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临泉县属于哪个市(临泉县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
临泉县,隶属安徽省阜阳市,是安徽省的西北门户,位于黄淮平原的西南端,安徽省的西北部。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14°50′~115°31′,北纬32°35′~33°09′之间。与皖豫两省9个县市区接壤,县境东西最宽62公里,南北最长68公里,总面积1839平方公里。临泉县先后获得“中国杂技之乡”、“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体育先进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绿色名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人力资源开发试点县”、“全国畜产品生产百强县”、“安徽省农业产业化合作示范县”等荣誉。
历史沿革
春秋沈子国,战国称寝或沈,为楚寝丘邑,治所在今县城西古城。
秦始皇26年(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置寖县,属楚郡(后析置陈郡属之)。
汉改为寖县(王莽改曰闰治)。同时在西部置鲖阳县,治所在今鲖城镇。均属汝南郡。
东汉建武二年(公元26年)将篇县赐李通更名固始侯国。永平六年(公元63年)改鲖阳县为鲖阳侯国。永建元年(126年),封刘显为阜阳侯,置阜阳侯国,至永兴元年(153年)废。
三国魏改置鲖阳、固始两县,属妆南郡。西晋仍鲖阳、固始两县,属汝阴郡。
东晋咸康二年(336年),鲖阳、固始两县并入新蔡县,后复立,属新蔡郡。
南北朝时初属宋后入魏,梁大通二年(528年)入梁,太清末复入魏,东魏武定八年(550年)改固始置财州,北齐废财州、鲖阳县,置褒信县。
隋开皇三年(583年)废褒信县置沈州,把原褒信县地分置酮阳、沈丘两县,隶属沈州。十六年,州治移往项城,沈丘县属颖州。
唐武德元年(618年)在今县东南部增置高塘县,六年废,入汝阴县。贞观元年(627年)废鲖阳、沈丘两县,并入汝阴县。神龙二年(706年)分汝阴复置沈丘县仍属颖州。
宋属顺昌府。
元至正廿六年(1366年),明军夺取颖州,元将扩廓帖木儿挟军民北逃。
明初废沈丘县入颖州。
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颖州升为府,设阜阳县,即为阜阳西乡之地。在驿口桥(今老集)设府同知(俗称“二府”),在沈丘集(今县城)设巡检司。
民国23年(1934年)9月,析阜阳县西乡北起颖河,南至洪河,纵以茶棚大路、龙王堂、栗头店、五坑集、欧庙集、会龙集、九龙沟以西设立新县,因县城滨临泉河,故名临泉县,属安徽省第七行政督察区,民国28年改属安徽省第三行政督察区。
解放初,民国36-38年,分置临泉、泉南、泉阳3县和临泉市,统归豫皖苏区第四地委所辖。
1949年3月,合并临泉、泉南、泉阳县和临泉市仍为临泉县(包括今界首县颖河南和阜南县方集区),属皖北人民行政公署阜阳专区。
1952年属安徽省阜阳专区。
1971属安徽省阜阳地区。
1996年起属安徽省阜阳市。
行政区划
1949年3月1日,临泉、泉南、泉阳3县和临泉市合并为临泉县,机关驻原县城。原属阜阳、太和和河南沈丘、项城、汝南、新蔡6县地除飞地外,各归原县。原本县东南边缘的孙寨划给阜阳县。艾亭西南洪河南的东甘湾、西甘湾、石头窝、秤钩湾和艾亭附近的金庄、小街子、马渡口,西部龙口集附近的张寨、梁楼、猛张庄、大杨庄、小王庄、蒋店、马庄、白庄、老店子、前韩寨、后韩寨、耿集及其附近的王楼、童庄、金庄、李庄、李营、李楼、前李营、后李营、李牧寨等28个村庄划给河南省新蔡县。原属新蔡县龙口集西北的叶庄、小葛庄,蒋店西北的师庄、王庄、田庄、田楼、田桥口、大田庄、小田庄、扎马营,棠村集北的袁庄、高庄、余营、小李庄,天爷庙以东,闹天寺北周营以北30个村庄以及原河南省息县洪河北的郑营、刘庄、后寨和沈丘县南部白庙、庞营一带的插花地划归本县。
