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介绍(慈溪市下辖乡镇介绍)

沿革

一、唐开元以前

慈溪春秋时属越,并吴后置句章城,为句章地。秦灭六国,推行郡县制,置句章县,属会稽郡,县治在城山渡(今余姚市河姆渡东5里),历两汉、三国不变。隋开皇九年(589),省余姚、鄞、鄮3县入句章县。唐武德四年(621),废句章县,析置鄞州、姚州。七年,废姚州仍为余姚县。八年,废鄞州,复县,属越州。自秦始皇二十六年置句章县至唐武德四年废,凡842年,慈溪地域归其属。

二、唐开元至解放初

唐开元二十六年(738),江南东道采访使齐浣奏请分鄮县为慈溪、奉化、翁山(今定海)、鄮县4县,并分越州别立明州辖之,此为慈溪设县之始。县治设今宁波市之慈城镇。县名据延祐《四明志》载:“汉句章董黯,母尝婴疾,喜大隐溪水,不以时得。于是筑室溪旁,以便日汲。溪在县南一舍,故以慈名溪,又以溪名县”。天宝元年(742),改明州为余姚郡。乾元元年(758)复为明州,慈溪县历为所属。

明洪武十四年(1381),避“明”国号讳,改明州为宁波府。永乐十六年(1418),慈溪失县印,恐为歹徒所得,请于朝诏更铸,改溪从谷,遂改慈溪为慈谿,仍属宁波府,隶浙江承宣布政使司。

民国元年(1912),废府,慈谿直属浙江省军政府。3年,改隶浙江省会稽道。16年,废道制,慈谿直属浙江省政府。21年,浙江省设行政督察区,慈谿县属第五行政督察区。24年后,又历属第六行政督察区、第二行政督察区。

1949年5月24日,慈谿县城孝中镇(今宁波慈城镇)解放。6月5日,浙江省第二区专员公署在宁波成立。10月改称宁波专员公署,慈谿属之。

三、1954年以后

1954年为建设商品棉基地,对县境作调整,将以植棉为主的镇海、慈谿、余姚3县之北部划为慈谿县,并移治于浒山镇。1956年,国务院颁布《汉字简化方案》,复慈谿为慈溪。1970年改专区为地区,慈溪县属宁波地区。1983年,宁波地区撤销,并人宁波市,实行市管县制,慈溪县属宁波市。

1979年9月,为完善水利条件,县境再度调整,以泗门区划属余姚县,余姚县以龙南区(今横河区)划入慈溪县,形成现有境域。

1988年10月13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慈溪县,改设慈溪市(县级),仍属宁波市,区、乡、(镇)行政区划不变。

境域

一、旧县境

唐开元置县时,北境仅止翠屏山,山之北鸣鹤乡还属余姚县。鸣鹤乡为慈溪境域的记载始见于北宋《元丰九域志》,划入当在此之前,但无确切记载。

宋至清代历千余年境域基本未变,清雍正《慈溪县志》的疆界记述如下:东西相距广100里,南北相距长90里,东至镇海县,界60里,西至余姚县界,80里,东北至镇海界60里,西南至余姚界100里,西北至余姚界80里。至清光绪时境域未变,因所选八至不同,按照工部尺重新测量核算,与旧述有异:东至海边36里180步,西至陆家埠45里。南至西渡江心17里,北至洋浦海边68里180步。东南至倪家堰25里,西北至杜湖岙护国寺36里。西南至堇竹尖56里,东北至雁门岭25里。

民国时期,境域依旧,但改旧志八至界为多方位定界,记述更为不同,正南至正北33公里,极南至极北52公里,正东至正西34公里,极东至极西46公里。

二、新县境

1954年10月县境调整,析出慈溪之南部,划入镇海、余姚两县之北部。县境四至:南境,观城以东基本上以翠屏山山脊线为界与镇海县、余姚县接壤,观城以西大致以杭甬公路为界与余姚县接壤,北境临海;东至澥浦岭与镇海县相邻;西至横塘与上虞县接壤。

