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红的鼻祖

一杯好茶

  祁红的创制说法好多,但目前被祁门人公认的“祁红鼻祖”,正是胡元龙。站在他的塑像旁,我静静地听着祁门人叙述着他的传奇一生。从小,胡元龙博读书史,兼进武略,年方弱冠便以文武全才闻名乡里,被朝廷授予世袭把总一职。可18岁时,他不顾别人的反对,辞去了把总官职,在贵溪村的李村坞筑5间土房,栽4株桂树,名之曰“培桂山房”,在此垦山种茶。1875年,胡元龙在培桂山房筹建日顺茶厂,用自产茶叶,请宁州师傅舒基立按宁红经验试制红茶。直到1883年,才终于制成色、香、味、形俱佳的上等红茶。

  祁红与印度高级红茶主要成分比较(占干物%),祁红1级、2级:咖啡碱分别为3.99%和3.81%;印度大吉岭碎橙黄白毫、阿萨姆花碎橙黄白毫分别为2.84%和3.43%。黄酮类化合物:祁红1级、2级,分别为8.92%和9.77%;印度大吉岭碎橙黄、花碎橙黄分别为10.68%和16.24%。祁红毛茶加工,筛分精细,使外形整齐美观,内质一致。最后复火也很考究,把茶叶盛入袋内,避免烟焦;烘笼盖闭,调和温度;低温长烘,吸回香味,降低芳香油挥散。因此茶叶香气能发展到最高峰,成为形质兼优的名茶。给自己泡上一杯红茶后,喝几口便觉得生热暖腹,轻松地护住了阳气,身体舒适了,工作、学习才愈发顺利高效。


  在祁门红茶博物馆,进门第一个展厅就是胡元龙。祁门人敬重他,不单单是因为红茶。据当地史料记载,胡元龙主持公道,济困扶危。戊戌维新后,科举废止,但祁门山区风气闭塞,无人兴办学校。他大力倡导,于光绪 30年(1904年)在平里镇创立梅南学校,次年,祁门县高等小学也筹创成立。另外,胡元龙打破封禁条规,并自己带头,垦山千余亩,种植茶叶、茶籽、毛竹、杉树,带领村里群众创收。随后,祁门各地也都援例开垦。

以上是 祁红的鼻祖 的全部内容, 来源链接: utcz.com/cha/371274.html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