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东光县属于哪个市的(东光县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

东光县属于河北省沧州市。

东光县地处华北平原冀东南部,地处黑龙港流域下游,沧州市南部。全境横距36.5公里,纵距32.5公里,总面积730平方公里,总人口35万人(2004年)。南邻吴桥县;北与南皮县毗连;西与阜城县以南运河为界;西南与景县接壤;西北与泊头市接壤;东隔漳卫新河与山东省宁津县相望,县城在沧州市政府驻地南55公里处,在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东偏南180公里处。距首都北京市260多公里,距天津市160多公里。

东光县,位于华北平原冀东南部,地处黑龙港流域下游,沧州市南部,位于东经116°28′至116°53′,北纬37°44′至38°02′之间。全境横距36.5公里,纵距32.5公里,总面积730平方公里,南邻吴桥县,两县城相距32公里;北与南皮县毗连,两县城相距20公里;西与阜城县以南运河为界,两县城相距33公里;西南与景县接壤;西北与泊头市接壤;东隔漳卫新河与山东省宁津县相望。

河北东光县属于哪个市的(东光县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

汉高帝四年(前203)始置东光县。时属幽州渤海郡。汉章帝建初四年(79)东光县改隶乐成国。汉和帝永元七年(95)还属冀州渤海郡。

三国时期东光为魏国地,隶属冀州渤海郡。

西晋时期东光县初属冀州渤海国。晋武帝咸宁三年(277)废国改郡。晋武帝太康十年(289)改隶冀州清河国。晋惠帝太安元年(302)还属冀州渤海郡。

南北朝北魏时东光属冀州渤海郡。魏文成帝太安四年(458)渤海郡郡治迁至东光县城。东魏时(534~550)东光县仍属冀州渤海郡。北齐、北周时东光均属渤海郡。

隋代东光县初属渤海郡。隋文帝开皇三年(583)改隶冀州。开皇九年(589)置观州,东光县属观州。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废观州,东光还属冀州,大业三年(607)改隶平原郡。

唐代高祖武德四年(621)置观州,东光县隶属观州。唐太宗贞观十七年(643)废观州,设河北道,东光县隶属河北道沧州。唐德宗贞元二年(786)河北道设景州,辖东光县。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废景州,东光县还属沧州。长庆二年(822)再设景州,东光县复属之。唐文宗太和四年(830)又废景州,东光县属沧州。唐昭宗景福元年(892)复置景州,东光县遂属景州。

五代时期东光县皆属景州。后周世宗显德二年(955)东光县改隶沧州。

北宋太宗太平兴国六年(981)东光县改隶河北东路定远军。真宗景德元年(1004)定远军改称永静军,继辖东光县。

金初永静军升为景州,东光县为其所辖。金卫绍王大安年间(1209~1212)更名观州,仍辖东光县,属河北东路。

元代世祖至元二年(1265)改观州为景州,属河间路,辖东光县。

明初东光县为京师省河间府所辖。

明太祖洪武七年(1374)七月废东光,并入阜城县。

洪武十三年(1380)十一月复置东光县,属河间府景州。清代世祖顺治五年(1648)设直隶省,东光属直隶省河间府景州。

清世宗雍正七年(1729)升河间府沧州为直隶州,增领东光县。雍正九年(1731)东光县改隶直隶省河间府。

1913年东光县属直隶省渤海道。1914年东光县属直隶省津海道。

1928年直隶省改为河北省,东光县直属河北省。1937年划属河北省第八督察区。1937年9月日军侵占东光县城,东光县遂沦陷。

1938年8月东光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属冀南第六督察专员公署。1941年初东光县属冀鲁边区一专署。

1944年1月冀鲁边区同清河根据地合并,组成渤海区。同年4月东光、吴桥、南皮三县合并建立东南吴县,属山东省渤海行政公署一专署。同年9月以东光通往南皮县黑龙村的日伪公路为界,又将东南吴县划为2个县。公路以北为东南县,公路以南为东吴县。