1979年,县境再度调整,析出泗门区归余姚县,划入余姚之龙南区(后改称横河区)。现县境位于宁绍平原北部,陆地部分介于北纬30度和东经121度之间。东南与宁波市区毗邻,西、南与余姚县接壤。北呈弧形凸出于杭州湾。东西长达54公里,南北最宽处29公里。县境四至,自县治浒山镇始,南至龙南乡童家岙村7.8公里,西至周巷镇安仁桥村14.3公里,西南至石堰乡陈山村11.8公里,西北至西三乡泥墩潭村20.28公里,均界余姚市(县)。东南至邱王乡大岙闸39公里,界宁波市之镇海区,北面与东面均临杭州湾。其外为三北浅滩。北以杭州湾中心线分别与海盐县及平湖县交界,东北至灰鳖洋与岱山县交界。

行政区划

一、唐至清

唐开元二十六年(738)置县后,全县为21乡。以4家为邻、4邻为保,100户为里,500户为乡。

宋废邻、保,仍设乡里。太平兴国年间(976~983)分40乡。元丰元年(1078)以后分5乡计12里、10村。

元改乡、里为都、社,以50家为社,计30都414社。

明、清复用宋时之乡里,并沿用元人之30都,而都下改称图。图随时增减,明定籍110户为1图,天启间(1621~1627)

计5乡30都200图,清改以3000亩为1图,光绪间(1875~1908)计5乡30都161图。

明洪武二十年置观海卫,隶属浙江都司,清初,废卫,与余姚县分辖。余姚辖西北半城,慈溪辖东南半城。

二、民国时期

民国初仍沿清制。开办乡村自治时,划分18区,计城3区,东4区、南4区、西1区、北6区。民国18年(1929)成立区公所,并为6区。19年改行村里制,旋即改乡镇制,划分61乡镇,慈北分建鸣鹤、护龙(今掌起、洋山一带)、唐荔(淹浦一带)、永义(观海卫、东山头一带)等乡。

民国22年,全县分6区、103乡、21镇、2656间(慈北划为30个左右小乡)。

民国23年,撤区,废间邻,编保甲。先曾定10户为甲,10甲为保,后按地理、历史状况划编保、甲。25年复设区。

民国31年,全县分4区、42乡镇、547保,5950甲。32年,将师桥、师中两乡镇合并为师桥镇、孝东、孝西两镇合并为孝中镇。至35年9月,撤区,全县将40乡镇并为25乡镇。36年2月,复调整区划,更改乡名,仍25乡镇。37年6月,复置观城区署、陆埠区署,次年春,四明山地区划建四明县,慈溪县南山乡全部、陆埠干溪以南、车厩牌门头以南、大隐旧石岩及三过、岐阳等部分划为四明县。因四明山地区为新四军浙东根据地,又时近解放,故四明县有名无实。

三、解放后

1949年5月24日,慈溪县解放。建区公所4个,将原丈亭区江中、江屿两乡划入陆埠区,从陆埠镇析置郭姆乡,从南山乡析置东山乡,其余区乡镇建置不变。1950年6月,区公所析置为7个,划分为76个乡镇。此后,又有个别调整。1951年6月,骆驼镇划归镇海县。7月孝东、孝西两镇合并为县属慈城镇,观城、河城两镇合并为观城镇,师桥、师中两镇合并为师桥镇。次年,撤销师东乡,分别划入淹浦乡和师桥镇,观城改直属镇。1953年5月,东埠头东部(原属镇海东湖乡一村)划归慈溪县东安乡。慈溪、镇海县界东埠头以东一线,重定为自通天岭脚通天庵至小埠头沿溪至洞桥交界。

1954年10月调整县境,由余姚县划人的有姚北的逍林区15乡(镇),浒山区16乡(镇),周朝区16乡(镇),周巷区6乡(镇),泗门区8乡(镇),临山区4乡,共65乡(镇)。划归余姚县的有陆埠、丈亭、云山、城关4区,慈城镇和庄桥区的费市,洋墅2乡,共42乡(镇)(1960年12月,慈城镇划归宁波市)。由镇海县划入的有镇北部分龙山区10乡镇,划归镇海县的有慈东部分庄桥区5乡。原慈溪县境经调整后,仅留下观城、鸣鹤两区。慈溪县形成了原姚北、慈北、镇北连成一片的新县境。乡镇建置无变,周朝区并入周巷区,临山区部分并人泗门区。之后,余姚慈溪之间又有几次小范围调整:1955年,余姚县乌山乡虞家、金山庵2个自然村划归慈溪县浒山镇;慈溪县新界乡塘北、东头庵跟2个自然村划归余姚县历山乡。1958年,横河乡东山、金山、剑山3个农业生产合作社,明德乡部分辖村划归慈溪县。

