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江薄片发展历史

一杯好茶

  渠江薄片,源于秦、兴于唐,盛于宋,明清两朝贡茶,至今已享誉千年。五百年的贡茶历史,是中国贡茶历史最悠久的茶品,被视为是黑茶中最古老最尊贵的茶品。渠江薄片产自雪峰山脉中湖南新化,安化一带。

  渠江薄片发展历史

  史料中记载:源于安化渠江黑茶薄片,由道家启蒙者西汉名臣张良所造。相传汉代名臣张良好茶,谢官后,先云游天下,后带领众徒弟在位于雪峰山余脉的安化渠江神吉山张家冲隐居修道,因留恋这里的奇山异水,便定居于神仙屋场。其时,张良看到山下各处瘟疫肆虐,生灵涂炭,十室九空,便用渠江神吉山的茶叶提炼成多种形状的茶片——后称薄片救治乡民。从此渠江茶名声大振,更因薄片方便携带和长时间收藏,百姓皆做此茶,常饮终生无疾。黑茶薄片由此被称为“宗祖薄片”俗称“张良薄片”。汉代时渠江黑茶薄片就已经成为朝廷贡茶而有“渠江皇家薄片”之称,简称“皇家薄片”。湖南省益阳市茶叶局局长、高级农艺师易梁生认为,他有三大依据,认为马王堆出土茶叶来自安化黑茶薄片。后经各界考察团考证证实此观点。

  唐朝时,地方官员把渠江薄片献上朝庭,皇上饮之,如饮甘露,于是赐予群臣饮之,无不称叹,渠江薄片之名传于朝庭,被皇上钦定为贡品。地方官员为了讨好皇上,对渠江薄片进行定制,分为三品,上品为金币,专供皇上饮用;中品为银币,供四品以上官员饮用;下品为铜币,供四品以下官员、举人、秀才及仕大夫饮用,一时之间,朝庭官员及举人、秀才等文人墨客无不以饮渠江薄片为荣。

  渠江薄片享誉历史千年之久,古今多部文献和书籍中均有记载,最早可追溯至五代十国时期后蜀二年(935年)毛文锡所著《茶谱》,文中有载:“潭邵之间有渠江,中有茶……其色如铁,芳香异常,烹之无滓也。”渠江薄片,据宋代吴淑的《茶赋》所述:“夫其涤烦疗渴,换骨轻身,茶荈之利,其功若神,则渠江薄片,西山白露,云垂绿脚,香浮碧乳……”。可见,渠江薄片宋时已被列为全国茶苑中的名品。

  渠江薄片,至明朝洪武年间,因皇室改为芽茶上贡,而停止生产,由此渠江薄片的传统工艺几乎消失殆尽。经过重新发掘和培育,查典籍、翻家谱、访黑茶民间艺人,最终梳理出渠江薄片的制作工艺脉络,让这一濒临消失的古老工艺得以传承。

  2007年,渠江薄片茶被评为湖南名茶;2008年3月,全国供销系统名茶评比会上,渠江薄片被列为湖南省四大名茶之首。2008年7月,渠江薄片,申报为湖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10月,“渠江薄片”被评为中国茶叶博览会金奖。

以上是 渠江薄片发展历史 的全部内容, 来源链接: utcz.com/cha/385389.html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