1946年2月东光、南皮、吴桥三县恢复原建置,东光县仍属山东省渤海行政公署一专署。

1949年8月山东省渤海行政公署一专署改称沧南专区,继辖东光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山东省于1950年5月撤销沧南专区,东光县划属山东省德州专区。

1952年11月7日东光县划归河北省,属沧县专区。

1958年4月28日撤销沧县专区,东光县改属天津专区。同年12月20日天津专区撤销,遂归天津市辖,同时撤销东光县并入交河县。

1961年5月23日设沧州专区,同年7月9日东光县恢复原建置,隶属沧州专区。

1970年沧州专区改称沧州地区,继辖东光县。

行政区划

北宋初年东光县设4乡3镇,4乡无文字记载,3镇为新高、弓高、袁村。

明代东光县置9乡屯:仁德乡、新德乡、永寿乡、顺城乡、安宁乡、新安乡、顺德乡、安乐屯、永寿屯。

清康熙年间东光县城置4铺、4营、4关。县城以外所辖区域设9乡屯36地方。9乡屯:仁德乡、新德乡、永寿乡、顺城乡、安宁乡、新安乡、顺德乡、安乐屯、永寿屯。36地方:马家庄、燕家村、秦村、观音寺、灯明寺、果头村、瓦王庄、陶家店、王校店、大龙湾、小龙湾、连窝镇、王家集、顺城南、土山、顺城中、顺城西、法隆寺、罗村、码头镇、新德乡、安乐屯、王家庙、霞口、燕台南、燕台北、顺城东、陈家坊、杨家庄、观音寺西、大屯、花园屯、安宁东、安宁西、秦家庄、顺城北。清雍正九年(1731)东光县领有4路36铺722村。其中,东路8铺辖166村,西路12铺辖235村,南路8铺辖174村,北路8铺辖147村。

民国初年沿袭清制。1928年东光县直属河北省后,撤铺划区。全县共设6个区:一区城关、二区于集、三区灯明寺、四区大龙湾、五区南霞口、六区王家集。区下设编乡,乡置乡公所辖各自然村。1934年东光县划分为5个区,即东区、西区、南区、北区、中区,下辖354编乡。1935年东光县划为3个区,下辖374乡655村1892闾9640邻。

1937年9月28日日军侵占东光县城后,国民政府东光县政府溃逃。全境沦陷。1938年4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东光县河西特区,所辖范围为东光县南运河以西地区。同年8月31日东光县抗日民主政府在东于庄建立,并先后在东大邢庄建立二区,在高台区(大高台、小高台、高台马)建立三区,在马侯杜建立五区。1940年初县抗日民主政府开辟于集、连镇、县城东等敌占区,建立一区。同年夏开辟燕台以西、金庄以南,西至津浦铁路、东至陈家坊一带的敌占区,建立六区。1940年6月宁津县抗日民主政府的一个建置区,包括龙潭以北、耿家圈以西一带,划归东光县抗日民主政府所辖,为其四区。同时东光县河西特区与阜城县合并。东光县抗日民主政府时辖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六区等6个区。1941年12月随着抗日根据地不断扩大,县抗日民主政府辖区有所变化。共设5个区和1个特区:城关、金庄、曲庄、于集、连镇、前屯一带为一区;灯明寺、郑家集一带为二区;找王以东、李习以南,田庄、崔三道、大高台、于渤海、白庄、张大庄一带为三区;侯梦吉、高集、龙王李一带为四区;李习至东光公路以北、王清家一带为五区;吴桥县的梁集、魏庄、何庄、后八寨等十几个村为特区。

