北部和西部多为山地,呈三面环山的“马蹄状”地形,海岸线长130公里。325国道、沈海高速公路、西部沿海高速公路贯通境内,交通便利;阳江民用飞机场设在境内合山镇;东平渔港是国家中心渔港。

    2021年,全区辖11个镇,年末户籍人口52.01万人;耕地面积22816.8公顷;森林覆盖率53.48%;活立木蓄积量446.07万立方米;林地面积81722.83公顷;粮食播种面积400298亩,粮食产量136075吨。

  2021年全区生产总值(快报数,下同)343.6亿元,比上年增长7.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7.66亿元,增长2.4%;第二产业增加值179.25亿元,增长10.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2.7亿元,增长11.7%);第三产业增加值106.69亿元,增长6.6%。固定资产投资下降0.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9.17亿元,增长7.5%。外贸出口额63.47亿元,增长7.8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54亿元,增长10.6%。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115元,增长7.8%。

  境内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以非金属花岗岩、陶瓷土、高岭土、石英石、玻璃砂等为主。水资源主要有地表水、地下水、矿泉水,其中有新洲沸矿泉、合山热矿泉等。土特产有黄鬃鹅、益智、双肩玉荷包荔枝、菠萝蜜、鱿鱼、鱼翅、尖山蟹等,是中国双肩玉荷包荔枝之乡、中国黄鬃鹅之乡、中国菠萝蜜之乡、中国果用益智之乡。

  阳东轻工业发达,东城镇被定为“广东省五金刀具专业镇”,阳东五金刀剪产业集群被定为广东省首批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初步形成以五金制造、食品、服装、木器加工等行业为主导的工业体系。“中国菜刀中心”、“中国剪刀中心”、“中国脚轮中心”、“中国脚手架中心”、“中国烧烤用具中心”、亚洲最大的果冻布丁生产基地、中国最大的核电基地落户阳东。

  阳东历史文化渊源久远,民间文化艺术主要有民歌、书法、绘画等尤具特色,文学、诗词、书画、音乐、舞蹈、摄影等文艺团体活跃。古遗址、遗迹、古文物较多,有海朗城、莲塘驿、北津独石塔、将军第、吉水寺、雅韶十八座以及大沟古桥、笏朝村涌桥、龙眼井、仙人井、国带井等遗址遗迹;有元迪郎保章御医谭甫公墓、大澳万人坟、官山等古墓葬。出土的古文物有春秋战国时期的编钟,古代兵器铜钺、铜斧、铜短剑、铜矛,巨大的千年古樟等。

  阳东是广东省旅游强区,海水、温水、淡水“三水一线”旅游独具特色。主要旅游景点有东平珍珠湾景区、大澳古渔村、玉豚山海滨公园、新洲沸泉、阳江温泉度假村、东湖星岛、葛洲帆影、雅韶十八座及十八子工业旅游示范点等。传统龙舟文化、风筝文化、疍家文化、刀剪文化和饮食文化丰富多彩,东平大澳村是“广东人文历史类最美乡村旅游示范(区)点”。

历史沿革

阳东地域在春秋战国时期属百越之地。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平定百越后划为南海郡时,属南海郡地。

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赵佗据为南越国,阳东属南越国地域;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高凉县,属合浦郡,县治在北部(今县内大八镇古城村),阳东县属高凉县境内。

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吴孙权分高凉县设高凉郡,属广州,领安宁(今阳江市江城区及阳东县部分境地)、高凉(以今阳东县大八镇古城、塘坪镇及双捷镇上塘一带为中心的地域)、西平(今江城区平冈镇、阳西县程村镇、阳东县白沙镇并以白沙圩、旧州城为中心的地域)三县。高凉郡治安宁(今江城区),高凉县治在今阳东县大八镇古城村,后迁至西平县旧州城(今阳东县白沙镇)。

梁武帝大通元年至二年(527~528),以高凉郡为中心设高州,改安宁县为高凉县,县治仍在今阳东县大八镇古城村。从汉代起,大八古城、白沙旧州城分别为高凉县、西平县县治。

隋初,废郡为县;隋炀帝大业二年(606),设阳江县。今阳东县为阳江县境。

唐武德四年(621)十一月,冯盎(冼夫人的孙子)归唐,废高州都督府,以原属高州府之阳江、西平、杜陵、齐安为域设恩州,州治阳江。今阳东县为恩州区域。

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改恩州为南恩州。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废南恩州,阳江为县,今阳东县为阳江县区域。

清同治六年(1867)四月,阳江县升格为直隶州。越三年阳江直隶州改为阳江直隶厅。光绪三十二年(1906),又恢复直隶州建制。辛亥革命后,1912年废阳江直隶州为阳江县。自汉至清,阳东始终皆属原阳江县区域。

1949年10月,阳江解放,原阳江县属粤中专区所辖,1952年改属粤西行政公署,1956年又改属湛江专员公署。1983年9月归江门市管辖。

1988年1月7日,阳江撤县设市(地级),将原阳江县所辖行政区域分别设立阳西县和阳东区、江城区。4月2日,阳江市阳东区人民政府挂牌成立,区政府驻市区万福路1号。

1991年6月22日,经省人民政府同意,国务院批准,撤销阳江市阳东区,设立阳东县,管辖原阳东区的行政区域,县府所在地为新建设的东城镇;同年7月1日,原区委、区政府在东城镇举行阳东县成立挂牌仪式,县政府临时驻县城广湛公路旁(今东风四路150号)。1993年7月1日,县委县政府办公大楼竣工剪彩,此后,县政府驻县城德政路1号新落成的县委县政府大院。

