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负增长了吗?人口转向会有什么影响?

作者:子非鱼

01 | 中国人口负增长了吗?

“2022年11月15日,全球人口达到80亿”,这是之前联合国发布的《世界人口展望2022》中对全球人口时间节点的预测。

在联合国发布的这份“展望”中,还透露:

中国2022年中期人口将比2021年中期减少6000人,从而正式进入负增长区间,而印度将在2023年超越中国成为全球人口第一大国,并在2050年达到17亿。

中国人口负增长了吗?人口转向会有什么影响?

来源:财新网报道

也就是说,按照联合国的预测,今年6月份,我们的人口已经见顶转向,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首次进入了负增长阶段。

这一预测是否正确,还需要年末国家统计局的官宣数据来验证。

我们目前能够掌握到的数据是,根据国家统计局披露,2021年年末全国人口141260万,比上年末增加48万人,增量创60年来新低。

同时,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中,有16个省市自治区人口已经负增长,1个零增长。负增长比例超过一半。

其中河南一年常住人口减少了58万。东北三省七普时期披露的数据显示,2010至2020年东北常住人口合计减少了1099万,去年合计减少了近100万。

中国人口负增长了吗?人口转向会有什么影响?

数据来源:各省市自治区统计局

人口东北化已经蔓延至中部,中部的河南、湖南、山西、江西人口已经转向,南方的贵州、云南等都已经转向。

而在2021年5月份公布七普数据时,当时人口负增长的省市自治区还只有6个,一年时间增加至16个,可见速度转变之快。

按照这个趋势,联合国的预测应该八九不离十。

最主要的是,官方也给出了相似的预测。今年8月1日,“中共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在《求是》杂志上发表了题为《谱写新时代人口工作新篇章》的文章,明确指出:

随着长期累积的人口负增长势能进一步释放,总人口增速明显放缓,“十四五”期间将进入负增长阶段。

02 | 什么原因导致的

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国人口见顶转向?直接原因是结婚率与生育率的持续下滑。

过去多年,我们的结婚率持续下滑,2015年我们的结婚对数为1224.7万对,到2021年只有763.6万对。

降幅达到了37.7%。

中国人口负增长了吗?人口转向会有什么影响?

数据:国家民政部

结婚人数减少带来的直接变化便是出生人数不断减少。哪怕经历了2016年的全面放开二孩和2021年的鼓励三孩,依旧没能力挽狂澜。

全面放开二孩的2016年恰好成为了中国新生儿数量见顶之年,此后一路下滑,新生儿数量从2016年的1785万减少至2021年的1062万人。

降幅达到了40.5%。

中国人口负增长了吗?人口转向会有什么影响?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在这种背景下,2021年我们的出生率与死亡率几乎交叉,交叉意味着见顶,一旦出生率小于死亡率,人口便进入负增长。

中国人口负增长了吗?人口转向会有什么影响?

按照联合国的预测,今年年中,我们的出生率已经低于死亡率了。

这都是结婚率与出生率持续下滑的结果。但结婚人数和出生人数不断下滑,是果而非因。

换句话说,这些数据是引发人口见顶转向的直接因素,但不是根本因素,根本因素细究下来,其实有两个方面:

第一,随着物质文明达到了一定高度之后,人类对精神文明的追求便越发强烈。在这个过程中,随着人口教育水平不断提升,更多的人尤其是更多的女性在思想上得以解放,有了自主的生育计划。

换句话说,随着经济水平不断提升,出生率不断下降,这是国家发展的必经之路。欧洲、日本、韩国、美国,无不如此。

从数据中也可以得到佐证。根据世界银行披露的数据显示,当下出生率最低的10个国家和地区,无一不是富裕地区。而出生人口率最高的十个,无一不是仍在追逐物质文明的非洲。

中国人口负增长了吗?人口转向会有什么影响?

数据:世界银行

这个因素是中国人口转向的原因之一,但不是最重要的因素,只能说对中国富裕阶层适用,毕竟我们还不是发达经济体。尽管我们的GDP全球第二,但人均GDP和人均收入,和富裕国家与地区相比,仍相差甚远。

更重要的是即将说到的第二个因素。

第二,新的三座大山。

导致结婚率与生育率持续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压在年轻人肩头新的三座大山,也即住房、教育和医疗。

住房自不待言。尽管今年以来有90%的城市房价在下调,但都是伤皮未伤骨。在中心城市买房,依然是很多人遥不可及的梦。

在深圳,拿着平均薪酬,一年不吃不喝的收入只能买2.23平方米,想要买一套90平米标准大小的房子,得不吃不喝40多年。

压力最小的长沙,一年不吃不喝可以买10.18平米,买一套标准大小的房子,需要不吃不喝9年左右,如果算上吃喝,时间得翻倍。

换句话说,即便是买房压力最小的中心城市,房价收入比也超过了国际标准线。国际标准是3至6年。

中国人口负增长了吗?人口转向会有什么影响?