1956年2月撤区并乡,全县置35个乡镇。同年6月,庵东盐区划归慈溪县,撤销特区一级政权,改区人民政府为区公所。辖庵东镇及东一、东二、东三、西一、西二、西三等六乡一镇。1958年9月11日,合鸣鹤、观城两区的五洞闸人民公社成立,至10月,全县各区均成立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次年2月,全县各人民公社除五洞闸保留原名外,均改为原区名命名。是年,重建县属镇4个、公社属镇8个。

1961年11月,废大公社,复置区,原称作管理区的乡镇改称人民公社。次年2月,析龙山公社置龙山、龙场、雁门3公社,析宗汉公社为宗汉、鸣山两公社,析幸福公社(坎墩)为坎西、直塘2公社。

1964年6月,撤销鸣鹤区,所辖东安、明湖两公社与鸣鹤镇并人观城区。12月撤销范市、鸣鹤、师桥、逍林、长河、天元6镇,改为人民公社单一体制,将观城、浒山、周行、泗门、庵东等5个镇的农户划为人民公社,镇、社分设。1966年,浒山区直塘、幸福合并称坎西镇,后称坎墩镇(人民公社),逍林区崇胜并人胜山公社,择浦、逍林镇合并为逍林公社,原水云(从胜北划出)并人新浦公社,周行区建塘、义四并入小安公社,精忠、驿亭合并,改名永革公社。1968年,由胜山公社析置胜东公社,宗汉公社改名为东方红公社。

1969年,龙山、观城两区合并称“龙观地区”,浒山、逍林两区合并称“浒逍地区”;周行、泗门两区合并称“周泗地区”,庵东、长河两区合并称“庵长地区”,各设“地区革命领导小组”。各公社、镇设“革命委员会”。

1970年5月,雁门、龙场并入龙山公社,灵湖并入范市公社,甸山并入田央公社、新新并入周行镇公社,改称周行镇。次年1月,撤销各地区,恢复原8区,1972年1月,析龙山公社为雁门、龙山、龙场3公社,析田央公社为田央、甸山2公社,析范市公社为范市、灵湖2公社,析师桥公社为师桥、淹浦2公社,析小安公社为小安、义四、建塘3公社,析海塘公社为临海、兰海、横塘3公社。

1979年9月,泗门区曹娥、朗海、镇海、万圣、夹塘、湖北、临海、兰海、塘后、横塘、泗门镇等11个公社划归余姚县,余姚县龙南区之石堰、龙南、彭桥、彭东、樟树、桥头、民主、横河镇等8个公社归慈溪县。全县区划为8区、4镇、58公社、773个生产大队、22个居委会、5025个生产队。

1981年7月30日,周行区复名周巷区,周行镇复名周巷镇,东方红公社复名宗汉公社,永革公社复名精忠公社,东山公社改名东山头公社,明湖公社改名宓家埭公社。

1983年9月,政、社分设。以人民公社、大队、生产队为基础,分别设乡政府、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1984年5月,析卫前乡为福山、五里、泽山3乡。6月,改鸣鹤乡、范市乡、逍林乡、横河乡、坎墩乡、长河乡、天元乡为建置镇。1985年1月,改白沙乡、师桥乡为建置镇。1987年2月,撤销泽山乡,并人观城镇。至1987年底,全县为8区,1个县属镇,14个区属镇,50个乡,796个行政村,58个居民委员会。

1988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慈溪县建置,设立慈溪市,辖区不变。1992年5月,撤区并乡扩镇,将原有65个乡镇并合为23个乡镇。

县城

唐开元二十六年(738)置慈溪县,设治于德润湖(今慈湖)之南,浮碧山之下,官兵阻山而居,藩篱不设。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倭寇突入县治,焚掠惨毒,朝廷命胡宗宪、赵文华营建慈溪县城垣,是年冬动工,翌年秋竣工,共耗6万余金。城后负石刺峰,前面重江,左山蜿蜒,右山兀耸,距郡城西50里。城高二丈有奇,址广二丈四尺,面朒其十之三,延袤十里。辟4门,东日镇海,南日景明,西曰望京,北日环山。东、西各为小门(小西门、小东门)。又穴水门于东、西,以通潮。门各有楼,罗以月城,城上雉谍二千六百十,敌楼二十八,警铺二十七,外为濠九里5步,北半里际山无濠。天启间开小北门曰辅极。

