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考题目都一样吗(新高考I卷哪个省份得最好)
“全国高考题目不一样。从2002年开始,我国的高考试卷就不再实行全国统一了,而是由基础教育发展水平相对比较接近的省份共同使用一套题目,所以全国高考题目不一样。
从去年开始,江苏省高考就是用全国统一卷。当然,这里所说的全国统一卷并不是说全国所有省份都是一份试卷,不同省份使用的试卷也是有区别的。
七类高考试卷
今年我国一共采用了七套高考试卷,分别为全国乙卷、全国甲卷、新高考I卷、新高考Ⅱ卷、北京卷、天津卷、上海卷、浙江卷。
新高考Ⅰ卷使用省份有:山东、湖北、江苏、河北、广东、湖南、福建共计七个省份。
新高考Ⅱ卷使用省份有:海南、辽宁、重庆共计三个省份。
全国甲卷使用省份有:四川,贵州,云南,广西,西藏共计五个省份。
全国卷使用省份有:安徽、山西、陕西、江西、甘肃、河南、吉林、黑龙江、宁夏、青海、新疆、内蒙古等共计12个省份,是全国高考使用最多的高考试卷。
另外,还有北京、天津、上海、浙江四个城市是自主命题。
那个试卷最难
说到难度方面,每一个省份的考生都认为,自己省份的试卷永远是最难的。但是从公正客观的角度来讲,新高考I卷的难度是名列前茅的。
其原因,就是因为这些省份的教育水平在全国来讲都是名列其矛的,而且考生人数也相对多一些,所以说高考难度是最大的。
今年,新高考I卷,总分750分,语数外三门各150分,文理科综合分是300分。文科的数学试卷难度相对低一点,理科的数学试卷难加上难、难如登天!
新高考I卷哪个省份得最好
新高考I卷,哪个省份的高考成绩更好?江苏、山东、福建三个省份都有话要说,这三个省份都是全国知名的考试大省,一直都在明里暗里地相互较劲,这一次,又强似水强拔得头衔呢?
今天,就来用一组数据相互比较一下,哪个省份的高考成绩更加优秀。为公平起见,采用600分、650分和670分三个档次的考生占比率做比较(计算方法:600/650/670分以上人数÷考生总人数x100%)。
山东省
山东省今年共计有86.7万人参加高考,670分以上(含670分)一共191人,占比0.022%;650分以上(含650分)一共1258人,占比0.1451%;600分以上(含600分)一共15488人,占比1.7864%。
河北省
河北省今年共计有75万人参加高考,670分以上(含670分)一共118人,占比0.0157%;650分以上(含650分)一共769人,占比0.1025%;600分以上(含600分)一共11953人,占比1.5937%。
广东省
广东省今年共计有70.2万人参加高考,670分以上(含670分)一共423人,占比0.0603%;650分以上(含650分)一共2241人,占比0.3192%;600分以上(含600分)一共23750人,占比3.3832%。
湖南省
湖南省今年共计有65.5万人参加高考,670分以上(含670分)一共88人,占比0.0124%;650分以上(含650分)一共561人,占比0.0856%;600分以上(含600分)一共9398人,占比1.4348%。
湖北省
湖北省今年共计有46万人参加高考,670分以上(含670分)一共188人,占比0.0409%;650分以上(含650分)一共814人,占比0.177%;600分以上(含600分)一共9421人,占比2.048%。
江苏省
江苏省今年共计有40.6万人参加高考,670分以上(含670分)一共101人,占比0.0249%;650分以上(含650分)一共760人,占比0.1872%;600分以上(含600分)一共14774人,占比3.6389%。
福建省
福建省今年共计有21.9万人参加高考,670分以上(含670分)一共207人,占比0.0945%;650分以上(含650分)一共998人,占比0.4557%;600分以上(含600分)一共9957人,占比4.5466%。
如果按照600分以上人数比率排名为:福建省、江苏省、广东省、湖北省、山东省、河北省、湖南省
。当然,这个排名不能完全代表相关省份的教育水平,只能作为参考。总体来说,高考试卷的难易程度都是根据当地的教育水平和地理趋势而定的,比如使用新高考一卷的7个省份,都是全国教育大省,其教育水平都是国内首屈一指的。当然,也有例外,如北京、上海等地都是采用自主面题的试卷的,而他们的教育水平也是非常高的。
要说现行高考制度的不公平,站出来赞成的
大概就是一些高考大省,譬如河南、山东、广东这些地方了。
其中,最最最最悲剧的,一定是河南。
要说河南的考生,放眼全国,那是竞争最为惨烈的,更为要命的是,
本省连一所985大学都没有,唯一拿得出手的仅仅是一所211的郑州大学。
众所周知,一般本省大学对本省考生招生基本都是按千计算的,报考外省大学,基本招生名额大多是不过三位数。
另外,河南又是高考报考人数最多的省份。
僧多粥少,让河南的考生“一言难尽”。
按道理,外省的大学,应该对河南有所照顾,不过现实并没有那么明显。
所以,关于全国统一试卷,统一排名录取的呼声,河南的声音自然也就最高了。
不过,这种一刀切的“公平”,历史的经验和现实的地域差异告诉我们,表面上的公平,却又是最大的不公平。
一、
地域差异,导致教育不公平
作为考生,最羡慕的莫过于北京、上海,甚至天津的考生们,报考少数少,直辖市内好大学又多,竞争压力远远小于河南。
尤其是天津,2017年考生才4.7万,985录取率高达5.81%,只要在本市排名在2730中,基本985就稳了。
这一年的河南排在倒数第二,
86万的考生,考入全省前10000名,
才能有机会进入985,录取率只有1.14%,不足天津的5分之一。所以,每到高考,河南人就开始抱怨了。
作为天津,却常常看到类似“高考移民”广告,宣扬落户天津,参加高考多么多么“容易”。
不过,高考移民天津的措施,
现在也基本“凉凉”了,毕竟,钻空子,破坏公平的投机取巧行为,是不能忍的。
对于天津人来说,叫停“高考移民”,对于本市的考生来说,长远来看,那就偷着乐吧。
毕竟,万一这种钻空子的越来越多,最终不堪重负的还是本市的考生,以及对本市高考公平的一种破坏。
其实,很多人不理解,
凭什么北京上海的录取率那么高,竞争那么小呢?这不是明显的不公平吗?