1946年2月县政府辖6区2镇:曲庄一区、大屯二区、龙王李三区、张彦恒四区、灯明寺五区、马侯杜六区;城关镇、连镇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东光县仍置6区2镇,同时建立68个乡人民政权。一区辖安乐屯、薛庄、姬庄、李财神、周邦、找王、曲庄、陈家坊、刘八里、三里庄、大崔庄等11个乡;二区辖郑庄、陶店、马海、皂户陈、大屯、程庄、大邢、夏庄等8个乡;三区辖塘坊、王木匠、徐集、后店、吴集、阎家梨、马辛、秦村、白庄、龙王李、高集等11个乡;四区辖营盘、崔达、寺后杨、白集、河沟李、西朴、镇店孙、张大庄、几祥崔、林家桥、偏坡营等11个乡;五区辖后李、灯明寺、果头村、大宫、大吴、小刘家、王东吾、王喇、孙博、王三广、小张、源流寺、安达、大生等14个乡;六区辖燕台、于桥、油周、小刘、胡集、塘上、高庄、果园、任坊、北霞口、大柴、仓上、李卜吉等13个乡。

1956年4月撤区建乡,县辖6区68乡合并为20个乡,保留2镇。新建乡是:一区所辖11个乡合并为金庄、曲庄、找王、前屯等4个乡;二区所辖8个乡合并为于集、大张等2个乡;三区所辖11个乡合并为秦村、龙王李、后店等3个乡;四区所辖11个乡合并为大单、张大庄、张彦恒等3个乡;五区所辖14个乡合并为灯明寺、郑集、果头村、王喇等4个乡;六区所辖13个乡合并为燕台、陈家坊、任家坊、胡集等4个乡。

1958年9月撤销乡(镇),建立人民公社。东光县22个乡(镇)合并建立6个人民公社,即:英雄人民公社(东光公社)、红星人民公社(燕台公社)、东升人民公社(张彦恒公社)、卫星人民公社(秦村公社)、五里人民公社(连镇公社)、灯塔人民公社(灯明寺公社)。1958年12月东升人民公社所辖68个生产大队划属山东省宁津县。同时其它5个人民公社归属交河县。1961年6月东光县建置恢复后,原阜城县的10个公社划入东光县。同时,1958年划入宁津县的东升人民公社又还归东光。东光县遂将原来的6个人民公社调整缩小为21个人民公社。其时全县辖码头、张庄、王海、营盘、大龙湾、霞口、后安、崔家庙、砖门、土山(以上10公社由阜城县划入)及胡集、燕台、任家坊、郑集、果头村、大单、张彦恒、秦村、后店、龙王李、于集、大张、连镇、曲庄、前屯、找王、王喇、灯明寺、陈家坊、金庄、东光等31个人民公社。1962年5月运河西码头等10个人民公社又还归阜城县。此后,东光县辖21个人民公社447个生产大队。

1984年撤销人民公社,恢复乡建置。同时撤销生产大队建置,建立村民委员会。东光县21个人民公社改建为21个乡镇。后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先后有5个乡改建为乡级镇。

1990年东光县辖21个乡镇447个村民委员会。其中5镇是:东光、连镇、找王、秦村、灯明寺;16乡是:金庄、胡集、于桥、燕台、陈家坊、大刘、郑集、王喇、后店、后屯、曲庄、大张、于集、龙王李、张彦恒、大单。

2012年,撤销龙王李乡,设立龙王李镇,以原龙王李乡行政管辖区域为龙王李镇行政管辖区域,镇政府驻龙王李村龙兴大街66号。调整后,全县辖8个镇、1个乡。

截至2021东光县辖8个镇、1个乡,县政府驻东光镇府前街66号,距省会石家庄市180公里。

8个镇:东光镇、连镇镇、找王镇、秦村镇、灯明寺镇、南霞口镇、大单镇、龙王李镇。1个乡:于桥乡.

河北东光县属于哪个市的(东光县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

以上是 河北东光县属于哪个市的(东光县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 的全部内容, 来源链接: utcz.com/wiki/749606.html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