清顺治十五年(1658),雍正六年(1728)并加修缮。道光二十年(1840),知县蒋锡孙等捐资修缮。二十五年,于东、西、北3城上各建敌楼。同治二年(1863)经太平天国战事后,雉堞残毁,知县赵曾逵筹款修茸。光绪八年(1882),知县邹文沅、邑人冯祖宪修。九年七月大风雨,城多圮毁,东城敌楼无只椽片瓦。十年浙闽总督何璟檄署巡道马驷良勘估,谕催遵详缮修。民国21年(1932)费洋2000余元修理。抗日战争期间,为便于防空疏散计,把城墙开7个缺口。县政府迁徙慈南山区,直到日寇投降后返回。民国31年设孝东、孝西两镇,次年合并称孝中镇,1951年合并称慈城镇。1954年10月,县境大幅度调整,迁县治于浒山镇,慈城镇划归余姚县。

慈溪县城,1954年由慈城迁至浒山镇,该镇位于杭州湾南15公里之329国道线上,在县境中部偏西。东靠白沙镇、南与横河镇、天东乡接壤。西邻宗汉乡和余姚市历山镇,北至潮塘江与坎墩镇、坎东乡交界。西距省会杭州市105公里,东至宁波市45公里,面积17.5平方公里,南北长6公里,东西宽3.7公里。

镇政府驻地小山前路。全镇辖15个居民委员会,28个行政村,76个自然村,1924户,5880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3428人。

浒山镇由城北浒山得名。浒山原为海中小屿,10世纪后渐与陆地相连,滨海曰浒,故称浒山。明初山前辟练兵场,改名教场山。为御海潮计,自宋庆历七年(1047)始筑大古塘,元至正元年(1341)改筑石塘。300年间,陆续有虞、沈、杨、叶等姓在塘南定居,渐成村落。明洪武二十年(1387),信国公汤和奉旨置沿海卫所,命千户刘巧柱监筑三山所城(因附近有浒山、眉山、乌山3座山而命名,亦称浒山所城)。城内有兵衙、营房、鼓楼。清初撤卫所。城墙今已无存,仅留北门。

浒山旧时属余姚县梅川乡一都,清宣统二年(1910)置浒山乡,民国17年(1928)改称浒山镇。解放后,1950年5月析置浒山镇和担山、界牌、鸣山3乡。1954年10月划归慈溪县并为县城。1956年,3乡复并入。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析置浒山镇及一、二、三大队,属红旗公社,1959年,3个大队改称担山、界牌、鸣山管理区,1961年又并人浒山镇。

1992年5月,撤区扩镇并乡时白沙镇、天东乡并入,全镇面积增至44.39平方公里,至1999年底全镇辖52个村民委员会,36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11272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4796人。

区、乡镇乡

建置始于唐、宋,历代相沿,1958年实行政社合一,以区建人民公社。乡改称大队(营),次年称管理区,1961年后改为人民公社,1983年复称乡。

区的设置始于民国年间,为县之派出机构,曾几经撤、建,1961年复设区。

区、乡(镇)境域和名称时有变更。1954年县境大幅度调整,原慈溪县仅留观城、鸣鹤两区21个乡(镇),余姚划入65个乡(镇),镇海县划入10个乡(镇),其中1个为县属镇(浒山镇)。

一、区

龙山区

以境内伏龙山得名,位于县境最东部,原属镇海县。清时称灵绪乡,宣统三年(1911)析为前绪、东绪、西绪3乡。民国19年(1930)设区,称3区,25年改称龙山区。解放后,区域未变。1954年,北部划归慈溪县,仍称龙山区。1956年2月撤区并乡,次年复设区。1958年10月改人民公社,政社合一,1961年11月恢复龙山区。1969年3月与观城区合并,称龙观地区。1971年1月撤销龙观地区,恢复龙山区。至1987年底,辖雁门、龙山、龙场、田央、甸山、灵湖、沿海7乡和范市镇。区公所驻地范市镇,在县城东23.5公里,面积97.53平方公里。

观城区

以境内重镇观海卫而得名,清时称鸣鹤乡。民国初分设鸣鹤、护龙、唐荔、永义乡。民国21年(1932)设区,称第5区,29年改称观城区。1950年5月分设观城、鸣鹤两区。1956年2月撤鸣鹤区,并入观城区,次年复置鸣鹤区。1958年10月,两区合并建五洞闸人民公社,政社合一,1961年11月复设区。1969年3月与龙山区合并称龙观地区。1971年撤销龙观地区,恢复观城区。至1987年底,辖观城、师桥、掌起、鸣鹤4镇和五里、五洞闸、东山头、东安、宓家埭、洋山、淹浦、福山、东海、附海10个乡。区公所驻地师桥镇,在县城东17.5公里,面积233.74平方公里。