2014年10月20日,经省人民政府同意,国务院批准,撤销阳东县,设立阳江市阳东区,管辖原阳东县行政区域。2015年1月21日举行成立阳江市阳东区挂牌仪式。

行政区划

1988年1月7日,设立阳东区。阳江市阳东区下辖14个镇、两个乡和七个农(林、茶)场,区域总面积2332.8平方公里,总人口63万人。阳东区辖:东平镇、闸坡镇、雅韶镇、大沟镇、新洲镇、合山镇、北惯镇、田畔镇、塘坪镇、大八镇、白沙镇、双捷镇、平冈镇、海陵镇、三山乡、埠场乡及平冈农场、鸡山农场、红五月农场、红十月农场、原种场、阳江林场、温泉茶场。

1989年3月,增设东城镇建制,管辖原北惯镇的丹载、石仑、端陶、那味、金村和原阳江市江城区岗列乡的报头、报平等七个管理区,区域面积42平方公里,总人口2.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0.4万人。镇人民政府设在大令开发区。5月1日,北惯镇正式划出丹载、石仑、端陶、那味、金村等五个管理区给东城镇管辖。5月28日,设立东城镇居民委员会。

1990年10月,调整阳东区和江城区的行政区划,把阳东区的闸坡、海陵、平冈、埠场等四个镇(乡)和平冈农场的行政区域划归阳江市江城区管辖,把江城区岗列乡的报头、报平两个管理区划归阳东区管辖。调整后,阳东区管辖三山、东平、雅韶、大沟、新洲、合山、北惯、田畔、塘坪、大八、白沙、双捷、东城13个镇(乡)和阳江林场、鸡山农场、红五月农场、红十月农场、原种场、温泉茶场等六个农(林、茶)场,区域总面积2050.8平方公里,总人口459786人。

阳东县管原阳东区的行政区域,下辖13个镇(乡)和7个农(林、茶)场。

辖13个镇(乡)计有:东城镇、北惯镇、田畔镇、合山镇、新洲镇、大沟镇、东平镇、雅韶镇、白沙镇、双捷镇、塘坪镇、大八镇、三山乡。

辖7个农(林、茶)场计有:红十月农场、红五月农场、鸡山农场、原种场、阳江林场、阳东林场、温泉茶场。其中红十月、鸡山农场和温泉茶场的场址分别设在双捷、新洲和合山镇;红五月农场的场址设在塘坪、大八、麻汕三镇。县境内的农场、茶场分属省农垦系统和阳江监狱管理。

1991年11月,将东城镇的英村、屋芳村从报头管理区划出,设立东城镇英村管理区,下辖上敖、下敖、上林、下林四条自然村;屋芳村划归东城镇居民委员会管辖。

1993年11月,三山乡改为三山镇,管辖原三山乡的行政区域。

1994年7月,双捷镇分设麻汕镇,合山镇分设那龙镇。

麻汕镇管辖双麻、宁光、南龙、地望、塘载、漩州、岗表、麻汕、新塘九个管理区和麻汕居民委员会。全镇面积78平方公里,人口2116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360人。镇政府设在麻汕圩。

双捷镇管辖康州、岗元、朗东、坭湾、草朗、双捷、清冲、茶水、乐安、长坑十个管理区和双捷居民委员会。面积80平方公里,人口2395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875人。镇政府设在双捷圩。

那龙镇管辖那龙、西就、那关、那山、龙胜、和平六个管理区和那龙居民委员会。面积105平方公里,人口12530人,非农业人口2925人。镇政府设在那龙圩。

合山镇管辖那梢、丰村、那石、丰垌、大迳、里寮、东刘、牛栏、东河、高罗、烟墩、深水河、西朝13个管理区和合山居民委员会,面积130平方公里,人口3050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500人。镇政府设在合山圩。

1996年8月,那龙镇那龙管理区分设和平、龙胜管理区和那龙居民委员会。

1999年4月,全县理顺农村基层管理体制,撤销196个管理区(居民委员会)办事处,设立村(居)民委员会,原管理区改称行政村,简称“村”。

2000年11月,设立东城镇始兴居民委员会。至2000年底,全县共有15个镇,设197个村(渔、居)民委员会,共辖1675条自然村。

2013年,全县有东城、北惯、合山、那龙、雅韶、大沟、新洲、东平、塘坪、大八、红丰镇11个镇,171个村(居)委会、1688个村(居)民小组、1488条自然村,辖区面积1703.01平方公里。区域内有阳东林场、阳东原种场、鸡山农场、红五月农场、温泉茶场5个农林茶场。阳江监狱也在本县区域内。

阳东区是哪个市(阳东区行政区划及历史详解)

阳东区是哪个市(阳东区行政区划及历史详解)

截至2021年,阳东区下辖11个镇(东城镇、北惯镇、合山镇、大沟镇、东平镇、雅韶镇、塘坪镇、大八镇、红丰镇、那龙镇、新洲镇),区政府位于阳东区东城镇德政路1号。

以上是 阳东区是哪个市(阳东区行政区划及历史详解) 的全部内容, 来源链接: utcz.com/wiki/746634.html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