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肥培管理
肥培是为了补强栽培者希望作物依照其理想生产而执行的重要手段之一。采收茶菁及根、茎生长会消耗树体及土壤中的矿物元素,这也是茶树施肥的最基本需求。但是不同类型肥料施入土中后,各元素的移行、被吸收与茶菁利用的时间差却不能不知,否则施肥效果难以彰显。
茶树为多年生常绿木本作物,在正常情况下,可将树体分成1-2年生细枝,分枝与主干,根群等三个部分。三者原本几乎以等比率生长,且各尽天职;也就是根群吸收水分及矿物养分,粗枝与主干支撑树型并作根群与叶片间水分、矿物与有机养分的交流管道,而1-2年生细枝则着生与分散叶片,使其能尽量争取最大的光合作用空间,三者同心帮助茶树生长。唯随着采收方式、修剪、留养、病虫害、天候逆境、树龄及生产制度需求等,常会改变叶片与1-2年生细枝所应占有的比率,此点会对后续数个生产季产生相当程度的影响,也常造成肥培管理与茶菁产量与品质上的困扰。
就台湾而言,自然生长的茶园,一年可抽4-5次新梢;若经过采摘,则可抽5-7次新梢。唯近年来国内已逐渐放弃夏茶、甚至二水与秋茶的生产,由于大部份的农友采取无作为的留养,在秋、冬茶生产前所修剪掉的生物量,远超过整年茶菁生产量的两倍以上,而这些留养枝在高温、强光下生长量大增,将造成基层叶片受到遮阴、养分竞争与病虫害的影响而落叶,待修剪后,不但叶层变薄、叶片衰弱,且隐藏了相当多的病虫害,对第二季后的生长不利。
表一是由历届经鉴定为优良包种茶成茶的元素分析结果,也成为茶园管理的重要肥培指针之一;吾人可借此,选取适宜比率的肥料与种类。但若从每生产一公吨茶干,吾人仅从茶树移走40-60公斤氮素的观点而言,似乎仅有施肥量十分之一的氮素,发挥了生产效益;不过若再考量吾人必须修剪掉两倍以上的留养量,凭白弃置如此得来不易的大量树体氮素,实值得深入检讨
。表一、茶菁适宜矿物元素含量范围
元 素
含量适宜范围
元 素
含量适宜范围
氮N(%)
4.00~6.00
铁Fe(ppm)
90~150
磷P(%)
0.25~0.40
锰Mn(ppm)
300~800
钾K(%)
1.50~2.10
铜Cu(ppm)
8~15
钙Ca(%)
0.25~0.55
锌Zn(ppm)
20~40
镁Mg(%)
0.15~0.30
铝Al(ppm)
400~900
茶树为常绿作物,在放认生长状态下,一年中的生长量仍因温度、日照及雨水的增加而增加;不过包种茶的品质却反向而驰。因此站在树体氮素的有效管理与茶菁生产经济效益考量下,生产模式必须做到最有效的调整。
茶芽萌发生长的初期,不能或很少累积养分,这些有机及无机养分需要由成熟叶片及根群提供。又春茶与冬茶萌发初期,易受突发性的低温与干旱阻碍,影响茶菁产量与品质甚巨;不过由常年田间观察可知,凡叶层厚度够的健康植株,耐逆境的能力较强,茶菁的产量与品质受到的损害也较小。
茶业改良场利用中剪后重新培养树势的茶园,分别于春、冬茶萌芽前,由基部进行摘叶处理,发现春、冬茶的产量与叶层厚度成正相关,并可提高其毛茶精制率。其中春茶的产量与芽长、芽重及芽数均有关,而冬茶则与茶芽的数目关系最为明显。经由元素分析发现,成熟叶片中的氮素会因茶菁生长而降低,尤以最上层10公分的叶层可减少15-20%的氮;茶菁生长时,是有能力吸引靠近组织的养分移入,因此平时培养健康的叶层,成为茶菁生产的保障。茶业改良场建议,春、冬茶生产期,茶树的叶层最好能保持20公分以上的厚度。
茶既为常绿作物,根群也必终年吸收养分供给地上部生长。虽然吸肥效率呈现季节上的差异,不过由于茶树必须依照吾人在经济生产上最合理的生长模式生长,才能发挥最大的经济竞争力,所以先规划出地区最理想之生长模式之后,再进行施肥管理的后续补强作业,方有较大的实质意义。不过无论如何,茶树仍需肥料生长,施肥作业也不能停顿,因此本章节虽暂不做任合何施肥量与施肥期之建议,但仍对施肥通则与理由加以解释。
虽然施肥的方法能影响肥料施用的效益,但一旦肥料进入土壤后,各元素主要是藉溶于水后才进行纵、横向之移动,雨水或灌溉水是上项动力的主要来源。肥料采撒施方式时,必须经过雨水不均,甚至流失的考验,所以施肥效果较难估算,埋入或少量多施是较能确保肥效的方法。 一般氮肥溶解的速度较快,与土壤的结合性较小,所以移动性也大,很容易在短期内发生肥效;磷肥与土壤的结合性大,易被固定,所以最好藉由深耕方式,也就是物理力量来移近根群;钾肥则在两者之间。故每两年做一次茶园翻土是有相当大的意义。由于氮素在土壤中的移动性较高,所以除非少量多施,经由有机质分解所产生的氮素,仍是土壤最稳定的氮素来源。