但是,如果一旦施行了大家认为的“公平”,随之而来的问题,吃亏的是谁,真的就无法评估了。
譬如,北京的一些双语幼儿园,小朋友从3岁开始学英语,幼儿园毕业,就能说上几句地道而又流利的英语。
中西部城市,尤其是农村的孩子,可能到初中才接触英语,即使小学就开始学习英语,但是老师的英语水平真的不敢恭维。
我自己上初中那会儿,现在回想起来,英语老师的水平真的令人堪忧。
要知道,高考英语150分,就这门功课,城里的孩子比农村的孩子教育条件好太多了。更别说,之前城里孩子还有各种课外培训了。
口语发音不标准,直接影响的就是听力成绩。
除了教育水平上的巨大差距,对于高考的出题者来说,也很纠结。
尤其是语文,如果统一试卷,既要照顾农村考生,也要照顾城里考生。
城里考生,
可能有些连五谷杂粮、六畜六禽都分不清,考这些内容,他们一定很懵。
农村考生,可能并不知道共享单车究竟是什么,对于很多高科技前沿上的东西也不甚了解,如果考这些作文题,他们也就懵了。
地域上的教学差异和考生们的“知识面”,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全国统一考试,将会带来很多的弊端。
二、
历史的经验,不允许
隋唐时期,我国就开始实行科举选拔。
但是,此时的经济中心在北方黄河流域,南方的丘陵地带相对落后,全国统一科举之后,总是会出现录取的人数上,北方比南方占优势。
在明清时期,中国的经济从北方转移到了南方,此时科举考试,南方的录取人数就高过了北方。
最经典的案例,当属洪武三十年(1397)年发生的
“南北榜案”事件。
当年的二月科举,录取的51人,居然全部是南方人。
导致很多北方学子严重不满,联名上书,质疑主考官徇私舞弊。
气得朱元璋“青筋暴起”,下令彻查,重新阅卷。
结果发现,主考官并没有作弊,也没有偏袒南方人,而是北方人的答卷确实文理不佳,甚至还带有违禁词。
当然,对于这个解释,北方的士子依旧不满意,依旧找借口,质疑主考官故意上呈水平差的卷子,混淆圣听。
最后实在没办法,朱元璋严厉惩罚了相关人员,并且重新开了科举,
录取了61个北方人,最终才导致风波平息。
其实,中国高考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是全国统一命题的,统一考试,不过依旧是分省录取。
实践结果发现,也并不理想,毕竟地区发展不平衡,导致全国各地的考生的“知识面”差异太大,统一试卷显然不合理。
之后才出现了各种尝试,譬如一些省份可以自主命题。
现在,又开始了新的尝试,3+3模式,还有3+1+2模式等等。
目的其实很简单,
就是“择优选拔”,充分发挥考生们的优势科目,尽量做到因材施教。
甚至新高考模式之下,外语也并非只限于英语,而是多种语言可供学生选择。
在这些的变化当中,
自然也是有利于经济发达地区的省份考生。
如果有兴趣的同学,再去看看历年各种奥林匹克竞赛的获奖情况,你就会发现,大部分获奖者都集中在较发达地区,以及省会城市。
其实,也是从某一方面来说,
优质的教育资源,更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
作为80后,深刻地理解,教育对人生带来的意义。
所以,80后这一代,总是想办法去往东部沿海城市发展,
安家落户,有时候倒不是为了自己,完全就是为了下一代的教育着想。
即使生活不如意,还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将来的人生走得比自己更好一点。
也正是这些原因,
全国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排名录取,看似很公平,却造就了巨大的不公平。
以上是 全国高考题目都一样吗(新高考I卷哪个省份得最好) 的全部内容, 来源链接: utcz.com/wiki/747145.html