逍林区

原属余姚县,清时为上林、梅川两乡之北部。民国初为林东、林西、胜山3乡地。民国17年(1928)设区,称7区,19年改称逍林区。1954年划归慈溪县。1956年2月撤区并乡,次年复设区。1958年10月建人民公社,政社合一,1961年11月复置逍林区。1969年3月与浒山区合并称浒逍地区,1971年1月撤销浒逍地区,恢复逍林区。至1987年底,辖逍林、新浦两镇和三管、择浦、胜山、胜东、胜西、胜北6乡。区公所驻逍林镇,距县城8.5公里,面积107.4平方公里。

浒山区

原属余姚县,清时为梅川,云柯两乡地。清宣统元年(1909年)析浒山、白沙、保德、沐仁、柯东乡,民国17年(1928)建区,称六区,29年改称浒山区。1954年划归慈溪县。1956年2月撤区,次年复设。1958年10月建人民公社,政社合一,1961年11月复设浒山区。1965年10月撤销浒山区。1969年3月与逍林区合并称浒逍地区,1971年1月撤销浒逍地区,恢复浒山区。至1987年底,辖白沙、坎墩两镇和宗汉、崇寿、坎东3乡。区公所驻地坎墩镇,在县城北6公里,面积82.82平方公里。

横河区

原属余姚县,清时为梅川、烛溪、上林、林东、彭桥、龙泉、浒山等乡。民国19年(1930)属第六、第七两区(即逍林、浒山区)。1950年4月设横河区,1956年撤区。1958年10月建人民公社,政社合一,1961年11月恢复横河区。1963年撤销横河区,并入低塘区。1966年恢复横河区,1972年改称龙南区,1979年9月,划归慈溪县。1981年7月复称横河区。至1987年底,辖横河镇和天东、石堰、龙南、桥头、樟树、彭东、彭桥7乡。区公所驻地横河镇,在县城南5公里。面积157.35平方公里。

周巷区

原属余姚县,清时为孝义、云柯两乡地,宣统元年(1909)属义三、义四、义五、云城、云和5乡。民国17年(1928)设第五区,19年改称周巷区。1954年划归慈溪县。1956年撤区,次年恢复。1958年10月建人民公社,政社合一,1961年11月复设周行区。1969年与泗门区合并称周泗地区,1971年1月撤销周泗地区,恢复周行区。1981年“行”正名为“巷”。至1987年底,辖周巷镇和义四、小安、云城、精忠、建塘5乡。区公所驻地周巷镇,在县城西11公里,面积62.3平方公里。

长河区

原属余姚县,清时称云柯乡,宣统元年(1909)为云和、云漾、云潭3乡地。民国19年(1930),大部分属第五区(周巷区),东南及北部分别属第六区(浒山区)和庵东区。1950年4月设周朝区,1954年划归慈溪县,撤销周朝区,并入周行区。1956年撤区,次年复设,仍属周行区。1958年10月辖区属火箭人民公社,1961年11月设长河区。1969年3月与庵东区合并称庵长地区,1971年1月撤庵长地区,恢复长河区。至1987年底,辖长河、天元两镇和大云、沧田、高王、新界、潮塘、潭南6乡。区公所驻地长河镇,距县城8.5公里,面积62.17平方公里。

庵东区

清时属余姚县云柯、梅川、上林、孝义四乡。宣统元年(1909)为云漾、云和、云潭、柯东、保德、胜山、林西、义四、义五等乡地。民国19年(1930)设庵东区,仍属余姚县。1950年建县级特区,直属宁波专员公署。1953年7月撤销特区,仍属余姚县。1954年10月复设特区,直属宁波专员公署。1956年3月划归慈溪县,改区人民政府为区公所。1958年10月建人民公社,政社合一,1961年11月复设区。1969年3月与长河区合并称庵长地区,1971年1月撤销庵长地区,恢复庵东区。至1987年底,辖庵东镇和东一、东二、东三、西一、西二、西三6乡。区公所驻庵东镇,在县城北11公里,面积103.13平方公里。