有机质能提供茶树生长的好处甚多,但农友常忽视有机质分解释出氮的速度缓慢,且为其重要特性之一。加上目前尚有不少农友毫无一般等量氮素的有机肥价钱是化肥的7-12倍概念,并存在以肥料价钱来估算肥效,而非以氮含量来换算肥效的习惯,常造成单用等价的有机肥后,茶菁发生缺氮之案例,故需在此加以说明。有机质含量达60%以上的有机肥料,刚开始释出氮肥的量虽稍高,但整体的释出时间却往往长达一年以上,因此若单施有机肥料,除非换算的氮量足,否则很难满足茶菁生长时的大量需求,必须藉重化肥做临时性的补充,所以介于二者间的合理化施肥较易为农友所采纳。
唯前述茶芽萌发生长表现主靠树体原养分的蓄积量,施肥的功能除提供本次茶菁生长所需的部分需求外,最重要的还是在逐渐补足本次由树体移入茶菁的养分亏损,如此方能防止基部叶层脱落,减弱树势,并贮备下一、二次茶菁生长所需。所以即使施用速效性的化肥,也往往需在3-6个月后,才能展现其最大的施肥效益,更遑论缓效性之有机肥。此点又可由二水茶及冬茶生产期易造成基部叶片脱落高峰,且手采茶园较机采茶园与叶层厚度大者较小者落叶量小得到旁证。此也为为何农友们不断尝试不同种类、品牌与用量的肥料后,依然难以获得稳定及普遍性结果之原因,因为问题的重心仍是在树体本身的状况,肥料的效益是长远的,但极易为不同的茶园管理作业所掩盖。所以今后应加强叶层厚度管理与肥效时间差的概念。
由表一得知,茶树是重氮肥之作物,需要钾、镁,但较不喜磷、钙。由于化肥的成分固定,吾人可依茶园之状况,挑选适宜比率的化肥,详见茶业改良场茶园推荐施肥手册;但长期施用化肥,是有可能会造成微量元素的缺乏。有机质肥料与茶树同为生物体而来,含有生物所需的各种元素,所以又称全效性肥料;唯在茶树较不喜磷、钙的前提下,应尽量避免使用含骨粉、血、鸟粪、鱼虾等动物性有机肥料,以免磷、钙等元素于土壤中累积过多。
由于市售有机肥之品牌甚多,为防止不肖业者将不洁之资材,尤为遭工业废弃物污染后的资材甚至污泥混入有机肥中,宜选择政府登记有案并推广之有机质肥料,因为政府均对其加以抽检与规范,成为农友的保障;农友切记勿贪图便宜,购买来路不明的产品,以防遭受重金属污染。施肥最重要的原则是:不论施肥多辛苦,但施错了,决难从土中收回。在此介绍几种重要的选购重点:<认清厂牌及政府核案的肥料证号,注明元素比率,确定肥料腐熟完全且不具高温,不具杂质,含水量适中。若嫌有机肥费用太高,以栽种绿肥就地翻耕的方式,也可以增加茶园有机质。唯切记,绿肥生长是会从土壤中吸取大量养分,造成土壤暂时性贫瘠,故需配合化肥施用;且绿肥生长不可高过茶棚面,以免因遮阴,造成茶树落叶与病虫害滋生。栽种绿肥宜先衡量农闲的自家人力,以免耽误茶园正常作业。另近年以农产加工废弃物,诸如苡芢壳、花生壳等厚厚的铺设土面 最后肥料倒底要施在那里才能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首先施肥的目的是供给茶树生长所需,而非杂草生长或单纯的流失、挥发与土壤固定用。故园主必须在自身茶园中寻找根系的分布,以为未来精准施肥做准备。茶树多以扦插或压条方式繁殖,但扦插苗或压条苗主根不发达而形成侧根群,成木后根群一般多在土表十到四十公分内,以覆碗形状分布。虽然品种间会因土壤深浅、地势与耕作习惯的不同,而调整其根群的分布。但基本上茶树的根群可分成,上浮的细密根群,以吸收养分及感应温度来促进生长;至于下沉的根群,则以发挥吸收水分,渡过旱季的功能来保命。 基本上,茶树扦插苗的根群是以横向生长为主,故幼木期根系往横向发展力量较大;但成木后,茶树必须经常接受耕牦、采摘与修剪,且整体蒸散量扩大,故向下的力量加大。又茶树的根系在发育过程中会受到土壤坡度的影响,当根系在水平发展受阻后,才会向深处发展,不过力量会相对减弱。所以种在等高线小平台 以上是 茶树肥培管理 的全部内容,
来源链接:
utcz.com/cha/437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