此外还有教育和医疗压力。

以教育来说,10月份育娲人口曾披露过一份报告,中国抚养一个孩子到18岁的成本是人均GDP的6.9倍,仅次于韩国。从养娃总成本来看,中国可能不是最高,但压力确实仅次于韩国的存在。

中国人口负增长了吗?人口转向会有什么影响?

分省市来看,养娃压力最大的是甘肃,养大一个娃到17岁,需要耗费一个家庭16.2年收入,相当于每年的家庭收入都投入到孩子身上了。

中国人口负增长了吗?人口转向会有什么影响?

数据:育娲人口、国家统计局

住房、教育、医疗压力,让很多年轻人望而却步,不敢结婚,不敢生娃。一种普遍的想法是,自己这辈子都活不好,就不要让孩子来受罪了。

尽管过去两三年,各省市都出台了一些鼓励生育的措施,但都解决不了根本性问题,趋势改变不了。

中国已经走过了日韩的少子化、老龄化之路,最关键的是,我们还没有达到人家的富裕程度。

03 | 人口转向会有什么影响

人口转向,对养老、经济和楼市影响最大。

对养老的影响:

随着人均寿命不断延长,老年人口占比不断增加。

2021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67亿,占总人口的18.9%;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亿以上,占总人口的14.2%。

中国人口负增长了吗?人口转向会有什么影响?

据测算,预计“十四五”时期,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3亿,占比将超过20%,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2035年左右,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我们的养老压力已经非常大,往后会更大。

这样的压力,在欧美日韩都存在,以老龄化最严重的日本来说,养老缺口早就出现。日本养老金的缺口,在1995年为4295亿日元,到2020年,它就已超过13万亿日元。

这些年低迷的经济让日本只能发债来解决,最终导致日本的债务率全球第一。

一方面发债,另一方面则延长退休年龄。日本退休年龄已经延长至70岁。中国也在酝酿之中,渐进式延迟退休,势在必行。

另一方面,优化养老金体制。比如欧美日韩的第三养老支柱发展都非常完善。

我们目前主要是靠第一养老支柱,也即社保中的养老保险和农村养老保险。第二养老支柱(企业年金或者职业年金)和第三支柱(商业养老保险)占比非常小。

我们的养老缺口已经出现,财政部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养老第一支柱基本养老金,缺口达到7000亿元。

人口一旦转向,缺口会更大。所以,我们酝酿的《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在11月4日正式发布,属于个人养老的时代正在到来。

对经济的影响:

对楼市影响可以理解,对经济有影响,很多人可能嗤之以鼻。人家美国3.32亿人口不照样创造了世界第一的GDP吗,中国人口少点没啥关系。

但你要知道,咱们和美国的经济驱动力不同。

美国是金融资本强国、科技强国,人家的GDP主要是金融服务业和科技服务业支撑。

我们中国是产业资本大国、制造业大国,人口是我们的优势。当人口转向之下,我们的优势便不再。

当同时遭遇少子化、老龄化时,意味着劳动力人口不断下降。央行去年曾披露过一份中国经济与劳动力人口的关系图。

中国人口负增长了吗?人口转向会有什么影响?

2007年是中国劳动力人口占比的分水岭,在此之前,劳动力占比不断爬升,GDP增速也不断爬升,在此之后正好相反。

细品吧。

为了应对劳动力人口减少,我们正在努力升级产业,一方面努力让一些基本的工作用机器人取代,另一方面则转变经济驱动力,从制造业大国逐渐向科技、金融服务业强国升级,不断加强技术创新,优化我们的经济引擎。

这才是应对人口转向的关键办法。

对楼市的影响:

日本就是前车之鉴。日本人口已经负增长十多年了,日本除了东京都市圈、名古屋都市圈和大阪都市圈的核心地带房价比较稳定外,其余地区都提不起来。

我们的城市也会如此。

也即,大部分人口流失且没啥特色产业的城市,房价会逐渐鹤岗化。

至于中心城市,人口红利还会延续,毕竟人口还是会往汇集了各种优质资源的中心城市流入,但规模也会换挡降速。房价在这一波调整到位之后,会筑底横盘,之后缓慢增长。

以上是 中国人口负增长了吗?人口转向会有什么影响? 的全部内容, 来源链接: utcz.com/wiki/747814.html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