二、乡镇

唐开元二十六年(738)置县后,全县为21乡,至宋太平兴国年间(976~983)分40乡。元丰元年(1078)以后分5乡。现境鸣鹤乡在县西北,辖小山里、西村。元时改乡、里为都、社,鸣鹤乡辖26~30都50社。明、清复用宋时之乡里。明天启年间(1621~1627)全县计5乡30都200图。至清光绪年间(1875~1908),全县仍为5乡30都。

民国19年(1930)改行村里制,旋即改为乡镇制,时全县划分为61乡镇。现境慈北分建鸣鹤、护龙(今掌起、洋山一带)、唐荔(淹浦一带)、永义(观海卫、东山头一带)等乡。22年,全县共划分为103乡、21镇,现境慈北为30个左右小乡。31年合并成42乡镇。观城区设观城镇、洋浦乡、师桥镇、师中乡、鸣鹤乡、昌明乡、东安乡、淞浦乡、古窑乡、淹浦乡、东山乡、福山乡、附海乡。35年9月,全县合并为25乡镇。现境慈北部分设东明乡、鸣鹤乡、护东乡、护西乡、观城镇、福东乡、师桥镇、附海乡等8乡镇。1950年6月,全县划分为76乡镇,现境观城、鸣鹤两区设24乡镇。

1954年10月,县境调整,全县分为7个区4个县直属镇,龙山区10乡镇,鸣鹤区12乡镇,观城区8乡镇,逍林区15乡镇,浒山区15乡镇,周巷区21乡镇,泗门区11乡镇。1956年2月撤区并乡,全县置35乡镇:龙山乡、大蓬乡、范市镇、东安乡、明湖乡、鸣鹤镇、观城镇、掌起乡、师桥乡、山海乡、卫前乡、岐山乡、逍林乡、三管乡、胜山乡、胜北乡、新浦乡、浒山镇、白沙乡、宗汉乡、崇寿乡、直塘乡、坎墩镇、周巷镇、精忠乡、周塘乡、周东乡、长河乡、大云乡、小安乡、泗门镇、塘后乡、曹海乡、光明乡、海塘乡。1956年6月,庵东盐区之庵东镇及东一、东二、东三、西一、西二、西三等6乡一镇划入。1958年以后,政社合一,乡、镇一级先后变为大队、管理区、公社等名称。1983年9月,政、社分设,恢复乡、镇建置。至1987年底,全县划为1个县属镇,14个区属镇,50个乡。

1992年5月,撤区扩镇并乡,将境内65个乡镇撤并成21镇2个乡。次年田央乡改置为三北镇。1997年11月,小安乡改置为杭州湾镇。至此,慈溪境内共置23个镇。计:浒山镇、龙山镇、三北镇、范市镇、掌起镇、师桥镇、鸣鹤镇、观城镇、附海镇、桥头镇、匡堰镇、逍林镇、新浦镇、胜山镇、横河镇、坎墩镇、崇寿镇、宗汉镇、庵东镇、天元镇、长河镇、周巷镇、杭州湾镇。

1997年11月16日,浙江省民政厅批复同意慈溪市小安乡撤乡建镇,并更名为杭州湾镇。

2001年10月,慈溪市调整部分镇行政区划。浒山、宗汉、坎墩3个镇分别改为浒山、宗汉、坎墩3个街道办事处,实行街道办事处管理行政村的体制,办事处作为市政府的派出机构。观城、师桥、鸣鹤三镇合并设立观海卫镇。周巷、杭州湾两镇合并设立新的周巷镇。

2008年7月,调整部分镇街道行政区划。龙山、范市、三北三个镇合并设立新的龙山镇,浒山街道以新城大道和三北大街为分界线,设立三个街道办事处,新城大道以东为白沙路街道,三北大街以南为浒山街道,以北为古塘街道。

2013年5月,天元镇建制撤销,其行政区域并入周巷镇,成立新的周巷镇。

截至2020年年底,慈溪市辖5个街道、14个镇,即:浒山街道、古塘街道、白沙路街道、宗汉街道、坎墩街道、龙山镇、掌起镇、观海卫镇、附海镇、桥头镇、匡堰镇、逍林镇、新浦镇、胜山镇、横河镇、崇寿镇、庵东镇、长河镇、周巷镇。共有68个社区、27个居委会、294个村委会(2020年年底)。

慈溪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介绍(慈溪市下辖乡镇介绍)

以上是 慈溪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介绍(慈溪市下辖乡镇介绍) 的全部内容, 来源链接: utcz.com/wiki/749784.html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