1949年8月,城关区的城关镇改为直属区,辖城东、城西2乡。10月,方集区划归阜南县。1950年8月,直属区改称直属镇,增设邢塘、吕寨两个区。同时,将陶庙区的田营、曹寺、荣老家3个乡27个自然村划归界首市,次年3乡回归本县。
1952年4月1日改鲖城、瓦店、长官、杨桥、宋集镇为乡。10月撤销直属镇,改划为22个区。
1953年9月13日,界首撤市建县。将泉河以北的陶庙、砖集、洪庄3区及城关、杨桥、谭棚3区的一部分共48乡669个自然村划给界首县。
1955年12月7日,撤销王寨、瓦店、李老庄、邢塘、水寨、谭棚、杨庙、吕寨8个区建制,合并为11个区72个乡1镇1港。7月14日,河南省项城县贾岭区的杨楼、张楼、冷庄、邢营、李房庄、张小庄6个庄划给本县鲖城区;将本县鲖城区的白杨树、闻庄、黄庄3个庄划给河南省项城县贾岭区。
1956年5月,全县为城关、鲖城、黄岭、杨桥、姜寨、迎仙、长官、宋集、老集、滑集、艾亭11个区。11月,城关区的城关镇改为县辖镇,城关区改名为庞楼区。
1957年2月,撤销庞楼区建制,合并为10个区50个乡1镇1港。城关镇、水上港、于寨乡、田桥乡直属县。
1958年9月30日撤销区,合并为黄岭、鲖城、姜寨、瓦店、迎仙、韦寨、长官、宋集、老集、张集、艾亭、杨桥、范集、滑集、土破15个乡和城关镇。10月撤销乡镇,合并成立城关、鲖城、黄岭、杨桥、姜寨、迎仙、长官、宋集、老集、滑集、艾集11个人民公社,共辖214个生产大队。12月,界首、太和两县合并为首太县,原界首的砖集、胡集两人民公社划归本县。次年5月,界、太二县恢复,两公社又划归界首县。
1960年5月25日,杨桥集泉河闸北端附近的史楼、王皋庄从界首县划归本县。
1961年9月14日,恢复区建制,设区公所,又将11个人民公社改为11个区,共辖54个人民公社,490个生产大队。
1962年增划宋集区新集、李小寨和滑集区李集3个人民公社。全县57个人民公社501个生产大队。
1965年12月,城关人民公社改为县辖城关镇,城关区改为城郊区。
1966年3月3日,杨桥区王寨人民公社的马湾划归界首县。
1969年3月15日,撤区并社,初并为城郊、周桥、黄岭、餇城、庞营、姜寨、瓦店、迎仙、韦寨、邢塘、长官、杨集、宋集、张集、艾亭、杨桥、谭棚、高塘、老集、滑集、吕寨21个人民公社。
1971年增设城关、谢集、土陂、陈集、水上5个人民公社。
1972年又增设白庙、庙岔、陶老3个人民公社。9月,把城郊分划为于寨、田桥两个人民公社。全县31个人民公社。
1979年8月,恢复区(镇)建制,划分公社。全县划分为13区1镇,辖84个人民公社和1个县辖水上人民公社。
1982年城关镇分设东、西两个办事处。
1983年4月,进行乡村体制改革,撤销人民公社,复乡、镇建制。
1984年12月把水上人民公社改组为水上运输公司,隶属县交通局。
1985年,全县13区1镇辖81乡3个乡级镇和2个街道办事处,下辖771个行政村和12个居委会。
2020年全县面积1839平方公里,户籍人口231.3万(常住人口165.84万),辖23个乡镇、5个街道、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省级南北共建产业园,406个村(社区)。
以上是 安徽省临泉县属于哪个市(临泉县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 的全部内容, 来源链接: utcz.com/wiki/748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