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更新语句执行流程

database

与查询流程不一样的是,更新流程涉及两个重要的日志模块,redo log和 binlog

redo log

如果每一次的更新操作都需要写进磁盘,然后磁盘也 要找到对应的那条记录, 然后再更新,整个过程 IO 成本、查找成本都很高

Mysql使用WAL机制来进行数据更新,WAL 的全称 是 Write-Ahead Logging,它的关键点就是先写日志,再写磁盘

当有一条记录需要更新的时候,InnoDB 引擎就会先把记录写到 redo log 里面,并更新内存,这个时候更新就算完成了。同时,InnoDB 引擎会在适当的时候,将这个操作记录更新到磁盘里面,而这个更新往往是在系统比较空闲的时候做

InnoDB 的 redo log 是固定大小的,从头开始写,写到末尾就又回到开头循环写

write pos 是当前记录的位置,一边写一边后移,写到文件末尾后就回到开头。

checkpoint 是当前要擦除的位置,也是往后推移并且循环的,擦除记录前要把记录更新到数据文件

write pos 和 checkpoint 之间的是文件上还空着的部分,可以用来记录新的操作。如 果 write pos 追上 checkpoint,表示满了,这时候不能再执行新的更新,得停下来先擦掉一些记录,把 checkpoint 推进一下

有了 redo log,InnoDB 就可以保证即使数据库发生异常重启,之前提交的记录都不会丢失,这个能力称为crash-safe

binlog

redo log 是 InnoDB 引擎特有的日志,而 Server 层也有自己的日志,称为 binlog

为什么会有两份日志呢

因为最开始 MySQL 里并没有 InnoDB 引擎。MySQL 自带的引擎是 MyISAM,但是 MyISAM 没有 crash-safe 的能力,binlog 日志只能用于归档。而 InnoDB 是另一个公司以插件形式引入 MySQL 的,既然只依靠 binlog 是没有 crash-safe 能力的,所以 InnoDB 使用另外一套日志系统——也就是 redo log 来实现 crash-safe 能力

这两种日志有以下三点不同。

  1. redo log 是 InnoDB 引擎特有的;binlog 是 MySQL 的 Server 层实现的,所有引擎都可以使用。
  2. redo log 是物理日志,记录的是“在某个数据页上做了什么修改”; binlog 是逻辑日志,记录的是这个语句的原始逻辑
  3. redo log 是循环写的,空间固定会用完;binlog 是可以追加写入的

更新语句执行流程

我们再来看看更新语句的具体执行流程

1. 执行器先找引擎取更新的行。ID 是主键,引擎直接用树搜索找到这一行。如果 这一行所在的数据页本来就在内存中,就直接返回给执行器;否则,需要先从磁盘读入内存,然后再返回。

2. 执行器拿到引擎给的行数据,把这个值加上 1,比如原来是 M,现在就是 M+1,得到新的一行数据,再调用引擎接口写入这行新数据。

3. 引擎将这行新数据更新到内存中,同时将这个更新操作记录到 redo log 里面,此时 redo log 处于 prepare 状态。然后告知执行器执行完成了,随时可以提交事务。

4. 执行器生成这个操作的 binlog,并把 binlog 写入磁盘。

5. 执行器调用引擎的提交事务接口,引擎把刚刚写入的 redo log 改成提交(commit)状

态,更新完成。

两阶段提交

我们分析刚才的更新流程使用了两阶段提交

为什么必须有“两阶段提交”呢?这是为了让两份日志之间的逻辑一致

由于 redo log 和 binlog 是两个独立的逻辑,如果不用两阶段提交,要么就是先写完 redo log 再写 binlog,或者采用反过来的顺序,无论哪个写入成功都无法保证另一个保存成功,那么数据库的状态就有可能和用它的日志恢复出来的库的状态不一致

以上是 Mysql更新语句执行流程 的全部内容, 来源链接: utcz.com/z/532136.html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